香港政治风暴 北京如何应对?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7月17日消息,联合报7月17日发表记者李春发自香港的文章《香港政治风暴 看北京如何应对》全文如下:


港府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和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昨晚宣布辞职。这香港回归以来一次重大政治危机,但同时也是香港政治发展的重大转机。


在过去十多天中,香港先后发生七一大游行、七九立法会前大集会、七一三万人民主集会,港府将引起重大争议的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延后提交立法会二读,但对民意诉求未作根本性的响应;而北京方面虽然派出大批官员赴香港了解情况,但保持罕见的沉默。香港的政治事态,暂时处于僵局。


正是在这种政治僵局之下,港府昨晚罕见地先后宣布叶刘淑仪、梁锦松辞职,这一事件立刻剧烈震荡了香港官府民间,昨晚电台的听众叩应节目被打爆,各方面都出来表态;民主派当然认定这是民意的压力使然,左派代表人物纷纷出来表示惋惜;一般民众有欢喜也有忧虑。


两位主要高官的辞职,是董建华在第二届特区管治班子中实施的高官问责制的政治危机。现在大家关注的,首先是两人的辞职,是否会带来骨牌效应。受到民意指责的还有多位港府问责官员,港府管治班子将如何重组,又如何有效施政,自然面临着新的危机。


无可否认,叶刘淑仪和梁锦松在本届政府中,都是民意指斥的焦点人物,有人认为他们两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港府的「负资产」。他们两人的辞职,在客观上为港府下一步施政,卸掉一个重大的政治包袱,为港府的重组,为董建华在不下台的情况下重整河山,带来新的契机。


当然这次事件的最重要影响,是改变了香港的政治生态。这次事件,不能说是香港民主派的胜利,不能说是香港政治体制的崩溃,而是香港人理性的胜利,是香港政制重生的转折。经此一役,香港原有的行政主导政治框架受到冲击,只有自由没有民主的香港,既可能陷入混乱,也可能迈出有序民主化的步伐。


这次事件,同时也将震动北京,撼动着「一国两制」的政治试验。北京定下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政策,无疑受到重大的冲击。北京原来认定没有大问题的香港,认为经济搞好了政治会稳定的香港,现在出现未曾预料的变故,北京的对香港政策,北京的对香港工作机构和领导者,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才怪。


到此为止,香港人乃至国际间的眼光,当然早就不会看董建华有何新作为,而是看北京如何应对这场危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