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錄自《皈依問答》 益西彭措堪布 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x75.html
皈依問答(二十二):“皈依佛竟,終不皈依天魔外道”這個誓願,在現在的時代背景下應該如何落實?
答:不管在哪種社會裡,要奉行皈依佛寶的誓願,關鍵要清楚地認識到皈依佛寶的必要性。眾生之所以需要皈依佛寶,最基本的,是因為暇滿難得、壽命無常、輪迴痛苦等,而佛陀完全具備救度眾生於危難的智慧、慈悲與方便。其他的任何有情,都不具備佛陀這樣的智悲力,因此都不是值得皈依的對境,而且連他們也都需要仰賴佛陀的救度。
皈依佛寶,是理智的抉擇,是對自己以及其他的眾生負責的行為。在皈依之後,要維護、增上這樣的皈依心,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險,也不捨棄,直至成功獲得究竟的解脫。但是在這過程之中,尤其在初始階段,還會出現因為認識不清、見解不明,而出現的搖擺不定,因此要提高認識,堅定地奉行這個誓願。
所謂天魔外道,是指看起來好像也很有力量的一些對境,比如說像自在天、上帝等的外道教主。有的外道,也有四禪八定的定力,也有除了漏盡通之外的五種神通,甚至可以通曉前後八千劫的事情。有的對歸順他的眾生非常慈悲。對於這樣的對境,就要以智悲力這個標準,來作真實的觀察,經過觀察後就會發現,他們並不具備智悲力,也就是說並不具備救度眾生的能力,因此不值得依靠。
損害皈依誓願的因素,不僅僅只限於天魔外道。在歷史上,譬如提婆達多戒律守持得不錯,還通達三藏,而且還證得了四禪,能示現神通,但是他卻破了和合僧團,一度蒙蔽了五百比丘,損害了他們的皈依戒體。如果現在有一個人也這樣來鼓動你,哪怕他只具備其中一個功德,你會不會受到它的蠱惑?會不會想到從智悲力的三個標準上去衡量?
佛陀雖然福慧圓滿,是人天的至尊,但是顯現上,化身佛也是只有三衣一缽,過著清淨知足的日子。而有的外道則具備很大的福報,看起來雍容華貴,你看了會不會心生羨慕呢?
具有權勢財富的人,在社會上的力量非常強大,他們可以提攜你,也可以打壓你,當面臨這樣情況的時候,你會不會因為沒認識到他們的緣起性、無常性,以及三世的因果,只是看到他們暫時力量的強大,從而心生崇敬,而削弱了對佛陀的皈依誓願?
還有,在尋找結婚對象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只要找到了一個工作體面、收入穩定、人品可靠的人,今後的日子就可以很踏實,不會有後顧之憂了?如果是這樣,那就是將結婚的對象,當作皈依的對境了,而完全忽略了對方的無常變化性,就像將未來的希望,寄託於一個色彩斑斕,但是很快要破碎的水泡上,同時也忘失了只有導師佛陀才具有的智悲力的可靠性。
總之,皈依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口頭上、儀式上的皈依,而是內心的一種智慧的選擇、內心堅定的誓願。世間男女在耽著於熱惱的戀情的時候,尚且會發出山盟海誓,說什麼直至海枯石爛,而真心不變,這說明世間人的決心,在因緣具足的時候,是完全能夠產生的。對於佛法僧三寶,則更應該創造出因緣,產生出矢志不渝的誓願。對於皈依的違品,就要像平時對壞人、毒品一樣進行嚴格的防範,絕不沾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