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7月18日消息,香港文汇报7月18日译载英文《中国日报》(香港版)今日社论《历史关键时刻 勇敢作出承担》全文如下:
行政长官董建华昨天下午召开记者会,表示在七月一日大游行当晚他整晚失眠,了解市民对过去六年施政的不满及批评,他会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响应市民诉求,而整个特区的领导班子会与时并进。董建华指出,面对批评,最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改善自己,而并非在香港最困难时刻、政治不稳定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离开岗位,这样做是不负责任,会为香港社会带来更大的变量。
在香港历史面临关键时刻,董建华再次以赤子之心和巨大勇气,为香港作出承担。事实再一次证明,董建华是港人可以信赖的特首,特别在目前的危难时刻,他的诚恳、坚定、智能、临危不惧和博大的胸襟,稳定了社会,坚定了港人的信心,粉碎了所谓特区政府出现管治危机的传言。港人相信,董建华将带领香港这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回归六年来,香港迭遭天灾人祸,董特首领导的特区政府不断迎接挑战,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冲击、战胜了SARS疫症,采取种种措施克服泡沫经济破裂和疫情蹂躏带来的困难,努力推动经济复苏和转型。在极其艰难和诸多干扰的情况下,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并连续七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六年来吸引外资有增无减,CEPA协议的落实,更为香港经济复苏和转型,争取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前进道路上必然出现种种预想不到的艰难险阻,董建华和特区政府的工作虽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是非主流的。当然,由于经济不景,许多市民承受失业、减薪、负资产等沉重压力,民间有许多怨气,对政府某些施政不满,这是非常正常的。可贵的是,董建华秉持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认真听取和响应市民诉求,积极开放议政渠道,并且会吸纳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加入政府各个法定委员会,希望能够对政府的施政起积极作用。对于备受争议的23条立法工作,董建华强调特区政府有责任落实立法工作,同时有必要将23条再向全社会咨询,在原来的立法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咨询,与公众重开对话,聆听各界意见,目的是尽可能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切表明,董建华和特区政府已经认真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未来的施政,将吸纳各界人士智能,与时俱进,努力满足市民的期望和要求。
行政长官董建华昨天下午召开记者会,表示在七月一日大游行当晚他整晚失眠,了解市民对过去六年施政的不满及批评,他会认真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积极响应市民诉求,而整个特区的领导班子会与时并进。董建华指出,面对批评,最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面对,改善自己,而并非在香港最困难时刻、政治不稳定及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离开岗位,这样做是不负责任,会为香港社会带来更大的变量。
在香港历史面临关键时刻,董建华再次以赤子之心和巨大勇气,为香港作出承担。事实再一次证明,董建华是港人可以信赖的特首,特别在目前的危难时刻,他的诚恳、坚定、智能、临危不惧和博大的胸襟,稳定了社会,坚定了港人的信心,粉碎了所谓特区政府出现管治危机的传言。港人相信,董建华将带领香港这一艘启锚的巨轮,穿过急流险滩,破浪前进。
回归六年来,香港迭遭天灾人祸,董特首领导的特区政府不断迎接挑战,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冲击、战胜了SARS疫症,采取种种措施克服泡沫经济破裂和疫情蹂躏带来的困难,努力推动经济复苏和转型。在极其艰难和诸多干扰的情况下,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并连续七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六年来吸引外资有增无减,CEPA协议的落实,更为香港经济复苏和转型,争取到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前进道路上必然出现种种预想不到的艰难险阻,董建华和特区政府的工作虽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毕竟是非主流的。当然,由于经济不景,许多市民承受失业、减薪、负资产等沉重压力,民间有许多怨气,对政府某些施政不满,这是非常正常的。可贵的是,董建华秉持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认真听取和响应市民诉求,积极开放议政渠道,并且会吸纳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士,加入政府各个法定委员会,希望能够对政府的施政起积极作用。对于备受争议的23条立法工作,董建华强调特区政府有责任落实立法工作,同时有必要将23条再向全社会咨询,在原来的立法基础上进行更广泛的咨询,与公众重开对话,聆听各界意见,目的是尽可能得到广大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这一切表明,董建华和特区政府已经认真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未来的施政,将吸纳各界人士智能,与时俱进,努力满足市民的期望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