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7月18日消息:香港特首董建华19日到北京向中央领导人述职前,于昨天(17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对於多项备受公众批评的施政,详细地作出回应,承诺会再重新谘询《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及由他本人代替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担任调查萨斯委员会的主席,力图扭转因两名问责高官下台後,目前的施政劣势。
昨天下午,董建华首次正式回应五十万人上街事件。他在记者会上指出七一大游行给他很大震撼,令他彻夜难眠,市民在大游行中对他本人及特区政府过去六年的施政,表达不满及批评,他和官员都会诚意接受,吸取教训,又强调自己施政作风及思维,以至整个领导班子的人与事,定会与时并进;他又承诺自己会定期与各政党、各主要界别、传媒及舆论领袖会晤。
对於引起社会严重分化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董特首表示会重新编印一份包括所有政府所提出的修订建议的文本,再作广泛谘询,强调立法再没有既定的时间表,一切视乎谘询的结果。他又表明为了消除市民指杨永强自己查自己疑虑,杨永强不会再担任调查萨斯委员会的主席,专家小组日後会向他直接提交报告。而他未来的首要工作是采取措施令楼市不断向好。
董建华在记者会上强调指出,他不会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离开。
有记者问董建华会不会辞职?董建华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想到留任或辞职的问题。决定退是很容易的,决定留任反而很艰难,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更大的付出。
董建华动情地说,香港是我家。我出任特首,是希望能够尽我的力量,在香港面对重大的历史性的时刻做出贡献。
董建华强调,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刻,在香港最需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时刻,在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性时刻,我不会选择离开。离开是不负责任的,会给香港带来更大的变数。因此,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董建华承认:“在六年以来,我是有过失的,市民对我的批评、不满,我是了解的。”
但他强调:“我觉得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积极去面对这样的批评,积极去改善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说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在香港最需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时候,在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才离开岗位,这样是不负责任的,会为香港社会带来更大的变数、更加不稳定的因素。我自己觉得,为此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至於有建议他考虑“退居第二线领导”,下放多些权力给其他官员,董建华只强调《基本法》已明确规定特首的职责。他说选择请辞是一个很容易决定,相反留下却是“很艰难、要有勇气、要有更大的付出”,说时眼泛泪光,很有感触,但强调在此香港最困难时刻离开岗位,是不负责任,及只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为此他说:“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对於16日三小时内有两位问责制主要官员挂冠,他说自己没有对此感到沮丧,亦没有睡不着,又指自己只是七一那一晚有点睡不着。
董建华还表示,特区政府正结合与中国大陆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带来的新机遇,以及与广东省的合作新形势,订定各短、中期政策,加快经济转型。稍後他前往北京述职,将向北京提出进一步要求,加快经贸安排落实时间表示,同时继续扩展更紧密关系领域,增加新进展。
他说,“今天未能完全回应市民诉求,但必定会在未来日子继续对市民诉求做出回应,政府的施政理念是以民为本,在回应市民诉求中,实践‘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的承诺,希望对市民诉求的回应,有利於香港政治稳定及有序发展,有利於香港经济振兴及社会安宁,有利於保障香港与大陆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持久和稳定的关系。”
董建华说:“七一”游行及时提醒他,无论他及同事认为某些政策有多麽正确,也不能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要市民接受。市民及时提醒他,应以更加谦虚及开放诚恳的态度争取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据香港明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和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十六日相继辞职後,中央认为已可以暂时平息香港社会对特首政绩的不满,中央将在董建华19日上京述职时,对特区未来的工作向董提出一些意见,其中包括要求董想办法稳定军心,以及吸取训,将来推销《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时,要求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负担主要责任等。
明报称,据悉,中央对两位问责制高官的辞职感到惋惜,特别是对叶刘淑仪的辞职,更感可惜。对於近期香港的局势,中央政府相信,短期内香港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乱象,但主流的意见并不认同在这个时候更换特区行政长官人选,因此刻换人对整个时局不利,将进一步打击特区政府的管治权威,同时也将引发更多市民上街示威。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7日谈及香港问题时,用“香港发生的一些事情”来表述香港连串政治事件,他指有人借此事情污“一国两制”,甚至挑拨两岸关系,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他表示中央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
昨天下午,董建华首次正式回应五十万人上街事件。他在记者会上指出七一大游行给他很大震撼,令他彻夜难眠,市民在大游行中对他本人及特区政府过去六年的施政,表达不满及批评,他和官员都会诚意接受,吸取教训,又强调自己施政作风及思维,以至整个领导班子的人与事,定会与时并进;他又承诺自己会定期与各政党、各主要界别、传媒及舆论领袖会晤。
对於引起社会严重分化的《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董特首表示会重新编印一份包括所有政府所提出的修订建议的文本,再作广泛谘询,强调立法再没有既定的时间表,一切视乎谘询的结果。他又表明为了消除市民指杨永强自己查自己疑虑,杨永强不会再担任调查萨斯委员会的主席,专家小组日後会向他直接提交报告。而他未来的首要工作是采取措施令楼市不断向好。
董建华在记者会上强调指出,他不会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离开。
有记者问董建华会不会辞职?董建华说,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想到留任或辞职的问题。决定退是很容易的,决定留任反而很艰难,是需要勇气的,需要更大的付出。
董建华动情地说,香港是我家。我出任特首,是希望能够尽我的力量,在香港面对重大的历史性的时刻做出贡献。
董建华强调,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刻,在香港最需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时刻,在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性时刻,我不会选择离开。离开是不负责任的,会给香港带来更大的变数。因此,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董建华承认:“在六年以来,我是有过失的,市民对我的批评、不满,我是了解的。”
但他强调:“我觉得正确的态度是,应该积极去面对这样的批评,积极去改善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说在香港最困难的时候,在香港最需要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的时候,在香港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才离开岗位,这样是不负责任的,会为香港社会带来更大的变数、更加不稳定的因素。我自己觉得,为此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至於有建议他考虑“退居第二线领导”,下放多些权力给其他官员,董建华只强调《基本法》已明确规定特首的职责。他说选择请辞是一个很容易决定,相反留下却是“很艰难、要有勇气、要有更大的付出”,说时眼泛泪光,很有感触,但强调在此香港最困难时刻离开岗位,是不负责任,及只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为此他说:“我一定需要坚守这个岗位,继续带领香港向前进。”
对於16日三小时内有两位问责制主要官员挂冠,他说自己没有对此感到沮丧,亦没有睡不着,又指自己只是七一那一晚有点睡不着。
董建华还表示,特区政府正结合与中国大陆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带来的新机遇,以及与广东省的合作新形势,订定各短、中期政策,加快经济转型。稍後他前往北京述职,将向北京提出进一步要求,加快经贸安排落实时间表示,同时继续扩展更紧密关系领域,增加新进展。
他说,“今天未能完全回应市民诉求,但必定会在未来日子继续对市民诉求做出回应,政府的施政理念是以民为本,在回应市民诉求中,实践‘急市民所急、想市民所想’的承诺,希望对市民诉求的回应,有利於香港政治稳定及有序发展,有利於香港经济振兴及社会安宁,有利於保障香港与大陆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持久和稳定的关系。”
董建华说:“七一”游行及时提醒他,无论他及同事认为某些政策有多麽正确,也不能以理所当然的态度要市民接受。市民及时提醒他,应以更加谦虚及开放诚恳的态度争取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据香港明报报道,消息人士透露,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和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十六日相继辞职後,中央认为已可以暂时平息香港社会对特首政绩的不满,中央将在董建华19日上京述职时,对特区未来的工作向董提出一些意见,其中包括要求董想办法稳定军心,以及吸取训,将来推销《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工作时,要求政务司司长曾荫权负担主要责任等。
明报称,据悉,中央对两位问责制高官的辞职感到惋惜,特别是对叶刘淑仪的辞职,更感可惜。对於近期香港的局势,中央政府相信,短期内香港仍将维持一段时间的乱象,但主流的意见并不认同在这个时候更换特区行政长官人选,因此刻换人对整个时局不利,将进一步打击特区政府的管治权威,同时也将引发更多市民上街示威。
外交部发言人孔泉17日谈及香港问题时,用“香港发生的一些事情”来表述香港连串政治事件,他指有人借此事情污“一国两制”,甚至挑拨两岸关系,这些都是徒劳无益的。他表示中央对香港前景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