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一纸举报信揭露香港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业绩涉嫌造假至少3个亿!一个新的“问题富豪”浮出水面!
稀土富豪简介:蒋泉龙、钱元英
面对香港联交所的紧急查讯,中国稀土和董事长蒋泉龙站到了风口浪尖。蒋泉龙,一位念过四年半书的耐火材料厂工人,2001年以身价11.9亿元成为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9位的富豪。中国稀土公司,一个3000元起家、出身偏僻乡镇的小作坊,1999年摇身成为香港首家“中国概念+民营龙头”的股市明星。
带着种种传闻和疑惑,记者奔赴江苏省宜兴市,去拜访这家神秘色彩颇浓的中国稀土…… >>>>>>
稀土富豪夫妇出走海外?
神秘举报信如何指控业绩造假
耐火材料厂工人如何成为福布斯富豪
事件回放:
・5月19日 洋会计师相继离别中国稀土
“稀土富豪”蒋泉龙、钱元英
审计风波开始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对其2002年年报的初审后,安永告知董事会,必须就其采购及销售系统、半成品估值、确认银行结存、固定资产及出口销售的详细资料等项目进行审阅及审核。
但安永称?考虑到如果进行这些工作,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因此建议修订审核费用。这笔钱中国稀土称无法接受,2003年3月12日安永辞任。
知情者指,其实,安永辞任背后的原因是审计证据不足。“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因搜集以上资料而需要增加劳动之说属实,”北京长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张友梅女士说,“原因之一可能是公司的账目比较混乱;二可能是公司根本不愿提供这些证据。”
・5月22日 中国稀土假帐黑洞?
中国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正在学习适应香港证券市场最残酷的游戏规则――被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抛弃,跌入到“仙股”行列
2003年5月行将过去,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未能公布其2002年年报――按照惯例,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下限是每年的4月30日。
公告拖延的原因有些离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稀土的核数师已数度更换。在“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周游之后,近期才刚刚选定了香港本地的何锡麟会计师事务所。
这意味着号称首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一的中国稀土,正在被“四大”抛弃。尽管公开消息并未道尽此间委曲,但其股价却已应声而落:4月28日,中国稀土最低跌至0.42港元,至今在0.50港元上下徘徊,不复昔日光彩。中国稀土究竟发生了什么?
・5月27日 中国稀土否认夸大销售
近期股价显著波动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769.HK)发表通告,澄清该公司并没有虚报销售额。但是,该公司承认,香港联交所已于2002年11月左右收到一封关于该公司的投诉信,并向该公司进行查究。
日前出版的内地一份财经杂志质疑“中国稀土”的财务数据。受到这一负面消息的影响,“中国稀土”上周五股价急跌15.2%。
・7月8日 香港证监会调查 股价大跌
香港证监会今年加强打击企业失当行为,日前更公开宣布调查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769,HK)。“中国稀土”股价大泻12.7%,收市报0.55港元。
证监会上周五(7月4日)宣布,正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79条对“中国稀土”展开调查,怀疑该公司涉及欺诈或失当行为等。证监会还透露,联交所曾要求该公司刊发公布澄清,但被该公司拒绝。
“中国稀土”昨天发表通告,确认证监会已根据有关条例要求公司提供若干资料。这份通告解释指出,该公司受《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78(一)条的保密责任所限,才拒绝发出公布澄清声明。
・7月18日 “稀土富豪”出逃澳洲
“蒋泉龙夫妇已经去澳大利亚了!”一位当地知情的同行电话告知记者。
据报道,蒋泉龙刚刚在几天前还对媒体称:“中国稀土业绩是没有问题的,我什么风浪没见过,别想整垮我。”
带着疑虑,记者从无锡辗转颠簸近两个小时,来到了宜兴市偏僻小镇大浦洋,这里就是中国稀土的总部所在地,相对于中国稀土涉嫌造假事件的沸沸扬扬,这个与世隔绝的江南小镇仍保持着特有的平静。
资料:什么是稀土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铁矿的一种多金属矿的总称,含元素17个,可供工业用元素15个,常用于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工业添加剂等,被称为“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的80%。
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前仅有10多家企业。20世纪70年代,以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级理论到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后,中国稀土的分离技术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变得简单,生产企业提出要求,通过计算机就可完成工业化设计。于是稀土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热。
“巧合”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富豪榜就是囚犯榜?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少人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铤而走险,最终财富成为他们走向沦落的“源动力”
中国的不少富豪之所以能够一夜暴富,并非仅仅在于他们的违法乱纪经营
他们显然“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不完整性或缺陷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投机成为了一代富豪的起家根源
有人说“中国富豪榜”就是“中国囚犯榜”,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偏颇,但是随着不少“富豪”的落马,人们发现在这些“富豪”当中,许多财富的来源让大众耐人寻味。在牟其中们、杨斌们、周正毅们一个一个地倒掉后,也难怪许多“富豪”们再也不愿媒体过多地去谈论他们的财富。
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但是他们当中许多人总是显得那么的脆弱,他们总是难以将自己的“财富”暴露在阳光之下。有些富豪在追求财富的时候,总是走在体制的最前沿,甚至是一直在法律边缘奔跑,他们总是以各种名义来掩饰自己财富积累的过程。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劫数,但金钱的诱惑总是让他们在关键的时候选择铤而走险,财富成为他们走向沦落的“源动力”。在近两年的“牟其中事件”到“杨斌案”再到近期的“上海首富周正毅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和以前的富豪沦落发生了新的变化…… >>>>>>
“转轨富豪”与富豪资产高台跳水的启示
从"首骗首富"牟其中、"明星富豪"刘晓庆、"走私首富"赖昌星、"神秘富豪"仰融、"赌命富豪"杨斌,到今天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富人表演高台跳水,突然失速坠入财富深渊。
纵观中国的经济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有些人利用当时的双轨制,大肆刮"官倒"之风,钢材、水泥、化肥等大宗短缺商品的权利性交易,是当时犯罪的主要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开始告别商品短缺,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易领域也日益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经济犯罪者于是鸟枪换炮,纷纷转向了土地、资金等在中国依然稀缺的"生产要素"领域,而土地市场、资金(包括股市)市场的各种制度漏洞,则好比恐龙蛋上的条条巨形裂缝,吸引着蚊蝇般的江湖豪客们入缝取血……
稀土富豪简介:蒋泉龙、钱元英
面对香港联交所的紧急查讯,中国稀土和董事长蒋泉龙站到了风口浪尖。蒋泉龙,一位念过四年半书的耐火材料厂工人,2001年以身价11.9亿元成为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9位的富豪。中国稀土公司,一个3000元起家、出身偏僻乡镇的小作坊,1999年摇身成为香港首家“中国概念+民营龙头”的股市明星。
带着种种传闻和疑惑,记者奔赴江苏省宜兴市,去拜访这家神秘色彩颇浓的中国稀土…… >>>>>>
稀土富豪夫妇出走海外?
神秘举报信如何指控业绩造假
耐火材料厂工人如何成为福布斯富豪
事件回放:
・5月19日 洋会计师相继离别中国稀土
“稀土富豪”蒋泉龙、钱元英
审计风波开始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经过对其2002年年报的初审后,安永告知董事会,必须就其采购及销售系统、半成品估值、确认银行结存、固定资产及出口销售的详细资料等项目进行审阅及审核。
但安永称?考虑到如果进行这些工作,必须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因此建议修订审核费用。这笔钱中国稀土称无法接受,2003年3月12日安永辞任。
知情者指,其实,安永辞任背后的原因是审计证据不足。“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因搜集以上资料而需要增加劳动之说属实,”北京长城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张友梅女士说,“原因之一可能是公司的账目比较混乱;二可能是公司根本不愿提供这些证据。”
・5月22日 中国稀土假帐黑洞?
中国内地首家在港上市的民营企业正在学习适应香港证券市场最残酷的游戏规则――被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抛弃,跌入到“仙股”行列
2003年5月行将过去,但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中国稀土控股有限公司仍然未能公布其2002年年报――按照惯例,香港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下限是每年的4月30日。
公告拖延的原因有些离奇: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稀土的核数师已数度更换。在“四大”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周游之后,近期才刚刚选定了香港本地的何锡麟会计师事务所。
这意味着号称首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之一的中国稀土,正在被“四大”抛弃。尽管公开消息并未道尽此间委曲,但其股价却已应声而落:4月28日,中国稀土最低跌至0.42港元,至今在0.50港元上下徘徊,不复昔日光彩。中国稀土究竟发生了什么?
・5月27日 中国稀土否认夸大销售
近期股价显著波动的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769.HK)发表通告,澄清该公司并没有虚报销售额。但是,该公司承认,香港联交所已于2002年11月左右收到一封关于该公司的投诉信,并向该公司进行查究。
日前出版的内地一份财经杂志质疑“中国稀土”的财务数据。受到这一负面消息的影响,“中国稀土”上周五股价急跌15.2%。
・7月8日 香港证监会调查 股价大跌
香港证监会今年加强打击企业失当行为,日前更公开宣布调查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稀土”(0769,HK)。“中国稀土”股价大泻12.7%,收市报0.55港元。
证监会上周五(7月4日)宣布,正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179条对“中国稀土”展开调查,怀疑该公司涉及欺诈或失当行为等。证监会还透露,联交所曾要求该公司刊发公布澄清,但被该公司拒绝。
“中国稀土”昨天发表通告,确认证监会已根据有关条例要求公司提供若干资料。这份通告解释指出,该公司受《证券及期货条例》第378(一)条的保密责任所限,才拒绝发出公布澄清声明。
・7月18日 “稀土富豪”出逃澳洲
“蒋泉龙夫妇已经去澳大利亚了!”一位当地知情的同行电话告知记者。
据报道,蒋泉龙刚刚在几天前还对媒体称:“中国稀土业绩是没有问题的,我什么风浪没见过,别想整垮我。”
带着疑虑,记者从无锡辗转颠簸近两个小时,来到了宜兴市偏僻小镇大浦洋,这里就是中国稀土的总部所在地,相对于中国稀土涉嫌造假事件的沸沸扬扬,这个与世隔绝的江南小镇仍保持着特有的平静。
资料:什么是稀土
稀土是常常伴生于铁矿的一种多金属矿的总称,含元素17个,可供工业用元素15个,常用于发光材料、永磁材料、工业添加剂等,被称为“工业味精”。中国是稀土的资源大国及生产大国,储量占全世界的80%。
中国稀土工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改革开放前仅有10多家企业。20世纪70年代,以北京大学徐光宪院士为代表的学者完成稀土萃取串级理论到计算机仿真设计技术后,中国稀土的分离技术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变得简单,生产企业提出要求,通过计算机就可完成工业化设计。于是稀土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掀起了一股稀土热。
“巧合”是偶然还是必然――中国富豪榜就是囚犯榜?
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少人总是在关键时刻选择铤而走险,最终财富成为他们走向沦落的“源动力”
中国的不少富豪之所以能够一夜暴富,并非仅仅在于他们的违法乱纪经营
他们显然“充分”利用了中国市场经济制度本身的不完整性或缺陷
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投机成为了一代富豪的起家根源
有人说“中国富豪榜”就是“中国囚犯榜”,这种说法显然过于偏颇,但是随着不少“富豪”的落马,人们发现在这些“富豪”当中,许多财富的来源让大众耐人寻味。在牟其中们、杨斌们、周正毅们一个一个地倒掉后,也难怪许多“富豪”们再也不愿媒体过多地去谈论他们的财富。
中国20多年来的改革,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富豪,但是他们当中许多人总是显得那么的脆弱,他们总是难以将自己的“财富”暴露在阳光之下。有些富豪在追求财富的时候,总是走在体制的最前沿,甚至是一直在法律边缘奔跑,他们总是以各种名义来掩饰自己财富积累的过程。
虽然,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劫数,但金钱的诱惑总是让他们在关键的时候选择铤而走险,财富成为他们走向沦落的“源动力”。在近两年的“牟其中事件”到“杨斌案”再到近期的“上海首富周正毅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已经和以前的富豪沦落发生了新的变化…… >>>>>>
“转轨富豪”与富豪资产高台跳水的启示
从"首骗首富"牟其中、"明星富豪"刘晓庆、"走私首富"赖昌星、"神秘富豪"仰融、"赌命富豪"杨斌,到今天的"上海首富"周正毅,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富人表演高台跳水,突然失速坠入财富深渊。
纵观中国的经济犯罪,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有些人利用当时的双轨制,大肆刮"官倒"之风,钢材、水泥、化肥等大宗短缺商品的权利性交易,是当时犯罪的主要方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开始告别商品短缺,一般商品生产和交易领域也日益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经济犯罪者于是鸟枪换炮,纷纷转向了土地、资金等在中国依然稀缺的"生产要素"领域,而土地市场、资金(包括股市)市场的各种制度漏洞,则好比恐龙蛋上的条条巨形裂缝,吸引着蚊蝇般的江湖豪客们入缝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