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on today
资深人士
- 注册
- 2009-02-03
- 消息
- 4,673
- 荣誉分数
- 668
- 声望点数
- 223
起源
公元紀年起源于基督教的影響。公元525年,基督教神學家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建議將耶穌生年定為紀元元年,以取代當時羅馬教廷所採用的「戴克里先曆」(以迫害基督徒著稱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登基之年,亦即西元284年作為元年,俗稱「殉教紀元」)。伊希格斯並推算耶穌是生於羅馬建國後754年,但後來的歷史學家發現他的計算有誤;現在一般以耶穌誕生在公元前7年~前4年左右的說法最可靠。
英語縮寫
在英語裡「紀元前」是用「B.C.」來代表,「紀元後」是用「A.D.」代表;「B.C.」是「Before Christ」(基督前)的首字母縮寫,基督徒常譯為「主前」;而「A.D.」則是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年份)的縮寫,基督徒常譯為「主後」。
現代由於西曆紀元的通用和標準化,為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以及文化、意識形態上的爭議,也為了分清基督正確出生日期的訛誤,英語中 越來越常用「B.C.E.」和「C.E.」來分別代表「紀元前」和「紀元後」;「C.E.」是「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而「B.C.E.」是「Before the 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前」,許多人簡略從舊「B.C.」。但「C.E.」也被一些人可認為是「Christian Era」的縮寫。
公元在各國的採用
中國的曆法有至少4000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最通行的紀年方式是干支紀年法,即把10天干和12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週期。中國曾用的其他紀元方式有: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
辛亥革命後次年(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採用西曆曆法(純陽曆)做為國曆,但紀元部分沿用中國傳統,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後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使用民國紀年,改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制度。[1]
公元紀年起源于基督教的影響。公元525年,基督教神學家狄奧尼修斯·伊希格斯建議將耶穌生年定為紀元元年,以取代當時羅馬教廷所採用的「戴克里先曆」(以迫害基督徒著稱的羅馬皇帝戴克里先登基之年,亦即西元284年作為元年,俗稱「殉教紀元」)。伊希格斯並推算耶穌是生於羅馬建國後754年,但後來的歷史學家發現他的計算有誤;現在一般以耶穌誕生在公元前7年~前4年左右的說法最可靠。
英語縮寫
在英語裡「紀元前」是用「B.C.」來代表,「紀元後」是用「A.D.」代表;「B.C.」是「Before Christ」(基督前)的首字母縮寫,基督徒常譯為「主前」;而「A.D.」則是拉丁文「Anno Domini」(主的年份)的縮寫,基督徒常譯為「主後」。
現代由於西曆紀元的通用和標準化,為避免非基督徒的反感以及文化、意識形態上的爭議,也為了分清基督正確出生日期的訛誤,英語中 越來越常用「B.C.E.」和「C.E.」來分別代表「紀元前」和「紀元後」;「C.E.」是「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而「B.C.E.」是「Before the Common Era」的縮寫,意為「公元前」,許多人簡略從舊「B.C.」。但「C.E.」也被一些人可認為是「Christian Era」的縮寫。
公元在各國的採用
中國的曆法有至少4000年的歷史,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最通行的紀年方式是干支紀年法,即把10天干和12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週期。中國曾用的其他紀元方式有:天文紀年法、歷史紀年法、帝王年號紀年法等。
辛亥革命後次年(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決定採用西曆曆法(純陽曆)做為國曆,但紀元部分沿用中國傳統,採用中華民國紀年。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後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放棄使用民國紀年,改採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制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