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压力仍存在 经济学家不认同格林斯潘观点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宋国青教授认为,中国不是有没有通胀的问题,而是搞不好会使通缩加剧的问题。《财经时报》获悉,上半年进口增速惊人,预计全年GDP增长超过8%不成问题

  本周四(7月17日),国家统计局宣布,2003年上半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2%。这验证了“乐观派”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包括宋国青、胡鞍钢等经济学家曾认为,尽管有SARS影响,但今年GDP增长率将在8%至9%。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总经济师姚景源都表示,2003年的中国经济有可能呈现“U”形走势,下半年经济将持续向好。此前,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等机构或投行纷纷上调中国经济的预测。中国社会科学院等也重估中国经济今年的增长率为8%以上。

  但是,国家统计局数据也反映出,困扰中国经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加剧的倾向。这反映在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大幅下降,通货紧缩阴影不去;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下降,导致消费减缓;失业问题加剧;外贸顺差不小,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未减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24日曾召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发改委等部门的经济学家座谈,听取下半年经济政策意见。据悉,一些经济对策正在研究之中。

  二季度数据寒中有暖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二季度GDP同比增长速度由一季度的9.9%回落到6.7%,增速为1992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大大低于一季度的9.2%,其中餐饮业下降3.5%。这表明SARS对经济的影响不小。

  不过没有出现过更悲观的预言。7月1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张晓强在北京说,SARS对中国GDP增长的不良影响可能比预期要少0.5个百分点。此外,实际消费的恢复性增长比原先预计要好得多。6月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8.3%。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向记者表示,SARS对消费的影响实际上是比较大的,在6月上旬还是如此。但6月零售总额增长8.3%,“这个数字太高了”,这说明消费的恢复相当快,预计7、8月的零售额会增长9%以上。

  宋国青认为,实际消费要比统计数据好。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很高,其中不少是消费,比如住房。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表明,6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达到35.3%。预计三、四季度的GDP增长率肯定高于二季度的6.7%?全年GDP增长率肯定在8%以上。

  回应格林斯潘

  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其中一、二季度分别上涨0.5%和0.7%;6月上涨0.3%,分别比4月、5月低0.7和0.4个百分点。这反映出通缩的压力仍然存在。

  宋国青认为,目前居民消费价格回到负数的可能性不大,但通货紧缩是否回归,则取决于官方的政策。他不认同本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倾向于中国具有通胀压力的观点。

  7月15日,格林斯潘作为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指责中国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主席,在华盛顿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明确指出,中国需要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以避免出现通货膨胀。

  在回答“何种汇率水平最适合中国”的问题时,格林斯潘将话题引向了对中国汇率制度的批评,认为货币供应量迅速增长,而中国官员们对这个问题的担忧也日益加深。他说,中国的美元储备急速上升,从长期角度讲,正造成了中国货币供应量的显著增长,这将是中国不得不设法解决的问题。

  对此,宋国青认为,货币供应过快只是造成通胀的相关因素之一,如果央行收缩信贷,并采用其他4项政策,即提高汇率、减少出口、提高外商投资优惠、减少财政赤字,“那中国就不是什么通胀不通胀的问题,而是将发生严重的通货紧缩的问题”。

  不过,北京有分析人士注意到的事实是,下半年中国出口的增长率在相对减缓,而进口的增长率却在大幅提高,那么,通缩是否会再度加剧?

  进口将快速增长

  《财经时报》获悉,增加进口的政策可能已经在中央高层达成共识。6月下旬,商务部已经向中央建议增加出口,实现贸易平衡。在出口退税的具体政策等方面,商务部也有提议,实际上,今年上半年的进口已经快速增长。

  国家统计局姚景源表示,中国正处于进口的一个高增长时期,而且对各个国别都是这样。2002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增长率是10.4%,今年同期达到了44.5%。高进口显然构成了出口国的有效需求,从而为中国的贸易伙伴摆脱经济衰退,或为他们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也为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作出了贡献。

  同时,中国的进口增长率也高于出口增长率。上半年出口1903亿美元,增长34.0%,加快19.9个百分点;进口1858亿美元,增长44.5%,加快34.1个百分点。进口增长高于出口约10个百分点。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认为,进口顺差过大,导致外汇储备增长过快,这不仅会使人民币不得不面对升值的压力,而且外汇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而让外国资本在中国大赚利润,形成了别的国家的国民收入。这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今年下半年经济政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大力解决就业和农民收入的问题。《财经时报》了解到,国务院正在就失业和农民问题进行研究,一系列政策即将出台。其中包括加快农村税费改革、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农民就地务工,以及帮助农民工有序向城市流动、消除城市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限制和歧视等措施。国家统计局也就如何准确地统计失业率进行调查。

  国家发改委农村问题专家马晓河6月24日参加了温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他向《财经时报》表示,农民进城有一些政策和制度需要改变,比如“两头收费”(离开家要收费,进城又要收费),这实际上是一种歧视;民工在城里被拖欠工资,这些违反《劳动法》的现象需要治理;民工在城里作为弱势群体,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不到;民工子女上学没有人管等,都需要尽快改进。

  马晓河现任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近期已经完成了农村金融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报告。该报告不日将送达高层,作为下半年政策参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