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曝陈光标发家史 "第一桶金"是不义之财
陈光标的发家史 背后会不会隐藏着虚弱的喘息? 既然是“中国道德领袖”、“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自认为社会公众楷模,就没理由对舆论监督如此愤怒的嘶吼。这超乎寻常的情绪表达,难免让人产生联想――青筋暴起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虚弱的喘息?
没错,这位如今热衷于将钞票摆出各种造型的企业家、慈善家,其自称的“第一桶金”,便是笔彻彻底底的不义之财。此原罪非彼原罪,不是“体制改革下的创富争议”,而是一次标准的忽悠与欺诈。
陈光标多次向媒体讲述自己贫苦的童年:出身低微、家有饿殍。直到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他的经济状况似乎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当针灸推拿大夫、开拉面馆、摆地摊,尝试过各种生意,但是一直都不成功。
1994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街上闲逛时,在一家药店门前看到许多人正围着一台袖珍仪器咨询。这个仪器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名叫“耳穴疾病探测仪”,号称把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很受老年人欢迎。
这台仪器原本的功能是:患者手持一端金属棒,而另外一端由医生在患者同侧身体的耳部来回试探,无论是“心肝脾肺胃胆关节肾脑胰腺肠道膀胱”哪里的病变,一发现了,仪器上“那个红灯就一闪唧唧唧”。
针灸大夫陈光标感觉天上掉了个馅饼,可是它的检测结果不够直观,“如果能让患者更直观地看到检测结果,效果一定大不一样。”于是就花168元买了一台回去。
又花了3000块钱请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研究后,陈光标得到了改造方法:买一台旧电脑显示器,把显像系统整体拆掉,只剩一个空壳子。然后找一个和荧光屏等大的塑料板,在上面画个人体结构图,“心上面装一个发光管,肝上面装个发光管,胃上装个发光管”,再将这个装上发光管的塑料板安置在已经掏空的显示器正面。接下来从显示器旁边伸出两根金属棒,进行诊断。“一旦发现病变”,发光管就会亮,能在显示器(塑料板)上直观地看到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1994年11月7日,陈光标为此申请了专利“新型电子疾病探测仪”,专利号942428390,至今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查到。后来,曾有人感觉这个“看起来很漂亮的仪器抱起来很轻”,陈光标就找了个摩托车电瓶放进去,这次再一抱起来就感觉真材实货,“还蛮重的”。
然后陈光标就带着这个仪器回老家赶集,穿个白褂戴个白帽子,耳朵上戴个听诊器,显示器上标了个广告语“不用开口说句话,两分钟内知病情。”赶集的老乡“一看是个高科技,是台电脑”,就排队过来诊查,诊查费一元。回到南京后,陈光标在新街口邮电局门口的马路上摆摊,并利用中医专业给患者开药方,将诊查费提高到了二至五元,一天可进账一两百块钱。
两个月下来,陈光标赚了万余元,感觉这样挣钱还是太慢。于是陈请南京电视台来策划了一个五分钟的广告宣传片,到安徽的县级电视台花1000元放了10个晚上。然后不少个人诊所、地摊商贩就找过来,那段时间的生产供不应求。陈光标168元进货,然后买个外壳画个人体图,改造后整体成本不超过600元,最后以8500元一台的价格出售,自己装的几十台很快卖完。之后陈又用赚来的30万元去深圳买外壳、发光管进行批量生产,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据说,“连北京的各大商场都有陈光标的这种产品”。
1997年,陈光标成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至今在网上搜索“实用致富机械大全”,还有此公司出售“获得国际金奖”的CT型耳穴测病治疗仪的信息。到1998年时,陈光标自称“大概净赚了两千多万”。
陈光标的发家史 背后会不会隐藏着虚弱的喘息? 既然是“中国道德领袖”、“中国最具影响力人物”、“中国最具号召力慈善家”,自认为社会公众楷模,就没理由对舆论监督如此愤怒的嘶吼。这超乎寻常的情绪表达,难免让人产生联想――青筋暴起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虚弱的喘息?
没错,这位如今热衷于将钞票摆出各种造型的企业家、慈善家,其自称的“第一桶金”,便是笔彻彻底底的不义之财。此原罪非彼原罪,不是“体制改革下的创富争议”,而是一次标准的忽悠与欺诈。
陈光标多次向媒体讲述自己贫苦的童年:出身低微、家有饿殍。直到从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他的经济状况似乎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当针灸推拿大夫、开拉面馆、摆地摊,尝试过各种生意,但是一直都不成功。
1994年的一天,陈光标在街上闲逛时,在一家药店门前看到许多人正围着一台袖珍仪器咨询。这个仪器只有普通收音机大小,名叫“耳穴疾病探测仪”,号称把电极夹在耳朵上,就能测出身体哪个部位有病,很受老年人欢迎。
这台仪器原本的功能是:患者手持一端金属棒,而另外一端由医生在患者同侧身体的耳部来回试探,无论是“心肝脾肺胃胆关节肾脑胰腺肠道膀胱”哪里的病变,一发现了,仪器上“那个红灯就一闪唧唧唧”。
针灸大夫陈光标感觉天上掉了个馅饼,可是它的检测结果不够直观,“如果能让患者更直观地看到检测结果,效果一定大不一样。”于是就花168元买了一台回去。
又花了3000块钱请南京中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研究后,陈光标得到了改造方法:买一台旧电脑显示器,把显像系统整体拆掉,只剩一个空壳子。然后找一个和荧光屏等大的塑料板,在上面画个人体结构图,“心上面装一个发光管,肝上面装个发光管,胃上装个发光管”,再将这个装上发光管的塑料板安置在已经掏空的显示器正面。接下来从显示器旁边伸出两根金属棒,进行诊断。“一旦发现病变”,发光管就会亮,能在显示器(塑料板)上直观地看到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
1994年11月7日,陈光标为此申请了专利“新型电子疾病探测仪”,专利号942428390,至今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网站上查到。后来,曾有人感觉这个“看起来很漂亮的仪器抱起来很轻”,陈光标就找了个摩托车电瓶放进去,这次再一抱起来就感觉真材实货,“还蛮重的”。
然后陈光标就带着这个仪器回老家赶集,穿个白褂戴个白帽子,耳朵上戴个听诊器,显示器上标了个广告语“不用开口说句话,两分钟内知病情。”赶集的老乡“一看是个高科技,是台电脑”,就排队过来诊查,诊查费一元。回到南京后,陈光标在新街口邮电局门口的马路上摆摊,并利用中医专业给患者开药方,将诊查费提高到了二至五元,一天可进账一两百块钱。
两个月下来,陈光标赚了万余元,感觉这样挣钱还是太慢。于是陈请南京电视台来策划了一个五分钟的广告宣传片,到安徽的县级电视台花1000元放了10个晚上。然后不少个人诊所、地摊商贩就找过来,那段时间的生产供不应求。陈光标168元进货,然后买个外壳画个人体图,改造后整体成本不超过600元,最后以8500元一台的价格出售,自己装的几十台很快卖完。之后陈又用赚来的30万元去深圳买外壳、发光管进行批量生产,终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据说,“连北京的各大商场都有陈光标的这种产品”。
1997年,陈光标成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至今在网上搜索“实用致富机械大全”,还有此公司出售“获得国际金奖”的CT型耳穴测病治疗仪的信息。到1998年时,陈光标自称“大概净赚了两千多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