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看萍

新手上路
注册
2014-04-09
消息
91
荣誉分数
32
声望点数
28
云笼天边,花飘如雨, 聚与不聚都牵魂。
今宵梦寒有谁知, 一心问满春江月。
还记当年,桃花初绽,小庭曾留翩跹影。
为谁相思为谁苦, 到今惆怅难相见。
 
好~~
有几句很有意境,比如“一心问满春江月,小庭曾留翩跹影”

此外,从意思上说,层次有些凌乱。也可以慢慢的考虑平仄韵脚。
 
好~~
有几句很有意境,比如“一心问满春江月,小庭曾留翩跹影”

此外,从意思上说,层次有些凌乱。也可以慢慢的考虑平仄韵脚。

嗯, 谢谢黑晚。 昨夜读了吕本中的踏沙行词, 仿写的。平仄韵脚对我是个短板, 今后会多注意。寄情诗词, 很有意思。
 
嗯, 谢谢黑晚。 昨夜读了吕本中的踏沙行词, 仿写的。平仄韵脚对我是个短板, 今后会多注意。寄情诗词, 很有意思。
写得真不错。以后多写,一起交流。
 
妹妹,玩儿起.gif
 
云笼天边,花飘如雨, 聚与不聚都牵魂。
今宵梦寒有谁知, 一心问满春江月。
还记当年,桃花初绽,小庭曾留翩跹影。
为谁相思为谁苦, 到今惆怅难相见。

给你把几个字的顺序换了一下,至少看着押韵了:

云笼天边,花飘如雨, 聚与不聚都魂牵。
今宵有谁知梦寒, 一心春江月问满。
还记当年,桃花初绽,小庭曾留影翩跹。
为谁相思为谁苦, 到今惆怅难相见。
 
踏莎行,調名從唐韓翃詩句“踏莎行草過春溪”而來。雙調,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起首四個四言句,前人多用對偶。另有《轉調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是别格。

  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聲》、《思牛女》、《惜餘春》、《陽羨歌》、《暈眉山》;《踏雲行》、《瀟瀟雨》等。

词牌韵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请老师们给讲讲韵律好吧?
 
踏莎行,調名從唐韓翃詩句“踏莎行草過春溪”而來。雙調,五十八字,十句,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起首四個四言句,前人多用對偶。另有《轉調踏莎行》,六十六字,上下片各四仄韻,是别格。

  又名《喜朝天》、《柳長春》、《踏雪行》、《平陽興》、《江南曲》、《芳心苦》、《芳洲泊》、《度新聲》、《思牛女》、《惜餘春》、《陽羨歌》、《暈眉山》;《踏雲行》、《瀟瀟雨》等。

词牌韵律: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请老师们给讲讲韵律好吧?
我略懂一点,等晚上时间多的时候慢慢写来。咱们这里还有高人,希望都出来探讨一下~~:)
 

顶,有兴趣,晚上来
 
词牌韵律: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般来讲,这个就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词牌格律了。在普通话里,1、2声是平,3、4声为仄,也有特殊情况是例外的。具体可以参考《平水韵》。这其中,入声是最难掌握的。对于说普通话的人来说,最容易混淆。很多读起来是1声的,却是入声,实则为仄。这需要多看平水韵里面入声表,只要接触到,就能迅速反应过来就够了。

这首词的要求是三仄韵,也就是我标红色的部分是要求押韵的。具体可以参考《词韵简编》。通常,词韵的押韵比诗韵要宽泛。词韵是好多临近的韵可以通押,但是诗韵不可以。

所以,如果想按照格律认真填词,需要先了解平水韵和词韵简编。百度上有,慢慢的看看,找一下感觉,然后在填词的时候,按照词牌每个字该入韵入韵,该入调入调,语句上再顺滑一下,意思上再调整一下,基本就可以了。
 
'
挖, 真有课,好!

”平仄简表“ 小时候硬生生背过一点,“200篇词谱”一会儿看看,又狗出了“词韵简编”,,,还没学呢,就有这么多要记的东西,已经晕了。 现有几个问题:

1,古时的人们,整理出这些模子(格律),是为了弹琴吟唱的方便,还是为了后人的承传? 这种格律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怎么开始的? 又如何得以广传的?
2,填词,是不是就是把模子拿来,往里放字,根本不需要记住模子的框架?
3,关于“词韵简编”,【三江】江缸窗邦降(降伏)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蛩(冬韵同),可否举个例子解读一下,到底怎么看,怎么用?
 
最后编辑:
1 你的问题读一本中国诗歌发展简史基本就都有答案了。具体到词来说,填的词是为谱服务的。多数的谱都已失传。如果现在还有谱,那么填词的时候还要根据谱的特点来填。好比是我们现在的歌曲,曲子要和歌词风格搭配。

2 填词能记得模子很好,但是千万别拘泥了。还是诗意为上,在不损诗意的前提下,略微修改平仄是可以的。如果为了平仄损了诗意,就是削足适履了。

3 三江,这后面的字,都是一个韵部,也就是这些字是彼此押韵的。填词的时候,要求押韵的地方有这一部分里的字就可以了。

这一部分具体是这样的:
平声:三江七阳通用

【三江】江缸窗邦降双泷庞撞豇扛杠腔梆桩幢蛩

【七阳】阳扬杨洋羊徉佯芳妨方坊防肪房亡忘望忙茫芒妆庄装奘香乡湘厢箱镶芗相襄骧光昌堂唐糖棠塘章张王常长裳凉粮量梁粱良霜藏肠场尝偿床央鸯秧殃郎廊狼榔踉浪浆将疆僵姜缰觞娘黄皇遑惶徨煌仓苍舱沧伤殇商帮汤创疮强墙樯嫱蔷康慷囊狂糠冈刚钢纲匡筐荒慌行杭航桁翔详祥庠桑彰璋漳獐猖倡凰邙臧赃昂丧阊羌枪锵抢蜣跄篁簧璜潢攘瓤亢吭旁傍孀骦当裆珰铛泱炀蝗隍怏肓汪鞅滂螂怆缃琅颃怅螳

也就是,三江和七阳里的所有字都算是押韵。
 
'
长相思,谢谢!!!!!!!!!!!!!!

我看到“词韵简编”里,有很多的字。是不是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字。 那么,如果要凑合着写,是不是把模子拿来,找些事放进模子里,末尾再从“词韵简编”里捡些字,就可以出炉了 ?

还有,所有这些格律/模子,是只为填词定做的,还是写所有古诗,也必须遵守的?
 
最后编辑: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