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首相与清华学子交锋实录
--------------------------------------------------------------------------------
作者: 陆娅楠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3年07月26日 http://www.clibrary.com
“我从不后悔对伊开战,我认为对伊开战是正确的。”
“我保证会对凯利事件有一个独立深入的调查,但我确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我对大英博物馆中珍藏的那些中国文物表示遗憾,不过那是历史问题了。”
这是7月2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清华学生座谈时抛出的种种观点。伊拉克战争、“情报门”事件、戴维・凯利之死、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英美关系、英国与欧洲的关系等等备受世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无一漏网。近一个小时的座谈,与其说是一场外国元首与中国学子的对话,不如形容为一场扣人心弦的交锋。
问答环节刚一开始,全场9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举起手。在场的40多名中外记者被这一场面所震惊,连连发出啧啧的感叹声。这一场面更是出乎布莱尔本人的意料,他撇撇嘴,笑着说:“天啊,看来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了。”
挥之不去的伊拉克阴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陆娅楠有幸成为第一个提问者,她直奔国际热点,“现在人们一提起英国,就会想到伊拉克战争和大卫・凯利的悲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您的这次环球外交之旅也被英国媒体称为是一种掩饰,您是否后悔做出了对伊开战的决定?”
虽然,伊拉克战争与“情报门”事件导致了布莱尔的政治危机,但首相毅然表示, “我从不后悔开战。我坚信无论有多困难,这样做都是正确的。我毫不怀疑伊拉克一直试图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正有一组武器核查专家在伊拉克寻找其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调查刚刚开始,开战的决定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当这些核查人员带着报告回来的时候,人们就会看到事实的真相。”
布莱尔流露出坚定的神情,“不仅仅因为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进行的大规模武器开发计划是对全球安全的威胁,而且也是因为伊拉克的人民饱受摧残他的摧残。伊拉克人民摆脱了萨达姆的统治,因为萨达姆是一个残忍的统治者,他残害了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我决定开战,是因为我认为这对于我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对的,直到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因此,作为政治领袖,我们不得不最终坚守我们的决定。”
眼见布莱尔回避开战原因,三年级学生郝郁倩继续追问,“布莱尔先生,最近您曾表示一个国家有权入侵另一个国家来解放该国人民,但是这一论点遭到了众多国家的反对,在国际法中有没有一条法规能够支持您的这种言论?”
“我并不认同一个国家可以入侵另一个国家,去解放该国的人民。”布莱尔辩解道,“我觉得能够解放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必须是在某种规则之下。我们坚持对伊拉克开战是因为,联合国的解决方法是伊萨达姆・侯赛因必须无条件配合联合国的调查工作,但是他没有。确实,国际社会在开战与否并没有达成一致,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已经重新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而且伊拉克战后重建也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
布莱尔忽然沉思片刻,随即表示,“我知道人们担心是由一国操纵另一个国家,由他国政府操纵本国人民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我们也必须站在全球视野来思考,如果一个国家正在从事对自己的人民和其他国家都十分危险的事情,将会发生些什么?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回应?我承认,一国不应该依照自己的自由意愿去入侵另一国,但是全球必须合作。”
面对信誓旦旦、滔滔不绝的首相,计算机系的林南一针见血,“在赴日飞机上得知戴维・凯利的死讯,布莱尔先生您当时作何感想?您计划怎样克服这场政治危机,以重新赢得英国人民的支持?”
戴维・凯利是负责伊拉克大规模武器核查的英国情报官员,他被指认为是向BBC透露英国政府夸大伊拉克武器威胁的主要信源。最终因无法经受舆论的压力,凯利于7月9日自杀身亡。凯利的悲剧使本已倍受谴责的布莱尔政府雪上加霜。
听到这个问题,布莱尔敛住笑容,“这对凯利一家是沉痛的,但是现在,凯利本人的葬礼尚未举行,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保证会有一个民主的、严格的、独立的小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给公众一个交待。同时我还要强调,正有一个小组在伊拉克进行核查,人们最好耐心的等待他们的判断。我相信我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直到座谈的最后一个问题,布莱尔依然没能躲避伊拉克战争。自动化系的一位女生很动情的问道,“布莱尔先生,您和我父亲是同样的年龄,您和他一样很慈祥。那么,当着孩子的面,您是否可以坦诚地告诉我,在伊拉克战争上,您是否撒谎了呢?”
陷入沉思之后,布莱尔答道,“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作为一名政治领袖,你必须做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定,而这种决定有时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伊拉克问题,联合国有23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以请不要以为这是美国或者英国的突发奇想。我从未怀疑萨达姆会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我认为他的这种行径是错的,因此我采取了行动。我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而后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承受批评。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如果选民信任我,他们就投我一票,不信任我,就不选我。对你,我只能说,我做了我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布莱尔认为,伊拉克战争将是推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一种模式。“以后的人们会回顾在伊拉克发生的一切,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稳定、富有、民主的国家,我们就能开始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将萨达姆赶下台就将是中东地区发生变革的起点。”
坚定不移的全球化立场
面对近年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硝烟战火,面对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巨大影响,面对一位当今政坛举足轻重的大国首脑,学生们自然不会放弃对国际关系的追问。经济管理学院的方伟问道,“您在美国议会的演讲中提到,作为欧洲一员,英国会促使其改变,如果欧洲拒绝依照英国意愿改变,那么英国是否还会保持欧洲一员的身份?”
布莱尔承认英国确实存在着一种矛盾,“英国始终是欧洲的一部分,但是同时,英国也希望欧洲进行变革。最重要的是英国要坚信欧洲会依照英国的意愿改变,因为我们不能把自己从我们所存在的欧洲大陆上分割开,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上讲,我们也必须作为欧洲一分子存在。我先前曾指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而欧盟即便囊括了10个新成员,达到25个成员国,也只有四亿五千万人口。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是至关重要的,将我们从欧洲分裂出来是个大错误。”
“我不肯定我们是否会赢得在欧洲的每一场战役,但是,欧洲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发展,于其他国家合作,"布莱尔强调,"我坚信英国必须是欧盟的一员,尽管这在我们国家很艰难,有时也不受欢迎,因为有些人并不喜欢欧洲。”
听到布莱尔对欧盟的赞不绝口,研究亚洲关系的高宇宁提出,“有些亚洲学者也建议在东亚和南亚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组织,你能发表一下对这种设想的评价和预期吗?”
布莱尔肯定的回答,“如果亚洲想要组成一个更大的贸易政治集团,我相信这会适时成为现实。但我不敢肯定它是否会类似于欧盟,但是我肯定的是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亚洲想要进行更多的贸易,更紧密的合作,各种形式的协作也正在席卷整个世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全球化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就意味着人们将合作得更紧密。我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亚盟是否会类似欧盟,这都将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发展,是不断团结的过程。”
事实上,国际关系仍有远近亲疏,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英国似乎都紧随美国的步调,与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管理学院的赵晓东得知,在布莱尔访美之时,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已经沦为了美国的第51个州,便讨教布莱尔对这种说法作何评论。
布莱尔对这种评价似乎并不陌生,“我知道这种说法,那些反对英美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的人经常提及这个字眼。但是说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是不对的,我们也有分歧的时候,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京都议定书》就是一个例子。在其中一些有关贸易的条款上,我们和美国的意见就不同。不过,我仍然认为,同美国保持紧密的关系对英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两国曾携手并肩克服了许多艰难。例如二战时期,我们一同把欧洲从纳粹的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我为英国和美国间的这种关系感到自豪,我也为目前我们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感到骄傲。但我不认为英国只能同美国建立起这种密切的伙伴关系。当今世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世界应当保持多极化,多种力量并存。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所以,有美国,有欧洲,有俄罗斯,有中国。我认为这种相互竞争的局面非常危险。我认为,我们所有国家应当联合起来。”
加强合作一直是布莱尔反复强调的重点,“我不认为当今世界的问题是某两个国家间的问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付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等。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我们加强合作。因此,我们在作为欧盟一员的同时,也保持了同美国的紧密联系。我希望英国与中国也能建立起这样一种紧密的关系。因此,我对世界及其发展的构想是,我们不应当分裂成许多不相干的部分,然后相互竞争。那是20世纪的政治。21世纪的政治应当是所有国家团结起来,共商大事,商讨那些不是只和美国有关的大事,而是我们共同的大事。我认为,人们不应当为英国同美国间的密切关系而担忧。相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力,让美国和其他各国走到一起来,为了共同的议事日程进行合作。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英美坚实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彼此依靠,相互合作,例如,二战时我们并肩战斗解放欧洲。而且,我也很为英美这种友谊关系而自豪。”
求同存异的中英关系
面对英国首相,涉及中英文化交流与双边关系的问题自然少不了。经济管理学院梁萌萌正在申请去英国留学,所以对于奖学金的问题极为热衷。“布莱尔先生,申请英国的奖学金十分艰难,而且英国大学收取留学生的学费比本国学生的要高很多。您刚才说,中英教育交流很重要,我不禁想问英国大学加强教育交流目的,是为了给英国校园增加学生的多样性,还是为了赢利?”
布莱尔很坦诚地说,“教育正在改变,我并不想说商业原因不承担部分责任,现在大学需要自负盈亏,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交流。申请奖学金是困难的,因为奖学金是由政府提供的。总会有人抱怨,奖学金应该留给自己国家的学生,而不是留学生。但是我们一直在推进奖学金项目,去年已经增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说明这一措施初见成效。这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困难,你还是可以去英国学习的。而且我也希望来英国学习的学生在回国后可以成为英国的文化使者。”
来自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胡薇薇认为,在过去的50年间,中英两国一直保持了友好的双边关系,但是在最近的一些国际问题上,例如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问题,双方的分歧对中国人民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我很想知道您对过去中英两国关系的评价,以及对今后两国关系的展望。”
布莱尔认为双边关系上产生分歧是正常的,虽然中英两国在科索沃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上有所分歧,但是在更多的事务上是达成共识的。“你只要看看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我们重新达成了联合国的决议,而中国也如其他成员国一样支持这项决议。在国际社会中,我们不可能永远达成一致,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这些分歧。是彻底决裂,还是在这件事上保留分歧,而在那件事上继续合作?我想大家都会认为后一种方式更好。”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清华学子也一直关注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文物,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徐博很激动地站起来竟一时语塞。会场上骚动片刻后,徐博开始发问,“在大英帝国博物馆里展出着很多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如果有一天您带着你的孩子去参观的话,您会如何介绍这些文物是怎样来到英国的?伊拉克博物馆也有大量文物**,会不会以后也展出在大英博物馆里?”
布莱尔当即表示,“我知道你所指的那些中国文物,我对此深表遗憾,但是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伊拉克博物馆曾一度被洗劫,但是现在大部分失窃的文物已经回馆,伊拉克博物馆也将于重新开放。目前为止还没有在英国发现**文物,而且我们要声明的是,任何流失到英国的**文物都会被送还到伊拉克人民手中。”
紧张之余的幽默轻松
从伊拉克战争时期的“相互扶持”到近期“情报门”事件的“剑拔弩张”,布莱尔政府与英国媒体的关系一直为清华学子所关注,电子工程系的何凡追问,“听说布莱尔首相曾在几周前勒令英国媒体接受新闻检查,这是真的吗?你不认为这是扼杀新闻自由吗?”
布莱尔无奈的笑了笑,“看,英国媒体就在这里,他们也许会认为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很简单,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如果我真的想要媒体接受新闻检查的话,那么今天我一定彻底失败了!”
在全场的一片哄笑声中,布莱尔继续说,“英国媒体总是不时向我提出一些尖刻的问题,有时你真的会对媒体的问题感到气愤或沮丧。但无论他们问的问题有多么难以回答,但是我始终认为能够向领导人提刁难的问题并做出解答是件好事。我并不想让媒体始终处于新闻检查之中,但是有些时候,我只是希望媒体能够给我机会让我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我是怎样想的。”
首相本人的婚姻生活也被涉及到了提问之中。法学院的学生栾仆问到,“依照中国的传统风俗,男人应该比女人挣更多的钱才能维系家庭平衡。但是,据我所知,你的夫人谢丽的年薪要比您的高很多,那么您是如何平衡自己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以维系家庭的和睦呢?”
首相和全场学生当即放声大笑。布莱尔歪歪头,将手伸向夫人,微笑的说道,“我的妻子比我要聪明,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从事律师行业,而不涉足政坛。”在场的学生哄堂大笑。
据外电报道,谢丽于1995年担任英国王室法律顾问,成为最年轻的御用律师,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全日制工作的首相夫人,年薪高达25万英镑,这个数字是布莱尔目前年薪的两倍。
布莱尔补充道,“我有时也会读到关于她收入的报道,而我仅仅希望那是真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女人应该和男人挣的一样多,甚至更多,如果她们表现得更出色。在座的女生们,你们介意选一个比自己收入低的男人吗?事实上,这正是一种妇女解放的标志。”
座谈结束,布莱尔即将离开的时候,两个女生忽然穿出人群,很真诚地邀请他为大家唱一首他最喜欢的歌。布莱尔年轻时,曾是甲壳虫乐队的歌迷,自己也曾组建过摇滚乐队(Ugly Rumors)。布莱尔惊讶之余,开心地邀请了夫人谢丽一同演唱了一首《当我们64岁》。夫妇俩妇唱夫随,博得在场的全体师生的掌声,也使整个座谈以轻松欢快的歌声画上了句号。
BBC记者会后评论说,“清华学生很不错,他们问出了记者自己想问的问题,这场座谈会好像一场高品格的记者招待会。”参加这场座谈会的学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自动化系、电子系、生物系、计算机系等院系,在50分钟的座谈中提出了14个问题,问题涵盖伊拉克战争、“情报门”事件、国际关系、中英交流、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
--------------------------------------------------------------------------------
作者: 陆娅楠 (推荐: 一读者) 万维读者网 2003年07月26日 http://www.clibrary.com
“我从不后悔对伊开战,我认为对伊开战是正确的。”
“我保证会对凯利事件有一个独立深入的调查,但我确信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我对大英博物馆中珍藏的那些中国文物表示遗憾,不过那是历史问题了。”
这是7月22日英国首相布莱尔与清华学生座谈时抛出的种种观点。伊拉克战争、“情报门”事件、戴维・凯利之死、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英美关系、英国与欧洲的关系等等备受世人瞩目的焦点问题无一漏网。近一个小时的座谈,与其说是一场外国元首与中国学子的对话,不如形容为一场扣人心弦的交锋。
问答环节刚一开始,全场90多名学生齐刷刷地举起手。在场的40多名中外记者被这一场面所震惊,连连发出啧啧的感叹声。这一场面更是出乎布莱尔本人的意料,他撇撇嘴,笑着说:“天啊,看来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来回答问题了。”
挥之不去的伊拉克阴霾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陆娅楠有幸成为第一个提问者,她直奔国际热点,“现在人们一提起英国,就会想到伊拉克战争和大卫・凯利的悲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确凿的证据证明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您的这次环球外交之旅也被英国媒体称为是一种掩饰,您是否后悔做出了对伊开战的决定?”
虽然,伊拉克战争与“情报门”事件导致了布莱尔的政治危机,但首相毅然表示, “我从不后悔开战。我坚信无论有多困难,这样做都是正确的。我毫不怀疑伊拉克一直试图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在正有一组武器核查专家在伊拉克寻找其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调查刚刚开始,开战的决定将被证明是正确的。当这些核查人员带着报告回来的时候,人们就会看到事实的真相。”
布莱尔流露出坚定的神情,“不仅仅因为前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所进行的大规模武器开发计划是对全球安全的威胁,而且也是因为伊拉克的人民饱受摧残他的摧残。伊拉克人民摆脱了萨达姆的统治,因为萨达姆是一个残忍的统治者,他残害了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我决定开战,是因为我认为这对于我的国家和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对的,直到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因此,作为政治领袖,我们不得不最终坚守我们的决定。”
眼见布莱尔回避开战原因,三年级学生郝郁倩继续追问,“布莱尔先生,最近您曾表示一个国家有权入侵另一个国家来解放该国人民,但是这一论点遭到了众多国家的反对,在国际法中有没有一条法规能够支持您的这种言论?”
“我并不认同一个国家可以入侵另一个国家,去解放该国的人民。”布莱尔辩解道,“我觉得能够解放一个国家的人民是一件好事,但是这也必须是在某种规则之下。我们坚持对伊拉克开战是因为,联合国的解决方法是伊萨达姆・侯赛因必须无条件配合联合国的调查工作,但是他没有。确实,国际社会在开战与否并没有达成一致,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已经重新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而且伊拉克战后重建也是在联合国的主持下。”
布莱尔忽然沉思片刻,随即表示,“我知道人们担心是由一国操纵另一个国家,由他国政府操纵本国人民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我们也必须站在全球视野来思考,如果一个国家正在从事对自己的人民和其他国家都十分危险的事情,将会发生些什么?国际社会应该如何回应?我承认,一国不应该依照自己的自由意愿去入侵另一国,但是全球必须合作。”
面对信誓旦旦、滔滔不绝的首相,计算机系的林南一针见血,“在赴日飞机上得知戴维・凯利的死讯,布莱尔先生您当时作何感想?您计划怎样克服这场政治危机,以重新赢得英国人民的支持?”
戴维・凯利是负责伊拉克大规模武器核查的英国情报官员,他被指认为是向BBC透露英国政府夸大伊拉克武器威胁的主要信源。最终因无法经受舆论的压力,凯利于7月9日自杀身亡。凯利的悲剧使本已倍受谴责的布莱尔政府雪上加霜。
听到这个问题,布莱尔敛住笑容,“这对凯利一家是沉痛的,但是现在,凯利本人的葬礼尚未举行,盖棺定论还为时尚早。但是我保证会有一个民主的、严格的、独立的小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给公众一个交待。同时我还要强调,正有一个小组在伊拉克进行核查,人们最好耐心的等待他们的判断。我相信我所做的决定是正确的。”
直到座谈的最后一个问题,布莱尔依然没能躲避伊拉克战争。自动化系的一位女生很动情的问道,“布莱尔先生,您和我父亲是同样的年龄,您和他一样很慈祥。那么,当着孩子的面,您是否可以坦诚地告诉我,在伊拉克战争上,您是否撒谎了呢?”
陷入沉思之后,布莱尔答道,“我会告诉我的孩子,作为一名政治领袖,你必须做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决定,而这种决定有时是十分困难的。对于伊拉克问题,联合国有23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所以请不要以为这是美国或者英国的突发奇想。我从未怀疑萨达姆会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我认为他的这种行径是错的,因此我采取了行动。我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决定,而后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承受批评。英国是一个民主国家,如果选民信任我,他们就投我一票,不信任我,就不选我。对你,我只能说,我做了我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布莱尔认为,伊拉克战争将是推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的一种模式。“以后的人们会回顾在伊拉克发生的一切,如果我们能建立一个稳定、富有、民主的国家,我们就能开始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将萨达姆赶下台就将是中东地区发生变革的起点。”
坚定不移的全球化立场
面对近年来日益弥漫全球的硝烟战火,面对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巨大影响,面对一位当今政坛举足轻重的大国首脑,学生们自然不会放弃对国际关系的追问。经济管理学院的方伟问道,“您在美国议会的演讲中提到,作为欧洲一员,英国会促使其改变,如果欧洲拒绝依照英国意愿改变,那么英国是否还会保持欧洲一员的身份?”
布莱尔承认英国确实存在着一种矛盾,“英国始终是欧洲的一部分,但是同时,英国也希望欧洲进行变革。最重要的是英国要坚信欧洲会依照英国的意愿改变,因为我们不能把自己从我们所存在的欧洲大陆上分割开,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上讲,我们也必须作为欧洲一分子存在。我先前曾指出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而欧盟即便囊括了10个新成员,达到25个成员国,也只有四亿五千万人口。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是至关重要的,将我们从欧洲分裂出来是个大错误。”
“我不肯定我们是否会赢得在欧洲的每一场战役,但是,欧洲必须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发展,于其他国家合作,"布莱尔强调,"我坚信英国必须是欧盟的一员,尽管这在我们国家很艰难,有时也不受欢迎,因为有些人并不喜欢欧洲。”
听到布莱尔对欧盟的赞不绝口,研究亚洲关系的高宇宁提出,“有些亚洲学者也建议在东亚和南亚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组织,你能发表一下对这种设想的评价和预期吗?”
布莱尔肯定的回答,“如果亚洲想要组成一个更大的贸易政治集团,我相信这会适时成为现实。但我不敢肯定它是否会类似于欧盟,但是我肯定的是世界变得越来越紧密。亚洲想要进行更多的贸易,更紧密的合作,各种形式的协作也正在席卷整个世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全球化和经济科技的发展就意味着人们将合作得更紧密。我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亚盟是否会类似欧盟,这都将是一件好事,是一种发展,是不断团结的过程。”
事实上,国际关系仍有远近亲疏,无论是阿富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英国似乎都紧随美国的步调,与美国的关系更加紧密。经济管理学院的赵晓东得知,在布莱尔访美之时,有媒体报道称英国已经沦为了美国的第51个州,便讨教布莱尔对这种说法作何评论。
布莱尔对这种评价似乎并不陌生,“我知道这种说法,那些反对英美保持亲密的盟友关系的人经常提及这个字眼。但是说英国唯美国马首是瞻是不对的,我们也有分歧的时候,有关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京都议定书》就是一个例子。在其中一些有关贸易的条款上,我们和美国的意见就不同。不过,我仍然认为,同美国保持紧密的关系对英国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两国曾携手并肩克服了许多艰难。例如二战时期,我们一同把欧洲从纳粹的法西斯统治下解放出来。我为英国和美国间的这种关系感到自豪,我也为目前我们两国间的伙伴关系感到骄傲。但我不认为英国只能同美国建立起这种密切的伙伴关系。当今世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世界应当保持多极化,多种力量并存。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所以,有美国,有欧洲,有俄罗斯,有中国。我认为这种相互竞争的局面非常危险。我认为,我们所有国家应当联合起来。”
加强合作一直是布莱尔反复强调的重点,“我不认为当今世界的问题是某两个国家间的问题。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付全球恐怖主义活动,气候变暖和经济全球化等。我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我们加强合作。因此,我们在作为欧盟一员的同时,也保持了同美国的紧密联系。我希望英国与中国也能建立起这样一种紧密的关系。因此,我对世界及其发展的构想是,我们不应当分裂成许多不相干的部分,然后相互竞争。那是20世纪的政治。21世纪的政治应当是所有国家团结起来,共商大事,商讨那些不是只和美国有关的大事,而是我们共同的大事。我认为,人们不应当为英国同美国间的密切关系而担忧。相反,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种影响力,让美国和其他各国走到一起来,为了共同的议事日程进行合作。这正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但是,英美坚实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彼此依靠,相互合作,例如,二战时我们并肩战斗解放欧洲。而且,我也很为英美这种友谊关系而自豪。”
求同存异的中英关系
面对英国首相,涉及中英文化交流与双边关系的问题自然少不了。经济管理学院梁萌萌正在申请去英国留学,所以对于奖学金的问题极为热衷。“布莱尔先生,申请英国的奖学金十分艰难,而且英国大学收取留学生的学费比本国学生的要高很多。您刚才说,中英教育交流很重要,我不禁想问英国大学加强教育交流目的,是为了给英国校园增加学生的多样性,还是为了赢利?”
布莱尔很坦诚地说,“教育正在改变,我并不想说商业原因不承担部分责任,现在大学需要自负盈亏,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交流。申请奖学金是困难的,因为奖学金是由政府提供的。总会有人抱怨,奖学金应该留给自己国家的学生,而不是留学生。但是我们一直在推进奖学金项目,去年已经增加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说明这一措施初见成效。这也就是说,无论有多困难,你还是可以去英国学习的。而且我也希望来英国学习的学生在回国后可以成为英国的文化使者。”
来自公共管理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胡薇薇认为,在过去的50年间,中英两国一直保持了友好的双边关系,但是在最近的一些国际问题上,例如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问题,双方的分歧对中国人民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我很想知道您对过去中英两国关系的评价,以及对今后两国关系的展望。”
布莱尔认为双边关系上产生分歧是正常的,虽然中英两国在科索沃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上有所分歧,但是在更多的事务上是达成共识的。“你只要看看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我们重新达成了联合国的决议,而中国也如其他成员国一样支持这项决议。在国际社会中,我们不可能永远达成一致,关键是我们如何处理这些分歧。是彻底决裂,还是在这件事上保留分歧,而在那件事上继续合作?我想大家都会认为后一种方式更好。”
和许多中国人一样,清华学子也一直关注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中国文物,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究生徐博很激动地站起来竟一时语塞。会场上骚动片刻后,徐博开始发问,“在大英帝国博物馆里展出着很多价值连城的中国文物。如果有一天您带着你的孩子去参观的话,您会如何介绍这些文物是怎样来到英国的?伊拉克博物馆也有大量文物**,会不会以后也展出在大英博物馆里?”
布莱尔当即表示,“我知道你所指的那些中国文物,我对此深表遗憾,但是那是发生在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伊拉克博物馆曾一度被洗劫,但是现在大部分失窃的文物已经回馆,伊拉克博物馆也将于重新开放。目前为止还没有在英国发现**文物,而且我们要声明的是,任何流失到英国的**文物都会被送还到伊拉克人民手中。”
紧张之余的幽默轻松
从伊拉克战争时期的“相互扶持”到近期“情报门”事件的“剑拔弩张”,布莱尔政府与英国媒体的关系一直为清华学子所关注,电子工程系的何凡追问,“听说布莱尔首相曾在几周前勒令英国媒体接受新闻检查,这是真的吗?你不认为这是扼杀新闻自由吗?”
布莱尔无奈的笑了笑,“看,英国媒体就在这里,他们也许会认为这些问题对我来说很简单,但是我认为这些问题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因此,如果我真的想要媒体接受新闻检查的话,那么今天我一定彻底失败了!”
在全场的一片哄笑声中,布莱尔继续说,“英国媒体总是不时向我提出一些尖刻的问题,有时你真的会对媒体的问题感到气愤或沮丧。但无论他们问的问题有多么难以回答,但是我始终认为能够向领导人提刁难的问题并做出解答是件好事。我并不想让媒体始终处于新闻检查之中,但是有些时候,我只是希望媒体能够给我机会让我以自己的方式解释我是怎样想的。”
首相本人的婚姻生活也被涉及到了提问之中。法学院的学生栾仆问到,“依照中国的传统风俗,男人应该比女人挣更多的钱才能维系家庭平衡。但是,据我所知,你的夫人谢丽的年薪要比您的高很多,那么您是如何平衡自己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以维系家庭的和睦呢?”
首相和全场学生当即放声大笑。布莱尔歪歪头,将手伸向夫人,微笑的说道,“我的妻子比我要聪明,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从事律师行业,而不涉足政坛。”在场的学生哄堂大笑。
据外电报道,谢丽于1995年担任英国王室法律顾问,成为最年轻的御用律师,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全日制工作的首相夫人,年薪高达25万英镑,这个数字是布莱尔目前年薪的两倍。
布莱尔补充道,“我有时也会读到关于她收入的报道,而我仅仅希望那是真的。但是,我认为在当今社会,女人应该和男人挣的一样多,甚至更多,如果她们表现得更出色。在座的女生们,你们介意选一个比自己收入低的男人吗?事实上,这正是一种妇女解放的标志。”
座谈结束,布莱尔即将离开的时候,两个女生忽然穿出人群,很真诚地邀请他为大家唱一首他最喜欢的歌。布莱尔年轻时,曾是甲壳虫乐队的歌迷,自己也曾组建过摇滚乐队(Ugly Rumors)。布莱尔惊讶之余,开心地邀请了夫人谢丽一同演唱了一首《当我们64岁》。夫妇俩妇唱夫随,博得在场的全体师生的掌声,也使整个座谈以轻松欢快的歌声画上了句号。
BBC记者会后评论说,“清华学生很不错,他们问出了记者自己想问的问题,这场座谈会好像一场高品格的记者招待会。”参加这场座谈会的学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自动化系、电子系、生物系、计算机系等院系,在50分钟的座谈中提出了14个问题,问题涵盖伊拉克战争、“情报门”事件、国际关系、中英交流、家庭生活等多个方面。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