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窗随笔

  • 主题发起人 主题发起人 iWen
  • 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

iWen

嗡阿热巴扎那得
注册
2013-07-04
消息
1,039
荣誉分数
205
声望点数
73
一直期待学净土的道友能介绍一些净土古德的教言,今天在网上找到净土八祖莲池大师的文章,在这里借花献佛了。



U8813P1443DT20120821163133.jpg

莲池大师法像​
  莲池大师(公元1523~1615年),明代僧,讳袾宏,字佛慧,号莲池。莲池大师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十七岁补诸生,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邻家有一老妪,日日念佛名,莲池大师问其所以,老妪回答:先夫持佛名,临终自在往生,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莲池大师闻语感动,遂寄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二十七岁丧父,三十二岁母亦永诀,莲池大师决志出家修行,与妻子汤氏决别:“恩爱不常,生死莫代,我得出家,你自己保重。”汤氏洒泪说:“君先走一步,我自会打算。”莲池大师作一笔勾词弃家,投西山性天和尚落发。其妻随后也削发为尼。
  莲池大师受具足戒后,策仗游方,遍参知识。参学遍融禅师,老禅师教喻:“勿贪名利,唯一心办道,老实持戒念佛。”莲池大师拳拳服膺。后参笑岩宝祖,辞别向东昌的归途上,闻樵楼之鼓声忽然大悟。乃作偈曰:“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焚香掷戟浑闲事,魔佛空争是与非。”
  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莲池大师入杭州云栖山,见山水幽绝,遂结茅卜居修念佛三昧。山中老虎时常伤害村民,莲池大师慈悲为放瑜伽焰口,老虎不再患害百姓。亢旱年,村民恳请莲池大师祈雨,莲池大师手击木鱼,循田埂念佛,一时,雨下如注。村民及信众们自发地为莲池大师建造禅堂寺院。自此,法道大振,海内衲子归心,遂成一大丛林。
  莲池大师是从永明延寿以来,融禅净教律为一体之大成者,主唱禅净不二,念佛含摄万法之旨。莲池大师痛念末法众生,掠影宗门,拨无净土,有若狂象;教下讲师,依文解义,说食不饱。如法思惟,唯念佛一门,横截生死,普摄三根。于是单提净土,着《弥陀疏钞》十余万言,总持圆顿诸经,融会事理,指归一心。莲池大师以华严一即一切的圆融理念诠释念佛法门,认为念佛是大总持法门,含摄菩萨六度万行,囊括一大藏教理的精义。由是,莲池大师不主张阅藏,应一心念佛。
  莲池大师明因慎果,深悲末法众生,业深垢重,教纲衰灭,戒律松弛,此时修行,应以戒律为根本,以净业为指归。因而,莲池大师整饬清规,在南北戒坛久禁不行的情况下,莲池大师令求戒者具三衣,于佛前受之,大师为证明。已受戒者,半月诵《梵网经戒》及《比丘诸戒品》。其住持的道场,规条甚严,出《僧约十条》、《修身十事》等示众。各堂执事职责详明,夜必巡警,击板唱佛名,声传山谷。布萨羯磨,举功过,行赏罚,丝毫无错。莲池大师策厉清规,严明梵行,并亲自著述,阐发戒律精义,以救末世疲弊之习。莲池大师极力戒杀生、崇放生。寺前建有放生池,山中设有放生所,救赎潜游蜎飞诸生物。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盛传于世。
  莲池大师朴实简淡,虚怀应物,貌相温和,声若洪钟,胸无崖岸。自奉俭朴,自有道场以来,未曾妄用一钱,凡有香俸盈余,便施散给其它寺庙的和尚。施衣药,救贫病,常行不倦。莲池大师生平惜福,年老还是自己洗衣,净溺器,不劳烦侍者。终身一袭布衣,一顶麻布蚊帐用了几十年。
  莲池大师道隆德盛,感动当时。李太后遣内侍继紫袈裟白金问法要,莲池大师书偈答曰:“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念极心清净,心净土亦净,莲台最上品,于中而受生。见佛悟无生,究竟成佛道,三界无伦匹,是名大尊贵。”
  莲池大师深感净宗念佛法门乃至简至易,普摄诸根,仰赖佛力,圆证菩提的无上大法,故殷殷普劝念佛往生净土。其言曰:“盖此念佛法门,不论男女僧俗,不论贵贱贤愚,但一心不乱,随其功行大小,九品往生。故知世间无一人不堪念佛: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
  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
  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
  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
  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
  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
  若人无病,趁身康健,正好念佛;
  若人有病,切近无常,正好念佛;
  若人年老,光景无多,正好念佛;
  若人年少,精神清利,正好念佛;
  若人处闲,心无事扰,正好念佛;
  若人处忙,忙里偷闲,正好念佛;
  若人出家,逍遥物外,正好念佛;
  若人在家,知是火宅,正好念佛;
  若人聪明,通晓净土,正好念佛;
  若人愚鲁,别无所能,正好念佛;
  若人持律,律是佛制,正好念佛;
  若人看经,经是佛说,正好念佛;
  若人参禅,禅是佛心,正好念佛;
  若人悟道,悟须佛证,正好念佛。
  普劝诸人,火急念佛,九品往生,华开见佛。见佛闻法,究竟成佛,始知自心,本来是佛。”
  莲池大师一生精修,广弘净土,临终前半月预知往生的时间。到城中告别诸弟子及故旧朋友,只说:“吾将他往。”回寺用茶汤供养众僧,告诉大家明日将行。七月朔晚,莲池大师示微疾,瞑目无语。城中诸弟子赶到,哀请留嘱,莲池大师睁眼开示:“老实念佛,莫换题目。”说完,向西称佛名而逝。世寿八十一,僧腊五十。世称云栖和尚、莲池大师;与紫柏、憨山、蕅益并称为明代四大高僧。
  莲池大师著述甚丰,主要有《阿弥陀经疏钞》《云栖法汇》《竹窗随笔》、《往生集》、《净土疑释》等流行于世。
 
最后编辑:
竹窗随笔
莲池大师著述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笔焉;时有所见,笔焉。从初至再,成二帙矣!兹度八旬,颇知七十九年之非,而自觉其心之未悄然也。奈何久仆乐生之堂,无能勤赵老之屦,于是一榻而走千山,寸晷而游神于百世,所感所见,积之岁月,忽复成帙。虽东语西话,宾叩主酬,种种不一,要归于整饬行门、平治心地而已。余如世谛中事,无关于法化,无补于修进者,则不暇及焉。噫!吾耄矣,胡不囊括瓶守,而喋喋乃尔?噫!吾耄矣,斜阳剩月,能几何时,此而不言,更待何日?苟有利于民物,他何恤为?因以付管城子。万历乙卯春日后学云栖袾宏谨识。
 
最后编辑: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蚤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1],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2],许之。以贤下愚[3],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注释:
[1]匡庐莲社:宋宗(臣责)大师于真州长芦寺遵昔年庐山莲社之规,建莲华胜会,普劝僧俗,习西方妙观,持万德洪名,回向发愿,期生净土。一夕梦见一乌巾白衣人,风貌清奇,年约三十许,合掌对(臣责)道:“愿入莲华会,求书一名”。(臣责)取会录,问何姓名?答:“普慧!”(臣责)书已,白衣人又说:“家兄也求书一名。”(臣责)问:“令兄何名?”答:“普贤!”言讫遂隐。(臣责)醒后,对诸莲友说:“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有普贤普慧二菩萨助扬佛法。吾今建此莲华胜会,共期西方,感得二大士幽赞,今当以二大士为会首。”由是远近僧俗皆踊跃参加。见《净土圣贤录》卷三。
[2]董萝石谒新建故事:董萝石,明代诗人。祖藉浙江海盐。新建,指明朝理学家王阳明先生,世宗时封新建伯。浙江余姚人。其学以良知良能为主,提倡“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学说,在当时影响很大。嘉靖甲申,董萝石年六十八,游会稽,闻阳明先生讲学山中,往听之,喟然叹道:“吾见世之儒者,支离琐屑,修饰边幅,为偶人之状;其下者,贪饕争夺于富贵利欲之场,以为此岂真有所为圣贤之学乎?今闻夫子良知之说,若大梦之得醒。吾非至于夫子之门,则虚此生也。”遂立志欲礼阳明为师。阳明时年五十二,因对萝石辞道:“岂有弟子之年过于师者乎?”然萝石犹再三致礼。其平日诗社之友非笑之,谓:“翁老矣!何自苦?”萝石正色道:“吾今而后始得离于苦海,吾愿从吾之所好。”因自号从吾道人。见《明儒学案》卷十四。
[3]以贤下愚:意谓贤明的人能谦逊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译文:
吴江(今江苏吴江县)流庆庵有位老僧,叫做无为能公。他年比我大,德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以前游方参学在苏州太湖一带,曾与他同堂坐过禅。及至我住云栖寺,建立净土道场时,他得知消息,特地来云栖受戒,并要求我收录他为弟子。我向他辞谢,可他却再三苦求,说:“从前宗(臣责)禅师创办匡庐莲社,连普贤、普慧二位大菩萨都愿意要求加入,我算得什么?遇到这么好的殊胜因缘,岂能错过。”我见他的态度诚恳,不忍拂其意;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萝石拜见王阳明的故事,答应他的请求。这位无为能公,能够屈尊下士向不如自己的人请益,实在大有君子的风度,因此把他记下,用以劝勉后学。
 
最后编辑:
人命呼吸间①
  一僧瘵疾②经年,久惫③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想。语之死,辄不怿④。予使人直告, 令速治后事,一心正念。 彼谓男病忌生日前,过期当徐议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⑤。吁!人命在呼吸间,佛为无病人言之也,况垂死而不悟,悲夫。

[注释]
① 人命呼吸间。 语出《四十二章经》:佛问沙门:“人命大几间?对曰:数日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② 瘵(zhai)疾:指肺痨。
③ 惫:疲困。
④ 不怿:不高兴。
⑤ 奄忽:此指死亡。

[译文]
有一位僧人得肺病已经有一年了,久已不能起床,近越加严重。众人都知道他将死了,而他自己却不认为就会死。如有人在他面前说到死,他便不高兴。我怜悯他,派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死期将至,劝他赶快安排好后事,然后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知他却无动于衷,说:“男人的病危最忌在生日前,等我过了生日再说罢。”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这生日的前一天死了。唉!人命在呼吸间”这句话,佛本身对无病的人说的,何况病到快要死的人,竟还执迷不悟,真可怜啊!
 
螯蛎充口
晋何胤①,谓□蟹就死,犹有知而可悯。至于车螯蚶蛎②眉目内缺,唇吻外缄。不荣不瘁,草木弗若;无声无臭,瓦砾何异?固宜长充庖厨,永为口食。噫!是何言欤?此等虽无眉目唇吻,荣瘁声臭,宁无形质运动乎?有形质而能运动者,皆有知也。汝不知其有知耳。况眉目等实无不具,特至微细,非凡目所见。而欲永为口食,胤之罪上通于天矣!

[注释]
① 何胤:南北朝时代人。字子季。好学,师事沛国刘瓛, 受易经及礼记毛诗等:亦曾入钟山定林寺听佛法。齐武帝时任建安太守。
② 车螯蚶蛎:生长在海中的带壳软体动物。

[译文]
晋朝何胤曾说:“象□(左边一个鱼,右边一个旦)蟹一类的动物,假如把它们杀死,它们是有知觉的,还值得怜悯。至于车螯蚶蛎一类东西,体内既缺少眉目,体外也见不到口齿唇吻;终年不荣不瘁,还不如草木的尚有生机;且无声音嗅觉,与瓦石无甚差别。因此尽可常备于庖厨,充为口食。”噫!这是什么话呀!车螯蚶蛎这些生物虽然没有眉目口鼻,不荣不瘁,无声无嗅,难道他们没有形质和运动吗?凡有形物质而又能活动的生物,都具有知觉,只是你不知道它们有知觉罢了;况且眉目等器官,实际上并非没有,不过物力微细,不是凡夫的目力所能看得见的。而何胤竟提议把这一类动物永充口食,真是罪过通天!
 
东门黄犬
李斯①临刑,顾其子曰:吾欲与汝复牵黄犬臂苍鹰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②。斯盖悔今之富贵而死,不若昔之贫贱而生也。宁思兔逢鹰犬,不犹己之罹③斧钺④乎?兔灭群,汝夷族,适相当耳。不知其罪而反羡之,至死不悟者,李斯之父子欤。

[注释]
① 李斯:楚国上蔡人,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况学帝王治国之术。战国末入秦,初为吕不韦舍人,后任这客卿,因屡次出谋献计,辅佐始皇完成统一六国,被任为丞相。始皇死后,他与宦官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诬李斯长子李由交结强盗,结果父子均被腰斩于咸阳市。
② 夷三族:古代的一种酷刑。如一人谋逆,株连所有亲戚皆遭杀戮。
③ 罹(li):遭受不幸的事。
④ 钺(ue):古代的一种兵器。

[译文]
秦朝斯官居宰相,最后却被处死刑。临刑时,对他的儿子说:“我还想象以前那样和你一同牵着黄狗,带上苍鹰,出家乡上蔡的东门去捕猎狡兔,可是现在那里还有这种日子呢?于是父子两人相对痛哭。他的父母、兄弟、妻子三家族的人,也都被杀了。李斯最后说的这几句话的意思,只是后悔与其有今天的富贵而,还不如仍过着当年贫贱的生活而得以生存。可是他哪曾想到当年恣意捕猎,那些无辜的狡兔遇着鹰犬,不也象今天自己的命罹斧钺一样的恐惶凄惨呢?狡兔遭你灭群,你今同样也被诛族,因果报应恰好相当。不知昔年杀生之罪,反心存羡慕,所谓“至死不悟”,正象李斯父子这些人便是。
 
心喻
  心无可为喻,凡喻心者,不得已而权为仿佛,非真也。试举一二,如喻心以镜,盖谓镜能照物,而物未来时,镜无将迎;物方对时,镜无憎爱;物既去时,镜无留滞。圣人之心,常寂常照,三际空寂,故喻如镜。然取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实无知。心果若是之无知乎?则冥然不灵,何以云妙明真体。或喻宝珠,或喻虚空,种种之喻亦复如是。


[译文]
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前以镜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不会把物的影像映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的时候,镜头不会因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的时候,镜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下来。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那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菩萨度生
  经言: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谓菩萨但度众生,不复度己。不知己亦众生数也。焉有度尽众生,而独遗自己一众生乎?何得借口菩萨,逐外忘内。


[译文]
佛经上说:“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意思是说菩萨在初发心时,虽然还未证到三贤十圣的果位,但已开始修行菩萨道,能积极地去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了。可是有一些愚痴的人看到这句话,错会经意,以为菩萨只要能度众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殊不知自己不也在众生的当中呢?那有度尽众生而独留自己一众生不度的道理?所以一个真正发大心的人,不应当以菩萨度生为借口,只一味地忙着去应接他人,而忘了自己的修证。
 
心得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

[译文]
凭耳朵的听闻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的知识广;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知识,又不如用心领会,能悟明事理,则所得的知识极其广博。所以,学习必须以心领悟为主,目读为副,耳听为辅助。如果以目读取代心悟,已属浅陋了,如以耳听取代目读,那就更加浅陋了。
 
好乐
  人处世各有所好。亦各随所好以度日而终老。但清浊不同耳。至浊者好财①,其次好色②,其次好饮③。稍清,则或好古玩,或好琴棋,或好山水,或好吟咏④。又进之,则好读书⑤。开卷有益。诸好之中,读书为胜矣。然此犹世间法。又进之,则好读内典⑥。又进之,则好净其心⑦。好至于净其心,而世出世间之好最胜矣。渐入佳境,如食蔗喻。

[注释]

① 好财:即过分地攒积钱财,悭贪成性,以致世间许多罪恶如谋

财害命,男盗女娼,诈骗欺哄等都由好财二字产生。

② 好色:追求男女色欲,淫心炽盛,系恋情深,能破坏他人幸

福,违背社会伦理,毁灭自己人性品格,皆因好色所致。

③ 好饮:酒是众祸之门,大量酗酒,饮酒无度,能使人迷人乱

性,精神错乱,产生种种的过患。

④ 好古玩,好琴棋,好山水,好吟咏:这些爱好虽非罪恶,但耽

著深了,玩物丧志,荒时废业,其过失也不小。

⑤ 好读书:古云:“天下奇观看尽不如卷好,世间滋味尝来无过

菜根香。”又云:“富不读书纵有银钱身何贵,贫而好学虽无功

名志气高。”又云:“千载难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

在碗茗炉烟。”

⑥ 好读内典:内典,即佛经。《诸法集要经》卷一云:“若乐多

闻者,善住于法性,坚固勤作,能越三有海。”

⑦ 好净其心:常常保持内心清净纯洁。古云:“心无愧作,则无

人而不自得;心无系恋,则无往而不自安。

[译文]
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爱好,而且各种伴随着自己的爱好一直生活到老死。但由于各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认为不同,所以,从各人所爱好的事类中,也可分出其清浊不同的品格。最污浊的是好财,其次是好色,再其次的好饮。稍清高的,则有的爱好收集古董玩器,有的爱好琴棋书画,有的爱好山水风景,有的爱好吟咏歌词赋;再上一等的,则爱好文学,喜欢读有益于身心修养的书。以上种种爱好之中,要算读书为最胜了。但读书虽好,也只不过是世间法,假如能读佛经,研究内典,那就比读世俗的书又上一等了。研读佛经,原是为了修行,如果有人喜欢清修,时时保持内心宁静、清静,自然比单读佛经又更上一等了,算得上世间、出世间种种爱好中最为殊用的一种。综上所述,人的不同爱好,自至浊而稍清而至于净,使精神生活逐渐升华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这好比吃甘蔗一样,一节比一节甘甜。
 
最后编辑:
世智当悟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①;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②。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注释]


① 渐入:即依次修行,渐入佛地的意思。

② 顿超:即不历渐次,顿悟佛性者。
[译文]


通常所说的智慧,大体可分为二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言辞巧辨,有特长的技艺,有深远的谋略,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应当行的便行;哪些事是不道德的,不该做的便坚决不做。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途;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报在人天。为什么呢?世间有君子小人之分,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以此正法而修行;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彻见本具佛性的人。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人;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超。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余皆属枝末。得了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但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可笑现在有些人,刚得到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蠢昧到了极点。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