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

hustsang

信愿念佛,求生净土
注册
2013-05-22
消息
87
荣誉分数
16
声望点数
168
[FONT=黑体]大宝法王: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FONT]​

[FONT=黑体]
dCR11ZnyBAAAboWQKQAQAAAAABAO0su0226_zps3d6b603d.jpg
[/FONT]​
[FONT=黑体]
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

一、不要把修行当成有时间性

二、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

“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我们都修本尊仪轨,做四加行,你们说那叫“功课”,大家都说“上师给我功课”,很多人想要“功课”,领了功课就急着做,想要马上做完大礼拜,本来次数有很多,要拜十万多拜,我”它减少一点(大众大笑),剩一千,有人还是觉得很多(大众大笑)觉得次数很重要,急得不得了!  

但急着修没什么用啊!修行重点是信心的进步,不是次数上的进步。有些人做完四加行,回头一看,有的是什么呢?有的只是次数,只有数字增加,心里却没有什么改变。(大众笑)增加了 几个“零”,结果还是“零”!(大众大笑鼓掌)然后fired,被当掉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在信心上进步,这个考试就没过!  

有些人做功课,就像小学生交功课给老师,希望老师看了高兴:“哦!我已经做完这四加行,看看啊!”好像做完大礼拜,你就已经毕业了,上师就会说:“哦,现在你可以修某某本尊了”或修什么大仪轨了。不是这样的。(大众笑)


三、不要把修行当成仪式。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班、下班时间,法王半开玩笑说:“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修 行有「时间性」、有「下班时间」的人,平常不修,进了佛堂,勉强去修也行,但会觉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垫,发觉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里想:“菩提心你在哪里呀,快过来快过来…”平常生活中不观修,进了佛堂就要开始修行,就像没有暖身,就要开始激烈运动,是会伤身的,“不要用修行伤自己的心,修行要 自然、平静、习惯,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决!”“修行,是慢慢熟练的过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决。”譬如观修慈悲,平时不修,修法念诵法本到 “愿众生皆具足一切乐及乐因,愿众生皆净除一切苦及苦因”时,就会觉得很奇怪,连小慈悲都没有了,又如何能对一切有情众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们就要有次第、由近而远的,从自己的母亲开始观修起,而后渐渐扩及有情众生,这就是一个自然开展慈悲心的过程。

第二点,不要把修行当功课。法王说,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连做大礼拜也去找一块比较滑的板子,心想这样滑得比较快,赶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领受什么特别本尊法,上师也会觉得我好棒。这样拚命赶功课的结果,数字是进步了,但心却一点都没有改变。“重点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数字的增加。”“功课不是给上师看的,是给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献给自已的。”法王提醒,“重点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譬如做十万遍四加行,累积了很多个,心性上却没改变,结果还真是个「0」。

第三点,不要把修行当仪式。法 王说,不要把珍贵的法宝变成乡下的祭祀仪式,观修本尊时,重点是去思维特殊法相或法器内在的涵意。譬如四臂观音,华人都觉得很奇怪,观音菩萨怎么会有四条 手臂?法王用中文开玩笑说,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干得不错,所以佛陀就『钦此』,多赐给他两条手臂?”多出来那两条,“也不是藏人装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干 的”……光这四臂就有这么多妄念,“那观修千手观音时怎么办?”重要的是,要想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质是什么,那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象征,要思维这四无量心的功德。你看到生活里,热呼呼、香喷喷的佛法吗?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种错误的修行状况,接下来要怎么做呢?就是直接去观修生活里、人世间热呼呼、香喷喷、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干干的文字。“所谓 佛法,不只听到,还要看到,要有直接体验”,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门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静之乐,那就是悉达多王子直接体验到的“法”,那种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验,对修行历程是相当重要的。

(博主:很多人看完之后一定会觉得这篇开示很好,然后转载、点赞,但是一转身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回到追求数量的修行怪圈中去。或许这就是业力!)

[/FONT]
 
最后编辑:
[FONT=黑体]大宝法王: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FONT]​

[FONT=黑体]
dCR11ZnyBAAAboWQKQAQAAAAABAO0su0226_zps3d6b603d.jpg
[/FONT]​
[FONT=黑体]
要避免三种错误的修行观念:

一、不要把修行当成有时间性

二、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

“不要把修行当成功课”。我们都修本尊仪轨,做四加行,你们说那叫“功课”,大家都说“上师给我功课”,很多人想要“功课”,领了功课就急着做,想要马上做完大礼拜,本来次数有很多,要拜十万多拜,我”它减少一点(大众大笑),剩一千,有人还是觉得很多(大众大笑)觉得次数很重要,急得不得了!  

但急着修没什么用啊!修行重点是信心的进步,不是次数上的进步。有些人做完四加行,回头一看,有的是什么呢?有的只是次数,只有数字增加,心里却没有什么改变。(大众笑)增加了 几个“零”,结果还是“零”!(大众大笑鼓掌)然后fired,被当掉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在信心上进步,这个考试就没过!  

有些人做功课,就像小学生交功课给老师,希望老师看了高兴:“哦!我已经做完这四加行,看看啊!”好像做完大礼拜,你就已经毕业了,上师就会说:“哦,现在你可以修某某本尊了”或修什么大仪轨了。不是这样的。(大众笑)


三、不要把修行当成仪式。

第一点,修行不应该有时间性。不要把它当工作,有上班、下班时间,法王半开玩笑说:“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修 行有「时间性」、有「下班时间」的人,平常不修,进了佛堂,勉强去修也行,但会觉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垫,发觉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里想:“菩提心你在哪里呀,快过来快过来…”平常生活中不观修,进了佛堂就要开始修行,就像没有暖身,就要开始激烈运动,是会伤身的,“不要用修行伤自己的心,修行要 自然、平静、习惯,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决!”“修行,是慢慢熟练的过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决。”譬如观修慈悲,平时不修,修法念诵法本到 “愿众生皆具足一切乐及乐因,愿众生皆净除一切苦及苦因”时,就会觉得很奇怪,连小慈悲都没有了,又如何能对一切有情众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们就要有次第、由近而远的,从自己的母亲开始观修起,而后渐渐扩及有情众生,这就是一个自然开展慈悲心的过程。

第二点,不要把修行当功课。法王说,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连做大礼拜也去找一块比较滑的板子,心想这样滑得比较快,赶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领受什么特别本尊法,上师也会觉得我好棒。这样拚命赶功课的结果,数字是进步了,但心却一点都没有改变。“重点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数字的增加。”“功课不是给上师看的,是给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献给自已的。”法王提醒,“重点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数字,譬如做十万遍四加行,累积了很多个,心性上却没改变,结果还真是个「0」。

第三点,不要把修行当仪式。法 王说,不要把珍贵的法宝变成乡下的祭祀仪式,观修本尊时,重点是去思维特殊法相或法器内在的涵意。譬如四臂观音,华人都觉得很奇怪,观音菩萨怎么会有四条 手臂?法王用中文开玩笑说,是不是观世音菩萨“干得不错,所以佛陀就『钦此』,多赐给他两条手臂?”多出来那两条,“也不是藏人装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干 的”……光这四臂就有这么多妄念,“那观修千手观音时怎么办?”重要的是,要想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质是什么,那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象征,要思维这四无量心的功德。你看到生活里,热呼呼、香喷喷的佛法吗?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种错误的修行状况,接下来要怎么做呢?就是直接去观修生活里、人世间热呼呼、香喷喷、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干干的文字。“所谓 佛法,不只听到,还要看到,要有直接体验”,就像释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门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静之乐,那就是悉达多王子直接体验到的“法”,那种对生命本质的直接体验,对修行历程是相当重要的。

(博主:很多人看完之后一定会觉得这篇开示很好,然后转载、点赞,但是一转身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回到追求数量的修行怪圈中去。或许这就是业力!)

[/FONT]
阿弥陀佛
 
正信正念正行
 
正信正念正行
 
正信正念正行
 
正信正念正行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