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多维社
编者按: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就为一个问题而困惑──如果说,在中国有些地方脏乱差是因_??谩⒖萍己腿宋奶跫?窳樱?趋峄?说搅艘愿皇?渴⒖湟?谑赖拿拦?鄙?⒄梗?鞣矫婊?≡缫涯袂够慌冢??谗嶙约鹤逡岬木劬拥厝次鬯?嵋纭⒍癯羝吮牵坎唤鲇辛桨倌昀?返呐υ祭咸迫私帧赋簟姑?堆铮ㄇ朐?挛颐怯昧苏庋?氐淖盅郏??恍艺馐鞘率担??绿迫私只屎笄????⒉悸陈匕舜蟮溃??擞?啵?肪秤?瘢欢???⒉ㄊ慷佟⒎殉恰???谐鞘械奶迫私郑?捕即笸?∫欤?丫?蛇?⒄?诔蛇?忻癫嗄俊⒀诒堑亩韵螅?
难道真该归结为所谓「民族劣根性」?难道唐人街在外裔眼里除了菜肴诱人、蔬果便宜之外就一无可取,避之唯恐不及?唐人街给外人的恶劣印象是怎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造成的?又应该怎样锲而不舍地去扭转?政府、商家和民熊应该怎样负起各自的责任?
《多维时报》发表徐晓宁、赵沪生很有分量的长文。不仅是讨论一个改善华人社区环境的BID计划,更是讨论华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21世纪?
------------------------
谁在将法拉盛变成贫民窟──新世纪移民社区的状况与责任
徐晓宁、赵沪生(一)
American reform movement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made slums their special target.“Slum”became the name for places where poverty, crime, prostitution, and disease festered.
“美国在19世纪后期进行的改良运动,把贫民窟作为特别目标。‘贫民窟’成了那些贫困、犯罪、卖淫与疾病区域的代名词。” ─Daniel J. Boorstin
在人类历史的演变中,最初的迁移或许是出于求生的需要、背井离乡去寻找食物;随着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迁移更多是希望摆脱现实的贫苦或压迫;尽管也有希望逃避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格格不入的,也有受好奇、探索、征服的欲望驱使的。但所有的迁徒都没有脱离人类追求美好的梦想、良好的环境与幸福的生活这些因素。
而现实是:纽约中国移民增长最快的法拉盛,与我们远渡重洋时最初的向往、与我们对于生活的期望和梦想,正背道而驰。
恐怕没有一个法拉盛的居民,愿意将“贫民窟”同自己居住的社区联系起来,然而法拉盛却同“贫民窟”的定义越来越接近:贫困、犯罪、卖淫与疾病在这个地区悄然蔓延,并且这种蔓延的趋势正在扩大而非停滞。
●恶臭法拉盛
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会长傅鹤鸣先生开的的“佳欣旅游”公司,位于缅街“花旗饼屋”隔壁二楼。出门右手边,就是目前法拉盛地区快餐盒饭卖得最火的店铺之一,也是食品剩余物容易被遗弃的重要区域之一;而左手边几米远的地方,就是长岛铁路通过法拉盛的那座大铁桥,楼下长年不散的腐臭和尿臊气,显然对他每天早上享受一个葱油包和一杯咖啡的兴致有所影响:就在花旗饼屋门口,人行道边一个污水坑里积水的颜色已经接近扔在水坑里的一截烟蒂的“过滤嘴”的褐黄色了。
“我已经告诉你很多遍了,BID根本没必要再谈,不值一评,这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法拉盛华商会理事长傅鹤鸣7月15日上午9:30对专程前来采访有关法拉盛推行商业改进区(BID: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计划的记者说。听到这位竭力主张和推动BID的社区知名人士这样说,记者的确感到有些意外。
不知是因为疏忽还是诸如兴奋等其它原因,昨天刚刚出席了市长彭博签署法案仪式的傅先生,晚上下班忘记关掉办公室的冷气机。对于记者的来访,他似乎更愿意谈昨天的会议和其中两项与华人有关的法案:“BID有什么好谈的呢?马上要选举了,出来反对BID,找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这还有什么值得争执和评论的呢?法拉盛的脏、法拉盛的臭难道大家都看不见、闻不到么?”。
的确很臭。以前以为中午太阳出来之后才会臭气熏天,但前几天两次路过缅街,差不多凌晨5:00吧,刺激的气味从过了法拉盛邮局就越来越让人受不了,那种食物、蔬菜腐烂之后的恶臭,好几次引发胃液向喉咙口“逆流而上”。
“所以呀,还要我说一百遍么?BID这个话题已经被媒体写滥了、再去讨论已经毫无意义了。你自己说,你还有什么不清楚,还有什么好写的?我不是针对你,上星期‘角声’还来采访我,说下星期一也要写BID,我一样是这么说的,我叫他们放弃。为什么?因为现在不是谈论对于推行BID是支持还是反对的问题,就好比年轻人长大了,自然有结婚的要求;现在反对BID,就象一对恋爱了好多年的男女,结婚的请柬都发出去了,大家都准备好红包打算来喝喜酒了,有人偏偏要说:等一等,让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结婚的理由”,傅先生嘴里一边嚼着葱油包,一边依然能够连珠炮似地侃侃而谈,并时不时蹦出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比喻来。
“是。这对记者是个挑战。但记者的职业要求就是不放弃,说得好听点叫锲而不舍,说难听就是死乞白赖。这样吧,我们换个话题聊可以么?我们不谈BID,我们谈餐馆垃圾散发出来的臭气好么?
因为这两天我在准备BID采访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我随机向路上的行人询问知道BID么,30个人里有28个说不知道,一个说知道,另外一个说刚看的报纸才知道;而我问他们对法拉盛的看法时他们基本上都能说出几句来,其中谈到臭味的人不少。”
“不一定是餐馆啦,其实造成环境恶劣的因素很多,但餐馆和一些小商家随地倾倒的垃圾也的确对法拉盛卫生状况的恶化影响很大。偏偏就是这些商家反对BID,连每天一杯咖啡的钱都不愿意出。这种观念和意识上的落后再明显不过了,还要说什么呢?这里实行BID,很多大公司都掏钱的,而且是绝对的大头。这个其实情况就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了么。也许在大公司里看不到一块钱在哪里,但他们很明确他们的计划在哪里、他们期望的东西在哪里,他们认为花了钱了,环境会改善、品质会好,生意也会好,所以他们就愿意花这笔钱。所以我说BID不值一评,因为BID完全是一个早就应该推行、势在必行的计划,是一个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尘埃落定的事情。”
法拉盛的BID(商业改进)计划,目的是通过社区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来提高相应商业区的质量。主要办法是对改进区内的商店的房产主和商家按照规定的标准徵收相应的经费,用以对改进区的统一管理和环境改进。目前计划的预算是第一年38万元。该计划由市议员?醇逸主?和推?,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水火不容。
赞成者不仅认为针对法拉盛的脏、乱、臭,BID的实行已经刻不容缓,而且还指出BID所带来的多种益处:近期效益,是市容的改进给居民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长远而言,如果法拉盛BID发展状况良好,就相当于向纽约市及州政府显示了法拉盛社区居民的自我向上意识,进而有可能带动政府未来更重要计划在此实施。例如:纽约市政府在去年12月拟订了”法拉盛长期发展计划“,范围从BID的法拉盛闹市区经过尚待开发的大学点大道两侧(原工业区),再经过法拉盛河到威廉点(俗称铁三角)汽车维护厂集中区,直抵谢亚棒球场。
这项计划一旦完成,现在欲设BID的缅街一带将仅是新法拉盛的东侧而已,而法拉盛河将变成市中心,棒球场旁的大型购物商业区即成了法拉盛的西部。BID如果实施成功,将有利于法拉盛在2005年吸引大量的联邦、州、市三级政府的公共设施投资,这对法拉盛商业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是无法估算的。
反对者则提出“要生存,不要BID”的口号,并列举了四大反对理由。 (未完待续)
编者按: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就为一个问题而困惑──如果说,在中国有些地方脏乱差是因_??谩⒖萍己腿宋奶跫?窳樱?趋峄?说搅艘愿皇?渴⒖湟?谑赖拿拦?鄙?⒄梗?鞣矫婊?≡缫涯袂够慌冢??谗嶙约鹤逡岬木劬拥厝次鬯?嵋纭⒍癯羝吮牵坎唤鲇辛桨倌昀?返呐υ祭咸迫私帧赋簟姑?堆铮ㄇ朐?挛颐怯昧苏庋?氐淖盅郏??恍艺馐鞘率担??绿迫私只屎笄????⒉悸陈匕舜蟮溃??擞?啵?肪秤?瘢欢???⒉ㄊ慷佟⒎殉恰???谐鞘械奶迫私郑?捕即笸?∫欤?丫?蛇?⒄?诔蛇?忻癫嗄俊⒀诒堑亩韵螅?
难道真该归结为所谓「民族劣根性」?难道唐人街在外裔眼里除了菜肴诱人、蔬果便宜之外就一无可取,避之唯恐不及?唐人街给外人的恶劣印象是怎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地造成的?又应该怎样锲而不舍地去扭转?政府、商家和民熊应该怎样负起各自的责任?
《多维时报》发表徐晓宁、赵沪生很有分量的长文。不仅是讨论一个改善华人社区环境的BID计划,更是讨论华人应该以什么样的形象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21世纪?
------------------------
谁在将法拉盛变成贫民窟──新世纪移民社区的状况与责任
徐晓宁、赵沪生(一)
American reform movements of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made slums their special target.“Slum”became the name for places where poverty, crime, prostitution, and disease festered.
“美国在19世纪后期进行的改良运动,把贫民窟作为特别目标。‘贫民窟’成了那些贫困、犯罪、卖淫与疾病区域的代名词。” ─Daniel J. Boorstin
在人类历史的演变中,最初的迁移或许是出于求生的需要、背井离乡去寻找食物;随着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迁移更多是希望摆脱现实的贫苦或压迫;尽管也有希望逃避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格格不入的,也有受好奇、探索、征服的欲望驱使的。但所有的迁徒都没有脱离人类追求美好的梦想、良好的环境与幸福的生活这些因素。
而现实是:纽约中国移民增长最快的法拉盛,与我们远渡重洋时最初的向往、与我们对于生活的期望和梦想,正背道而驰。
恐怕没有一个法拉盛的居民,愿意将“贫民窟”同自己居住的社区联系起来,然而法拉盛却同“贫民窟”的定义越来越接近:贫困、犯罪、卖淫与疾病在这个地区悄然蔓延,并且这种蔓延的趋势正在扩大而非停滞。
●恶臭法拉盛
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会会长傅鹤鸣先生开的的“佳欣旅游”公司,位于缅街“花旗饼屋”隔壁二楼。出门右手边,就是目前法拉盛地区快餐盒饭卖得最火的店铺之一,也是食品剩余物容易被遗弃的重要区域之一;而左手边几米远的地方,就是长岛铁路通过法拉盛的那座大铁桥,楼下长年不散的腐臭和尿臊气,显然对他每天早上享受一个葱油包和一杯咖啡的兴致有所影响:就在花旗饼屋门口,人行道边一个污水坑里积水的颜色已经接近扔在水坑里的一截烟蒂的“过滤嘴”的褐黄色了。
“我已经告诉你很多遍了,BID根本没必要再谈,不值一评,这已经不是问题的问题。”法拉盛华商会理事长傅鹤鸣7月15日上午9:30对专程前来采访有关法拉盛推行商业改进区(BID: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计划的记者说。听到这位竭力主张和推动BID的社区知名人士这样说,记者的确感到有些意外。
不知是因为疏忽还是诸如兴奋等其它原因,昨天刚刚出席了市长彭博签署法案仪式的傅先生,晚上下班忘记关掉办公室的冷气机。对于记者的来访,他似乎更愿意谈昨天的会议和其中两项与华人有关的法案:“BID有什么好谈的呢?马上要选举了,出来反对BID,找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这还有什么值得争执和评论的呢?法拉盛的脏、法拉盛的臭难道大家都看不见、闻不到么?”。
的确很臭。以前以为中午太阳出来之后才会臭气熏天,但前几天两次路过缅街,差不多凌晨5:00吧,刺激的气味从过了法拉盛邮局就越来越让人受不了,那种食物、蔬菜腐烂之后的恶臭,好几次引发胃液向喉咙口“逆流而上”。
“所以呀,还要我说一百遍么?BID这个话题已经被媒体写滥了、再去讨论已经毫无意义了。你自己说,你还有什么不清楚,还有什么好写的?我不是针对你,上星期‘角声’还来采访我,说下星期一也要写BID,我一样是这么说的,我叫他们放弃。为什么?因为现在不是谈论对于推行BID是支持还是反对的问题,就好比年轻人长大了,自然有结婚的要求;现在反对BID,就象一对恋爱了好多年的男女,结婚的请柬都发出去了,大家都准备好红包打算来喝喜酒了,有人偏偏要说:等一等,让我们大家来讨论一下结婚的理由”,傅先生嘴里一边嚼着葱油包,一边依然能够连珠炮似地侃侃而谈,并时不时蹦出一些你想都想不到的比喻来。
“是。这对记者是个挑战。但记者的职业要求就是不放弃,说得好听点叫锲而不舍,说难听就是死乞白赖。这样吧,我们换个话题聊可以么?我们不谈BID,我们谈餐馆垃圾散发出来的臭气好么?
因为这两天我在准备BID采访的时候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我随机向路上的行人询问知道BID么,30个人里有28个说不知道,一个说知道,另外一个说刚看的报纸才知道;而我问他们对法拉盛的看法时他们基本上都能说出几句来,其中谈到臭味的人不少。”
“不一定是餐馆啦,其实造成环境恶劣的因素很多,但餐馆和一些小商家随地倾倒的垃圾也的确对法拉盛卫生状况的恶化影响很大。偏偏就是这些商家反对BID,连每天一杯咖啡的钱都不愿意出。这种观念和意识上的落后再明显不过了,还要说什么呢?这里实行BID,很多大公司都掏钱的,而且是绝对的大头。这个其实情况就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了么。也许在大公司里看不到一块钱在哪里,但他们很明确他们的计划在哪里、他们期望的东西在哪里,他们认为花了钱了,环境会改善、品质会好,生意也会好,所以他们就愿意花这笔钱。所以我说BID不值一评,因为BID完全是一个早就应该推行、势在必行的计划,是一个根本不是问题的问题,是尘埃落定的事情。”
法拉盛的BID(商业改进)计划,目的是通过社区和政府之间的合作来提高相应商业区的质量。主要办法是对改进区内的商店的房产主和商家按照规定的标准徵收相应的经费,用以对改进区的统一管理和环境改进。目前计划的预算是第一年38万元。该计划由市议员?醇逸主?和推?,但支持和反对的意见水火不容。
赞成者不仅认为针对法拉盛的脏、乱、臭,BID的实行已经刻不容缓,而且还指出BID所带来的多种益处:近期效益,是市容的改进给居民生活品质带来的提升;长远而言,如果法拉盛BID发展状况良好,就相当于向纽约市及州政府显示了法拉盛社区居民的自我向上意识,进而有可能带动政府未来更重要计划在此实施。例如:纽约市政府在去年12月拟订了”法拉盛长期发展计划“,范围从BID的法拉盛闹市区经过尚待开发的大学点大道两侧(原工业区),再经过法拉盛河到威廉点(俗称铁三角)汽车维护厂集中区,直抵谢亚棒球场。
这项计划一旦完成,现在欲设BID的缅街一带将仅是新法拉盛的东侧而已,而法拉盛河将变成市中心,棒球场旁的大型购物商业区即成了法拉盛的西部。BID如果实施成功,将有利于法拉盛在2005年吸引大量的联邦、州、市三级政府的公共设施投资,这对法拉盛商业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利益是无法估算的。
反对者则提出“要生存,不要BID”的口号,并列举了四大反对理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