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代始,上海经济迅猛增长。到2000年上海GDP达到4551.1
5亿元。这个数字包含着一个信息:上海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遥遥领先。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就着上海的繁荣?上海经济又面临着怎
样的挑战?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军教授。
制造业主导的经济格局
《21世纪》:今天的上海经济繁荣向上,您认为原因何在?
张军:上海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城市,但竞争力究竟来自何方?
在我看来,上海当前的竞争力主要还是来自制造业。虽然传统产
业已经移出上海,但上海仍维持着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制造业被认为
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
上海经济要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但目前看,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主
要还不来自第三产业。当然,近年来上海在金融、贸易及航运等方面
发展迅速,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上海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
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最大的差距是,上
海的城市功能仍以制造业为主,而伦敦、巴黎、纽约早已不以制造业
为主了。
尽管上海的目标是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但实际上上海不可能在
短时间内改变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
格局都难以打破。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决定。
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制造业的不断更新,而上海过去的工业
基础和人力资本的分布特征,决定着她在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上仍将
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制造业的深化又为上海锻造出一支熟练的制
造业队伍,包括管理人才。在中国经济的当前阶段,上海的这种优势
几乎独一无二。
上海为什么没有产生企业家?我的看法是,上海长期以来所形成
的人力资本的比较均匀的分布特征决定了这一点。50年来,上海经济
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在这个背景下,她所需要的不是企业家或企业家
精神,而是大量具有均匀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的
实干的人以及高效的管理者。
正因为有这样完整的人力资本的存量支撑着上海的制造业,所以
相当长时间内,上海的城市功能转变十分缓慢。10年来,虽然上海在
金融和贸易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上海的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
所占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上海在精密仪器、造船、制药、机械等方
面的优势似乎挥之不去。须知,在中国,制造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上海。
创新精神难以萌生
《21世纪》:这种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是否给上海的经济
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是否阻碍了上海企业家精神的生长?
张军:上海的城市建设似乎与国际上的大都市别无二致,但上海
经济的角色与功能,与伦敦、巴黎、纽约之类的服务型、消费型城市
大相径庭。
在纽约,代表城市活力的是那些最前卫的年轻人,如歌星、影星、
艺术家、金融家和咨询师们,纽约仿佛是这些人的。我走在纽约的大
街上,感觉特别轻松;而我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感觉很沉重。在上海
的地铁里,你遇到最多的人,往往都是拥有高学位、特别是MBA的人。
但创新或企业家精神并不必然地与MBA联系在一起。相反,两者
常常背道而驰。在制造业的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哈佛大
学的一位教授发现,创新很少在已有的大企业中产生。所以,在上海
,缺乏创新或企业家精神似乎不难理解。
这个现象与上海的人力资本的均匀分布特征以及以制造业为主的
经济结构关系甚著。在制药、机械、造船等成熟产业中,人们的思维
和行为方式被塑造成型,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自然没有给上海留
下什么创新的空间。在我看来,制造业是一种“固定”的体制,而创
新和创业所需要的是“变化”。
变化需要的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环境,而在“固
定”的体制里,受到推崇的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均衡的精神,个人价
值得不到突出的表现,个人的创新精神也受到压抑。这意味着,创新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体制外”的民间的、自发的活动,这种活动无法
在“固定”的体制内孵化生长。
今天的上海已不再是“冒险家”的乐园,而更像一个CEO的俱乐
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上海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就
使得上海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都严格地带着“产业”特征。
《21世纪》:目今,大量外资涌入,这对上海的制造业升级作用
何在?
张军:近10年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力量源自制造业的升级,
这种升级主要靠外资的参与和推动。过去,上海保持着轻工制造业的
“霸主”地位,但改革开放后很快被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赶超。但
形势很快就明朗,就升级后的制造业而言,上海仍保持着其他地区望
尘莫及的优势。上海保有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跨国
公司参与了在上海的投资。
我以为,在这方面,上海需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开放制造业。
人们发现,上海的新名牌几乎都与外资有关,是外资的涌入使上海的
制造业结构迅速升级。
应更加容忍民间的创新活动
《21世纪》:有人说上海政府“太强”,管制太多,在制度创新
方面颇为落后。您的看法如何?
张军: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理解上海的政府行为;也许上海政府的
务实精神和作风导致了所谓“大政府”的形象。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以城市建设为例。高速变化着的城市面貌似乎带有很强的政府色
彩,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据我所知,在
融资方面,政府充分运用了市场运作的理念,不然,我们无法想像上
海能在轨道交通等大型项目上取得这么大的发展。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往往是复合型的,
政府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政府。因此,对今天的中国经济来说,政
府的作用与功能,要比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所起的作用大得多。
这个功能不仅包括完善立法、管理,引进市场机制等,还包括政府为
了经济发展而需要对市场参与者给予支持或信用担保等。
《21世纪》:上海的经济发展需要上海政府进行怎样的制度创新?
张军:首先,制度创新这个概念已经被滥用到了悲惨的地步。它
不应该成为如此廉价的词。而且人们常把制度创新与政府扯在一起,
似乎制度创新是政府的事儿,这就更庸俗了。至少在美国,我听不到
人们大谈什么政府的制度创新。
近20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制度创新,这些创新是推动中国经
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如价格双轨制、承包制、乡镇企业等,但几
乎都与政府的意愿无缘,而是源自“民间”的力量推动。
所以,中国不缺乏创新。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更容忍民间的
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政府转变其对创新、对民间力量的态度了。即是
说,关键不在政府的所谓制度创新,而在政府对民间创新活动的宽容。
5亿元。这个数字包含着一个信息:上海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在中国经济版图中的地位遥遥领先。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就着上海的繁荣?上海经济又面临着怎
样的挑战?为此,本报记者走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军教授。
制造业主导的经济格局
《21世纪》:今天的上海经济繁荣向上,您认为原因何在?
张军:上海是一个很有竞争力的城市,但竞争力究竟来自何方?
在我看来,上海当前的竞争力主要还是来自制造业。虽然传统产
业已经移出上海,但上海仍维持着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制造业被认为
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
上海经济要转向以服务业为主;但目前看,上海的核心竞争力主
要还不来自第三产业。当然,近年来上海在金融、贸易及航运等方面
发展迅速,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上海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
与伦敦、巴黎、纽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最大的差距是,上
海的城市功能仍以制造业为主,而伦敦、巴黎、纽约早已不以制造业
为主了。
尽管上海的目标是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但实际上上海不可能在
短时间内改变其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甚至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
格局都难以打破。这主要是由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所决定。
因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制造业的不断更新,而上海过去的工业
基础和人力资本的分布特征,决定着她在提高中国制造业水平上仍将
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制造业的深化又为上海锻造出一支熟练的制
造业队伍,包括管理人才。在中国经济的当前阶段,上海的这种优势
几乎独一无二。
上海为什么没有产生企业家?我的看法是,上海长期以来所形成
的人力资本的比较均匀的分布特征决定了这一点。50年来,上海经济
一直以制造业为主,在这个背景下,她所需要的不是企业家或企业家
精神,而是大量具有均匀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的
实干的人以及高效的管理者。
正因为有这样完整的人力资本的存量支撑着上海的制造业,所以
相当长时间内,上海的城市功能转变十分缓慢。10年来,虽然上海在
金融和贸易服务等方面有了较大发展,但上海的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
所占的比重并未显著下降。上海在精密仪器、造船、制药、机械等方
面的优势似乎挥之不去。须知,在中国,制造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而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上海。
创新精神难以萌生
《21世纪》:这种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是否给上海的经济
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是否阻碍了上海企业家精神的生长?
张军:上海的城市建设似乎与国际上的大都市别无二致,但上海
经济的角色与功能,与伦敦、巴黎、纽约之类的服务型、消费型城市
大相径庭。
在纽约,代表城市活力的是那些最前卫的年轻人,如歌星、影星、
艺术家、金融家和咨询师们,纽约仿佛是这些人的。我走在纽约的大
街上,感觉特别轻松;而我走在上海的大街上,感觉很沉重。在上海
的地铁里,你遇到最多的人,往往都是拥有高学位、特别是MBA的人。
但创新或企业家精神并不必然地与MBA联系在一起。相反,两者
常常背道而驰。在制造业的发展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哈佛大
学的一位教授发现,创新很少在已有的大企业中产生。所以,在上海
,缺乏创新或企业家精神似乎不难理解。
这个现象与上海的人力资本的均匀分布特征以及以制造业为主的
经济结构关系甚著。在制药、机械、造船等成熟产业中,人们的思维
和行为方式被塑造成型,成熟的技术、成熟的市场自然没有给上海留
下什么创新的空间。在我看来,制造业是一种“固定”的体制,而创
新和创业所需要的是“变化”。
变化需要的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环境,而在“固
定”的体制里,受到推崇的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和均衡的精神,个人价
值得不到突出的表现,个人的创新精神也受到压抑。这意味着,创新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体制外”的民间的、自发的活动,这种活动无法
在“固定”的体制内孵化生长。
今天的上海已不再是“冒险家”的乐园,而更像一个CEO的俱乐
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上海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这就
使得上海的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都严格地带着“产业”特征。
《21世纪》:目今,大量外资涌入,这对上海的制造业升级作用
何在?
张军:近10年来,推动上海经济增长的力量源自制造业的升级,
这种升级主要靠外资的参与和推动。过去,上海保持着轻工制造业的
“霸主”地位,但改革开放后很快被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地赶超。但
形势很快就明朗,就升级后的制造业而言,上海仍保持着其他地区望
尘莫及的优势。上海保有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跨国
公司参与了在上海的投资。
我以为,在这方面,上海需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开放制造业。
人们发现,上海的新名牌几乎都与外资有关,是外资的涌入使上海的
制造业结构迅速升级。
应更加容忍民间的创新活动
《21世纪》:有人说上海政府“太强”,管制太多,在制度创新
方面颇为落后。您的看法如何?
张军:我不知道别人怎样理解上海的政府行为;也许上海政府的
务实精神和作风导致了所谓“大政府”的形象。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以城市建设为例。高速变化着的城市面貌似乎带有很强的政府色
彩,但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据我所知,在
融资方面,政府充分运用了市场运作的理念,不然,我们无法想像上
海能在轨道交通等大型项目上取得这么大的发展。
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往往是复合型的,
政府需要市场,市场也需要政府。因此,对今天的中国经济来说,政
府的作用与功能,要比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所起的作用大得多。
这个功能不仅包括完善立法、管理,引进市场机制等,还包括政府为
了经济发展而需要对市场参与者给予支持或信用担保等。
《21世纪》:上海的经济发展需要上海政府进行怎样的制度创新?
张军:首先,制度创新这个概念已经被滥用到了悲惨的地步。它
不应该成为如此廉价的词。而且人们常把制度创新与政府扯在一起,
似乎制度创新是政府的事儿,这就更庸俗了。至少在美国,我听不到
人们大谈什么政府的制度创新。
近20年来,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制度创新,这些创新是推动中国经
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如价格双轨制、承包制、乡镇企业等,但几
乎都与政府的意愿无缘,而是源自“民间”的力量推动。
所以,中国不缺乏创新。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更容忍民间的
创新活动。这就需要政府转变其对创新、对民间力量的态度了。即是
说,关键不在政府的所谓制度创新,而在政府对民间创新活动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