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urie
本站元老
- 注册
- 2004-10-17
- 消息
- 9,146
- 荣誉分数
- 3,103
- 声望点数
- 323
这篇文章是计划中的,最近才写成,是跟回忆童年往事的《我们一起吃过的那些年》http://bbs.comefromchina.com/threads/1300517/ 一个系列的。这就叫似水流年吧。
2011年底,我跟一个大学同学回母校,正好从一个在学校工作的熟人那里借到了饭卡,所以才有个机会知道现在学生们就餐什么样子。
现在的大学餐厅都是饭卡制度,没卡吃不到饭,肯定是补贴的原因了。孩子们的口福不浅,各种风味各种类型的饭菜,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当然我说的是家常的饭菜,而且是以我自己这个非吃货的想象力为标准的。站在据说就是那个昔日的员工食堂的外面,我根本找不到曾经熟悉的方位感,进了里面,自然更看不到原来那种格局那种气氛。我们两个人花了25块钱,吃了年糕喝了粥,吃了点心炒了菜。坐在一群少男少女当中,羡慕着他们连碗都不用准备的就餐享受,我在想,也许每天吃饭的经历对他们来讲已经平淡得不值得一想,可是过多少年以后,他们会不会象我们现在一样,把那一天三餐,还有那些和食堂有关的点点滴滴,都融入深情回忆的一部分呢?
我上大学期间,虽然我和那时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没有挣过钱,但我也实在没有向父母要多少钱。那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有助学金,拿不到助学金的基本父母都是高知的了。不少学生,其中很多是农村来的,都能拿18块一个月。当时因为我的姥姥姥爷从老家来北京落了户,我们家人口多,所以我有14块,然后还有拿10块和6块的。书本费很便宜,一般一套书是学一年,一套《古代汉语》才6块,所以,我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吃饭。说来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不信,我每个月有20块就够吃饭的了,当然我周六中午回家过周末也能省点。现在听来不可思议,可那个时候,周六确实不是周末,只是一般下午不排课。
海淀那个地方上大学之前我没怎么去过,大学里面更没有走过。现在那里已成为了旅游景点,可从前那个时候,谁没事去海淀啊。我报到了以后是先到的外地同学带着我去的食堂。她说学五那个食堂好,后来我吃饭就一直以学五为主,过了有段时间我才发现原来学二食堂就在我们那个楼的旁边,但好象那时门不是开在这边,所以看不见熙熙攘攘进食堂的人群,我也就忽略了它的存在。所以,尽管后来知道了学二食堂也很近,也还是愿意去学五,也确实学五食堂比较新,没有学二食堂陈旧的饭厅那种油腻腻的扑面气息。
所谓学一学二学三学四学五,都是指的学生食堂。当时最大的教学楼三教旁边有个食堂本来是员一食堂,后来也对学生开放了,所以也叫学七食堂。似乎当时谁也没有好奇过学六食堂在哪里,反正学校大了,谁也不觉得自己知道的信息会完整,所以这个学六食堂究竟有没有,还真的不知道。至于传说中的运动员食堂,更是跟我不沾边。
一,去学一食堂不为吃饭
学一食堂在靠近小南门那一带,去过几次,感觉是人潮太厉害,而且似乎满眼都是男生。我对学一食堂印象深的不是饭菜,而是刚入学不久,我们去那里义务劳动。义务劳动我们小时候做过,去过宽街小吃店和钱粮胡同门诊部擦玻璃,去过中医院的食堂择菜擦地。记得我去中医院先是去食堂问了问,然后去我爸爸的办公室,求他让我们到食堂帮忙。我说我问了,他们特需要人。我爸笑着说,需要人也不需要你们啊。我说可是我得找地儿联系劳动啊。后来我们就去了,择了扁豆擦了地。看着我那么认真的样子,那些平时也熟悉的叔叔阿姨们都在边上笑。上了中学以后,进入以学习竞争为主旋律的时代,义务劳动学工学农之类都不做了。年龄小的时候活动和生活经历倒丰富,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回忆童年往事。
好像光是女生去的学一食堂劳动,男生没去?究竟是谁让我们去的呢?是学校规定的,还是系里的传统,或者班上谁决定的呢?想想都有可能。记得我在那几天里,居然还是几天,那我们到底上不上课啊,这都是什么情况啊?不管它了,在那几天里,我做了三件事:擦玻璃,拧麻花,卖饺子。
大食堂大玻璃一块都有一人多高,那玻璃窗是打不开的,所以也就是擦擦里面,不过多少也能有些干净的效果吧。我们从小就自己擦教室的玻璃,高中那个是两层楼,小学和初中都是四层楼,没有小孩出危险我们都太佩服自己了。在学一食堂,我们一边擦玻璃,一边还很潇洒地听着港台流行歌曲,是一个同学从家里带来的砖头式录音机,我从我弟弟那里拿的磁带。同是拥有那时还显得奢侈的录音机,我同学的我就觉得是高大上,我弟弟的我就真觉得那是浪费钱。
还挺幸运,在其他同学还继续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被叫去帮忙拧麻花。我学了两下,就学出了那么个意思,干着干着还上瘾了。说来拧麻花技术我18岁就会了,可惜后来从我自己手里失传了。那个老师傅特别朴实慈祥,跟我们聊得挺好。整整30年过去了,那个老师傅究竟在那个食堂工作了多少年,拧了多少麻花,卷了多少花卷,我不能够想象;他被留在了一个普通学生的记忆里,想来也是他不曾知道的。
还是我们三个,每天中午要帮着卖饭,我是卖饺子。国外大学饭厅里面学生打工是个传统,可那时,我卖个饺子不知道要回答多少次买饺子的好奇的询问。
我们学校的每个食堂每天午饭晚饭都有饺子,是专门的一个窗口,一两粮票加7分钱买一两。想想也够没良心,两毛一分钱三两饺子,我们基本上是想省钱的时候才吃,因为午饭和晚饭总是想有点花样的。有次我的两个高中同学从经贸大学来看我,我们去食堂,她们看有饺子还挺兴奋。我说饺子是最便宜的了,她们说是吗,在我们那里,一卖饺子,都要打破头似的去抢。这似乎是店大了气粗啊。不过那饺子质量不太好,本来馅就少,还破的多,所以都没味了,这也是便宜都没人吃的原因,好歹可惜了包饺子这个复杂过程。
二,难忘学五食堂的早饭
直到现在还如此,早饭是我一天正能量的开始。
总是有很多人睡懒觉不去吃早饭,所以,早饭时间并不拥挤。每天早饭品种总是那些,似乎有单调之嫌,但是,头天晚上五六点钟吃过饭一晚上也没有加餐,早晨自然饿得慌,吃得香,所以我对那些不吃早饭的真心不理解。
我是山西人饮食习惯长大,早餐更是吃粮食,以喝粥,馒头为主。一天一块钱都不到的日子如此,今天买吃的想买什么就买的日子也如此。
在2011年我见到一个同学,说起她的室友我们的另一个同学,她说那个同学在南方没有吃过馒头,觉得那学五的馒头好吃极了,有事没事就坐床上嚼馒头吃。想必那馒头真的是非常好吃来着,其实那馒头本身样子并不那么可爱,还有一点发黑。
那还是有粮票的时代,一斤面票里面是交了两毛钱在里面的。之所以这么算,是以当时的主食中的主食--馒头为标准的。所以,二两一个的馒头,实际是四分钱。早餐喝粥一般是玉米粥,我习惯叫它棒子面粥。一两就是一勺,粮票比面票便宜点,就是买棒子面粥用的。学五食堂的棒子面粥就是玉米面,很香。也去过其他食堂,有的食堂的粥不知怎么回事,棒子面还加了白面,成了浆糊状,不过也很好吃。粥和馒头是自助的,把饭票往大桌子上一扔,然后自己盛粥,拿馒头。饭票是塑料的,能够反复使用,但是免不了脏兮兮油腻腻。粥是在一个大桶里,在地上放着,馒头筐在大桌子上。有时旁边有个大师傅在看着,有时没有,有的话通常是那个胖胖的不太友好的大姐,或者叫大妈。她总是没笑脸,不光没笑脸,而且似乎成心不给笑脸。不过她再不友好,也陪我们度过了一段岁月。再说了,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可爱,我就在买馒头放面票的饭票堆里经常看见买棒子面粥的粮票,浑水摸鱼占小便宜行为是也。
有的时候也买油饼,油饼二两面票加7分钱,所以是一毛一一个。油饼天天有,但我不是经常吃,因为并不想经常早晨吃油的东西。学五食堂还有很多小凉菜,小咸菜,那矮窗口里的小菜看着很诱人,但也吃不了太多,一般是买两分钱一块酱豆腐,或者一毛钱的煮花生,有时买一个鸡蛋,这一顿早饭就不少了。
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每天早起是去湖边读书或者晨练的,我很希望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那些记忆,但是很惭愧那些记忆对于我是属于高中时代的。高中时起得很早,上早自习,然后操场上跑几圈,然而,上了大学以后,我忙碌或者悠闲的一天,是从学五的早饭开始的。
三,更多有关学五食堂
学五食堂的菜三毛到五毛钱之间,少有五毛以上的。三毛是菜,四毛是肉片炒菜,五毛的肉多点(大概)。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还是因为我不吃没注意,那时食堂的大窗口,基本没有牛羊肉和鸡肉,更没有当时很贵的鱼虾。肉比较多的菜,有扒肘条,猪肉扒,干烧肉。不懂这个“扒”什么意思,反正那些“扒”我是不吃的。我喜欢吃干烧肉,因为1. 是辣的,肉片和白菜丝浸在辣油里看着就诱人。2. 薄薄的肉片已经煎得没有肉腥味了。3. 带点肥肉。如果做得好,我倒是喜欢吃点肥肉的。这个喜好来源于我小时候一到姑姑家,就能吃到安徽人的我那个老红军老八路的姑父做的红烧肉。
食堂还有不同种类的面食,比如包子,花卷,油酥火烧,以及很多品种的小菜,比如辣椒油炒粉肠,肉食小肚,拌花生拌黄瓜拌粉丝等等。晚饭卖的包子不太好吃,不如早上10点加餐的时候,外面三轮车上大棉被下面盖着的包子。不过因为我正常吃早饭,我很少上午买那个刚出锅的白白胖胖可爱的包子吃。我很喜欢学五的油酥火烧,二两面票加5分钱,我回家之前还总喜欢买两个带回去。身为山西人的父母很会做面食,但是学五食堂的油酥火烧,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见过。火烧这个东西,个头,形状,风味都可以各异,火烧做得油且酥,那就可以叫油酥火烧。作为大食堂的家常主食,它的工艺应该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学五的油酥火烧甜咸适中,也不太油腻,没有麻酱,外面也没有芝麻或者一层层的酥皮。这东西好几年我都没有吃腻,就是不知道它是不是这些年都一直有,如果没有了,我也有点好奇心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做了的。
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各个食堂开始有了小炒,就是有一个窗口,每天有几样菜现炒现卖,一块三四五一份。那时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贫富悬殊,所以,没人整天吃小炒,我反正是买过的次数不多。我买过的小炒有三种:滑溜肉片,炒鱿鱼,木须肉。滑溜肉片是肉和莴笋炒一块,尽管味道也不错,手艺也正,但因为整个菜显得很白,我还是不是特别欣赏。木须肉普通窗口也有,但炒的质量自然不如小炒。小炒肯定是精选的各种料,油也多,但是,木须肉家里也会做,所以我吃过一次就不再买了。我买过几次的是炒鱿鱼卷。在学五食堂有这个菜之前,我都没有吃过鱿鱼。我比较爱吃海鲜。虽然后来这些年也吃过多次炒鱿鱼卷,感觉都没有学五食堂的好吃。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原因,但是学五那个菜真是可以用色香味俱全来形容了,不夸夸那大师傅的手艺真是对不住我这三十年思念那一道菜的心情。
四,在学三食堂会餐
学三食堂靠近大讲堂(那时叫大饭厅)和三角地,是每天来来往往的必经之地。那里面比较大比较深,窗口多,所以买饭的队并不长。出来进去的人很多,似乎赶集的人群在穿梭,似乎那里连大门都比别的食堂开得大和宽敞。我不常去那里,所以只有两件事印象较深:有人在那里丢过饭盆,还有,我们国庆节聚餐至少有两次是在那里。
说起来饭盆这个事,也是一个有时代特色的东西。我小的时候我父母用的是铝饭盒,有时候一抹手上都能有铝的颜色,相当不健康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基本上还是用的那种铝饭盒,因为有盖子,也可以把勺子放里面,而且方方正正的好拿,但高中时我已经开始用搪瓷饭盆加不锈钢叉子了,似乎同学里面独我一份,自己感觉还挺超前。那个印着小兔的搪瓷饭盆是我爸爸单位发的,它伴随我度过了高中和大学。
大学那几年,校园里面常见的一道风景就是很多学生的书包上挂着,或者就手里拎着,一个毛巾缝成的饭兜。毛巾嘛,大多是浅颜色的,所以,那些饭兜是看不出原来新时的光亮的。食堂也有一些小格子可以放饭盆用,但没有锁,是随便放的,所以,吃饭的时候找不到饭盆,饭盆过几天在别的地方出现的情况不少见。没了饭盆那用什么吃饭呢?答案是肯让自己的饭盆不设防无遮拦的放在那么大的饭厅的人,自然也不介意抓起别人的饭盆就用。这些事情我是听说来的,而且相信都是真的。我没有毛巾饭兜,也不每天记着带上饭盆,自然更不会把吃饭的碗随便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公共空间。
一学年中的节假日是五一十一和元旦,我想由于五一连着五四校庆日,元旦各班搞更大的活动,国庆节一般学校不搞什么重大活动,所以加餐就是国庆节。那个季节,大一新生已经安顿下来了,高年级学生也要安心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家心情都挺好的,加餐除了改善伙食,也增加点热闹气氛。
加餐,也可以叫会餐,就是每人两个菜,免费或者交很少的钱。主食还是要付饭票,当时也没有想为什么,觉得跟菜的价值比起来,米饭花点饭票也没多大事。现在明白了,是因为那时粮食还是有定量的。会餐有指定食堂,印象深的两次都在学三。我们拿回饭菜,宿舍里几个人聚在一起吃,楼下小卖部买点北冰洋汽水。菜自然比平时做得好,也给得多,满丰盛的一顿啊。有一张宿舍聚餐的照片我现在还有时拿出来看,六个女孩子站在那里碰杯,杯子里就是浅橘黄色的北冰洋汽水。写下这6 个人,加上其中两个人毕业后又新来两个人一共8个人的故事,我们那些精彩的人生磨炼,是我未来的任务。
另外一次国庆节会餐,忘了是哪一年,还闹出来点小风波。之前的会餐如果是免费的,那下一次要收钱,人们的心里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学生们是不管学校的经济账的,说加餐,就得给我们吃,让我们交三毛钱那还叫加餐吗?所以,为了这个三毛钱的事,还在校园闹了个小游行。后来,钱交了,饭吃了,日子过去了,几十年后三毛钱掉路边都没人捡了,游行的人们多余的精力有了用的机会,那就是怎么能够让自己有比三毛钱多出上万上亿倍的钱。当年为了三毛钱释放出激情的那点事,倒让我这个精力不多余,记忆存储空间倒多那么一点的人记起来了。
五,从学七食堂借椅子
学七食堂原来是员工食堂,饭票都是跟学生食堂颜色分开的,后来学生也可以去那里买饭了。我比较喜欢那里,因为“新”,感觉不仅是饭堂环境,还是饭菜本身,都很干净,那里的师傅似乎态度也更热情点。因为有了这个平时的印象,我居然做了一件本不该我这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的事:借食堂的椅子去三教听课。
有的课有人逃,有的课却有人蹭,这在大学是很常见的事。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老师讲得不吸引人,或者觉得课程设计得不合理,或者就是干别的去了,都有可能。逃课在于迷茫,当时是不能意识到失去了什么的。蹭课也是情绪所至,对于未来影响的深远当时也不会知道。我跟着中文系一个朋友去蹭过一门课,在三教。三教楼里一侧是大教室,一侧是小点的教室,没有特大的教室。我们自己班上课都是有空位的,而且是后面几排全空。但是,中文系这个课总是座无虚席。所以,蹭这个课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很多。中文系的同学也似乎并无怨言,老师呢,更是因为人多而讲得更加有情绪更加发挥了高水平。老师那时风度潇洒,虽然有南方口音,但他讲得字字清楚,抑扬顿挫很有语调。在这样的高等学府,如果不经历这么一门爆满的课堂,那也真的是遗憾呢。
有一回,我和我的朋友到了教室,已经没有座位了,而且座位之间的过道还有自带椅子的。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本也想回宿舍拿一个凳子,但我忽然想到,要不到旁边的员工食堂借椅子吧。我们去跟一个师傅说了,居然很快获准了,这倒是我没想到的。到底是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师傅们很体谅呢,还是第一次遇到师傅就通融了呢,还是碰上了不那么苛刻的人,还是我们的诚实打动了那位师傅呢?不知道。反正我除了心里很感激外,却也并不敢再去借第二次。
中文系那门课叫作《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老师叫曹文轩。这门课的内容后来成书出版了,我所在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就有,而我自己,也保存着那门课的一本完整笔记。
有人总结过,中国人聊天,不管什么话题,最后总能聊到吃上面。吃,以及跟吃有关的记忆,是我们生活旋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与吃有关的细节,甚至是时代的见证,是人与人关系的折射,这也是我这个非美食家写《我们一起吃过的那些年》系列的动因。饭,每天要吃,饭菜把人喂饱,满足了人的口味应该就完成了使命,可是,对于我,它们的使命还在于,它们联络了我对于一个个人生阶段的怀恋,和对一个个我注定或者偶然相遇的人们的感念。
偌大的校园走过千千万万青春的脚步,拥挤的饭厅那一千多个日子我又与多少人擦肩而过。那些日子,是我人生并不特殊的一个阶段,我那些脚步划出的连接每个饭厅的交错的线,也绝无可能知道我今天会去追寻它们的来去影踪。我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所以,回忆过往,我没有什么抱怨。我并非多么温柔,内心却也不去苛求环境。简简单单朴朴素素的日子,我一下笔,就似乎是在珍视记忆的小溪流里清澈的水滴。年复一年的成长,变化的是环境,增加的是阅历,不变的是我的内心。
我的内心,因了感动,而有了化平凡为浪漫的装点。
2011年底,我跟一个大学同学回母校,正好从一个在学校工作的熟人那里借到了饭卡,所以才有个机会知道现在学生们就餐什么样子。
现在的大学餐厅都是饭卡制度,没卡吃不到饭,肯定是补贴的原因了。孩子们的口福不浅,各种风味各种类型的饭菜,可以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看不到的,当然我说的是家常的饭菜,而且是以我自己这个非吃货的想象力为标准的。站在据说就是那个昔日的员工食堂的外面,我根本找不到曾经熟悉的方位感,进了里面,自然更看不到原来那种格局那种气氛。我们两个人花了25块钱,吃了年糕喝了粥,吃了点心炒了菜。坐在一群少男少女当中,羡慕着他们连碗都不用准备的就餐享受,我在想,也许每天吃饭的经历对他们来讲已经平淡得不值得一想,可是过多少年以后,他们会不会象我们现在一样,把那一天三餐,还有那些和食堂有关的点点滴滴,都融入深情回忆的一部分呢?
我上大学期间,虽然我和那时大多数大学生一样没有挣过钱,但我也实在没有向父母要多少钱。那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有助学金,拿不到助学金的基本父母都是高知的了。不少学生,其中很多是农村来的,都能拿18块一个月。当时因为我的姥姥姥爷从老家来北京落了户,我们家人口多,所以我有14块,然后还有拿10块和6块的。书本费很便宜,一般一套书是学一年,一套《古代汉语》才6块,所以,我需要花钱的地方就是吃饭。说来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可能不信,我每个月有20块就够吃饭的了,当然我周六中午回家过周末也能省点。现在听来不可思议,可那个时候,周六确实不是周末,只是一般下午不排课。
海淀那个地方上大学之前我没怎么去过,大学里面更没有走过。现在那里已成为了旅游景点,可从前那个时候,谁没事去海淀啊。我报到了以后是先到的外地同学带着我去的食堂。她说学五那个食堂好,后来我吃饭就一直以学五为主,过了有段时间我才发现原来学二食堂就在我们那个楼的旁边,但好象那时门不是开在这边,所以看不见熙熙攘攘进食堂的人群,我也就忽略了它的存在。所以,尽管后来知道了学二食堂也很近,也还是愿意去学五,也确实学五食堂比较新,没有学二食堂陈旧的饭厅那种油腻腻的扑面气息。
所谓学一学二学三学四学五,都是指的学生食堂。当时最大的教学楼三教旁边有个食堂本来是员一食堂,后来也对学生开放了,所以也叫学七食堂。似乎当时谁也没有好奇过学六食堂在哪里,反正学校大了,谁也不觉得自己知道的信息会完整,所以这个学六食堂究竟有没有,还真的不知道。至于传说中的运动员食堂,更是跟我不沾边。
一,去学一食堂不为吃饭
学一食堂在靠近小南门那一带,去过几次,感觉是人潮太厉害,而且似乎满眼都是男生。我对学一食堂印象深的不是饭菜,而是刚入学不久,我们去那里义务劳动。义务劳动我们小时候做过,去过宽街小吃店和钱粮胡同门诊部擦玻璃,去过中医院的食堂择菜擦地。记得我去中医院先是去食堂问了问,然后去我爸爸的办公室,求他让我们到食堂帮忙。我说我问了,他们特需要人。我爸笑着说,需要人也不需要你们啊。我说可是我得找地儿联系劳动啊。后来我们就去了,择了扁豆擦了地。看着我那么认真的样子,那些平时也熟悉的叔叔阿姨们都在边上笑。上了中学以后,进入以学习竞争为主旋律的时代,义务劳动学工学农之类都不做了。年龄小的时候活动和生活经历倒丰富,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回忆童年往事。
好像光是女生去的学一食堂劳动,男生没去?究竟是谁让我们去的呢?是学校规定的,还是系里的传统,或者班上谁决定的呢?想想都有可能。记得我在那几天里,居然还是几天,那我们到底上不上课啊,这都是什么情况啊?不管它了,在那几天里,我做了三件事:擦玻璃,拧麻花,卖饺子。
大食堂大玻璃一块都有一人多高,那玻璃窗是打不开的,所以也就是擦擦里面,不过多少也能有些干净的效果吧。我们从小就自己擦教室的玻璃,高中那个是两层楼,小学和初中都是四层楼,没有小孩出危险我们都太佩服自己了。在学一食堂,我们一边擦玻璃,一边还很潇洒地听着港台流行歌曲,是一个同学从家里带来的砖头式录音机,我从我弟弟那里拿的磁带。同是拥有那时还显得奢侈的录音机,我同学的我就觉得是高大上,我弟弟的我就真觉得那是浪费钱。
还挺幸运,在其他同学还继续打扫卫生的时候,我和另外两个同学被叫去帮忙拧麻花。我学了两下,就学出了那么个意思,干着干着还上瘾了。说来拧麻花技术我18岁就会了,可惜后来从我自己手里失传了。那个老师傅特别朴实慈祥,跟我们聊得挺好。整整30年过去了,那个老师傅究竟在那个食堂工作了多少年,拧了多少麻花,卷了多少花卷,我不能够想象;他被留在了一个普通学生的记忆里,想来也是他不曾知道的。
还是我们三个,每天中午要帮着卖饭,我是卖饺子。国外大学饭厅里面学生打工是个传统,可那时,我卖个饺子不知道要回答多少次买饺子的好奇的询问。
我们学校的每个食堂每天午饭晚饭都有饺子,是专门的一个窗口,一两粮票加7分钱买一两。想想也够没良心,两毛一分钱三两饺子,我们基本上是想省钱的时候才吃,因为午饭和晚饭总是想有点花样的。有次我的两个高中同学从经贸大学来看我,我们去食堂,她们看有饺子还挺兴奋。我说饺子是最便宜的了,她们说是吗,在我们那里,一卖饺子,都要打破头似的去抢。这似乎是店大了气粗啊。不过那饺子质量不太好,本来馅就少,还破的多,所以都没味了,这也是便宜都没人吃的原因,好歹可惜了包饺子这个复杂过程。
二,难忘学五食堂的早饭
直到现在还如此,早饭是我一天正能量的开始。
总是有很多人睡懒觉不去吃早饭,所以,早饭时间并不拥挤。每天早饭品种总是那些,似乎有单调之嫌,但是,头天晚上五六点钟吃过饭一晚上也没有加餐,早晨自然饿得慌,吃得香,所以我对那些不吃早饭的真心不理解。
我是山西人饮食习惯长大,早餐更是吃粮食,以喝粥,馒头为主。一天一块钱都不到的日子如此,今天买吃的想买什么就买的日子也如此。
在2011年我见到一个同学,说起她的室友我们的另一个同学,她说那个同学在南方没有吃过馒头,觉得那学五的馒头好吃极了,有事没事就坐床上嚼馒头吃。想必那馒头真的是非常好吃来着,其实那馒头本身样子并不那么可爱,还有一点发黑。
那还是有粮票的时代,一斤面票里面是交了两毛钱在里面的。之所以这么算,是以当时的主食中的主食--馒头为标准的。所以,二两一个的馒头,实际是四分钱。早餐喝粥一般是玉米粥,我习惯叫它棒子面粥。一两就是一勺,粮票比面票便宜点,就是买棒子面粥用的。学五食堂的棒子面粥就是玉米面,很香。也去过其他食堂,有的食堂的粥不知怎么回事,棒子面还加了白面,成了浆糊状,不过也很好吃。粥和馒头是自助的,把饭票往大桌子上一扔,然后自己盛粥,拿馒头。饭票是塑料的,能够反复使用,但是免不了脏兮兮油腻腻。粥是在一个大桶里,在地上放着,馒头筐在大桌子上。有时旁边有个大师傅在看着,有时没有,有的话通常是那个胖胖的不太友好的大姐,或者叫大妈。她总是没笑脸,不光没笑脸,而且似乎成心不给笑脸。不过她再不友好,也陪我们度过了一段岁月。再说了,我们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可爱,我就在买馒头放面票的饭票堆里经常看见买棒子面粥的粮票,浑水摸鱼占小便宜行为是也。
有的时候也买油饼,油饼二两面票加7分钱,所以是一毛一一个。油饼天天有,但我不是经常吃,因为并不想经常早晨吃油的东西。学五食堂还有很多小凉菜,小咸菜,那矮窗口里的小菜看着很诱人,但也吃不了太多,一般是买两分钱一块酱豆腐,或者一毛钱的煮花生,有时买一个鸡蛋,这一顿早饭就不少了。
不知道有多少大学生每天早起是去湖边读书或者晨练的,我很希望我的大学生活充满了那些记忆,但是很惭愧那些记忆对于我是属于高中时代的。高中时起得很早,上早自习,然后操场上跑几圈,然而,上了大学以后,我忙碌或者悠闲的一天,是从学五的早饭开始的。
三,更多有关学五食堂
学五食堂的菜三毛到五毛钱之间,少有五毛以上的。三毛是菜,四毛是肉片炒菜,五毛的肉多点(大概)。不知道是不是我记错了,还是因为我不吃没注意,那时食堂的大窗口,基本没有牛羊肉和鸡肉,更没有当时很贵的鱼虾。肉比较多的菜,有扒肘条,猪肉扒,干烧肉。不懂这个“扒”什么意思,反正那些“扒”我是不吃的。我喜欢吃干烧肉,因为1. 是辣的,肉片和白菜丝浸在辣油里看着就诱人。2. 薄薄的肉片已经煎得没有肉腥味了。3. 带点肥肉。如果做得好,我倒是喜欢吃点肥肉的。这个喜好来源于我小时候一到姑姑家,就能吃到安徽人的我那个老红军老八路的姑父做的红烧肉。
食堂还有不同种类的面食,比如包子,花卷,油酥火烧,以及很多品种的小菜,比如辣椒油炒粉肠,肉食小肚,拌花生拌黄瓜拌粉丝等等。晚饭卖的包子不太好吃,不如早上10点加餐的时候,外面三轮车上大棉被下面盖着的包子。不过因为我正常吃早饭,我很少上午买那个刚出锅的白白胖胖可爱的包子吃。我很喜欢学五的油酥火烧,二两面票加5分钱,我回家之前还总喜欢买两个带回去。身为山西人的父母很会做面食,但是学五食堂的油酥火烧,我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见过。火烧这个东西,个头,形状,风味都可以各异,火烧做得油且酥,那就可以叫油酥火烧。作为大食堂的家常主食,它的工艺应该没有那么复杂,但是学五的油酥火烧甜咸适中,也不太油腻,没有麻酱,外面也没有芝麻或者一层层的酥皮。这东西好几年我都没有吃腻,就是不知道它是不是这些年都一直有,如果没有了,我也有点好奇心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做了的。
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各个食堂开始有了小炒,就是有一个窗口,每天有几样菜现炒现卖,一块三四五一份。那时同学之间没有多大的贫富悬殊,所以,没人整天吃小炒,我反正是买过的次数不多。我买过的小炒有三种:滑溜肉片,炒鱿鱼,木须肉。滑溜肉片是肉和莴笋炒一块,尽管味道也不错,手艺也正,但因为整个菜显得很白,我还是不是特别欣赏。木须肉普通窗口也有,但炒的质量自然不如小炒。小炒肯定是精选的各种料,油也多,但是,木须肉家里也会做,所以我吃过一次就不再买了。我买过几次的是炒鱿鱼卷。在学五食堂有这个菜之前,我都没有吃过鱿鱼。我比较爱吃海鲜。虽然后来这些年也吃过多次炒鱿鱼卷,感觉都没有学五食堂的好吃。物以稀为贵是一个原因,但是学五那个菜真是可以用色香味俱全来形容了,不夸夸那大师傅的手艺真是对不住我这三十年思念那一道菜的心情。
四,在学三食堂会餐
学三食堂靠近大讲堂(那时叫大饭厅)和三角地,是每天来来往往的必经之地。那里面比较大比较深,窗口多,所以买饭的队并不长。出来进去的人很多,似乎赶集的人群在穿梭,似乎那里连大门都比别的食堂开得大和宽敞。我不常去那里,所以只有两件事印象较深:有人在那里丢过饭盆,还有,我们国庆节聚餐至少有两次是在那里。
说起来饭盆这个事,也是一个有时代特色的东西。我小的时候我父母用的是铝饭盒,有时候一抹手上都能有铝的颜色,相当不健康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们基本上还是用的那种铝饭盒,因为有盖子,也可以把勺子放里面,而且方方正正的好拿,但高中时我已经开始用搪瓷饭盆加不锈钢叉子了,似乎同学里面独我一份,自己感觉还挺超前。那个印着小兔的搪瓷饭盆是我爸爸单位发的,它伴随我度过了高中和大学。
大学那几年,校园里面常见的一道风景就是很多学生的书包上挂着,或者就手里拎着,一个毛巾缝成的饭兜。毛巾嘛,大多是浅颜色的,所以,那些饭兜是看不出原来新时的光亮的。食堂也有一些小格子可以放饭盆用,但没有锁,是随便放的,所以,吃饭的时候找不到饭盆,饭盆过几天在别的地方出现的情况不少见。没了饭盆那用什么吃饭呢?答案是肯让自己的饭盆不设防无遮拦的放在那么大的饭厅的人,自然也不介意抓起别人的饭盆就用。这些事情我是听说来的,而且相信都是真的。我没有毛巾饭兜,也不每天记着带上饭盆,自然更不会把吃饭的碗随便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公共空间。
一学年中的节假日是五一十一和元旦,我想由于五一连着五四校庆日,元旦各班搞更大的活动,国庆节一般学校不搞什么重大活动,所以加餐就是国庆节。那个季节,大一新生已经安顿下来了,高年级学生也要安心一个新的学习阶段了。秋高气爽的时节,大家心情都挺好的,加餐除了改善伙食,也增加点热闹气氛。
加餐,也可以叫会餐,就是每人两个菜,免费或者交很少的钱。主食还是要付饭票,当时也没有想为什么,觉得跟菜的价值比起来,米饭花点饭票也没多大事。现在明白了,是因为那时粮食还是有定量的。会餐有指定食堂,印象深的两次都在学三。我们拿回饭菜,宿舍里几个人聚在一起吃,楼下小卖部买点北冰洋汽水。菜自然比平时做得好,也给得多,满丰盛的一顿啊。有一张宿舍聚餐的照片我现在还有时拿出来看,六个女孩子站在那里碰杯,杯子里就是浅橘黄色的北冰洋汽水。写下这6 个人,加上其中两个人毕业后又新来两个人一共8个人的故事,我们那些精彩的人生磨炼,是我未来的任务。
另外一次国庆节会餐,忘了是哪一年,还闹出来点小风波。之前的会餐如果是免费的,那下一次要收钱,人们的心里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学生们是不管学校的经济账的,说加餐,就得给我们吃,让我们交三毛钱那还叫加餐吗?所以,为了这个三毛钱的事,还在校园闹了个小游行。后来,钱交了,饭吃了,日子过去了,几十年后三毛钱掉路边都没人捡了,游行的人们多余的精力有了用的机会,那就是怎么能够让自己有比三毛钱多出上万上亿倍的钱。当年为了三毛钱释放出激情的那点事,倒让我这个精力不多余,记忆存储空间倒多那么一点的人记起来了。
五,从学七食堂借椅子
学七食堂原来是员工食堂,饭票都是跟学生食堂颜色分开的,后来学生也可以去那里买饭了。我比较喜欢那里,因为“新”,感觉不仅是饭堂环境,还是饭菜本身,都很干净,那里的师傅似乎态度也更热情点。因为有了这个平时的印象,我居然做了一件本不该我这个循规蹈矩的人做出的事:借食堂的椅子去三教听课。
有的课有人逃,有的课却有人蹭,这在大学是很常见的事。逃课的原因多种多样:老师讲得不吸引人,或者觉得课程设计得不合理,或者就是干别的去了,都有可能。逃课在于迷茫,当时是不能意识到失去了什么的。蹭课也是情绪所至,对于未来影响的深远当时也不会知道。我跟着中文系一个朋友去蹭过一门课,在三教。三教楼里一侧是大教室,一侧是小点的教室,没有特大的教室。我们自己班上课都是有空位的,而且是后面几排全空。但是,中文系这个课总是座无虚席。所以,蹭这个课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很多很多。中文系的同学也似乎并无怨言,老师呢,更是因为人多而讲得更加有情绪更加发挥了高水平。老师那时风度潇洒,虽然有南方口音,但他讲得字字清楚,抑扬顿挫很有语调。在这样的高等学府,如果不经历这么一门爆满的课堂,那也真的是遗憾呢。
有一回,我和我的朋友到了教室,已经没有座位了,而且座位之间的过道还有自带椅子的。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本也想回宿舍拿一个凳子,但我忽然想到,要不到旁边的员工食堂借椅子吧。我们去跟一个师傅说了,居然很快获准了,这倒是我没想到的。到底是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师傅们很体谅呢,还是第一次遇到师傅就通融了呢,还是碰上了不那么苛刻的人,还是我们的诚实打动了那位师傅呢?不知道。反正我除了心里很感激外,却也并不敢再去借第二次。
中文系那门课叫作《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老师叫曹文轩。这门课的内容后来成书出版了,我所在的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就有,而我自己,也保存着那门课的一本完整笔记。
有人总结过,中国人聊天,不管什么话题,最后总能聊到吃上面。吃,以及跟吃有关的记忆,是我们生活旋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与吃有关的细节,甚至是时代的见证,是人与人关系的折射,这也是我这个非美食家写《我们一起吃过的那些年》系列的动因。饭,每天要吃,饭菜把人喂饱,满足了人的口味应该就完成了使命,可是,对于我,它们的使命还在于,它们联络了我对于一个个人生阶段的怀恋,和对一个个我注定或者偶然相遇的人们的感念。
偌大的校园走过千千万万青春的脚步,拥挤的饭厅那一千多个日子我又与多少人擦肩而过。那些日子,是我人生并不特殊的一个阶段,我那些脚步划出的连接每个饭厅的交错的线,也绝无可能知道我今天会去追寻它们的来去影踪。我是一个容易满足的人,所以,回忆过往,我没有什么抱怨。我并非多么温柔,内心却也不去苛求环境。简简单单朴朴素素的日子,我一下笔,就似乎是在珍视记忆的小溪流里清澈的水滴。年复一年的成长,变化的是环境,增加的是阅历,不变的是我的内心。
我的内心,因了感动,而有了化平凡为浪漫的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