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手耿丽娟》
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率是其它任何球类都望尘莫及的,也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上海人移民去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岛国,在那里开了一家杂货店。他喜欢打乒乓球,于是他在自家院子里搭了一凉棚,放了一张球台。没有对手怎么办?他就教自己的三个孩子打球,他想只要把孩子教会了,自己今后也有人玩了。没有想到的是不到两年的时间,“一不小心”他就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岛国的全国冠军,他们家成了国家队,他自然也当上了国家队教练。后来他率领的国家队在太平洋地区运动会上又拿了乒乓球冠军,而且这是岛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运动会冠军。那岛国的体育部长兴奋得不行了,不但亲自登门祝贺,而且还承诺由国家出钱送他的三个孩子去美国读书,条件是他继续担任国家队教练,再为国家培养几个冠军出来。其实具有这个上海人这般乒乓球水平的人在中国多如牛毛,充其量也就是中学校队水平,因为中国是乒乓帝国。
中国人对乒乓球的热爱是从小开始的,在中国会打乒乓球的人累计起来甚至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口总和,它就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塔尖上站着的是国家队,而想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其目标不是一般人可以企及的。
1979年耿丽娟进入国家队,这位来自河北卢龙乡村16岁的农村姑娘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省队到国家队的飞跃,这是一般人难以想像的。耿丽娟是38、3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的主力,荣获38届团体冠军、女子双打冠军、单打亚军和39届混双冠军。
2014年7月二姐邀请我去加拿大旅游,其中有一个重要安排就是去拜访乒乓国手耿丽娟,这是我十分期待的。在我的记忆中,我二姐根本不会打乒乓球,她的那点乒乓球知识至多也就是七十年代在小学乒乓球水泥球台上获得的。可是她去加拿大十年,去年回国,看她打了一场乒乓球,横握球拍,左推右攻,一招一式,像模像样,我一看就知道肯定有高人指点,否则动作不可能这么标准。二姐告诉我她的教练是国手耿丽娟,她们都生活在渥太华,她们是多年的好朋友。
那天去拜访耿丽娟约好的时间是下午五点。耿丽娟家在渥太华郊区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附近,环境特别好,自建的三层别墅看上去非常典雅,前后草坪整理的干干净净。我们到达时耿丽娟已在门口等我们了,一身运动服,满脸笑容,看上去非常和蔼,一点没有世界冠军的架子,虽然是第一次见面,我们就象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耿丽娟家的一层是一个乒乓球俱乐部,里面有四、五张球桌,平时有许多乒乓球爱好者在这里接受耿丽娟的指导,如今耿丽娟代表的是加拿大乒乓球最高水平,是加拿大乒乓球运动的符号。
当年耿丽娟从中国乒乓球队退役后,在德国和法国短暂地打了几年职业联赛就移居加拿大了,从1989年开始,她连续十年拿了“北美冠军”,虽然1999年北美冠军被同为前中国乒乓球国手后移居美国的高军获得,但一年后又被耿丽娟夺回。
在耿丽娟乒乓球俱乐部我抓紧时间和她练了20分钟的球,她一直笑容可鞠,动作优雅地“喂球”给我,不论我的力量和角度如何变化,她的回球总是落在我最顺手的地方,比机器还精准。她一边打球一边点评,言语中充满了鼓励的词句。而我的感受只有四个字“高山仰止”犹如一个站在金字塔下的人在仰望塔尖,我虽然忙得的全身是汗,但估计如果真打一场可能我一分都得不到。
与耿丽娟共进晚餐时,我终于可以听她说自己的故事了,这是一个世界冠军成长的故事。耿丽娟的故事诠释了两个主题,一个是“奋斗改变命运”。耿丽娟1963年生于河北卢龙的一个偏远农村,她现在还清楚记得她们家乡盛产葡萄,但生活并不富裕。儿时的她与其它农村孩子并无不同,但自从她开始打乒乓球后,就抱定一个信念:奋斗改变命运。她从校队、县队、市队、省队到国家队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与汗水,正是凭着那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她站到了事业的顶峰,夺得了世界冠军。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开始了与她儿时伙伴完全不同的人生。退役后的耿丽娟,依然保持着奋斗的劲头,按常规她是为国家赢得过荣誉的人,又是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定会对她退役后的生活有不错的安排,但她没有接受,她选择的依然是奋斗。移居加拿大后,她还把家人也接了过来,从开比萨店做起,经商打球,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事业辉煌,家庭幸福。
耿丽娟的故事诠释的第二个主题是“乒乓缘”。耿丽娟这一生结得最大缘份就是“乒乓缘”,可以说她生命中的每一段历程都离不开乒乓球这个大背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她的爱情生活。耿丽娟的老公是罗马尼亚国家乒乓球队的前主力队员,当年也是耿丽娟的崇拜者,用现在的话说是“娟丝”。他们从邂逅、相交、相恋到结合都与乒乓球的赛事与交流有关,现在他们唯一的儿子也成了加拿大国家青年乒乓球的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