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骅(左一)当日成为“占中十子”一员后,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今年3月曾与公民党陈淑庄(右一)飞往台湾,观察当地学生占领立法院的行动,为香港占中运动汲取经验。图为两人与台湾学生领袖林飞帆(左二)等合照。
据香港《明报》消息,占中行动如箭在弦,但“占中十子”之一的先达智能行政总裁徐少骅昨日在报章访问中,高调宣布退出占中,更称在6.22民间投票后改变想法,认为不应以非法方式争取民主。占中发起人陈健民对事件“不作评论”。本报记者昨日以电话及短讯联络徐少骅,但徐至截稿前未有回覆本报查询。有占中十子成员估计徐少骅用这种高调方式,可能是受到威胁或压力。
徐少骅接受《成报》访问时,称本来认为占中发起人戴耀廷提出的公民抗命较温和,因而吸引他,但他在6.22民间投票后,不再参与占中活动,因为个人想法有所改变,反对用违法手段争取民主。他强调在过程中没受任何迫害或威胁。
称想法改变反对违法
他在访问中说:“虽然今时今日我仍然是一个民主支持者,我仍然赞成香港要有公平公开的普选制度,我仍然认为选举提名的‘开拓’是很重要的,不过,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会认为,要争取‘真普选’要有一个合法的途径。”不过,他又认为占中令更多人对民主追求看得更清楚,增强自己信念及站稳立场,继续做强化香港公民社会的工作。
有不愿具名、拟参与占中的人指出,对徐少骅高调宣布自己反占中感到意外,“除非被威胁,否则你不参加,只要不出声就得,这样高调令人估可能有其他内情”。
成员疑高调背后有内情
十子之一、浸大社工系讲师邵家臻表示,推行占中运动时曾与徐合作,对徐退出感心痛。他透露徐于6月底已“突然消失”,其后他从戴耀廷口中得知徐“出咗事”,之后再没与徐联络,相信今次访问他亦不好受。
十子之一、退休牧师郭乃弘表示与徐少骅不相熟,不能测猜其转变立场的原因。他称,人可以改变主意,“如果我改变主意,我是不会出声。(访问内容)多少是泼冰水,这个时候不是泼水的时候。”
十子之一、作家陈慧称,这次访问的时间,“你知是不正常,都是一种姿态”。但她强调,人是可以改变看法,仍有很多人支持占中,不应放大负面事情。
十子之一、吴锦祥医生指徐少骅参与占中运动颇为热心,更曾主动问吴能否为占中刊物《中纸》撰文,而且占中早已经表明违法,对徐少骅的转变感到奇怪。
徐少骅接受香港《成报》报道全文:
现任先达智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徐少骅,原为“占中十子”之一,今年6月底“和平占中6.22民间全民投票”完结后,他毅然退出了相关组织,以后不再参与“占中”活动。他说,他是自愿退出的,没有受到威逼。他之所以选择退出,是因为到了今天他的想法改变了,他反对用违法手段去争取民主,尤其是反对年轻人违法,因为这对他们的前途影响很大。同时,他又认为,目前中港两地问题的核心是失去了双方曾经有过的信任;政府要重建这个“信任”。 图/文:本报记者乔林
这一天,笔者如约来到港岛一家大商场,在一个咖啡座中坐下,眼前是一位五十开外、温文尔雅的人,他就是徐少骅。虽然以往曾在媒体中知道这个名字,但人还是第一次见到。他打开话匣子,侃侃而谈。
被“非暴力”理念所吸引
“看近年香港政局,“激进派”抬头,其手法看来较具暴力成分,与之相比,戴耀廷所提出的“和平、非暴力”的主张,吸引了我。”徐少骅娓娓道出他当初参与“占中”游行的原因。
徐少骅表示,那时候,看了戴耀廷有关“公民抗命”的文章,赞成戴的观点。试问要争取普选,港人的筹码何在?不在政客例如某些立法会议员手中,更不在“建制”手中,筹码只在港人“自己”手中。争民主,靠的是自己。当然,用哪一种手法争取民主则需要考量。
他说,戴耀廷的整个“企划”,是要让所有的香港人都站起来,为民主发声。他相信许多香港人都是支持民主的,绝大部分内地人也都是。戴的这种策略,他是同意的。同时,一个人如果没有筹码在手,你所提的诉求,当权者是不会予以理会的。所以,“公民抗命”突破了以前所有民主运动的做法;以前的民主运动,靠立法会议员,收不到什么效果;靠上街靠游行,同样也都无效。而戴耀廷提出“公民抗民”这种做法,其“和平、非暴力”的概念,他认同。看看近年香港政局,“激进派”抬头,其手法看来较具暴力成分,与之相比,戴的主张,很吸引。
“思想转变了”退出组织
“和平占中6.22民间全民投票”于今年6月29日结束之后,“我不再参与“占中”活动,退出了该个组织,在这过程中完全没有受到任何的迫害或威胁。”徐少骅说。
徐少骅表示,他之所以退出“占中”,是因为他个人的想法有所改变,主要是开始有了一种想法,即反对用违法手段去争取民主。他说:“虽然今时今日我仍然是一个民主支持者,我仍然赞成香港要有公平公开的普选制度,我仍然认为选举提名的“开拓”是很重要的,不过,我相信大部分香港人都会认为,要争取“真普选”要有一个合法的途径。”
争普选要有个合法途径
他强调,他之所以退出有关组织,是因为“思想上的转变”,跟以前的想法不同了。港人要继续争取普选制度,都要有一个合法的途径。
对于笔者所提“一旦发生“占中”,你认为对香港有何影响”问题,徐少骅这样说,“占中”组织者多次说过不想发生“占中”。不发生“占中”,当然皆大欢喜。不过,如果“占中”真的发生了,相信香港会出现一阵“失序”的情况,即使人群被警察驱散了,之后可能有连串的反应,例如出现学生罢课、员工罢工、市民罢缴税等等,相信失序会有一段时间。港人好现实,当看到这种情况后,都会接受的。就像当年“占领华尔街”,事后不是也很快恢复了秩序?
他说,“占中”这个社会运动,料有深远的影响,会令更多人对民主的追求看得更清楚,增强自己的信念,站稳自己的立场,继续做强化香港“公民社会”的工作。
他表示不太担心“占中”会令经济方面有好大的损失,专家也援引数据说经济损失有限。他说,现今网络时代,许多财金方面的交易都在网上进行,“占中”对经济的影响,不必“过虑”;有人说挂了几日的风球,其影响可能还大过“占中”呢。
“争民主之路”是漫长的
笔者问“作为香港社会名流,你觉得应该为香港做些什么?”
徐少骅说,这要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每个人都可以不同的岗位上或日常生活中为社会做贡献。香港还有许多弱势社群,他们都需要帮助,大家可拨出一些时间为他们做一些义工,为他们捐一些善款。如深水?茶餐厅东主明哥,送饭盒给无家可归者,就是一例。民主国家“公民社会”的建立,对推进民主是很重要的。其中最具实质的,就是将其能力回馈社会。第二个层次就是民主推进。争取民主的路是漫长的,要一代代坚持下去;目前形势之下,需要耐性,不要悲观,更不要放弃。
中港两地“互信”要增强
笔者说:“你作为香港社会的精英,在诸多方面都有建树及独到见解,请你谈谈对目前香港时局的看法。”
徐少骅表示,许多人都可以看出,目前香港正陷入一个困局:内地不信任香港,香港不信任内地,中港两地互信不足。这种情况,在“八九民运”之前是不存在的,看看当年“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的组成,其中就有香港民主派人士,比如李柱铭、司徒华等人在内。
他说,相信香港绝大部分人都是爱国爱港的,他们赞成香港回归。即使民主派中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其实都是出于他们的“爱国情怀”,这种情况在当时是被认可的。他们说出了一些“听起来并非好正面”的批评声音,大家都会理解。
他强调,中港两地需要“回归”这种互信状态。如果香港特区政府要继续有效管治下去,这种中港之间的互信、沟通需要增强。这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大家都要努力,都要“行”多几步。
政府“立信”政策才可行
然而,在目前情况下,香港社会各界该如何取得共识,继续促进繁荣发展?
徐少骅说个人觉得,香港的发展“卡”在政治争拗中,立法会成了各方势力的政治角力场;由于部分市民对政府不信任,令政府的政策推行增加了困难。所以,政府要“立信”。他例举中国历史故事“徙木立信”,来说明“信任”的重要性。
他说,战国时期,秦本为弱国,内忧外患,“商鞅变法”之后随即崛起。当时,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拟定好了,但尚未公布,商鞅认为任何法令,如得不到百姓的信任,是难以推行的。于是,他就在都城南门竖一根三丈木头,称有谁能把它搬到北门去,就赏“十金”。围观者都感奇怪,不相信,都不敢搬。随即又将奖赏增到“五十金”,终于有个青年把木头搬了,商鞅真的给了“五十金”奖赏,表明说话算数,于是下了变法的法令。百姓信任了商鞅,因为“他来真的”;商鞅得到人民的支持,法令遂得以推行。
徐少骅强调,信任好重要。香港现时问题的核心,可能是信任问题。中港两地要加强互信。当然,要民众信任一个政权,政权应要先行一步,就像“徙木立信”故事一样,商鞅“先行一步”,即一个政权必须先打开局面。
他说,民众不可能“无端端”信任政府;市民反对的政策,政府不可能“夹硬”推行。所以,特区政府宜释出善意,善用不同政见的人士,在谘询架构中加入反对派,提高信任,才可能推行政策。
最后,徐少骅总结说,“信任”是人类活动的基础,无论是社会、经济、政治、人际,都是建基于信任,失去了它,就寸步难行,甚至陷入“失序”。目前中港问题的核心就是失去了曾经有过的信任,而要重建这个信任,必须由拥有权力的政府在政策上恢复人民的信任,这也是商鞅“徙木立信”故事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