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的思索
作家眼中笔下的婚姻与爱情
本报记者 舒晋瑜
作家的妙笔生花,常常为我们展现出纷繁多彩的各种生活画面和情感世界;但这些经过提炼或者组合的艺术作品,和现实中作者的生活又有几多关联?他们的婚姻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写作?他们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婚姻的?
秦文君:我在婚姻这方面的运气比较好。婚姻只能说现在时,起码到今天为止一直蛮好,但也不能说死。不能说婚姻一定美满,变数太大了。结婚时也没觉得特别好,但结婚后觉得自己当时的眼光还是非常对的。我先生学经济,现在是博士生导师,在一所大学任教。我们两个的特点不同,我们各人在做各人一摊,在专业上谁也不明白谁。他写的专业书我不看,我的书他也从来不看。但有些文章他会看,比如我的哪篇随笔写到他了,他一定要马上找来看,看把他写成什么样。《男生贾里》得了很多奖,他从来不看。有意思的是,有一天他进门就说要看一下,他说:“别人问起来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好。”我对他的要求很低,我不期望他支持我,只要不拦我就行。但是在写的过程中,我会习惯地跟他唠叨一下,他是倾听者,我是叙述者。说的过程我的思想会完善起来,有漏洞的话会自己调整。他不是对文学特别在行,也提不出意见,但他会从听众的角度凭直感提出这本书有意思或没意思。特别我写青少年题材的比较多,他会把青少年时代的一些事告诉我,会很细致地、点点滴滴追溯他的童年。从来没有一个异性像他那么详细地告诉我。我也蛮愿意跟他谈,有时会谈到深更半夜。他觉得我是在帮助他回忆,在共同的回忆中,我们都比较愉快。他说:“早知道我的太太写小说,我就报中文系,这样做中文的博导还有用处。”
我们都彼此尊重,给对方空间。比如他一早就出去了,别人找他,我根本不知道他去哪里。但我知道他晚上肯定回来;我出差,跟谁一起去他也不问,但他肯定知道,我到了某地一定会打电话给他。我们在一起很松弛。谈的是我们共同要谈的书,人文方面的,看电影是共同喜欢的,他比较喜欢古典音乐和古典芭蕾。
我先生曾经说:“当时跟你认识时,没想到你会写那么多,没想到你会出名。如果想到这些,也许选择时会考虑一下。”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不是作家,我绝不会找一个作家当爱人。因为有时候写作时情感颠倒得很厉害,会被角色所影响,创作虚幻的东西会干扰你的情感。特别是儿童文学,写少女,写儿童,会进入一个非常纯洁的状态,从虚幻的世界再回到现实,是双重的。我自己觉得,他找一个作家做妻子也不容易,有时候我在这方面很抱歉。我先生很宽容。作家很难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婚姻是平常的人能得到的。所以作家或艺术家对婚姻和爱情上的变化,我能理解。
陈丹燕:一个人总是要结婚的,如果你看见了你喜欢的人,结婚就是比较好的。婚姻是否适合自己,完全是自己的感觉。对我来讲,婚姻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跟我自己的个性有关,我是喜欢家庭的人,非常希望有一个好的家庭,也喜欢跟家人在一起。像我这样的人就应该有婚姻,也应该有孩子。当时结婚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单位总编还耽心我结婚后会影响工作,我还解释了一番。婚姻对我来说意味着正常的生活,也意味着互相帮助,人不能缺少这些东西,否则就太孤独了。我和我丈夫是大学同学,从我们认识开始,就一起讨论很多事情。他的社会经验比我丰富,阅历多,看人看事情比我看得清楚,我得到他很大的帮助。
对我来讲,生活是非常寂寞的,整个白天都在写作,晚上家里人回来了,我可以从写作的状态走出来,晚上吃完饭可以一起去散步,或者帮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事情,类似这样,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有时候孩子和丈夫都不在,我一个人就不大能够从工作状态中跑出来。24小时都在写作状态时,会觉得很累,支撑不下去。尤其写长的东西时,我特别愿意跟家里人在一起。在构筑小说的整个世界时,如果没有日常生活拉着你,简直会疯掉。而且我的父母也很在意他们的孩子是否幸福,我的婚姻幸福是对他们很大的安慰。从这些方面来讲,我觉得婚姻很重要。
刘醒龙:婚姻之事于我确是很奇妙。我是有过前科的,不过很失败!因为过来了,曾经经历过的痛苦现在都成了难得的财富。婚姻这东西虽然与爱情有着因果关系,其中区别却很大!爱情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婚姻是既有白天又有黑夜!爱情只要一点烛照,看得见对方的微笑与温柔就够了。婚姻需要的却是阳光,不仅要看到爱情所看到的还要看到爱情所看不到的,譬如那经过化妆和没有经过化妆的岁月的皱纹,愁绪的白发。好的婚姻一定是有缘分的。情投意合的一对,不一定就适合做夫妻。我现在时常会面对自己的太太,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真的!如果不是那一年在大连开完一个会,返回时飞机失事,想散散心,因而改变主意参加了一个原本不想参加的活动,我无法想象什么时候才能遇上她。后来的婚姻在第一眼见到她时就确定了,而她的想法也与我一样。茫茫人海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走到一起,并将那些让人心烦的琐事当成一天接一天的乐趣,其中感受只有心知道。婚姻不能强求,它是天成的。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让两个天远地远的男女走进婚姻,什么理由那是上天的事,对于我,只要觉得幸福就行。
王海?:爱情是人类诸多情感中的一种,现在的一些文学作品把爱情推倒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虚伪的。实际上,爱情很脆弱,它不可能所向披靡,有多少人为了一份好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放弃爱情?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对待婚姻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婚姻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所说的“太认真”指的是有些人把婚姻看成是改变一生的大事,就好像押宝一样,押错了从此万劫不复,其实不是这样,婚姻就是两个人平等相处,心心相通,彼此关心体贴地过日子,如此而已。婚姻消除了距离,两个人之间会感到巨大落差。既然能早结婚,就早结婚,离婚了还有选择的余地。最好不反对同居,同居很重要。恋爱是婚姻的前身,婚姻是恋爱的结果,这句话应该修正一下。同居只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能凑合,那才是有缘。
写作《大校的女儿》特别不顺。写的过程中常常写不下去,甚至写不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对男人不了解,不了解他心里想什么,包括和我生过一个孩子的男人。我所经历的时代,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女都一样,个个都是“铁姑娘”。我的婚姻的失败是因为我不了解男人。我不懂,那么我就白描。我不是想给谁指路,而是自己需要。
毕淑敏:婚姻结合是生物的需要,这是基本的前提。爱情没有不可延续性。有的人说不离婚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本质简明扼要,就是生物的需要。如果看清了这一点,婚姻就还有选择。女性常常在婚姻上寻找寄托的东西,有的要求对方个子高,有的要求高学历,都是为了下一代或者找工作,是在寻找安全感,在婚姻上寻求安全感很重要。
婚姻不是奉献。如果无怨无悔地承受,去自我牺牲,那是一种境界。如果在人格上俯视对方就好不了,因为没人能接受这种精神上的施舍。奉献是基于平等、自愿。婚姻不要违犯法律,剩下的就是自己负责。我认为夫妻间的亲密胜于母子。我的先生对我来说意味着手和脚,是我的一部分,有相依为命的感觉。我们的生命交叉,至亲至爱。
赵玫:跟所有的艺术门类相比,作家群体是思想的群体,他们对人生婚姻生存的状况,更追求一种质量。婚姻的不稳定特别在作家群里的不稳定,我想是跟思考有关,而且他们的思考不是表面的而是更深刻的。当然还有社会的原因。我个人的写作,对于目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一种思考。我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作品,特别是在《欲望旅程》中我说了很多。任何一个婚姻,都应该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最重要,有感情没有婚姻也无所谓。我有自己的想法,就是追求感情的质量,能恒久地爱是第一性的。我现在对于目前整个婚姻的状态,没有质量的婚姻状态,很质疑。如果是这样的婚姻我宁可不要。我非常在意感情的质量,对婚姻的形式不是特别看重。我现在的生存状态大概不与社会合拍,但我有对于自己生存的选择。正是因为这种选择,我每年会在《大家》发表一些比较现代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我现在的感情生活和所谓的家庭状况,都是一致的。我认为人活着就要追求有质量的生存,保持一种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含糊。对社会上传统的或社会的舆论,如果不认同,就不必迁就。婚姻是用一种形式把情感固定下来,但是社会在进步,思想比较前卫的人,比如萨特和波伏瓦终身在一起,他们不结婚,保持了独立性,这同样重要。
程青:在我们年轻时候,身边的朋友都结婚。我就随大流结婚了。适龄结婚,适龄生孩子,一切都很从众。我没觉得婚姻跟想象有什么出入,好像也从来没有设想过婚姻是什么样子。现代社会存在的是比较宽松的婚姻,不再像从前很看重那张纸,更多的是在一起相处和生活,同居、约会都是非常好的感情形式,婚姻不再是唯一。这种舒适度非常重要。结婚是两个人的生活,婚姻变成了三个人的生活。孩子是婚姻很有意思的成果。而比较宽松的婚姻像要好的同事和朋友。
在我的作品中,大多是多姿多彩的情感和婚姻,真正结婚的很少,约会、同居,甚至三角、多角恋爱,有的还以婚姻作为欺骗的手段。这些作品有的是发生过的生活,有的可能发生,有的可能不会发生,但是它肯定是跟现在的社会生活有关。因为生活中这些不稳定的情感刺激着我,所谓幸福感的东西稍纵即逝,沉重的东西却触目惊心。社会的多变带来感情的不稳定,恒久性弱了,发自内心,随性而起,兴之所致的感情多了,感情变得很脆弱,长久的婚姻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婚姻像鞋子,也可以比喻成衣服,首先是遮蔽(保护),然后是保暖,是你适应它,而不是它适应你,面对婚姻和情感,积极也没用,这是随机的事情。
林白:有的人在婚姻状态里可以写出悲观的东西,有的人没有婚姻反而很乐观。这和作家本人的心态有关。我也不是感性的作家,但在处理素材上,在感受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上,与理性的作家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写作是忘记世界的方式。我的作品中也有情感方面的内容,但无法把这种感性的东西变成清晰的看法告诉别人。情感世界很浩翰,变成语言会很干涸。
毛毛:我原来在新疆阜康市委宣传部工作,后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在这里认识了焦耐芳。从他这里,我的一切都开始转折,包括名字。我原来叫毛眉,老焦图省事儿,就叫我毛毛。后来成了我的笔名。
当时我写所谓的哲学散文,越写越艰涩,越写越没有出路,完全没有读者。老焦就劝我,他说我像为了捡一个金苹果跑上歧路的孩子,越跑越远,这么写下去非常苦。我的思路像风筝,很多都是天马行空。他就劝我换条路子,可以把各地的山水融入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倒可以发挥我的优势。当时是在北京的一家小酒馆里喝啤酒,我特别兴奋地拿了地图跟他聊。从鲁院一毕业,我们就开始实施计划。一开始是他陪我走,去新疆、西藏、内蒙、广西,走完一处写一处。云南是我自己去的,因为路费不够两个人的。一个人出门好像自己上台阶没有扶手,老焦也不放心,我走到哪里他都把电话拐弯抹角地打到哪里,每天一封信,直到我回来后还不断地能收到他的信。
我觉得现在很幸福。这两个字说出来很重,因为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常常会目睹别人的不幸,我不由得拿别人的不幸和自己相比,这对自己的婚姻也是一种定位。在鲁院里,男女之间有很多故事,浪漫而短暂,并美其名曰: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谁也没想到我们认认真真地走了10年。我们认真地走路,写作,过日子。在这么纷繁急功近利的社会,日子过得平心静气,很满足。这是一种品位。
老焦的工作也很有成绩。他完成了《狐狸山庄》、46集电视剧《狐狸酋长》,这部电视剧在做同期书。他的作品获过很多奖,最近又完成了论文《重提范长江》。他的成绩里也有我的心血,包括选题的创意、标题符号,我都介入很深。
像街头卖饭的夫妻,一个烧火,一个烙饼,生存结合得越紧密,感情就越牢固。我们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每一部作品都是两个人的心血。这是很坚固的纽带。我们在自己的小作坊,有干不完的事儿。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家眼中笔下的婚姻与爱情
本报记者 舒晋瑜
作家的妙笔生花,常常为我们展现出纷繁多彩的各种生活画面和情感世界;但这些经过提炼或者组合的艺术作品,和现实中作者的生活又有几多关联?他们的婚姻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写作?他们本人又是如何看待婚姻的?
秦文君:我在婚姻这方面的运气比较好。婚姻只能说现在时,起码到今天为止一直蛮好,但也不能说死。不能说婚姻一定美满,变数太大了。结婚时也没觉得特别好,但结婚后觉得自己当时的眼光还是非常对的。我先生学经济,现在是博士生导师,在一所大学任教。我们两个的特点不同,我们各人在做各人一摊,在专业上谁也不明白谁。他写的专业书我不看,我的书他也从来不看。但有些文章他会看,比如我的哪篇随笔写到他了,他一定要马上找来看,看把他写成什么样。《男生贾里》得了很多奖,他从来不看。有意思的是,有一天他进门就说要看一下,他说:“别人问起来我什么都不知道,也不好。”我对他的要求很低,我不期望他支持我,只要不拦我就行。但是在写的过程中,我会习惯地跟他唠叨一下,他是倾听者,我是叙述者。说的过程我的思想会完善起来,有漏洞的话会自己调整。他不是对文学特别在行,也提不出意见,但他会从听众的角度凭直感提出这本书有意思或没意思。特别我写青少年题材的比较多,他会把青少年时代的一些事告诉我,会很细致地、点点滴滴追溯他的童年。从来没有一个异性像他那么详细地告诉我。我也蛮愿意跟他谈,有时会谈到深更半夜。他觉得我是在帮助他回忆,在共同的回忆中,我们都比较愉快。他说:“早知道我的太太写小说,我就报中文系,这样做中文的博导还有用处。”
我们都彼此尊重,给对方空间。比如他一早就出去了,别人找他,我根本不知道他去哪里。但我知道他晚上肯定回来;我出差,跟谁一起去他也不问,但他肯定知道,我到了某地一定会打电话给他。我们在一起很松弛。谈的是我们共同要谈的书,人文方面的,看电影是共同喜欢的,他比较喜欢古典音乐和古典芭蕾。
我先生曾经说:“当时跟你认识时,没想到你会写那么多,没想到你会出名。如果想到这些,也许选择时会考虑一下。”我有时候想,如果我不是作家,我绝不会找一个作家当爱人。因为有时候写作时情感颠倒得很厉害,会被角色所影响,创作虚幻的东西会干扰你的情感。特别是儿童文学,写少女,写儿童,会进入一个非常纯洁的状态,从虚幻的世界再回到现实,是双重的。我自己觉得,他找一个作家做妻子也不容易,有时候我在这方面很抱歉。我先生很宽容。作家很难做一个平常的人,而婚姻是平常的人能得到的。所以作家或艺术家对婚姻和爱情上的变化,我能理解。
陈丹燕:一个人总是要结婚的,如果你看见了你喜欢的人,结婚就是比较好的。婚姻是否适合自己,完全是自己的感觉。对我来讲,婚姻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跟我自己的个性有关,我是喜欢家庭的人,非常希望有一个好的家庭,也喜欢跟家人在一起。像我这样的人就应该有婚姻,也应该有孩子。当时结婚要到单位开介绍信,单位总编还耽心我结婚后会影响工作,我还解释了一番。婚姻对我来说意味着正常的生活,也意味着互相帮助,人不能缺少这些东西,否则就太孤独了。我和我丈夫是大学同学,从我们认识开始,就一起讨论很多事情。他的社会经验比我丰富,阅历多,看人看事情比我看得清楚,我得到他很大的帮助。
对我来讲,生活是非常寂寞的,整个白天都在写作,晚上家里人回来了,我可以从写作的状态走出来,晚上吃完饭可以一起去散步,或者帮自己的孩子做些什么事情,类似这样,是很令人高兴的事情。有时候孩子和丈夫都不在,我一个人就不大能够从工作状态中跑出来。24小时都在写作状态时,会觉得很累,支撑不下去。尤其写长的东西时,我特别愿意跟家里人在一起。在构筑小说的整个世界时,如果没有日常生活拉着你,简直会疯掉。而且我的父母也很在意他们的孩子是否幸福,我的婚姻幸福是对他们很大的安慰。从这些方面来讲,我觉得婚姻很重要。
刘醒龙:婚姻之事于我确是很奇妙。我是有过前科的,不过很失败!因为过来了,曾经经历过的痛苦现在都成了难得的财富。婚姻这东西虽然与爱情有着因果关系,其中区别却很大!爱情里只有黑夜没有白天,婚姻是既有白天又有黑夜!爱情只要一点烛照,看得见对方的微笑与温柔就够了。婚姻需要的却是阳光,不仅要看到爱情所看到的还要看到爱情所看不到的,譬如那经过化妆和没有经过化妆的岁月的皱纹,愁绪的白发。好的婚姻一定是有缘分的。情投意合的一对,不一定就适合做夫妻。我现在时常会面对自己的太太,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真的!如果不是那一年在大连开完一个会,返回时飞机失事,想散散心,因而改变主意参加了一个原本不想参加的活动,我无法想象什么时候才能遇上她。后来的婚姻在第一眼见到她时就确定了,而她的想法也与我一样。茫茫人海中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走到一起,并将那些让人心烦的琐事当成一天接一天的乐趣,其中感受只有心知道。婚姻不能强求,它是天成的。上天不会无缘无故地让两个天远地远的男女走进婚姻,什么理由那是上天的事,对于我,只要觉得幸福就行。
王海?:爱情是人类诸多情感中的一种,现在的一些文学作品把爱情推倒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虚伪的。实际上,爱情很脆弱,它不可能所向披靡,有多少人为了一份好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放弃爱情?这才是真实的,生活原本就是这样。对待婚姻不能不认真,也不能太认真,婚姻其实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所说的“太认真”指的是有些人把婚姻看成是改变一生的大事,就好像押宝一样,押错了从此万劫不复,其实不是这样,婚姻就是两个人平等相处,心心相通,彼此关心体贴地过日子,如此而已。婚姻消除了距离,两个人之间会感到巨大落差。既然能早结婚,就早结婚,离婚了还有选择的余地。最好不反对同居,同居很重要。恋爱是婚姻的前身,婚姻是恋爱的结果,这句话应该修正一下。同居只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能凑合,那才是有缘。
写作《大校的女儿》特别不顺。写的过程中常常写不下去,甚至写不了。因为我发现自己对男人不了解,不了解他心里想什么,包括和我生过一个孩子的男人。我所经历的时代,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女都一样,个个都是“铁姑娘”。我的婚姻的失败是因为我不了解男人。我不懂,那么我就白描。我不是想给谁指路,而是自己需要。
毕淑敏:婚姻结合是生物的需要,这是基本的前提。爱情没有不可延续性。有的人说不离婚是为了孩子,其实它的本质简明扼要,就是生物的需要。如果看清了这一点,婚姻就还有选择。女性常常在婚姻上寻找寄托的东西,有的要求对方个子高,有的要求高学历,都是为了下一代或者找工作,是在寻找安全感,在婚姻上寻求安全感很重要。
婚姻不是奉献。如果无怨无悔地承受,去自我牺牲,那是一种境界。如果在人格上俯视对方就好不了,因为没人能接受这种精神上的施舍。奉献是基于平等、自愿。婚姻不要违犯法律,剩下的就是自己负责。我认为夫妻间的亲密胜于母子。我的先生对我来说意味着手和脚,是我的一部分,有相依为命的感觉。我们的生命交叉,至亲至爱。
赵玫:跟所有的艺术门类相比,作家群体是思想的群体,他们对人生婚姻生存的状况,更追求一种质量。婚姻的不稳定特别在作家群里的不稳定,我想是跟思考有关,而且他们的思考不是表面的而是更深刻的。当然还有社会的原因。我个人的写作,对于目前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保持一种思考。我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作品,特别是在《欲望旅程》中我说了很多。任何一个婚姻,都应该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最重要,有感情没有婚姻也无所谓。我有自己的想法,就是追求感情的质量,能恒久地爱是第一性的。我现在对于目前整个婚姻的状态,没有质量的婚姻状态,很质疑。如果是这样的婚姻我宁可不要。我非常在意感情的质量,对婚姻的形式不是特别看重。我现在的生存状态大概不与社会合拍,但我有对于自己生存的选择。正是因为这种选择,我每年会在《大家》发表一些比较现代的作品,这些作品与我现在的感情生活和所谓的家庭状况,都是一致的。我认为人活着就要追求有质量的生存,保持一种自己的选择,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含糊。对社会上传统的或社会的舆论,如果不认同,就不必迁就。婚姻是用一种形式把情感固定下来,但是社会在进步,思想比较前卫的人,比如萨特和波伏瓦终身在一起,他们不结婚,保持了独立性,这同样重要。
程青:在我们年轻时候,身边的朋友都结婚。我就随大流结婚了。适龄结婚,适龄生孩子,一切都很从众。我没觉得婚姻跟想象有什么出入,好像也从来没有设想过婚姻是什么样子。现代社会存在的是比较宽松的婚姻,不再像从前很看重那张纸,更多的是在一起相处和生活,同居、约会都是非常好的感情形式,婚姻不再是唯一。这种舒适度非常重要。结婚是两个人的生活,婚姻变成了三个人的生活。孩子是婚姻很有意思的成果。而比较宽松的婚姻像要好的同事和朋友。
在我的作品中,大多是多姿多彩的情感和婚姻,真正结婚的很少,约会、同居,甚至三角、多角恋爱,有的还以婚姻作为欺骗的手段。这些作品有的是发生过的生活,有的可能发生,有的可能不会发生,但是它肯定是跟现在的社会生活有关。因为生活中这些不稳定的情感刺激着我,所谓幸福感的东西稍纵即逝,沉重的东西却触目惊心。社会的多变带来感情的不稳定,恒久性弱了,发自内心,随性而起,兴之所致的感情多了,感情变得很脆弱,长久的婚姻显得非常难能可贵。
婚姻像鞋子,也可以比喻成衣服,首先是遮蔽(保护),然后是保暖,是你适应它,而不是它适应你,面对婚姻和情感,积极也没用,这是随机的事情。
林白:有的人在婚姻状态里可以写出悲观的东西,有的人没有婚姻反而很乐观。这和作家本人的心态有关。我也不是感性的作家,但在处理素材上,在感受和表达世界的方式上,与理性的作家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可以对一切置之不理,写作是忘记世界的方式。我的作品中也有情感方面的内容,但无法把这种感性的东西变成清晰的看法告诉别人。情感世界很浩翰,变成语言会很干涸。
毛毛:我原来在新疆阜康市委宣传部工作,后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在这里认识了焦耐芳。从他这里,我的一切都开始转折,包括名字。我原来叫毛眉,老焦图省事儿,就叫我毛毛。后来成了我的笔名。
当时我写所谓的哲学散文,越写越艰涩,越写越没有出路,完全没有读者。老焦就劝我,他说我像为了捡一个金苹果跑上歧路的孩子,越跑越远,这么写下去非常苦。我的思路像风筝,很多都是天马行空。他就劝我换条路子,可以把各地的山水融入自己的文章中,这样倒可以发挥我的优势。当时是在北京的一家小酒馆里喝啤酒,我特别兴奋地拿了地图跟他聊。从鲁院一毕业,我们就开始实施计划。一开始是他陪我走,去新疆、西藏、内蒙、广西,走完一处写一处。云南是我自己去的,因为路费不够两个人的。一个人出门好像自己上台阶没有扶手,老焦也不放心,我走到哪里他都把电话拐弯抹角地打到哪里,每天一封信,直到我回来后还不断地能收到他的信。
我觉得现在很幸福。这两个字说出来很重,因为包含了太多的东西。常常会目睹别人的不幸,我不由得拿别人的不幸和自己相比,这对自己的婚姻也是一种定位。在鲁院里,男女之间有很多故事,浪漫而短暂,并美其名曰: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谁也没想到我们认认真真地走了10年。我们认真地走路,写作,过日子。在这么纷繁急功近利的社会,日子过得平心静气,很满足。这是一种品位。
老焦的工作也很有成绩。他完成了《狐狸山庄》、46集电视剧《狐狸酋长》,这部电视剧在做同期书。他的作品获过很多奖,最近又完成了论文《重提范长江》。他的成绩里也有我的心血,包括选题的创意、标题符号,我都介入很深。
像街头卖饭的夫妻,一个烧火,一个烙饼,生存结合得越紧密,感情就越牢固。我们相互促进,相互帮助,每一部作品都是两个人的心血。这是很坚固的纽带。我们在自己的小作坊,有干不完的事儿。
稿件来源: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