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河南同乡会成了

想在俺河南混的好,这些河南方言必须得知道!
2014-10-04 郑州吃货
小编一直有这样的思想,不管去哪儿旅游,少不了与卖家打交道,特产神马的总是想带回一些。虽然普通话已经普及至各个领域,但是,如果你会一些本地方言,总觉得有种入乡随俗的感觉,拉近与卖家的距离的同时,不至于被坑的太惨...重点是,讨价还价神马的比较容易,绝对能为你节省一笔开支。
  如果你是河南本地人,你能保证都听过这些方言吗?好吧,小编自黑一下,愧对本土人...如果你是外地朋友,有必要学习一下,如何与河南卖家拉近距离,更容易还价,哈哈...总之,小编已经尽力~就帮你到这儿了...

  A
  ●腌臜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是骂人的单词。例:“你真是个腌臜菜”。
  ●腌臜(ā za)奚落、数落,连骂带训的意思。例:“你腌臜我有啥意思!”
  ●嗸糟(aō zao)同“腌臜”,两词通用。例:“我嗸糟他一顿,他鳖气不吭。”
  ●挨(aí)省略了名词的简用,通常是否定式的批评他人说的或做的不对。例:“去挨呗,根本没那回事儿。”
  ●挨皮鞋(aí pí xié)借代词,意思是否定他人的说法儿或做法儿,该挨皮鞋踢或踹,但不是真用皮鞋踢或踹。这里皮鞋是借代词。同单音阶词挨一个意思。例:“说瞎话不是?挨皮鞋呗!”
  ●嗷嗷(āo ao)⑴喊叫 ⑵哭声状例⑴:“一点儿小事儿,你嗷嗷啥。”例⑵:“多大委屈呀?别嗷嗷啦,听话。”
  ●熬糟(āo zao)通常指日常生活垃圾、废物,也直接用来形容人。例:“包装托运队那几个货吃、喝、嫖、赌、偷、抢、拿,啥坏事儿都干,简至一帮熬糟。这不,前天晚上叫公安抓啦。真是恶有恶报!”
  ●俺(ǎn)我、我们。 .
  ●安生(ān shēng)安静地呆着。例:“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安生。”

  B
  ●拔丝儿(bá sīr)⑴、形容俩人关系密切。例:“马三儿和建国,那是拔丝儿。” ⑵、代指未婚男女恋爱关系或夫妻。例:“那是谁呀?那是他(她)拔丝儿。”
  ●半掩门儿(bàn yě mér)骂人的话,原意指暗娼。郑州话里,不专指暗娼,形容人特下贱。
  ●半拉(bàn lā)半个,即二分之一个。例:“今天早上吃了半拉馍,喝了一碗小米稀饭。”
  ●不罗盖儿(bū luō gèr)膝盖。
  ●不得劲儿(bū dé jièr)⑴、不舒服、不爽。例:“我今天浑身不得劲儿,得请一天假,看看大夫。”⑵、不合适、不大好、不人物。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就事论事,说人家小时候咋啦咋啦,你这话说咧不得劲儿。”“一点儿小事儿就打小报告,我看不得劲儿。”
  ●卟膦(bú lìn)人的指甲或树的枝杈、草的刺叶在人体表面重重擦划过后,肌体上肿起的凸道子叫卟膦,出血的叫血卟膦。
  ●摆治(baí zhì)⑴、修理、整理。例:“我这自行车把老死(不活络),你给摆治一下吧。”⑵、出损招让人活受罪,有欺负、为难、玩弄人的意思。例:“敢给我糙蛋(见“糙蛋”)?看我不摆治死你。”
  ●不粘弦(bū zhān xián)功夫不到家,上不了台面。例:“给我比,你那两下子通不粘弦咧。”
  ●拨拉(bú là)不费劲的用手拨弄。例⑴:“看你垒那墙,一拨拉都倒。”例⑵:“你身上有点儿土,赶快拨拉拨拉。”
  ●掰活(baī huó)指教。例:“还得我来掰活掰活你,垒墙砖得错缝,知道吧?”
  ●鼻咯渣(bí gè zhā)鼻腔内的脏物,也有叫鼻屎的。
  ●包(baō)赔偿。例:“给人家玻璃打烂啦,包人家五块钱。”
  ●别(báo)不要,跟别一个意思,发薄音。例:“那地方危险,你可别去。”
  ●孛(bó)郑州话说猪、狗、猫生崽叫孛。崽可以叫娃儿,如猪娃儿、狗娃儿、猫娃儿。而牛、马、羊生产叫下或生,其崽分别叫牛犊儿、马驹儿、羊羔儿。
  ●不瓤秆儿(bū ráng gěr)不简单,夸赞的词。例:“关键时刻,老三真不瓤秆儿,最后还是把小偷逮住啦。”
  ●不强中(bū qiāng zhōng)不一定行,未必可以。例:“根据小丽平常咧学习成绩,这次考重点大学,我看不强中。”
  ●鳖气不吭(biē qì bū kēng)无理不申辩,或畏惧不申辩。例:“我说他一顿,他鳖气不吭。”
  ●不适闲儿(bū shí xér)⑴、不停地干这干那,一会儿也不肯休息。例:“他媳妇一天到晚不适闲,家里、院里拾掇咧干干净净。”⑵、不间歇、不停歇。如:“那条狗不适闲儿地叫”;“喇叭不适闲儿地响”,等等,诸如此类。
  ●别(bái)别,不要的意思,发音不同。
  ●八(bá)数词,同8。在郑州话中,同一个单词、同一个意思与不同的词搭配成词组,发不同的声调而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并不多见,八即是典型。八(bā)与量词个、块、对、队搭配时,音八(bá);搭配其它量词,仍音八(bā)。例:吃了八(bá)个包子。八(bá)块八(bā)毛八(bā)。
  ●不递招(bú dì zhāo)没有本事、本领来展示、抗衡。例:“就他那两下子给我比,根本不递招。”
  ●伯(bāi)
父亲的兄长。但由于郑州人员构成复杂,有些人原籍习俗把父亲叫伯。所以,碰到郑州的人叫伯,多半是对父亲的称呼。还有许多郑州人不把父亲叫伯,为什么会把
伯作为郑州单词呢?主要这个词曾流行于球场。郑州球迷对某位场上人员(比如裁判)意见大了,无以发泄,其中有一位就会喊:“裁判他伯--”球迷就会齐声呼应:“唉--”你听清楚了就纳闷儿,干吗当裁判的伯父呢?其实,郑州球迷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是在争当裁判的爸爸呢!

  C
  ●裁坏(cái huài)⑴、残废。例:“他腿裁坏啦。”即他的腿残废了。⑵、动词,致残。例:“你再给我雅,我裁坏喽你。”意即你再不给我老实点儿,我打残你,让你成残废人。
  ●糙蛋(cào dàn)明目张胆不顺从。例:“你糙蛋咧不是?
  ●吃二馍(chī èr mó)指以恐吓、暴力、要挟等手段分享不义之财。
  ●叉拉(chǎ là)把腿张开,通常形容某些人走路的姿态,把罗圈腿称作叉拉鸡。
  ●疵毛(cī máo)差劲,不好。例:“你这人真疵毛。”
  ●差皮(chā pí)出麻烦,不顺利,失败。例:“唉!又把事儿办差皮啦。”“今天办了个差皮事儿。”
  ●菜(cài)1、偷摸。例:“他菜人家的钱包。”2、低级、低档。例:“这货真菜,啥事儿也办不成。”
  ●差气(chā qì)与理想的或该达到的状况有差距。例:“你这人咋镇差气。”“你办这事儿可真差气。”也说差劲儿。
  ●菜头(cài tóu)指软弱、被讹诈的对象。例:“就你是个菜头。”
  ●猜枚(cāi méi)郑州酒场主要酒令之一,非常盛行,普及率很高;两人同时伸出1-5个手指头、同时喊出10以内(含10)数字,手到口到,以说中两人手指之和为胜。猜枚之妙,在于叫的韵律及明堂,如叫“2”,就有哥俩-好、两相好、俩-不错、再好好......其它一心敬你、一点高哇;三星高照、三桃园;四季发财、四红喜呀;五魁首、魁五首;六六顺、顺了吧;巧七枚、七巧仙;八匹马、八大仙;快九州、快来到;全都有、全来到等等。促进下酒,颇有效能。广泛盛行于中低饭店或民居、排挡。现已逐渐衰落。
  ●出酒(chū jiǔ)酗酒后呕吐。
  ●踀履(chū lǘ)身体下蹲、重心尽量向下地朝下滑走。例:“山坡有点陡,他不敢立着下去,只好往下踀履。”
  ●藏老闷儿(cáng lǎo mēr)【游戏】儿时的一种游戏,即捉迷藏。
  ●槌(chúi)⑴、动词:用拳击打。例:“我槌了他几下。”⑵、名词:拳头。例:“他打我几槌。”
  ●呲(cī)不着边际的胡吹乱侃,被认为有无中生有还煞有介事的言论。也叫瞎呲、胡呲、呲牛B。例:“你给那儿瞎呲啥咧?老三昨天一直在家,啥时候跑到西郊啦?”
  ●窜(cuān)形容跑得快的样子。例:“那小子一会儿可窜没影儿啦。”
  ●憷(chù)害怕、畏缩。例:“那次中过一回电,现在看见电器都憷。”
  ●赤马脚(chī mā jiō)光脚。
  ●赤马肚(chī mǎ dū)裸体。
  ●疵马糊(cī mǎ hū)眼屎。
  ●疵拉胡(cī la hú)形容人或事不地道。例⑴:“这人真疵拉胡。”例⑵:“这事儿办得可真疵拉胡。”
  ●戳哄(chuó hòng)在背后煽风点火,挑唆煽动。例:“他在这儿闹,是你戳哄咧不是?”
  ●铲儿(chěr)⑴、一种工具。⑵、个人的本事,同魔儿。例:“你那铲儿到那儿中不中?”
  ●擦包(cā baō)擦屁股。手纸也叫擦包纸。
  ●锤包锤(chúi baō chúi)【游戏】⑴、一种以手指不同形状分别代表剪刀、石头、布的二人(或多人)分胜负的游戏,有的地方就叫“剪刀石头布”。⑵、这种游戏的口令。一人喊:“锤-包-锤!”当第二个锤字喊出口的同时,参加的人同时伸出代表不同意思手形。拳头=锤、巴掌=包、中指食指=剪;胜负关系:锤→剪→包→锤。
  ●呲愣(cī lěng)形容人不服,敢于表现出勇于反抗的样子。例:“你敢给我呲愣?”“我就给你呲愣,你咋着我?”
  ●欻街虎(chuā jiē hǔ)困难时期,因饥饿而从别人手中抢夺食物的人。
  ●抓(chuá)突然抢夺。例:“我刚拿出来,叫他一下抓走了。”
●抓子儿(chuá zěr)【游戏】学龄期游戏。一般用10个左右石子儿,随意撒在地上,捡起一子儿向上扔,趁子儿未落下之际,扔子儿手迅速抓起地上一子儿接住落下之子儿;如此直到将地上子儿全抓在手里。然后再撒,两个两个抓;三个三个抓......一次未接好,换对方抓。
  ●糙急儿(cào jér)发急,耐不住性子。例:“说好10点到,现在10点半了,还不来,让我等咧糙急儿。”
  ●肠子肚子拨郎鼓子(cháng zi dǔ zi bū lǎng gǔ zi)泛指人或动物的全部内脏。
  
  D

  ●蹬大轮儿(dēng dà lúnr)专指偷盗货运列车的盗窃犯。
  ●蹬蛋(dēng dàn)指谈恋爱的人分手。
  ●叨菜(dāo cài)1、用筷子夹菜,简称叨。2、象吃菜一样容易赚钱。例:“这小子干这一行不少叨菜。这货跑一趟叨了一杠多。”即这个人一趟赚了一万多。3、利用掌握别人短处的优势,敲别人的竹杠。例:“这小子这回叨咧不少,咱得叨他一回。”
  ●兑大的(duì dà dí)⑴、几个人胡呲乱吹侃大山,闲聊瞎喷互捉短。例:“那几个人没事儿整天就会兑大的。”⑵、也暗喻吹牛皮。例:“你也别给我兑大的,事儿办成了我再谢你。”
  ●捯饬(dáo chì)装扮、修饰。
  ●捣鼓(dáo gù)也叫鼓捣。1、摆弄、修理东西。例:“一个收音机,他能捣鼓坏,也能捣鼓好。”2、背后算计别人。例:“又捣鼓人咧不是?”
  ●点不住滚儿(diǎn bú zhù gǔnr)管不了多大用。例:“这次事儿戳大了,三百五百点不住滚儿。”
  ●对孬(duì nāo)以毒攻毒,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讲理,论堆儿。例:“我就给他对孬,看他能咋着我。”
  ●屌闷儿(diǎo mēnr)相当于骂人屌样。
  ●弟儿们(dìr mèn)跟哥儿们意思一样。
  ●待见(dài jian)喜欢。相反,就是不待见。例:“小四儿可废受,我不待见他。你待见,你领他去。”
  ●提溜(dí liù)1、用手提起挪动, 用手拎着。例:“把那东西提溜过来。”2、玩具陀螺,亦称地溜。
  ●掉坯儿(diào pīer)象老土墙一样掉土渣子,形容坏到极端,通常还形容人穷,说他家穷咧掉坯儿。
  ●嘟噜(dū lǔ)⑴、成串成团。例:“我买了一嘟噜葡萄。”⑵、向下垂着。例:“回来就嘟噜个脸,叫谁看咧?”⑶、连续不断地以小声表达不满。例:“我一回来你就嘟噜,还有完没完?”
  ●嘟囔(dū náng)带有抱怨的自言自语。例:“就说你一句,你嘟囔半天,你说有啥不满意?”
  ●鸟兴(diáo xìng)威风、得意、高兴,一般是贬义用法。例:“可办成一件事儿,看你鸟兴咧样,可不着你姓啥啦。”
  ●滴拉孙儿(dī la sūnr)1、孙子的后辈。2、一般是骂人的话。例:“我要是说瞎话,我是滴拉孙。”
  ●打盘儿(dǎ pěr)打算。例:“这事儿你打盘儿咋办?”
  ●墩儿(dūer)原指可供人坐的园木节,城市中没这东西,就泛指大小板凳。
  ●嗲(dià)地上。例:“没墩儿,就坐嗲吧。”
  ●嗲(diá)底下。如床嗲,即床下面。
  ●多(duó)多少的缩略词。例:“这车得多钱?”就是问:买这一辆车得花多少钱?
  ●蛋曹(dàn cáo)轻蔑用语,意谓小孩儿、没长大,通常指称年龄比自己小的人。例:“小蛋曹,你知道啥!”
  ●挡宝儿(dáng bǎor)泡妞,找女人,嫖娼。例:“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去挡宝儿啦?”

  
 
想在俺河南混的好,这些河南方言必须得知道!
2014-10-04 郑州吃货
小编一直有这样的思想,不管去哪儿旅游,少不了与卖家打交道,特产神马的总是想带回一些。虽然普通话已经普及至各个领域,但是,如果你会一些本地方言,总觉得有种入乡随俗的感觉,拉近与卖家的距离的同时,不至于被坑的太惨...重点是,讨价还价神马的比较容易,绝对能为你节省一笔开支。
  如果你是河南本地人,你能保证都听过这些方言吗?好吧,小编自黑一下,愧对本土人...如果你是外地朋友,有必要学习一下,如何与河南卖家拉近距离,更容易还价,哈哈...总之,小编已经尽力~就帮你到这儿了...

  A
  ●腌臜菜(ā za caì)形容人猥琐、下贱,让人看不起。是骂人的单词。例:“你真是个腌臜菜”。
  ●腌臜(ā za)奚落、数落,连骂带训的意思。例:“你腌臜我有啥意思!”
  ●嗸糟(aō zao)同“腌臜”,两词通用。例:“我嗸糟他一顿,他鳖气不吭。”
  ●挨(aí)省略了名词的简用,通常是否定式的批评他人说的或做的不对。例:“去挨呗,根本没那回事儿。”
  ●挨皮鞋(aí pí xié)借代词,意思是否定他人的说法儿或做法儿,该挨皮鞋踢或踹,但不是真用皮鞋踢或踹。这里皮鞋是借代词。同单音阶词挨一个意思。例:“说瞎话不是?挨皮鞋呗!”
  ●嗷嗷(āo ao)⑴喊叫 ⑵哭声状例⑴:“一点儿小事儿,你嗷嗷啥。”例⑵:“多大委屈呀?别嗷嗷啦,听话。”
  ●熬糟(āo zao)通常指日常生活垃圾、废物,也直接用来形容人。例:“包装托运队那几个货吃、喝、嫖、赌、偷、抢、拿,啥坏事儿都干,简至一帮熬糟。这不,前天晚上叫公安抓啦。真是恶有恶报!”
  ●俺(ǎn)我、我们。 .
  ●安生(ān shēng)安静地呆着。例:“这孩子一点儿也不安生。”

  B
  ●拔丝儿(bá sīr)⑴、形容俩人关系密切。例:“马三儿和建国,那是拔丝儿。” ⑵、代指未婚男女恋爱关系或夫妻。例:“那是谁呀?那是他(她)拔丝儿。”
  ●半掩门儿(bàn yě mér)骂人的话,原意指暗娼。郑州话里,不专指暗娼,形容人特下贱。
  ●半拉(bàn lā)半个,即二分之一个。例:“今天早上吃了半拉馍,喝了一碗小米稀饭。”
  ●不罗盖儿(bū luō gèr)膝盖。
  ●不得劲儿(bū dé jièr)⑴、不舒服、不爽。例:“我今天浑身不得劲儿,得请一天假,看看大夫。”⑵、不合适、不大好、不人物。例:“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就事论事,说人家小时候咋啦咋啦,你这话说咧不得劲儿。”“一点儿小事儿就打小报告,我看不得劲儿。”
  ●卟膦(bú lìn)人的指甲或树的枝杈、草的刺叶在人体表面重重擦划过后,肌体上肿起的凸道子叫卟膦,出血的叫血卟膦。
  ●摆治(baí zhì)⑴、修理、整理。例:“我这自行车把老死(不活络),你给摆治一下吧。”⑵、出损招让人活受罪,有欺负、为难、玩弄人的意思。例:“敢给我糙蛋(见“糙蛋”)?看我不摆治死你。”
  ●不粘弦(bū zhān xián)功夫不到家,上不了台面。例:“给我比,你那两下子通不粘弦咧。”
  ●拨拉(bú là)不费劲的用手拨弄。例⑴:“看你垒那墙,一拨拉都倒。”例⑵:“你身上有点儿土,赶快拨拉拨拉。”
  ●掰活(baī huó)指教。例:“还得我来掰活掰活你,垒墙砖得错缝,知道吧?”
  ●鼻咯渣(bí gè zhā)鼻腔内的脏物,也有叫鼻屎的。
  ●包(baō)赔偿。例:“给人家玻璃打烂啦,包人家五块钱。”
  ●别(báo)不要,跟别一个意思,发薄音。例:“那地方危险,你可别去。”
  ●孛(bó)郑州话说猪、狗、猫生崽叫孛。崽可以叫娃儿,如猪娃儿、狗娃儿、猫娃儿。而牛、马、羊生产叫下或生,其崽分别叫牛犊儿、马驹儿、羊羔儿。
  ●不瓤秆儿(bū ráng gěr)不简单,夸赞的词。例:“关键时刻,老三真不瓤秆儿,最后还是把小偷逮住啦。”
  ●不强中(bū qiāng zhōng)不一定行,未必可以。例:“根据小丽平常咧学习成绩,这次考重点大学,我看不强中。”
  ●鳖气不吭(biē qì bū kēng)无理不申辩,或畏惧不申辩。例:“我说他一顿,他鳖气不吭。”
  ●不适闲儿(bū shí xér)⑴、不停地干这干那,一会儿也不肯休息。例:“他媳妇一天到晚不适闲,家里、院里拾掇咧干干净净。”⑵、不间歇、不停歇。如:“那条狗不适闲儿地叫”;“喇叭不适闲儿地响”,等等,诸如此类。
  ●别(bái)别,不要的意思,发音不同。
  ●八(bá)数词,同8。在郑州话中,同一个单词、同一个意思与不同的词搭配成词组,发不同的声调而表达同一种意思的,并不多见,八即是典型。八(bā)与量词个、块、对、队搭配时,音八(bá);搭配其它量词,仍音八(bā)。例:吃了八(bá)个包子。八(bá)块八(bā)毛八(bā)。
  ●不递招(bú dì zhāo)没有本事、本领来展示、抗衡。例:“就他那两下子给我比,根本不递招。”
  ●伯(bāi)
父亲的兄长。但由于郑州人员构成复杂,有些人原籍习俗把父亲叫伯。所以,碰到郑州的人叫伯,多半是对父亲的称呼。还有许多郑州人不把父亲叫伯,为什么会把
伯作为郑州单词呢?主要这个词曾流行于球场。郑州球迷对某位场上人员(比如裁判)意见大了,无以发泄,其中有一位就会喊:“裁判他伯--”球迷就会齐声呼应:“唉--”你听清楚了就纳闷儿,干吗当裁判的伯父呢?其实,郑州球迷明白其中的意思,他们是在争当裁判的爸爸呢!

  C
  ●裁坏(cái huài)⑴、残废。例:“他腿裁坏啦。”即他的腿残废了。⑵、动词,致残。例:“你再给我雅,我裁坏喽你。”意即你再不给我老实点儿,我打残你,让你成残废人。
  ●糙蛋(cào dàn)明目张胆不顺从。例:“你糙蛋咧不是?
  ●吃二馍(chī èr mó)指以恐吓、暴力、要挟等手段分享不义之财。
  ●叉拉(chǎ là)把腿张开,通常形容某些人走路的姿态,把罗圈腿称作叉拉鸡。
  ●疵毛(cī máo)差劲,不好。例:“你这人真疵毛。”
  ●差皮(chā pí)出麻烦,不顺利,失败。例:“唉!又把事儿办差皮啦。”“今天办了个差皮事儿。”
  ●菜(cài)1、偷摸。例:“他菜人家的钱包。”2、低级、低档。例:“这货真菜,啥事儿也办不成。”
  ●差气(chā qì)与理想的或该达到的状况有差距。例:“你这人咋镇差气。”“你办这事儿可真差气。”也说差劲儿。
  ●菜头(cài tóu)指软弱、被讹诈的对象。例:“就你是个菜头。”
  ●猜枚(cāi méi)郑州酒场主要酒令之一,非常盛行,普及率很高;两人同时伸出1-5个手指头、同时喊出10以内(含10)数字,手到口到,以说中两人手指之和为胜。猜枚之妙,在于叫的韵律及明堂,如叫“2”,就有哥俩-好、两相好、俩-不错、再好好......其它一心敬你、一点高哇;三星高照、三桃园;四季发财、四红喜呀;五魁首、魁五首;六六顺、顺了吧;巧七枚、七巧仙;八匹马、八大仙;快九州、快来到;全都有、全来到等等。促进下酒,颇有效能。广泛盛行于中低饭店或民居、排挡。现已逐渐衰落。
  ●出酒(chū jiǔ)酗酒后呕吐。
  ●踀履(chū lǘ)身体下蹲、重心尽量向下地朝下滑走。例:“山坡有点陡,他不敢立着下去,只好往下踀履。”
  ●藏老闷儿(cáng lǎo mēr)【游戏】儿时的一种游戏,即捉迷藏。
  ●槌(chúi)⑴、动词:用拳击打。例:“我槌了他几下。”⑵、名词:拳头。例:“他打我几槌。”
  ●呲(cī)不着边际的胡吹乱侃,被认为有无中生有还煞有介事的言论。也叫瞎呲、胡呲、呲牛B。例:“你给那儿瞎呲啥咧?老三昨天一直在家,啥时候跑到西郊啦?”
  ●窜(cuān)形容跑得快的样子。例:“那小子一会儿可窜没影儿啦。”
  ●憷(chù)害怕、畏缩。例:“那次中过一回电,现在看见电器都憷。”
  ●赤马脚(chī mā jiō)光脚。
  ●赤马肚(chī mǎ dū)裸体。
  ●疵马糊(cī mǎ hū)眼屎。
  ●疵拉胡(cī la hú)形容人或事不地道。例⑴:“这人真疵拉胡。”例⑵:“这事儿办得可真疵拉胡。”
  ●戳哄(chuó hòng)在背后煽风点火,挑唆煽动。例:“他在这儿闹,是你戳哄咧不是?”
  ●铲儿(chěr)⑴、一种工具。⑵、个人的本事,同魔儿。例:“你那铲儿到那儿中不中?”
  ●擦包(cā baō)擦屁股。手纸也叫擦包纸。
  ●锤包锤(chúi baō chúi)【游戏】⑴、一种以手指不同形状分别代表剪刀、石头、布的二人(或多人)分胜负的游戏,有的地方就叫“剪刀石头布”。⑵、这种游戏的口令。一人喊:“锤-包-锤!”当第二个锤字喊出口的同时,参加的人同时伸出代表不同意思手形。拳头=锤、巴掌=包、中指食指=剪;胜负关系:锤→剪→包→锤。
  ●呲愣(cī lěng)形容人不服,敢于表现出勇于反抗的样子。例:“你敢给我呲愣?”“我就给你呲愣,你咋着我?”
  ●欻街虎(chuā jiē hǔ)困难时期,因饥饿而从别人手中抢夺食物的人。
  ●抓(chuá)突然抢夺。例:“我刚拿出来,叫他一下抓走了。”
●抓子儿(chuá zěr)【游戏】学龄期游戏。一般用10个左右石子儿,随意撒在地上,捡起一子儿向上扔,趁子儿未落下之际,扔子儿手迅速抓起地上一子儿接住落下之子儿;如此直到将地上子儿全抓在手里。然后再撒,两个两个抓;三个三个抓......一次未接好,换对方抓。
  ●糙急儿(cào jér)发急,耐不住性子。例:“说好10点到,现在10点半了,还不来,让我等咧糙急儿。”
  ●肠子肚子拨郎鼓子(cháng zi dǔ zi bū lǎng gǔ zi)泛指人或动物的全部内脏。
  
  D

  ●蹬大轮儿(dēng dà lúnr)专指偷盗货运列车的盗窃犯。
  ●蹬蛋(dēng dàn)指谈恋爱的人分手。
  ●叨菜(dāo cài)1、用筷子夹菜,简称叨。2、象吃菜一样容易赚钱。例:“这小子干这一行不少叨菜。这货跑一趟叨了一杠多。”即这个人一趟赚了一万多。3、利用掌握别人短处的优势,敲别人的竹杠。例:“这小子这回叨咧不少,咱得叨他一回。”
  ●兑大的(duì dà dí)⑴、几个人胡呲乱吹侃大山,闲聊瞎喷互捉短。例:“那几个人没事儿整天就会兑大的。”⑵、也暗喻吹牛皮。例:“你也别给我兑大的,事儿办成了我再谢你。”
  ●捯饬(dáo chì)装扮、修饰。
  ●捣鼓(dáo gù)也叫鼓捣。1、摆弄、修理东西。例:“一个收音机,他能捣鼓坏,也能捣鼓好。”2、背后算计别人。例:“又捣鼓人咧不是?”
  ●点不住滚儿(diǎn bú zhù gǔnr)管不了多大用。例:“这次事儿戳大了,三百五百点不住滚儿。”
  ●对孬(duì nāo)以毒攻毒,死猪不怕开水烫,不讲理,论堆儿。例:“我就给他对孬,看他能咋着我。”
  ●屌闷儿(diǎo mēnr)相当于骂人屌样。
  ●弟儿们(dìr mèn)跟哥儿们意思一样。
  ●待见(dài jian)喜欢。相反,就是不待见。例:“小四儿可废受,我不待见他。你待见,你领他去。”
  ●提溜(dí liù)1、用手提起挪动, 用手拎着。例:“把那东西提溜过来。”2、玩具陀螺,亦称地溜。
  ●掉坯儿(diào pīer)象老土墙一样掉土渣子,形容坏到极端,通常还形容人穷,说他家穷咧掉坯儿。
  ●嘟噜(dū lǔ)⑴、成串成团。例:“我买了一嘟噜葡萄。”⑵、向下垂着。例:“回来就嘟噜个脸,叫谁看咧?”⑶、连续不断地以小声表达不满。例:“我一回来你就嘟噜,还有完没完?”
  ●嘟囔(dū náng)带有抱怨的自言自语。例:“就说你一句,你嘟囔半天,你说有啥不满意?”
  ●鸟兴(diáo xìng)威风、得意、高兴,一般是贬义用法。例:“可办成一件事儿,看你鸟兴咧样,可不着你姓啥啦。”
  ●滴拉孙儿(dī la sūnr)1、孙子的后辈。2、一般是骂人的话。例:“我要是说瞎话,我是滴拉孙。”
  ●打盘儿(dǎ pěr)打算。例:“这事儿你打盘儿咋办?”
  ●墩儿(dūer)原指可供人坐的园木节,城市中没这东西,就泛指大小板凳。
  ●嗲(dià)地上。例:“没墩儿,就坐嗲吧。”
  ●嗲(diá)底下。如床嗲,即床下面。
  ●多(duó)多少的缩略词。例:“这车得多钱?”就是问:买这一辆车得花多少钱?
  ●蛋曹(dàn cáo)轻蔑用语,意谓小孩儿、没长大,通常指称年龄比自己小的人。例:“小蛋曹,你知道啥!”
  ●挡宝儿(dáng bǎor)泡妞,找女人,嫖娼。例:“昨天晚上是不是又去挡宝儿啦?”

  
太经典了
 
 ●兑汇(duì huì)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企事业单位里以工会小组为单位,个人定期(每月)少量筹资以解决小组成员临时困难为目的的集资形式。月借月还,其余存储蓄所,年度还本钱,利息均分或办点福利。现已无存。后延伸意为给他人送钱,比如送婚喜钱。
  ●怼(duǐ)⑴、不给情面的语言冲突。例:“我听他说咧不在理,就直接怼他一顿。”两人吵几句,就说“他俩怼了几句”。⑵、碰撞。例:“过马路操点儿心,别让汽车怼住喽。”“报告班长,李小毛用胳膊肘怼我。”
  ●得劲儿(dé jìnr)舒服,爽,好得很。例:“这话说咧得劲儿。”“这菜吃咧得劲儿!”“这汤喝住得劲儿。”“这活干咧得劲儿。”“这事儿办咧得劲儿。”建业足球场上表现好,球迷大喊“得劲儿!”得劲儿用途十分广泛,椅子、板凳坐着得劲儿,鞋子穿着得劲儿,床上躺着得劲儿等等。如说不得劲儿,并不简单是得劲儿的反义,见不得劲儿。
  ●带样(dài yàng)做作,心里不服脸上表现出来。例:“你给我带样咧不是?”
  ●蹬腿儿(dēng tuěr)指人或动物死亡,中性偏贬。例:“黄世仁挨了一枪,蹬腿儿拉。”
  ●捯饬(dáo chì)装扮,修饰使之更好。物品可以捯饬,但更多的用于人,比如脸可以捯饬,衣饰也可以捯饬。
  ●肚么脐(dù me qí)肚脐眼儿。
  ●大(dá )某地对父亲的称谓,在郑州并不流行。但在郑州口语中却经常听到“他大咧个蛋”、“大那头”,骂的人话。
  ●点儿悖(děr bèi)诸事儿不走运,赶不上好的机遇。例:“正长身体吃了糠,正长知识闹学慌,该上班啦下了乡,你说我是不是点儿悖?”
  ●得儿(déi)原本是吆喝牲口的口令,郑州人口头常说我日他得儿并非是骂人,只是一种感叹语句。
  ●吊膀(diào bàng)义同吊膀子。郑州口语中,一般指女性向男性卖乖耍嗲、卖弄风骚、献媚勾引叫吊膀。男性勾引女性不叫吊膀。例:“唉!那个女咧给你吊膀咧。”
  ●斗鸡(dòu jī)⑴、鸡的一个品种,高大、健壮、喜斗。【游戏】⑵、
小时候(上世纪六十年代)男孩的一种游戏:手抓自己一只脚至另一条大腿处使之成锐角,以单腿跳的姿势用弯曲成锐角的膝盖与他人击、撞、压、闪等,坚持到最
后不倒者胜;群斗是双方人数相等,把对方全击败为胜。现已见不到了。前段在电视上看到某些高校有组织玩的,叫什么忘了。
  ●打马车轱轮儿(dā mā chē gú lùer)【游戏】即体育运动的侧手翻。例:“小毛五岁就会打马车轱轮儿,长大去唱戏吧!”
 
  E
  ●二半吊(èr bàn diào)蛮汉,行为粗野不计后果,脑子不够数的人。也有叫“愣头青”、“二百五”、“二杆子”、“二球”、“二蛋”、“信球”。
  ●二八糙(èr bá cào)干活懂一点儿,技术水平低。例:“干了半天也干不成样儿,我看你就是二八糙。”
  ●硬(èng)相对是软,发音不同。
  ●硬纸褙儿(èng zhǐ bèr)多层纸粘贴或纸浆直接做成的厚纸,可用做盒子、包装箱等。
  ●屙(ē)解大便,拉屎。
  F
  ●发呓症(fā yì zhèng)说话莫名其妙,处在不清醒状态,反映迟钝,迷糊犯傻,有时也指走神儿。有时不排除故意假装的因素。例:“你咋把活干成这样?发癔症了吧?”
  ●费受(fèi shòu)淘气、不老实,爬高上低、不该动的乱动。一般是大人数落小孩。例:“你咋镇废受咧,不会安生一会儿。”
  ●啡(féi)人的肉体受到点炽热的刺激或身体受到突然点撞击后因疼痛发出的声音。如手背被烟头突然烫了一下,会发出“啡...啡”的声音。
  ●嬎蛋(fàn dàn)禽、鸟类生蛋,也叫下蛋。例:“今儿这俩母鸡又嬎了俩蛋,还怪大咧!”
  ●蕃挺(fán tìng)动、植物(包括人)曾近于死亡后又出现顽强的生命症兆。例:“看着老孙不行啦,谁知吃了王大夫开咧药又蕃挺过来了。现在身体还可好。”
  ●一墦儿(yī fér)一个年龄层,共同语言多。例:“咱年龄差不多,都是一墦儿人。”年龄相差较大,不是一墦儿人,也说“不一墦儿。”
  G
  ●嗝癔(gé yì)从心里反感、起腻、讨厌。例:“你看那儿长蛆啦,真嗝癔人。”
  ●狗恋(góu liàn)指俩人不正常的密切,通常说不好的人相互勾结。例:“他俩又狗恋在一起啦。”
  ●骨堆(gū dǔi)蹲下。例:“去!骨堆那墙根。”
  ●杠头儿(gàng tóer)喜欢与人争辩叫抬杠,其中有一定水平或是抬杠的骨干,戏称杠头儿。例:“老孙是他那一片儿出名咧杠头。”
  ●硌料(gé liào)性格古怪、脾气倔犟、让人捉摸不定。例:“这人真硌料。”“唉!你还不知道他那硌料脾气?我可不敢说他。”
  ●聒叫(guō jiǎo)噪声刺耳扰人。例:“那个大喇叭一天到晚不适闲儿,真聒叫人。”
  ●硌噔(gé dèng)单脚跳。
  ●鬼啥咧(guǐ shà lie)显摆什么。如某人有件东西以为别人没有故意拿出炫耀,想让别人羡慕生仰;如果别人并不以为然,反而说:“你鬼啥咧?老三那个比你这个漂亮多了!”
  ●官(guān)⑴、官牌--扑克游戏中最大的牌张,别的牌张管不住,又叫官张。⑵、办事很有面子,铁能办成,就说他到那儿可官。⑶、铁定的、一定行的:那还不是官咧。
  ●艮蛋(gèn dàn)犟脾气、认死理、好与人作对。例:“真是个艮蛋。”
  ●呱嗒板儿(guā dǎ běr)⑴木板做成的拖鞋;⑵曲艺数来宝中演员手中的竹板。
  ●挂蛋(guà dàn)拖后腿叫挂蛋,称这样的人是挂蛋虫。贬义词。
  ●搿气(gé qì)一般指孩童之间发生矛盾而产生的肢体冲突,俩小孩打架就叫搿气。
  ●秴当(gé dàng)高梁的茎秆。如玉米的茎秆需全称:玉米秴当。
  ●搁馍喝汤(gē mó hē tāng)放下手里的馍只能去喝汤,贬义词,说人能力低下,不配吃干的,只配喝稀汤。
  ●胳老肢(gē lǎo zhī)腋窝。
  ●光肚(guāng dū)裸体,与赤马肚同义。
  ●滚蛋(gáo dàn)与滚蛋同义,音不同。也简语滚(gáo )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