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5,925
- 荣誉分数
- 18,522
- 声望点数
- 1,393
中秋的月亮圆了,虽不比国内的更圆,但却更大,更亮,也更低。紧贴着房屋的尖顶和树梢,慢慢爬上夜空。唯其明亮,蟾宫中的嫦娥与桂树旁的吴刚便愈加影影绰绰呼之欲出。渥太华还是夏时制,时区比北京整整落后十二个小时,刚好黑白颠倒。也就是说,当我在这中秋微寒的夜晚,沐浴在如水的月华之中时,地球另一端北京的第二天,却是艳阳高照,日影近午。也就是说,同是这轮明月,十二小时之前,它刚刚普照过中秋的神州,见证了无数月圆人也圆的人间喜剧。现在它又悬在了我的头顶,把天涯共此时的中秋佳节送来。于是我想,这盘冰清玉洁,应该还带着故乡欢庆后的余温,带着女人拜月的虔诚、男人跳月的豪放、孩子闹月的尖叫与老人赏月的酒香。它就这样带着亲人的祈念和嘱托,以及亘古的中华神话,在宇宙中沿着精准的轨道,环绕地球孤独地旋转。且慢!它又是不孤独的,地球上每一位炎黄子孙只要仰首观望,便是一次与它的默默交流。
电话铃声响了,网络上也跳出提示:“您有新的贺卡!”国内那种“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的节日气氛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切,而我的意绪,却无可救药地徘徊在悠悠的怀念与淡淡的忧伤之间。
每年都有国内的朋友抱怨单位分的月饼太多,最后不得不倒进垃圾箱。他们不知道,渥太华直到近一两年才能买到像样的月饼,但品种依然有限,价格依然奇高。这不能不让我想到两行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确是天才,年仅十七岁就写下了这首常人七十岁也未必写得出的千古名篇。句中的两个“异”字相互观照,入木三分,游子的形像跃然纸上。第一个异自然是说身在他乡,第二个异则说游子同时又是他乡格格不入的异数。是啊,在一个面包奶酪的世界,寻找烧饼和油条还不算异数么?
让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截取十七到七十这个跨度,那么这该是生命中付出最多的时段。十七岁读这首诗,我感受到句式的美、音韵的美甚或意境的美,但我的感受也仅仅停留在这样一种事不关己的表层美。七十岁还很遥远,我不知道蹒跚到那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我知道自己如今的解读已然与十七岁时大不相同。贺知章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重返故里,那是他三十七岁离家以后的首次返乡,他把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感慨化作一声叹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是一种多么震撼人心的沧桑!它的力量来自一圈圈的年轮。
一边是团圆,一边是漂泊。好像只有漂泊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团圆的内涵,正如到了不得不戴眼镜的时候才知道近视眼是那么痛苦。月圆月缺,感受最深的是游子,吟哦最多的也是游子,游子情怀是一个永恒的人文主题。只是,游子们一边发问“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边却“直把他乡作故乡”,全无归乡的“诚意”。游子多半是不能回头的,返乡只是功成名就后一个叶落归根的晚年选项。思念才是他们心灵回归的唯一仪式,这仪式留在岁月苔痕上的印迹便是多如恒河沙数的思乡篇章。而更多不愿或不能以文字寄托情怀的异乡人,只能在与故乡剪不断理还乱的理念纠葛中默默书写自己的异乡人生。
这些想法其实由来已久,萦绕着,要找一个突破口。日前郊游,面对辽阔无际的原野和林莽,感慨颇多,吟五律一首:
假日远嚣喧,
轻车过壑川。
林间松子落,
草上稚童欢。
黄叶传秋瑟,
红蜻配凤鸾。
他乡寒雾里,
蜀梦可凋残?
果真“此间好,不思蜀”吗?游子的选择恐怕更多是出于某种无奈,不是重耳泪别申生的流亡,也不是陶渊明或李舒同式的避世,而是一种平淡生活的无可选择。
许多身边的朋友都有一种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出国以后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对某些人来说,也许真的永远都不会找到了。移居多年,我已经熟悉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可以毫不费力地引领来访的朋友去每一处景点游览,并把相关的传说典故讲得头头是道。国会山、总督府、文明博物馆、翔浮着白天鹅黑天鹅的丽都河、遍布烧烤架的自然公园、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冰道,以及那皑皑白雪、片片枫叶……可是,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总觉得内心深处有一层很弹性很柔软的无形的膜,把自己与这座城市隔开。挥之不去的漂泊感让我们注定成为异乡的异客,而我们的孩子,所谓的第二代移民,已经选择了这里,他们将是自己的主人。然而,中秋节对于他们已经简化为一块月饼,Moon Cake,一种中国的蛋糕,仅此而已。嫦娥奔月远不如阿波罗号登月精彩刺激,后羿射日也没有蜘蛛侠威力巨大。他们对中国的概念,会不会像麦当劳汉堡包里夹着的那一层奶酪,很快地融掉?
只有我们,长途跋涉而来的游子,还把自己像钟摆一样挂在中西方之间。
家中的老母,还会在中秋的餐桌上给我留一双空碗筷吗?父亲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但每次在电话里他都会重复:给我们寄照片啊!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游子有一块去不掉的心病,因为他们知道这秋思必定会落到自己遥远的故乡。迷茫的游子啊,虽已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但对父母亲人乃至养育自己的故土乡亲,却无以为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明天,晴空万里的时候,这轮明月将再次沿着自己的轨道转回故乡,把游子的思念和祝福,全都捎回去……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首刊于渥太华《中华导报》2004年 9月17 日,收入2014年9月杨宗泽主编出版的《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选》)
电话铃声响了,网络上也跳出提示:“您有新的贺卡!”国内那种“万里无云境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的节日气氛如此遥远却又如此真切,而我的意绪,却无可救药地徘徊在悠悠的怀念与淡淡的忧伤之间。
每年都有国内的朋友抱怨单位分的月饼太多,最后不得不倒进垃圾箱。他们不知道,渥太华直到近一两年才能买到像样的月饼,但品种依然有限,价格依然奇高。这不能不让我想到两行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的确是天才,年仅十七岁就写下了这首常人七十岁也未必写得出的千古名篇。句中的两个“异”字相互观照,入木三分,游子的形像跃然纸上。第一个异自然是说身在他乡,第二个异则说游子同时又是他乡格格不入的异数。是啊,在一个面包奶酪的世界,寻找烧饼和油条还不算异数么?
让我们在生命的长河中截取十七到七十这个跨度,那么这该是生命中付出最多的时段。十七岁读这首诗,我感受到句式的美、音韵的美甚或意境的美,但我的感受也仅仅停留在这样一种事不关己的表层美。七十岁还很遥远,我不知道蹒跚到那时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但我知道自己如今的解读已然与十七岁时大不相同。贺知章以八十多岁的高龄重返故里,那是他三十七岁离家以后的首次返乡,他把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感慨化作一声叹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这是一种多么震撼人心的沧桑!它的力量来自一圈圈的年轮。
一边是团圆,一边是漂泊。好像只有漂泊的人才能真正领会团圆的内涵,正如到了不得不戴眼镜的时候才知道近视眼是那么痛苦。月圆月缺,感受最深的是游子,吟哦最多的也是游子,游子情怀是一个永恒的人文主题。只是,游子们一边发问“明月何时照我还”?一边却“直把他乡作故乡”,全无归乡的“诚意”。游子多半是不能回头的,返乡只是功成名就后一个叶落归根的晚年选项。思念才是他们心灵回归的唯一仪式,这仪式留在岁月苔痕上的印迹便是多如恒河沙数的思乡篇章。而更多不愿或不能以文字寄托情怀的异乡人,只能在与故乡剪不断理还乱的理念纠葛中默默书写自己的异乡人生。
这些想法其实由来已久,萦绕着,要找一个突破口。日前郊游,面对辽阔无际的原野和林莽,感慨颇多,吟五律一首:
假日远嚣喧,
轻车过壑川。
林间松子落,
草上稚童欢。
黄叶传秋瑟,
红蜻配凤鸾。
他乡寒雾里,
蜀梦可凋残?
果真“此间好,不思蜀”吗?游子的选择恐怕更多是出于某种无奈,不是重耳泪别申生的流亡,也不是陶渊明或李舒同式的避世,而是一种平淡生活的无可选择。
许多身边的朋友都有一种相同的感受,那就是出国以后再也找不到家的感觉,对某些人来说,也许真的永远都不会找到了。移居多年,我已经熟悉了自己居住的城市,可以毫不费力地引领来访的朋友去每一处景点游览,并把相关的传说典故讲得头头是道。国会山、总督府、文明博物馆、翔浮着白天鹅黑天鹅的丽都河、遍布烧烤架的自然公园、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冰道,以及那皑皑白雪、片片枫叶……可是,夜阑人静的时候,我总觉得内心深处有一层很弹性很柔软的无形的膜,把自己与这座城市隔开。挥之不去的漂泊感让我们注定成为异乡的异客,而我们的孩子,所谓的第二代移民,已经选择了这里,他们将是自己的主人。然而,中秋节对于他们已经简化为一块月饼,Moon Cake,一种中国的蛋糕,仅此而已。嫦娥奔月远不如阿波罗号登月精彩刺激,后羿射日也没有蜘蛛侠威力巨大。他们对中国的概念,会不会像麦当劳汉堡包里夹着的那一层奶酪,很快地融掉?
只有我们,长途跋涉而来的游子,还把自己像钟摆一样挂在中西方之间。
家中的老母,还会在中秋的餐桌上给我留一双空碗筷吗?父亲的眼睛已经看不清了,但每次在电话里他都会重复:给我们寄照片啊!古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游子有一块去不掉的心病,因为他们知道这秋思必定会落到自己遥远的故乡。迷茫的游子啊,虽已长成顶天立地的汉子,但对父母亲人乃至养育自己的故土乡亲,却无以为报。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明天,晴空万里的时候,这轮明月将再次沿着自己的轨道转回故乡,把游子的思念和祝福,全都捎回去……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首刊于渥太华《中华导报》2004年 9月17 日,收入2014年9月杨宗泽主编出版的《他乡星辰——北美华语作家散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