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南京栖霞寺寂然法师独力保护两万四千名难民

沧海一笑

深信因果
VIP
注册
2012-09-20
消息
2,504
荣誉分数
2,906
声望点数
223
所在地
无地无涯
1937南京栖霞寺寂然法师独力保护两万四千名难民
2014-12-02 江苏网络广播电视台

ImageUploadedByCFC 21418519777.085946.jpg


寂然法师,1937年时任栖霞寺当家和尚,他率领僧众成立“栖霞寺难民所”保护24000余名难民,记录下日军在栖霞寺内所犯的种种罪行,整理成有万余名难民签名的“万民书”,后被收录在《拉贝日记》中。
 
南京栖霞山中,有一座保护了两万多同胞的千年古刹———栖霞寺。这个佛门净地,在日本的铁蹄践踏之下,历经了杀戮、奸淫,当家和尚寂然法师带领众多佛门弟子,成功保护了24000余名南京老百姓,抗日将领廖耀湘也被安全地送出沦陷区。如今,68年过去了,栖霞寺的钟声依旧,它似乎在向世人讲述着曾经的故事,讲述着1937年的艰难岁月。
 
南京沦陷难民伤兵涌向栖霞寺 大开寺门佛门收留两万人避难



1937年的冬天冷的出奇。 12月13日清晨,经过4天苦战,中国守军在敌人优势火力的进攻下败退,日本军队的大炮轰开了南京城门,日军分六路攻入南京主城区。日本兵冲进民宅烧杀掳掠,老百姓惊慌失措,在南京狭窄的街道上四处奔逃,尽可能地寻找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日本兵用刺刀疯狂地刺杀,老百姓尸体遍布整条整条的街道,鲜红的血汇成一条血河。日本兵丧心病狂地奸淫杀戮,南京城一下子变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为了避难,大量难民纷纷逃往下关一带,在江边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另一部分难民则沿着紫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逃去。日军尾随逃难人群紧追不舍,很快就追到了栖霞寺外的进香河一带。在那里,日军与设伏的中国军队展开了激战,难民无路可逃,就涌向了矗立在栖霞山南面的栖霞寺。很快,进香河边的抵抗也告失败,没来得及逃脱的军人脱掉军装,加入了逃难的人群中。
 
栖霞寺的当家和尚寂然法师早就听到南京城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寺里的小和尚也在藏经楼看到了涌向寺庙的难民队伍。安静的栖霞寺一下子沸腾起来,寺门外,难民痛苦的求助声、孩子凄厉的哭声、伤兵的呻吟声,充斥在寺院。

寂然法师带领着寺里的和尚从正殿出来,打开寺门的那一刻,他惊呆了,眼前已经聚集了几千名难民,其中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寂然法师没有犹豫,他决定打开寺庙大门,给这些可怜的生命提供生存的机会。于是,寺庙的前殿后厅挤满了饥寒交迫的难民,为了尽量躲避寒冷,有的难民甚至躲进了寺庙千佛岩的洞窟里。
 
如今已89岁的老人纪耀发,是曾经在栖霞寺避难的幸存者。他告诉记者,1937年,他只有21岁,当时日本军占领了南京,到处烧杀掳掠。“我们一家那时就住在栖霞街,无路可逃的情况下,我和父母、弟兄姐妹一家7口人逃到了栖霞寺避难。”

纪耀发老先生说,“当时就觉得那儿是唯一‘安全’的地方,一开始去栖霞寺避难的人还不多,但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蜂拥上山寻求庇护。日本兵时不时地来寺里搜查,难民越来越多,寺里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
 
纪老操着一口南京下关话,陷入回忆之中:“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寂然法师没有一句怨言,一个个地将他们收留下来,而且把寺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给难民吃。我记得,难民最多的时候,连千佛岩上的石窟、佛龛里也都住满了人,大家都是一人一个铺盖卷,最多时寺里足有2万多人。”
 
寂然法师掩护抗日将领脱身 放生池中挖出当年隐藏枪支



廖耀湘的到来给原本就不平静的栖霞寺带来了更大的危险。当时收留廖耀湘一行人,寺里也存在着争议。寂然法师知道两万多名难民已经让栖霞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收留抗日官兵,无疑增添了更多风险。一旦日本人发现寺内有抗日官兵,所有避难民众与僧人都将性命难保。
 
寂然法师把廖耀湘等藏到了藏经楼里,不让他们出来,每天亲自给他们送饭。但是,寂然法师和廖耀湘都明白,呆在栖霞寺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栖霞寺的难民们彻底安全,廖耀湘必须离开。寂然法师在想方设法保护着廖耀湘的同时,努力与当时南京安全区的外国人取得联系。历尽艰辛,最终栖霞寺僧人联系上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与京特,偷偷将廖耀湘用小船送到了江北。
在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两万多难民中,有200多人曾经是南京抗日军队的军人,其中官职最高的是国民党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廖耀湘。他当时是日军全城搜捕的对象。当时廖耀湘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搭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捕,跟随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人群藏进了寺里。随行的还有5个军人。
 
在栖霞寺,记者登上了当初廖耀湘藏身的藏经楼。栖霞寺的监院传真法师指着藏经楼旁边的千佛岩告诉记者,“听说廖耀湘带着几个军人来避难的时候,枪弹都来不及藏,就全扔到寺门口的放生池里去了。而且我的师父曾经说过,正面佛像顶上那个岩洞里也躲过三个士兵。他们来不及换掉衣服,就抱着枪躲到最上面的洞里,整整三天三夜。后来是难民递衣服上去,他们换了衣服,把枪藏了起来,才敢出来吃东西。”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曾经重游栖霞寺感谢众佛门弟子的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这幅字至今还留在栖霞寺。
 
传真法师告诉记者,2002年底,栖霞寺整修放生池,从淤泥中挖出了一把长枪、一把刺刀、三个手榴弹与数十发子弹。这肯定是廖耀湘当年避难匆忙中丢下的,印证了栖霞寺曾经保护过抗日官兵的史实。
 
寺中施暴大师愤然写“万民书” 铁证如山《拉贝日记》再现史实




在《栖霞寺1937》中,已经发现了栖霞寺收留难民的日本兵对寺院的骚扰一天比一天严重。他们经常结队来到寺里,以寺院里藏有军人为名四处搜寻,他们将自己选中的中国妇女强行带到正殿,当着众人的面进行轮奸,被轮奸的妇女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和寺院的和尚一起下山挑水,当他走到寺院门口的时候,孩子的啼哭声、妻子撕心裂肺的号叫令这个丈夫失去了理智,他愤怒地冲向正在奸淫自己妻子的日本兵,然而,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根本不是丧心病狂的日本兵的对手,丈夫被枪托打倒在血泊之中。气得脸色煞白的寂然法师,强忍着愤怒将尸体抬进斋房。
 
寂然法师拿起手中的笔,他记录下了日军在栖霞寺内所犯的种种丧尽天良的罪行,他将这份有万余难民签名的“万民书”送到了曾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先生的手中,成为揭露日军在南京所犯罪行的铁证。

然而,寂然法师的“万民书”在报纸上刊登后激怒了日军,他们更加疯狂地对栖霞寺进行骚扰,经过多方求助,栖霞寺终于立起了“栖霞寺难民所”的牌子,成为了受到国际组织保护的安全区。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