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中国经济的新力量――1000亿以上城市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整体实力的最好指标,莫过于(GDP)了。以这个指标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而位居塔尖的,无疑是中国经济的佼佼者。它们组成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或者说,一个“富豪俱乐部”。1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1980年,当我们提出用20年时间把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时,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是7000亿。1992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千亿级”城市――上海,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54亿。1993年,“千亿富豪俱乐部”里仍只有上海一个孤零零的会员。1994年北京以1083亿加入,1995年广州以1243亿拿到会员资格,1996年则增加了重庆(1175亿)、天津(1102亿)、苏州(1002亿)。以1999年的数字衡量,这个俱乐部最新的会员名单是:上海(4035亿)、北京(2170亿)、广州(2063亿)、重庆(1488亿)、天津(1450亿)、深圳(1437亿)、苏州(1358亿)、杭州(1225亿)、无锡(1200亿)、成都(1190亿)、武汉(1086亿)、宁波(1070亿)、沈阳(1013亿)、大连(1000亿以上)。
这个名单中,一些长期名列前茅的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消失了,这些落伍的“旧贵族”有西安、长春、哈尔滨、济南、南京等,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十大城市”之一的成都、武汉、沈阳等也被深圳、苏州、杭州、无锡挤出了前10名。如果说深圳的成功有不可复制的因素,那么,几个江南城市(除了杭州,其他仅仅只是地级市)的成功就颇耐人寻。
至此,甬杭沪宁这一条互相联通的高速公路上,已经出现了4个GDP过千亿的城市(苏州、杭州、无锡、宁波)。这4个城市,像四颗璀璨的钻石,对称地托护着上海这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中一顶最美的华冠。
一直到1997年,中国城市中的前十强都尚未完全达到千亿级。再考虑江南这4个城市的情况,我们会发现,事实上1997年GDP排在它们前面或与之并肩的,除了4个直辖市外,是作为华南经济中心的广州、全国第一位的经济特区深圳。而西北经济中心西安(500亿),东北经济中心沈阳(854亿)都只能屈居其后,且排名被挤出了前10名。众所周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还天然地具有吸收周边城市发展带来的商贸成果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不说,江南这4个以经济亚中心地位(在江浙一带,经济中心当然是上海)而跻身全国十强的城市堪称是一个奇迹。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提及的这4个江南城市,其在排名表上的地位却如上海和广州一样稳固,排名甚至还略有前移。众所周知,经济特区由于政策的特殊性,在聚集资金和人才上是有特别的吸引力的,但是江南的四小明珠在经济实力上也与之不相上下。1998年和1999年这4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十分之好,相信排名还会靠前,总之,这4个城市在几项指标中都构成了坚实的第二梯队。而当我们再看一看中国地图时,恐怕吃惊程度会更大。这4个城市的排列是如此紧密,文化是如此相近,几乎可以用一个挨一个来形容。在地理上,4个城市同属一个概念,那就是江南。
不错,江南确实有其气候和位置优势,但是到了解放后,尤其是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一带有一个重大的劣势,那就是人口密集度高得惊人。杭州的人口是600万,是全国的1/200,而土地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600,人口密集度是全国的3倍;无锡人口是432万,是全国的1/280,土地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为全国的0.5‰,人口密集度为全国的6倍!其它两个城市也大体如此。再看地缘,在30年代,上海作为东方第一都市,集中了经济、人才、运输和金融数大优势,其对江南的辐射作用是不可小觎的。但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先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南方。广东省由于毗邻香港,在地缘上比江浙要领先一步。而上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处于困境之中,其辐射能力大大下降。公平地说,江南的地缘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只能是略占上风。
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整体实力的最好指标,莫过于(GDP)了。以这个指标为依据,我们可以把中国的城市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而位居塔尖的,无疑是中国经济的佼佼者。它们组成了中国经济的第一方阵,或者说,一个“富豪俱乐部”。1000亿是一个什么概念?1980年,当我们提出用20年时间把工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番时,中国工农业生产总值是7000亿。1992年,中国出现第一个“千亿级”城市――上海,当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54亿。1993年,“千亿富豪俱乐部”里仍只有上海一个孤零零的会员。1994年北京以1083亿加入,1995年广州以1243亿拿到会员资格,1996年则增加了重庆(1175亿)、天津(1102亿)、苏州(1002亿)。以1999年的数字衡量,这个俱乐部最新的会员名单是:上海(4035亿)、北京(2170亿)、广州(2063亿)、重庆(1488亿)、天津(1450亿)、深圳(1437亿)、苏州(1358亿)、杭州(1225亿)、无锡(1200亿)、成都(1190亿)、武汉(1086亿)、宁波(1070亿)、沈阳(1013亿)、大连(1000亿以上)。
这个名单中,一些长期名列前茅的省会城市、区域中心消失了,这些落伍的“旧贵族”有西安、长春、哈尔滨、济南、南京等,而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十大城市”之一的成都、武汉、沈阳等也被深圳、苏州、杭州、无锡挤出了前10名。如果说深圳的成功有不可复制的因素,那么,几个江南城市(除了杭州,其他仅仅只是地级市)的成功就颇耐人寻。
至此,甬杭沪宁这一条互相联通的高速公路上,已经出现了4个GDP过千亿的城市(苏州、杭州、无锡、宁波)。这4个城市,像四颗璀璨的钻石,对称地托护着上海这颗闪闪发光的明珠,共同构成了中国经济中一顶最美的华冠。
一直到1997年,中国城市中的前十强都尚未完全达到千亿级。再考虑江南这4个城市的情况,我们会发现,事实上1997年GDP排在它们前面或与之并肩的,除了4个直辖市外,是作为华南经济中心的广州、全国第一位的经济特区深圳。而西北经济中心西安(500亿),东北经济中心沈阳(854亿)都只能屈居其后,且排名被挤出了前10名。众所周知,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还天然地具有吸收周边城市发展带来的商贸成果的能力。因此,我们不能不说,江南这4个以经济亚中心地位(在江浙一带,经济中心当然是上海)而跻身全国十强的城市堪称是一个奇迹。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提及的这4个江南城市,其在排名表上的地位却如上海和广州一样稳固,排名甚至还略有前移。众所周知,经济特区由于政策的特殊性,在聚集资金和人才上是有特别的吸引力的,但是江南的四小明珠在经济实力上也与之不相上下。1998年和1999年这4个城市的发展情况十分之好,相信排名还会靠前,总之,这4个城市在几项指标中都构成了坚实的第二梯队。而当我们再看一看中国地图时,恐怕吃惊程度会更大。这4个城市的排列是如此紧密,文化是如此相近,几乎可以用一个挨一个来形容。在地理上,4个城市同属一个概念,那就是江南。
不错,江南确实有其气候和位置优势,但是到了解放后,尤其是到了改革开放后,这一带有一个重大的劣势,那就是人口密集度高得惊人。杭州的人口是600万,是全国的1/200,而土地面积为1.66万平方公里,为全国的1/600,人口密集度是全国的3倍;无锡人口是432万,是全国的1/280,土地面积为4650平方公里,为全国的0.5‰,人口密集度为全国的6倍!其它两个城市也大体如此。再看地缘,在30年代,上海作为东方第一都市,集中了经济、人才、运输和金融数大优势,其对江南的辐射作用是不可小觎的。但是在改革开放时期,先发优势首先体现在南方。广东省由于毗邻香港,在地缘上比江浙要领先一步。而上海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处于困境之中,其辐射能力大大下降。公平地说,江南的地缘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只能是略占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