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特稿:美加大停电亲历

精彩过客

至尊VIP
注册
2003-06-07
消息
5,902
荣誉分数
6
声望点数
0
渥太华时间8 月14 日下午4 点10 分,正当我为《环球时报》赶写一篇约稿时,我的电脑突然失去了电源。起初我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但看看家里的其它电器,知道是断电了。等了10 几分钟还是没来电,我就想利用间隙去取报。在楼下碰到邻居,得知是大面积停电。

记者从加拿大广播公司、同行和朋友得悉,从加拿大整个安大略省直至美国的纽约州、新泽西州等,从渥太华、多伦多到底特律、纽约、波士顿等大城市都全面停电。这是北美地区有史以来影响地区最大的一次停电。受影响的人口多达2000余万。1965年11月在加拿大东部和美国东北部也曾发生过一次停电,持续13 个小时,影响人口达1000余万。

在去取报的路上,我们发现所有的交通信号灯都熄灭了,塞车十分严重,但堵而不乱。司机和行人相互礼让,每到红绿灯路口必停,然后安先到先行的规则,交替行进。本来20 分钟的路程,今次却用了近两个小时。在路上一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上街协助疏导交通。

停电打破了原有的秩序,交通瘫痪、飞机停飞、核电站停产、地铁停驶,有的地区停水,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许多原来用电炉的居民无法做饭,纷纷到与渥太华市仅一河之隔的魁省赫尔市就餐。我们只能吃点饼干当晚餐。下午5时左右,我们路过一家超市时,想进去买点食品,结果吃了闭门羹,超市因停电而关闭。有许多人挤到商店购买蜡烛。据说,赫尔是的饭馆门庭若市,就餐人排成长龙队。多伦多市的居民被要求储备一些水,据说这座城市只有24 小时的储备水。渥太华居民也相互转告储备一些饮用水,以防不测。

夜幕降临,渥太华到处一片漆黑,记者看到只有加拿大皇家骑警总部和一些教堂依然灯光闪烁,原来他们起用了自备发电系统。一些居民家里点起了久违的蜡烛,应急灯也派上了用场。由于断电,我的现代化设备诸如电脑、传真机等都不能传稿,我只好在摇曳的烛光下,通过电话给国内“说稿”。

停电后不久,美国布什总统发表讲话,指出停电事故同恐怖行动无关。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发表讲话,要求大家保持安定,政府正在同安大略省和美国有关方面密切合作,争取尽早恢复供电。加拿大总理府办公室通宵办公,内阁和指挥系统保持运转通畅。保安部门立即加强保安措施,防范可能的恐怖行动或抢掠破坏活动,据报道,昨晚大渥太华地区接到零星几起小规模抢掠的报告。在黑暗中,我们不时看到和听到警车呼啸奔驰的声音。安大略省省长伊文斯则宣布安大略省进入紧急状态,此次受影响的加拿大人口达1000余万,占加拿大总人口的1/3。加拿大议会大厦也因停电而关闭,一些游客被通知离开。

迄今,此间关于停电的解释是,纽约州北部地区尼亚加拉镇附近一家主要发电厂在当地时间8 月14日下午4:10左右发生火警,电网不稳,因而导致了这次大面积停电。

我记者站地处市中心附近,有幸于当日晚11时得到光明,但兄弟单位新华社居住区到记者发稿时仍未恢复供电。幸亏我记者站居民区能于昨晚恢复供电,否则由于防盗系统的警铃长鸣不息,我们将彻夜难以入睡,我为此致电有关服务部门要求帮助解决,得到的回答是因电源出问题,我实在爱莫能助。据广播报道,考虑到电厂的负荷,渥太华地区将分片轮流供电、轮流停电。据称,有些地区还要几天以后才能恢复供电。(人民网渥太华8月15日电)
 
数百万市民无所适从 300亿损失让美心痛

记者亲历纽约大停电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邹德浩
  如果说两年前“9・11”事件发生的时刻至今让美国人记忆犹新,那么,北美一次近29小时的世纪大停电,将是又一个让纽约人永远难忘的痛苦经历。
  截止到北京时间8月16日上午9时3分,联合爱迪生电力公司才宣布,经过成百上千位电力员工的不懈努力,受停电影响最大的纽约市恢复了供电。
  大停电,美国一天损失300亿
  14日和15日,美国500多架次的国内和国际航班被取消,地铁停驶,商店关门,证券交易所仅象征性地开业,绝大多数报纸停印,只有加油站车满为患,而出售蜡烛、电池、食品、饮料等紧急用品的商店生意不错,赚了一些蝇头小利。
  美经济学家罗森伯格说:“这次停电范围如此之大,时间如此之长,它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每天250亿到300亿美元。”他认为,这次停电使全美1/4的地区陷于瘫痪,可能导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减少1%。
  停电噩梦宛如“9・11”重现
  14日下午停电时,记者正在纽约曼哈顿岛的时报广场换乘公共汽车。4点钟以后,路上的行人突然急剧增多。不久记者就发现,所有的地铁入口都被封锁,七大道、八大道、42街等重要交通干线瞬间变成了“步行街”。由于停电时正值上班高峰,再加上“9・11”恐怖事件阴影犹在,许多不明真相的民众纷纷涌上街头“避难”,数百万不知何去何从的人在街上汇聚成了人的海洋。
  在等公共汽车无望的情况下,为了不失约,记者只好随着人流向前走。路边一辆停放的汽车正在播放有关停电的新闻,周围数十人静静地围着听,没有吵闹,也没有抱怨。走过30多条街道后,记者终于来到了朋友的住处。大楼门口挤满了居民,原来他们都在等电梯。记者走进楼道,才发现里面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瞎子摸象”般爬上11楼,才发现朋友一家也是困坐愁城。吃完晚饭后,记者谢绝了朋友的挽留,坚持返回记者站。此时,夜幕笼罩下的纽约街头,救护车和消防车的警笛声此起彼伏,大街上到处是人,夹在数十层高的楼群中间,天空格外黑,人们的心情越发紧张,步行的速度也格外的快。
  记者站位于哈得孙河对岸的新泽西州,出岛必须乘地铁或渡轮。在离岛无望的情况下,记者首先想到的是联合国总部会比较安全。沿途记者不敢走僻静的小街,只能在七大道上与滚滚的人流同行。有时,不经意间发现一排骑着高头大马的防暴警察列队藏在街角。在一些商店的门前,走不动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席地而坐。体力好的中青年人则拦出租车,往往是一辆出租车驶来,同时有十多个人举手,遗憾的是几乎每辆出租车都满载。更有甚者,手持一张100美元面值的大钞,以高出2倍的价钱打车也打不到。
  人们互助的场面令记者感动
  在意外事故突然降临时,纽约人虽然内心焦躁、不安和无奈,但都表现得很自律、富于同情心。特别是经历了“9・11”事件后,人们心理承受打击的能力明显提高。在个别商店把一根红蜡烛卖到6美元的时候,更多的商家“逆向操作”,降低抢手货的售价,有的还向路人免费赠送蜡烛和打火机。在东百老汇经营一元店的华裔林老板说,两天停电期间仅手电筒就卖出3.5万个,但成本1.2美元的手电筒,他只售1美元。
  在时报广场,昔日昼夜闪烁的大屏幕和各色霓虹灯都不见了。不少路人“秉烛夜行”,朵朵跳动的烛光形成了少见的夜景,也照射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有些旅馆和酒店拿出备用的毛毯,免费让夜宿街头的人使用。无数的义务工作者与警察在街口指挥交通,公共汽车则代替地铁,免费运送乘客。事后的统计显示,在这场突发事件中,犯罪案件比平日还减少了50%,全纽约只接到44个盗窃案报告;交通求救电话却高达8万多个,让4万多名全部值勤的纽约警察忙得不可开交。
  纽约大街上躺满了人
  经历了大停电的人,最难忘的恐怕是曼哈顿岛当晚难闻的臊味了。因为许多被迫露宿街头的人,都面临着“公厕荒”,在酒吧、餐厅、旅馆、办公楼不准入内的情况下,黑暗的街头拐角就成了他们“方便”的惟一选择。纽约虽然是国际大都会,公厕却少得可怜。纽约大学医疗中心门口斗大的字写着:“厕所不外借”,让值勤的警察和行人一脸茫然。
  许多靠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人,只好露宿街头,在纽约市邮政总局门前,人们把台阶权当“硬床”,横七竖八地席地而卧。一些家住高层建筑的人,包括联合国的一些高级官员、各国代表团成员、外交官等,让他们“爬”好几十层的高楼,实在勉为其难,他们虽不至于像上班族那样露宿街头,但也只好在办公室、休息室凑合一宿了。在经历了与美国人民数小时街头步行之苦后,多亏一个朋友伸出了救援之手,记者才于午夜时分在联合国总部附近找到了过夜之处。
  超级强国供电系统落后
  随着情况逐渐明朗,有关专家透露,这次世纪大停电是从14日下午4时9分零2秒开始的,在随后短短的9秒钟内,北美地区就有100多座发电厂先后停止运转,其中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22座核反应堆。波及面积达9300万平方英里,受影响人口高达6000多万人。目前比较权威的解释是,大停电之前正沿着美加之间伊利湖环湖向东输送的30万千瓦电力突然逆转方向,导致50万千瓦的电力向西传送,但电力方向为何扭转,原因至今不明。由于停电事故太突然,所以确定出事原因非常困难。
  虽然至今也不明白为什么停电,但在纽约街头经历7个小时的“流浪”生活后,记者感到作为超级强国的美国,也有非常脆弱的“软肋”。美国的心脏地带,在重大意外事件中自乱阵脚,不堪一击。按照美国自己的说法,造成这次大停电的最根本原因是“电力系统落后”。美国前能源部长、现任新墨西哥州州长的理查森15日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我们是超级强国,电力系统却是第三世界的水平。我们需要一套新的电力系统,现在的问题是输电系统负载力不够。除非我们建立更多的输电线路,否则仍将出现大规模停电。”
  纽约市民则表示,美国拥有世界最好的科学技术和最强大的军队,为什么与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的电力系统如此落后?有那么多钱用在军费上,为什么没钱改善供电系统?面对舆论的压力,布什总统一方面表示这次停电显示美国的电力系统需要现代化,但另一方面他也强调推动所谓的能源法案不是一夜之间能解决的问题。布什说,这次停电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联邦政府有责任帮助地方政府。与此同时,布什还赞扬美国人民在事件中表现出的镇静和对他人的关怀,认为这向全美和全世界显示了美国人的品格。▲
 
"波及面积达9300万平方英里" :D :D :D


China is 960万平方公里.... 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Shit!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