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 曾仕强
http://www.youku.com/playlist_show/id_5313245_ascending_1_mode_pic_page_1.html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凶吉。做一件事情,先问问自己心里有没有理想,有了理想你就没有凶吉了。这个事情是我一生一定要做的,那我不管失败成功都要做。不要再去考虑结果是吉还是凶。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这里的“自”字,是自己的自,意思是说凡事要靠自己,上天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自助则天助。自强自立的人才能大吉大利。
孔子说“不占而已矣”,人应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然做人做事的动机不纯。
荀子也说“善《易》者不卜”,真正读懂《易经》的人,是不用它来占卜算卦的。
《易经》读到最后是没有什么吉凶概念的。
人为什么要精进?就是因为当你越来越往上走的时候,你的境遇会越来越难。
无为,就是不要制造问题。
元亨利贞的循环往复
泰在《易经》中是第11卦,否是第12卦,由泰入否很容易,只有一步之遥;但是由否入泰却太难了,因为64卦循环一周,否极才会泰来。
人有创造性,人有自主性,人也有局限性。
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人可以控制的,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尽人事听天命”
(《中庸》,就是说后天的人生规划,即使你做的很好,但是最后能不能成功,要看后半句“听天命”。
人生摆在我们面前永远有两条路,无论什么时候,你面前一定有一条活路,也一定有一条死路。所以你的命运是自己选择出来的,不是固定的。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
孔子是否相信命,他说他会相信,但不是完全相信。 相信很危险,不相信还是很危险。因为世界上的事不是让你相信或者不相信那么简单。《易经》的态度是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或者站在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因为阴阳是不能分开的。你去做了,最后发现自己这辈子是来做乞丐的,也心安理得,这有什么关系?所以孔子常说“时也,命也”。
学习《易经》的思维方式很重要,那就是任何事物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因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且阴阳是相互变化的。古人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什么叫读书?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明白道理,叫做明理。有些人一辈子没有读几本书但一辈子过得好好的,就因为明白道理。
为什么一定要读《易经》?因为《易经》是自然的,不是人为的。一切按照自然的规律,心安理得。
风水是存在的,但是非常不可靠。因为福地福人居,只要你是有福之人,你在哪里,哪里风水就一定好。
中国最懂得养生的是庄子。老庄的呼吸是一直呼吸到脚跟的,血脉一通,身体就好,身体一好,意志力就很坚决,开拓创造的精神就可以发挥,当然运气好。
人生的价值在造命,但是千万不要勉强,不要过分。所以孔子才提出,最好的途径就是不要管你的命怎么样,一定要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从吾所好”:我喜欢做的,我就兢兢业业去做,做到最后证明我是成功的,我很高兴。证明我是失败的,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因为人生只求四个字:问心无愧。
恩生于害,害生于恩:领导对你好,你就不长进了,放纵自己。相反,领导督促你,对你严苛,你就学到一身的功夫。利是害的来源,害是利的基础。
在大事上,我们要特立独行。在小事上标新立异只会让人家看不起。
吉生吝,吝生凶,凶生悔,悔生吉。(吝指说话随便,口无遮拦)
谦卦是第63卦,所有的爻辞都是吉,没有凶。从卦象上看,下面的山和上面的地把人限制住,所以人要是是限制自己,约束自己,因为你的功夫还不够。那一天,什么限制都没有了,你还是不会违反,那就是坤谦。孔子到了这个境界,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孩子应该先把他当马养,培养成良驹,等实力够了,飞到天上去,那是真正的龙。如果一开始把他当龙养,整天只想着飞天,最后眼高手低,连象马一样在地上奔跑驰骋都不会,岂不是耽误了他?所以培养孩子要从坤卦第一爻培养起,教他学会履霜坚冰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