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12-02-27
- 消息
- 9,440
- 荣誉分数
- 2,120
- 声望点数
- 273
美華裔教授張文基:柴靜結論的危險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中評社洛杉磯3月15日電(評論員 張文基)最近中國視頻網站上刮起一陣“柴靜”旋風,她調動大量資源所拍攝的一部長達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討論中國霧霾的成因和解決方法,在兩三天時間內點擊率上億,超過很多商業運作的電影大片。我認真看了整部片子,覺得她還是相當誠懇敬業的,她的報告也很打動人,相信也將喚起公眾和官方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而對中國空氣污染這個迫切問題的最終解決有推動的作用。但是我覺得她所提出的藥方之一:開放能源產業給民間或者國際資本,讓所謂自由競爭機制來解決問題,卻是似是而非,甚至危險,而值得探討的。
過去幾十年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被西方,特別是英美深受金融寡頭控制的國家,吹噓成解決世間問題的萬靈丹,也迷惑誤導許多中國精英和知識份子。環境污染和計劃經濟或者市場經濟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正如影片所敘述,歷史上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曾經歷過嚴重的空氣污染時期。事實上由於貪婪的原因,自由主義經濟更容易導致無序的發展,加速環境的污染。中國的環境污染也正是市場無序競爭的結果,導致廉價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高污染產業的無限擴張和過剩。
影片提到1960年代美國洛杉磯霧霾及治理,我對此有親身的體驗。1969年9月我初到加州理工學院每天到密立根圖書館樓上面對北方看書,直到兩周後才發現在北方直線距離大約10英里外聳立著1741公尺高的Mount Wilson,可見當時霧霾之嚴重。之後,由於人民的覺醒促使法令規章的建立和嚴格執行,加上科研的深入(加州理工在霧霾的研究有領導性的貢獻)和新市場的建立,洛杉磯的藍天終於常現,雖然人口和車輛都已成倍的增長。霧霾的解決決非簡單的市場自由化。
過去幾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的制度是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是能夠集中力量解決大問題的,只要全國上下體認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的能源產業須不須要改革?肯定是須要的。然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迅速上升的大國,能源,糧食和國防工業是絕對不能輕易對國際開放的,即使號稱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美,英也是如此。烏克蘭危機所導致的石油戰爭充分的證明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最近看到柴靜和中科院院士丁仲禮和錢維宏的有關碳排放和購買碳排放權辯論視頻,讓我覺得有必要對氣候暖化問題的來龍去脈做一番介紹,希望有助於柴靜女士以及和她有類似看法的朋友從另一角度看此問題 。
這個冬季美國許多地區經歷了嚴酷的寒冬,這促使至少二個效應:1,加大了人們對於全球氣候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的爭議。2,促成美國不同政治勢力和利益團體圍繞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對全球氣溫和氣候的影響”的進一步辯論。
地球的氣溫隨地理位置和季節而不同,因此地球的年平均溫度是不同地區的測量站長期觀測數值的平均數。取樣點的不同,測量方法的不同,和平均方法的差異都會影響最終的平均值。隨著科學的進步,一些權威機構的資料還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按照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資料,地球的年平均溫度雖然逐年會有上下波動, 然而從1978到1998卻大體呈現迅速上升的態勢,20 年間約上升了華氏0.8度。因此引起了許多科學家,政治團體和環保人士的關注和焦慮。然而,NOAA的資料也基本顯示從1998到2014年地球的平均溫度基本上沒有變化,這也引起不同意見人士和團體對於“溫室氣體理論”和基於此理論所建立的“環保和能源政策”展開批評和挑戰。
下面我們回顧“氣候暖化和溫室氣體效應”的發展歷史。1980年代當西德綠黨取得國會許多議席後,西德成為最早採取措施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之後,許多歐洲其他國家也在1990年以前採取類似措施。在經歷過1984-1985煤礦工人罷工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希望發展核能工業來取代煤礦能源,因此她於1988年在英國皇家學會發表演講鼓吹採取行動遏制因人類行為導致的氣候變化,從此英國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同年美國遭遇到歷史上最大的旱災,美國開始了對全球氣候暖化的投入。此後這個議題在世界各地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997年聯合國成員在日本京都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議定。主張採取有力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治力量和利益團體的影響力在2007年12月達到最高峰,他們的領軍人物,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我對氣候暖化問題的興趣源於讀到2007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AR4)的一個大膽預測:喜馬拉雅山脈的所有冰川很可能將在2035年前完全消失。這將嚴重威脅到中國,南亞及東南亞諸國的飲水,甚至生存及安定。我決定將此作為學期論文的一個題目讓學生查文獻找出導致這個結論的根據。他們發現AR4是援引1999年印度科學家,也是喜馬拉雅山脈冰川學工作組主席,Syed Hasnain的一篇訪問。學生找到他所根據的原始論文,發現如果依照原始資料作外插估計,應該是2350年,不知是什麼原因,誤說成2035年。聯合國這麼多的專家經過層層審議竟然不能發現這樣缺乏常識的錯誤,這令我非常震驚。學生們也仔細研讀了一些電腦模式,不出所料它們都包含太多的假設和可調節的參數,因此有足夠的彈性來表述過往的資料,但不一定能夠準確預測將來。從1998到2014年空氣中二氧化碳量是持續的上升,而氣溫並沒有顯著的上升,這是溫室氣體理論所沒有預估的。
(中評社評論員張文基是美國亞太事務基金會籌建委員、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
http://www.CRNTT.com 2015-03-16
中評社洛杉磯3月15日電(評論員 張文基)最近中國視頻網站上刮起一陣“柴靜”旋風,她調動大量資源所拍攝的一部長達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紀錄片《穹頂之下》,討論中國霧霾的成因和解決方法,在兩三天時間內點擊率上億,超過很多商業運作的電影大片。我認真看了整部片子,覺得她還是相當誠懇敬業的,她的報告也很打動人,相信也將喚起公眾和官方對環境問題的重視,而對中國空氣污染這個迫切問題的最終解決有推動的作用。但是我覺得她所提出的藥方之一:開放能源產業給民間或者國際資本,讓所謂自由競爭機制來解決問題,卻是似是而非,甚至危險,而值得探討的。
過去幾十年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被西方,特別是英美深受金融寡頭控制的國家,吹噓成解決世間問題的萬靈丹,也迷惑誤導許多中國精英和知識份子。環境污染和計劃經濟或者市場經濟並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正如影片所敘述,歷史上最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英國和美國都曾經歷過嚴重的空氣污染時期。事實上由於貪婪的原因,自由主義經濟更容易導致無序的發展,加速環境的污染。中國的環境污染也正是市場無序競爭的結果,導致廉價能源的大量開發和使用,高污染產業的無限擴張和過剩。
影片提到1960年代美國洛杉磯霧霾及治理,我對此有親身的體驗。1969年9月我初到加州理工學院每天到密立根圖書館樓上面對北方看書,直到兩周後才發現在北方直線距離大約10英里外聳立著1741公尺高的Mount Wilson,可見當時霧霾之嚴重。之後,由於人民的覺醒促使法令規章的建立和嚴格執行,加上科研的深入(加州理工在霧霾的研究有領導性的貢獻)和新市場的建立,洛杉磯的藍天終於常現,雖然人口和車輛都已成倍的增長。霧霾的解決決非簡單的市場自由化。
過去幾十年的歷史證明中國的制度是有自我更新能力的,是能夠集中力量解決大問題的,只要全國上下體認到問題的嚴重性 。
中國的能源產業須不須要改革?肯定是須要的。然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迅速上升的大國,能源,糧食和國防工業是絕對不能輕易對國際開放的,即使號稱自由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美,英也是如此。烏克蘭危機所導致的石油戰爭充分的證明能源安全的重要性。
最近看到柴靜和中科院院士丁仲禮和錢維宏的有關碳排放和購買碳排放權辯論視頻,讓我覺得有必要對氣候暖化問題的來龍去脈做一番介紹,希望有助於柴靜女士以及和她有類似看法的朋友從另一角度看此問題 。
這個冬季美國許多地區經歷了嚴酷的寒冬,這促使至少二個效應:1,加大了人們對於全球氣候到底是變暖還是變冷的爭議。2,促成美國不同政治勢力和利益團體圍繞 “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對全球氣溫和氣候的影響”的進一步辯論。
地球的氣溫隨地理位置和季節而不同,因此地球的年平均溫度是不同地區的測量站長期觀測數值的平均數。取樣點的不同,測量方法的不同,和平均方法的差異都會影響最終的平均值。隨著科學的進步,一些權威機構的資料還是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按照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資料,地球的年平均溫度雖然逐年會有上下波動, 然而從1978到1998卻大體呈現迅速上升的態勢,20 年間約上升了華氏0.8度。因此引起了許多科學家,政治團體和環保人士的關注和焦慮。然而,NOAA的資料也基本顯示從1998到2014年地球的平均溫度基本上沒有變化,這也引起不同意見人士和團體對於“溫室氣體理論”和基於此理論所建立的“環保和能源政策”展開批評和挑戰。
下面我們回顧“氣候暖化和溫室氣體效應”的發展歷史。1980年代當西德綠黨取得國會許多議席後,西德成為最早採取措施以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家。之後,許多歐洲其他國家也在1990年以前採取類似措施。在經歷過1984-1985煤礦工人罷工後,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希望發展核能工業來取代煤礦能源,因此她於1988年在英國皇家學會發表演講鼓吹採取行動遏制因人類行為導致的氣候變化,從此英國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同年美國遭遇到歷史上最大的旱災,美國開始了對全球氣候暖化的投入。此後這個議題在世界各地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1997年聯合國成員在日本京都達成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議定。主張採取有力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治力量和利益團體的影響力在2007年12月達到最高峰,他們的領軍人物,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我對氣候暖化問題的興趣源於讀到2007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AR4)的一個大膽預測:喜馬拉雅山脈的所有冰川很可能將在2035年前完全消失。這將嚴重威脅到中國,南亞及東南亞諸國的飲水,甚至生存及安定。我決定將此作為學期論文的一個題目讓學生查文獻找出導致這個結論的根據。他們發現AR4是援引1999年印度科學家,也是喜馬拉雅山脈冰川學工作組主席,Syed Hasnain的一篇訪問。學生找到他所根據的原始論文,發現如果依照原始資料作外插估計,應該是2350年,不知是什麼原因,誤說成2035年。聯合國這麼多的專家經過層層審議竟然不能發現這樣缺乏常識的錯誤,這令我非常震驚。學生們也仔細研讀了一些電腦模式,不出所料它們都包含太多的假設和可調節的參數,因此有足夠的彈性來表述過往的資料,但不一定能夠準確預測將來。從1998到2014年空氣中二氧化碳量是持續的上升,而氣溫並沒有顯著的上升,這是溫室氣體理論所沒有預估的。
(中評社評論員張文基是美國亞太事務基金會籌建委員、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