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联句接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来者不拒……

杨柳岸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VIP
注册
2008-10-22
消息
385
荣誉分数
543
声望点数
203
所在地
晓莺啼处
规则与说明:
1、前一联下联的末字为后一联上联的首字。若超过3天仍无人接出,允许用同声字代替。
2、上联的末字应为仄声,下联的末字应为平声。上下联位置相对应的各字平仄相反者较佳。
3、欢迎对出下联者接着提供后一联的上联,但也可任其留待他人。
4、若超过3天仍无新的续接出现,允许回到上一句重新来过。
5、遇到明显不妥的联句,后来者随时可以回到前面另起炉灶。
6、建议后来者先引用前人的句子(点右下角的“回复”),然后再开始自己的。
 
最后编辑:
黄数白 (平)
or
道经邦
看来我的“规则与说明”不够详明。
本楼不是单纯的接龙,而是先对后接。接后再对。
在同一联内,下联要避免与上联的字发生重复(虚字如“之”、“而”等或可接受)。
建议朋友们在您的上联后面放一逗号,下联后面放一句号。
如此,后来者遇到句号方可重复所见的末字,作为新联的首字。
遇到逗号便知应该针锋相对,和而不同,似是而非。
 
最后编辑:
黄数。(平)
丁俗客,(仄)

这是楼主想要的吗?

疑问:
1,接龙一定要成语吗?
2,一定要对应上句的词性吗? 上句是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的搭配,而下句首字本身词性是动词,难以或完全不能凑成对应上句的名词/形容词格式,比如:论。 何解?
3,LZ 的“先对后接”,是要接龙者回应两个“成语” ,即,先回它人,再回自己,才算完整,是吗?
既然咱叫做“成语联句接龙”,当然必须都是成语。
对联,应当是相同结构相对,如
黄数。(平)
丁俗客,(仄)

这是楼主想要的吗?

疑问:
1,接龙一定要成语吗?
2,一定要对应上句的词性吗? 上句是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的搭配,而下句首字本身词性是动词,难以或完全不能凑成对应上句的名词/形容词格式,比如:论。 何解?
3,LZ 的“先对后接”,是要接龙者回应两个“成语” ,即,先回它人,再回自己,才算完整,是吗?
Raid朋友您好,以下是对您问题的逐条答复:
1、既然咱这楼叫做“成语联句接龙”,当然都得是成语。
2-A、一般来说,下联要跟上联的结构一致,比如“承前启后”,是两个并列的“动宾”结构,所以对应以同结构的“继往开来”。“抛砖引玉”和“买椟还珠”还有您的“论黄数白”也是动宾结构。又如“珠圆玉润”,这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道不远”朋友的“水远山长”便同样是两个并列的“主谓”结构,很工整。同结构的成语很多,如“云淡风轻”、“地久天长”等等。
2-B、除了结构应当一致,意义也应该尽量属于相同或相近范畴。“道不远”朋友的上联“长篇大论”可以看作是两个并列的“偏正”结构,也可看作一个复合的偏正结构。与之同结构的成语应不会少,但从意义上看,“长”和“大”都属于尺度规模的范畴,那么下联成语中相对应位置最好有“短”、“小”等表示尺度规模的字。大概“道”氏的“长篇大论”比较刁,我亦未寻得佳对,勉强拟了个“小肚鸡肠”,不太满意。愿睹高人手段。
2-C、通常一个词的词性跟取决于它跟其他词的关系。“论”受“大”的修饰,故在“长篇大论”中是名词;“论”作用于“黄”、或“长”,所以在“论黄数白”或“说短论长”中它是动词。
3、能同时回两个成语当然更好,回一个也受欢迎。
4、请留意我今晨回复中的第三行,您的“论”字是在下联之中,与上联重复,应避免。

谢谢您的热心捧场,愿我的长篇大论于您有助。
 
最后编辑:
恕我愚钝,还是没明白第四条。 可否请您连着两次接龙,我好从接龙中体会。 另外,不必拘礼,吾本善良,乃和蔼可亲之人 :evil:

买椟还
圆玉润
仅为举例,供参考:

抛砖引玉,

买椟还珠。
珠圆玉润,

水远山长。
长风破浪,

大海捞针。
针锋相对,

萍水相逢。 (“相”乃虚字,可与上联中位置对应者相同。也可对“梦寐以求”或“旗鼓相当”。)
逢凶化吉,

遇难呈祥。
祥风时雨,

古道热肠。
肠肥脑满,

口是心非。
非亲非故,

亦谐亦庄。
庄严宝相, (原来的“庄生梦蝶”末字为平声,作为上联欠妥,故改。)
(请问善良而和蔼可亲的Raid朋友,够了吗?)
 
最后编辑: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