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nt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3-05-21
- 消息
- 1,466
- 荣誉分数
- 124
- 声望点数
- 178
去往开城三八线是我在朝鲜的第3天,在朝鲜的旅游其实和韩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三八线,当初堆积了无数人生命,最后维持下来的军事分界线,很可能你从北方向南眺望,发现那边向北张望的游客,也是来自中国。
板门店、三八线与JSA共同警备区
三八线这也许是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军事分界线了——严格意义上来讲,朝鲜战争并未结束,只是在“停战”状态,而三八线就是双方的停火界线。
最初的三八线是二战结束后,美苏控制的南北朝鲜的界线——北纬38度线。这与现在的三八线的状态只能说大体一致。在几十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北朝鲜几乎把南朝鲜和美军赶下了海,但是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北方又被迅速击败,差点就要被赶到鸭绿江边,而这时中国出兵了。最后双方的分界,基本还是划在了最初的三八线上。
有人说,这条248公里长的分界线斜穿朝鲜半岛,截断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峻岭,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及6条南北铁路线。对于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来说,以及从地理的角度来看,三八线都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分界线——但这条线却是朝鲜战争和朝鲜半岛分裂,乃至今天朝鲜半岛战争阴云始终挥之不散的明证,三八线及其周边的JSA共同警备区,至今仍是全世界最为敏感的军事区域,各种地雷路障数不胜数,几十年来南北方的摩擦也始终不断。
从平壤出发,我们差不多要4个小时才能到达这个敏感的地带,而紧张的气氛从距板门店几十公里外就开始了,我们要经过4道岗哨才能到达板门店区域,而到了这里,所有的游客都必须下车,换乘另外的专门车辆。我们的小金导游甚至陪同的那位安全部人员在这里也不似乎不管事了,所有的讲解和“保卫”任务都由配着手枪戴着钢盔或大檐帽的人民军军人来担任,而且我还看到,朝鲜导游和陪同都必须把自己的证件交给板门店的军人,直到我们返回时才能领回。
我们的第一站是板门店,参观这里的停战协议签字大厅。
据说板门店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附近有个用木板临时搭成的酒馆和小杂货铺,当然今天这里是看不到当年的小店了,木结构中式风格的签字大厅很空旷,据说有1000多平方米,陈列着当初参战双方签字时用的旗帜、用具以及签字文本,桌上都铺着绿色台呢。讲解员是位年轻瘦削的人民军少尉,他用字正腔圆正气凛然的语气向我们介绍了当时签字的场景,包括“联合国军”打着白旗来谈判的细节,充满着胜利者的自豪。不过,从同样意气风发的朝鲜翻译的口中,我没有发现他提到志愿军,也没有说联合国军的代表在一次“上当”后,就不再打着白旗来谈判了。
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实地参观三八线——那条不过10多厘米高,30厘米宽的水泥槛,毫不起眼,但却让朝鲜半岛南北分离几十年。
严格来说,JSA(JOINT SECURITY AREA)共同警备区才是我们脚下这块土地的名字。所谓共同警备区,是指以军事分界线为中心,方圆约为800米的圆形地带,由“联合国军”与朝鲜军队共同把守,双方都只携带自卫武器(我看到这里的人民军军人基本都只携带手枪),但摩擦从来没有停止过,从1976年著名的砍树之战和朝鲜的渗透地道,南北双方一直在较劲,韩国女星李英爱也曾拍摄过同名电影,反映共同警备区的紧张氛围。而我们也时刻感受到了这种紧张,从签字大厅坐车到三八线旁边的大楼,道路非常窄,到处都牵着铁丝网,巨大的正方体水泥墩半悬在路的边上——据说一旦开战,这些水泥墩能立马被放倒,堵塞道路,成为路障,类似二战后期德军反坦克使用的“龙牙”反坦克桩。
人民军少尉领着我们来到了紧邻着三八线的大楼楼上的观景平台上,韩国就在我们对面不过百来米的地方,对面也是一栋类似的观察大楼。中间有7座房子,三蓝四白,据说蓝色房子由韩国建造,白色的房子则由朝鲜修建,中间一道仅有10公分高30公分宽的水泥槛穿过了这7座房子——这道水泥槛就是传说中三八线。
我们并没有下到楼下,贴近观察那条不过10多厘米高,30厘米宽的水泥槛,也没有看见咫尺之遥的韩国那面有游客。当我们在平台参观时,几名朝鲜士兵走到了三八线上警戒。而随同的朝鲜士兵也时刻跟着我们的脚步,一前一后,保证所有的人都在集体行动。这是战争的停火区域,不能随意走动,我们的活动范围很受限制。极目远眺,我看到了对面韩国有根巨长的旗杆上飘扬着太极旗——据说这有100米高。好吧,这并不是最高的,朝鲜这边还有根更高的,足足有160米,光旗的长度就达30米,号称世界第一。南北双方在三八线上像小孩子一样玩了一把“比高高”游戏。
开城
从气氛紧张的三八线参观完毕后我们到开城吃午餐。开城是朝鲜著名的古都,公元919年,王建推翻后高句丽即位,建立高丽。次年(920年),把首都从铁原迁回开城,并改开城为开州。
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开城一度属于南韩,而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则被北朝鲜并入——这也被视为北方在朝鲜战争中的重大收获之一(如果仅从土地面积来看,朝鲜战争结束后北朝鲜比战前实际损失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开城现在在朝鲜也算是大城市,2003年,朝鲜政府发布,开城直辖市成为了开城特级市,除了板门郡以外的开丰郡及长团郡脱离开城并入黄海北道,而开城特级市与板门郡则合组成新设置的开城工业地区。著名的开城工业园区也可以被视为朝韩关系的晴雨表,它的开工和关闭直接代表着朝韩关系的缓和与紧张。
尽管是高丽古都,现在也是朝鲜的一座重要城市,并被称之为朝鲜及东亚地区的新兴轻工业中心,但是我们看到的开城市区却丝毫没有现代化的气氛,它更像是一座中国北方四线的小县城——满地的银杏叶,道路倒是宽阔但车辆很少,路上的行人也不多,穿着打扮也明显不如平壤时兴,比较老旧。周围的建筑也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那种老式楼房的式样,在路边,我还看到了同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家户户打蜂窝煤的场景。
午餐我们品尝了著名的高丽铜碗宴和开城人参鸡——据说这是高丽国王的饮食标准(这国王吃得也不咋地啊),味道还可以,比我在韩国吃的还要好一些。
PS:开城也是朝鲜最重要的人参产地,亦是高丽人参当中的最高级。这里的高丽人参由高到低被分为“天、地、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按单支人参的重量有高下区分。一般而言,“天”字号中等水平的人参在这里要卖到700人民币一盒,价格不菲。
开城成均馆,结婚的朝鲜夫妻
这是我这次朝鲜之行看到的最美的地方。在朝鲜深秋的阳光下,已经有一千多年的银杏树枝繁叶茂,满树满地都是金灿灿的银杏叶,美得让人流连忘返,以至于我们团的朝鲜小金导游都兴奋地拿出手机来拍照,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成均馆。
成均馆是朝鲜古代高丽时期的最高学府,其前身是建于公元992年的国子监,是朝鲜最早的大学。成均馆位于高丽的首都开城,在今天的朝鲜境内。而韩国的成均馆大学只不过是借用了成均馆的名字以示继承其文化传统之意。成均馆的名字很有深意,所谓“成”是指“成人才之未就”,所谓“均”是指“均风俗之不齐”。作为古代朝鲜最早的大学,设有国字学、大学、诗文学、律学、书学、算学等6个学科,还有宿舍,总占地面积为2万多平方米。现在朝鲜把这里改为了高丽博物馆。参观完板门店三八线之后,旅游团队都会到这里参观。
成均馆的建筑特点也是有着浓厚的中国特色的,内院的核心建筑是大成殿,很明显祭祀的对象是孔子,中国作为天朝上国对于朝鲜半岛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现在大成殿和内院的东西厢房被布置成了展室,展出高丽时期的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
在成均馆里,我们遇到好几对来举行结婚仪式的朝鲜新婚夫妇,连小金导游都在说:“今天是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吧?”对于这几对新人来说,在和煦温暖的阳光,古朴的建筑群和满地的金黄落叶之中结为连理应该是让人高兴的事,而我们这群外国游客也得以见识下朝鲜的婚礼习俗。
和国内大多洋派的结婚穿西洋婚纱不同,朝鲜的结婚仪式还是非常传统的,新娘一律都是穿的喜庆的朝鲜民族服饰,而新郎则穿西服、中山装或者是军装。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朝鲜时至今日仍然是个非常男权的社会,在这里男人们是很幸福的,因为结婚不会遭遇丈母娘盘问“有没有房子”(国家分配),“有没有车”(汽车就不用说,有辆自行车足矣),“有没有钱”(婚礼费用女方全包,并且女方还要给男方的亲戚准备厚礼,男方相当于是躺着等结婚收礼物……),国家公务人员和人民军军官是最受朝鲜女青年青睐的群体。
据小金导游说,朝鲜的女孩子们仍然相当保守,家庭里母亲们都严格管束着自己的孩子——就像中国古代那些严厉的妈妈约束自己的女儿一样。夜不归宿是不可想象的,年轻人在街头接吻的事也非常少见。“不过手牵手一起走是允许的。”小金导游说。
另一个有意思的风俗是朝鲜结婚的伴娘都是找结过婚的女子,要是是生养过儿子的那就更好了,这显然和中国的习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