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nt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03-05-21
- 消息
- 1,466
- 荣誉分数
- 124
- 声望点数
- 178
来自交通部门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平均每天超过50名。儿童因交通事故的死亡率是欧洲的2 .5倍,美国的2 .6倍。在近年所有儿童交通意外中,超过75%的孩子在道路上受伤。不过,让人感到无奈的是,不少车主一方面表示被这一组数据震撼,另一方面却对各种可能伤害儿童的驾驶陋习持宽容态度。不止一名家长车主表示,“自己一直都这样做的啦,也从来没有发生过事故。”事实上,如果不及时改变这些用车陋习,等到出事的时候,就悔之晚矣。南都汽车强烈呼吁,各位车主朋友,为了孩子,请立即抛弃这六大陋习。
怀抱子女开车
在微信朋友圈中,南都记者曾经看到过一名妈妈晒出自己老公开车时的照片,让人震惊的是,画面中的司机,居然是一边开车,一边让儿子坐在自己怀中,而且,有张图片还显示,他还一只手和儿子打闹,另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
点评:在众多不负责任的车主中,这种极品行为可算最雷人的一个。这种陋习,主要见于那些自以为车技了得的男性老手司机身上。其实,在打方向盘的过程中,把宝宝夹在自己与方向盘之间,不仅会妨碍正常操作,更暗藏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有什么碰撞事故,孩子受到的伤害无疑最大。
独自留宝宝在车内
一位家长将自己熟睡的孩子留在车内,然后去逛超市,时间接近1个小时,后来婴儿醒了,在密闭的车内拼命啼哭,幸好有市民经过及时报警,才避免酿成大错。
点评:显然,这些家长的行为相当不负责任,他们以为孩子睡着了,就可以将他们放在车内,自己可以放心去购物。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就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哪怕有些家长锁车之后留下一条细缝给孩子,也不能防止醒后的孩子在车内爬行时出现意外。相比之下,那些不慎将钥匙放在车内,导致孩子被反锁在内的情况,家长就显得太过粗心大意了。
让儿童系原车安全带
一名妈妈任由4岁的儿子坐在副驾驶上,不料,有辆小三轮突然从旁边窜出来,准备左转弯,这名妈妈车主立即狂踩刹车踏板,结果导致儿子一下甩在前挡风玻璃上,砰的一声响。妈妈车主当时就蒙了,赶紧看下儿子,万幸的是小朋友只是肩膀撞上,脑袋稍微碰了一下。
点评:因为副驾驶的位置空间较大,比较舒服。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也容易对仪表盘感到很兴奋。但曾经有汽车厂家采用模拟测试,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即使儿童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他的颈部仍然会在紧急刹车中受到致命的冲击。同时,副驾驶座位的安全气囊对低龄儿童来说,也会存在极大的隐患。无论碰撞激烈还是缓和,一旦发生意外,引致安全气囊爆开,它打开的速度是约300公里/小时。当儿童与气囊仪表板距离非常近的时候,气囊爆开时与儿童头部的瞬间接触力可高达几百公斤,远远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可能会造成儿童窒息甚至颈椎骨折等伤害。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配置一个专属汽车座椅。
抱着宝宝坐副驾
车主徐先生有一次在中大校园内行驶,当时车速并不超过50公里,但由于要临时躲避一名行人,他狠踩刹车踏板,结果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妻子,一下子没有抓牢宝宝,结果,宝宝几乎要向前直撞出去,幸亏妻子反应迅速,硬是将宝宝拉了回来。可是,妻子自己却一头撞到前挡玻璃处,弄得头破血流。
点评:许多家长习惯抱着儿童乘车,在他们看来,自己把孩子抱着,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处于自己的保护下。其实这样做,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在碰到需要急刹车时,即使车速不快,巨大的惯性也会让孩子脱手而出。通常,紧接着家长由于惯性的影响,还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挤压。最好的解决办法,依然是给孩子配置一个专属汽车座椅。
行驶过程中喂宝宝
妈妈坐在后排座位上,一边半扶着燥动不安的儿子,一边哄他吃下零食,儿子基本是吃一口又玩一下,妈妈还在利用花言巧语,哄儿子进食。
点评:由于车内空间比较狭窄,宝宝通常都会感到比较郁闷,大人们有时候会让他们吃些零食解闷,特别是在长途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但要注意,吃的东西是有讲究的。尽量不要吃那些比较硬的食物,一旦碰到紧急刹车,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窒息,像棒棒糖一类棍状的食品,最好就不要在行车过程中让他们食用。现在,不少家长喜欢在乘车时间过长时,提供给孩子食物以减轻他们的饥饿感,同时,也想达到让他们解闷的目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当车辆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
让宝宝在车内吹空调睡觉
车主王先生出外办事,由于等待时间较长,剩下宝宝和妈妈在车内等候。眼看宝宝已经困了,天气炎热,妈妈就边抱着宝宝在车内享受空调,边让宝宝安然入睡。
点评:如果没有及时对车内空调进行清洗,容易产生让成人都感到胸闷不适的气味。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更易产生不适感。天气已经逐渐炎热,需要长时间开启空调,这样更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于车内,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若在车内休息、睡眠时,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长时间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也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呼吁]
请为孩子养成这些文明驾驶习惯
驾照考试的文明考中,有一道题比较有意思。当你开车来到了巷口,看到有一个皮球滚了出来,这时你应该怎样应对。正确答案就是:请停车。对此,有经验的老司机最有体会。因为,他们知道,通常,球滚出来之后,99%都会有一个儿童会追出来捡球,所以,提前做好预判,及时采取刹车,会避免一场事故发生。
同样,如果你停车或者准备将车倒后的时候,所处位置是在学校、菜市场、小区附近,通常小朋友都会比较多,这时需要比平时更加谨慎。
如果说,以上的驾驶行为,还需要有相当的经验及技术支持,在人行道与正想过马路的儿童“抢”谁先过,就完全是道德需要恶补的表现了。
有些车主看到眼前的交通灯是绿灯,明明看到有些儿童在过马路,他们还是很不耐烦地边按喇叭,边逼上前去,让那些“不听话”的孩子知难而退。有的看到绿灯后,更是完全不减速,摆出一种“你冲红灯你倒霉”的姿态。虽然,绿灯可以通行,驾驶者并没有违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红灯照样过马路,特别是有些调皮儿童还在嘻闹,的确会让驾驶者感到有些不忿。但是,从文明驾驶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行为不成熟,身为成人,难道还跟小朋友斗气?因此,建议大家在人行道看到一些儿童横过马路时,最好不要意气用事,让儿童三分又何妨?
[提醒]作为家长,请告诉孩子这些安全常识
作为家长,在日常行车时,除了自己要学会保护儿童的各种常识,还有义务教导自己的小朋友,在车内搭乘时应注意的安全常识。
“请不要透过天窗探头探脑”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让儿童站立已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况且还让子女将身体伸出天窗外,更加罪加一等。一旦前方碰到突发情况,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极高。
其实,即使将急刹车、碰撞等意外因素排除在外,孩子把头探出窗外,也会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危害。因为,当他们置身于马路上汽车尾气的包围中,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微粒物等会使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们患上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至于身体部位在车外,更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剐蹭事故。另外,手、头也不能伸到车窗外,这个已经是多年来的老生常谈了。在转弯、刹车的过程中,儿童身体部分伸出窗外受伤的可能最高。
“请别先行下车”
总有那么些家长,觉得无所谓,只是提醒一下开门小心点就算了。其实,儿童在开门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力气不够,本身就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加上他们心思不如成人缜密,有时一兴奋就冲出去,即使只是有辆单车经过,也会使他们很受伤。
“在驾驶过程中别走来走去”
如果儿童在行驶过程中总被抱着,有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坐不住了,想挣脱下来,在前后排座位之间走来走去。有的家长觉得,车开慢一点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或者急转弯,儿童就会失去平衡,导致撞上两侧玻璃或者摔倒。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乘坐安全座椅,是最好的方式。
“注意小手不要乱按”
有些小顽皮坐在后排座位上总是不听话,而且好奇心强,喜欢按这按那的。如果让他们任意触碰到侧窗开关按键,让车窗老是在循环升降之间,一不留神就会夹伤他们娇嫩的手指。这时,最好由家长关闭宝宝那边的开关车窗功能,平时更要反复向他们说明乱按车窗的危害性。
“快回去,排挡位不是你的玩具”
也有些小淘气,坐在后排看着爸爸妈妈开车,右手按着排挡杆摇来摇去的很好玩。于是,他们也想摸一下,甚至学父母的样子,摇几下。不管是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停车状态下,一不小心挡位误操作,都容易导致意外发生。而且,小朋友探身触排挡部分的按键,在行驶过程中,本身也容易产生意外。一不小心绊倒,也会影响到驾驶者的正常操作。因此,最好及早做好小家伙们的思想工作,排挡位不是他们可以乱碰的。
“离车远点”
汽车存在诸多盲区,平时在道路上行走时请与汽车保持一定距离。
为了孩子,请高度警惕这些汽车盲区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儿童死于交通意外事故,其中,大部分受害儿童是被撞被碾压。从这些年引起关注的案例来看,超过三分之二都是源于儿童处于汽车盲区内,加上儿童身高的关系,使这类盲区进一步扩大,导致惨剧发生。
汽车盲区主要来自四大区域
通过评测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6-7岁左右的儿童,身高约在1.1-1.3米左右。当他(她)蹲下时,身高约0 .55-0 .65米。而正常身材的驾驶员,在驾车时,坐在驾驶室内,可以发现,车身四周都有盲区。车头盲区的极限位置距离车身前端大约为0 .6米,车尾盲区的极限位置距离车尾后端大约为5.5-6米,比车身还要长1米。车身的左右前端则各有两块大小不同的扇形盲区,分别不足1平方米。而车身左右后端的盲区面积更分别达到1.8平方米和3.5平方米。
具体地说,开车时存在的汽车盲区中,事故率最高的盲区有以下几个,分别位于车头引擎盖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车尾。
[警示]这些年,汽车盲区引发的儿童交通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最终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
◎2012年1月底,吴某和家人驾驶车辆回江苏老家过春节,在院内倒车时,轿车猛烈颠簸了一下,伴随着一声异样的声音,像撞到了什么东西。吴某的二姐从屋内向外望了一眼,忽然看到车的左侧外面露出小孩的腿,便大喊:“快停下来,碾着孩子了!”吴某急忙停车,但此时已经晚了,孩子被卡在车的左前轮后面,因严重颅脑损伤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死亡。
◎2015年5月20日,广州市从化江埔派出所停车坪内,一名独自玩耍的4岁男童被一辆黑色轿车撞倒并卷入车底。从派出所门前的监控摄像头可以看到,事发时,男童正一个人在停车坪中间玩耍。就在肇事司机开门上车的瞬间,男童刚好走到了轿车A柱盲区的位置蹲下来玩耍,而他的高度还不及轿车车头高。没有看到男童的司机开车左转,左侧车头将他撞倒在地,随即整个人都被卷入车底。
怀抱子女开车
在微信朋友圈中,南都记者曾经看到过一名妈妈晒出自己老公开车时的照片,让人震惊的是,画面中的司机,居然是一边开车,一边让儿子坐在自己怀中,而且,有张图片还显示,他还一只手和儿子打闹,另外一只手握着方向盘。
点评:在众多不负责任的车主中,这种极品行为可算最雷人的一个。这种陋习,主要见于那些自以为车技了得的男性老手司机身上。其实,在打方向盘的过程中,把宝宝夹在自己与方向盘之间,不仅会妨碍正常操作,更暗藏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有什么碰撞事故,孩子受到的伤害无疑最大。
独自留宝宝在车内
一位家长将自己熟睡的孩子留在车内,然后去逛超市,时间接近1个小时,后来婴儿醒了,在密闭的车内拼命啼哭,幸好有市民经过及时报警,才避免酿成大错。
点评:显然,这些家长的行为相当不负责任,他们以为孩子睡着了,就可以将他们放在车内,自己可以放心去购物。当出现特殊情况时,就会给孩子带来危险。哪怕有些家长锁车之后留下一条细缝给孩子,也不能防止醒后的孩子在车内爬行时出现意外。相比之下,那些不慎将钥匙放在车内,导致孩子被反锁在内的情况,家长就显得太过粗心大意了。
让儿童系原车安全带
一名妈妈任由4岁的儿子坐在副驾驶上,不料,有辆小三轮突然从旁边窜出来,准备左转弯,这名妈妈车主立即狂踩刹车踏板,结果导致儿子一下甩在前挡风玻璃上,砰的一声响。妈妈车主当时就蒙了,赶紧看下儿子,万幸的是小朋友只是肩膀撞上,脑袋稍微碰了一下。
点评:因为副驾驶的位置空间较大,比较舒服。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也容易对仪表盘感到很兴奋。但曾经有汽车厂家采用模拟测试,如果孩子在副驾驶座一人独坐,当紧急刹车时,他就会像子弹一样撞向前方,从而导致重伤或死亡;即使儿童被安全带束缚在座椅上,他的颈部仍然会在紧急刹车中受到致命的冲击。同时,副驾驶座位的安全气囊对低龄儿童来说,也会存在极大的隐患。无论碰撞激烈还是缓和,一旦发生意外,引致安全气囊爆开,它打开的速度是约300公里/小时。当儿童与气囊仪表板距离非常近的时候,气囊爆开时与儿童头部的瞬间接触力可高达几百公斤,远远超过儿童的承受能力,可能会造成儿童窒息甚至颈椎骨折等伤害。最好的办法,是给孩子配置一个专属汽车座椅。
抱着宝宝坐副驾
车主徐先生有一次在中大校园内行驶,当时车速并不超过50公里,但由于要临时躲避一名行人,他狠踩刹车踏板,结果坐在副驾驶座位上的妻子,一下子没有抓牢宝宝,结果,宝宝几乎要向前直撞出去,幸亏妻子反应迅速,硬是将宝宝拉了回来。可是,妻子自己却一头撞到前挡玻璃处,弄得头破血流。
点评:许多家长习惯抱着儿童乘车,在他们看来,自己把孩子抱着,这样就可以使孩子处于自己的保护下。其实这样做,在正常情况下并不会有什么问题,可是,在碰到需要急刹车时,即使车速不快,巨大的惯性也会让孩子脱手而出。通常,紧接着家长由于惯性的影响,还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挤压。最好的解决办法,依然是给孩子配置一个专属汽车座椅。
行驶过程中喂宝宝
妈妈坐在后排座位上,一边半扶着燥动不安的儿子,一边哄他吃下零食,儿子基本是吃一口又玩一下,妈妈还在利用花言巧语,哄儿子进食。
点评:由于车内空间比较狭窄,宝宝通常都会感到比较郁闷,大人们有时候会让他们吃些零食解闷,特别是在长途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普遍。但要注意,吃的东西是有讲究的。尽量不要吃那些比较硬的食物,一旦碰到紧急刹车,很可能会造成他们窒息,像棒棒糖一类棍状的食品,最好就不要在行车过程中让他们食用。现在,不少家长喜欢在乘车时间过长时,提供给孩子食物以减轻他们的饥饿感,同时,也想达到让他们解闷的目的。这种做法,其实也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当车辆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
让宝宝在车内吹空调睡觉
车主王先生出外办事,由于等待时间较长,剩下宝宝和妈妈在车内等候。眼看宝宝已经困了,天气炎热,妈妈就边抱着宝宝在车内享受空调,边让宝宝安然入睡。
点评:如果没有及时对车内空调进行清洗,容易产生让成人都感到胸闷不适的气味。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更易产生不适感。天气已经逐渐炎热,需要长时间开启空调,这样更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于车内,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若在车内休息、睡眠时,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长时间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也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呼吁]
请为孩子养成这些文明驾驶习惯
驾照考试的文明考中,有一道题比较有意思。当你开车来到了巷口,看到有一个皮球滚了出来,这时你应该怎样应对。正确答案就是:请停车。对此,有经验的老司机最有体会。因为,他们知道,通常,球滚出来之后,99%都会有一个儿童会追出来捡球,所以,提前做好预判,及时采取刹车,会避免一场事故发生。
同样,如果你停车或者准备将车倒后的时候,所处位置是在学校、菜市场、小区附近,通常小朋友都会比较多,这时需要比平时更加谨慎。
如果说,以上的驾驶行为,还需要有相当的经验及技术支持,在人行道与正想过马路的儿童“抢”谁先过,就完全是道德需要恶补的表现了。
有些车主看到眼前的交通灯是绿灯,明明看到有些儿童在过马路,他们还是很不耐烦地边按喇叭,边逼上前去,让那些“不听话”的孩子知难而退。有的看到绿灯后,更是完全不减速,摆出一种“你冲红灯你倒霉”的姿态。虽然,绿灯可以通行,驾驶者并没有违章,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红灯照样过马路,特别是有些调皮儿童还在嘻闹,的确会让驾驶者感到有些不忿。但是,从文明驾驶的角度来看,儿童的行为不成熟,身为成人,难道还跟小朋友斗气?因此,建议大家在人行道看到一些儿童横过马路时,最好不要意气用事,让儿童三分又何妨?
[提醒]作为家长,请告诉孩子这些安全常识
作为家长,在日常行车时,除了自己要学会保护儿童的各种常识,还有义务教导自己的小朋友,在车内搭乘时应注意的安全常识。
“请不要透过天窗探头探脑”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让儿童站立已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况且还让子女将身体伸出天窗外,更加罪加一等。一旦前方碰到突发情况,儿童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极高。
其实,即使将急刹车、碰撞等意外因素排除在外,孩子把头探出窗外,也会对他们的健康构成危害。因为,当他们置身于马路上汽车尾气的包围中,尾气中含有的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微粒物等会使抵抗力较弱的宝宝们患上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至于身体部位在车外,更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剐蹭事故。另外,手、头也不能伸到车窗外,这个已经是多年来的老生常谈了。在转弯、刹车的过程中,儿童身体部分伸出窗外受伤的可能最高。
“请别先行下车”
总有那么些家长,觉得无所谓,只是提醒一下开门小心点就算了。其实,儿童在开门过程中,由于自己的力气不够,本身就存在很多危险因素。加上他们心思不如成人缜密,有时一兴奋就冲出去,即使只是有辆单车经过,也会使他们很受伤。
“在驾驶过程中别走来走去”
如果儿童在行驶过程中总被抱着,有可能会在行驶过程中坐不住了,想挣脱下来,在前后排座位之间走来走去。有的家长觉得,车开慢一点就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或者急转弯,儿童就会失去平衡,导致撞上两侧玻璃或者摔倒。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乘坐安全座椅,是最好的方式。
“注意小手不要乱按”
有些小顽皮坐在后排座位上总是不听话,而且好奇心强,喜欢按这按那的。如果让他们任意触碰到侧窗开关按键,让车窗老是在循环升降之间,一不留神就会夹伤他们娇嫩的手指。这时,最好由家长关闭宝宝那边的开关车窗功能,平时更要反复向他们说明乱按车窗的危害性。
“快回去,排挡位不是你的玩具”
也有些小淘气,坐在后排看着爸爸妈妈开车,右手按着排挡杆摇来摇去的很好玩。于是,他们也想摸一下,甚至学父母的样子,摇几下。不管是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停车状态下,一不小心挡位误操作,都容易导致意外发生。而且,小朋友探身触排挡部分的按键,在行驶过程中,本身也容易产生意外。一不小心绊倒,也会影响到驾驶者的正常操作。因此,最好及早做好小家伙们的思想工作,排挡位不是他们可以乱碰的。
“离车远点”
汽车存在诸多盲区,平时在道路上行走时请与汽车保持一定距离。
为了孩子,请高度警惕这些汽车盲区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超过18500名儿童死于交通意外事故,其中,大部分受害儿童是被撞被碾压。从这些年引起关注的案例来看,超过三分之二都是源于儿童处于汽车盲区内,加上儿童身高的关系,使这类盲区进一步扩大,导致惨剧发生。
汽车盲区主要来自四大区域
通过评测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6-7岁左右的儿童,身高约在1.1-1.3米左右。当他(她)蹲下时,身高约0 .55-0 .65米。而正常身材的驾驶员,在驾车时,坐在驾驶室内,可以发现,车身四周都有盲区。车头盲区的极限位置距离车身前端大约为0 .6米,车尾盲区的极限位置距离车尾后端大约为5.5-6米,比车身还要长1米。车身的左右前端则各有两块大小不同的扇形盲区,分别不足1平方米。而车身左右后端的盲区面积更分别达到1.8平方米和3.5平方米。
具体地说,开车时存在的汽车盲区中,事故率最高的盲区有以下几个,分别位于车头引擎盖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车尾。
[警示]这些年,汽车盲区引发的儿童交通
◎2011年10月13日,广东佛山2岁女童小悦悦在过马路时,不慎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并两度碾压,随后开来的另一辆车直接从已经被碾压过的女童身上再次开了过去,最终小悦悦抢救无效离世。
◎2012年1月底,吴某和家人驾驶车辆回江苏老家过春节,在院内倒车时,轿车猛烈颠簸了一下,伴随着一声异样的声音,像撞到了什么东西。吴某的二姐从屋内向外望了一眼,忽然看到车的左侧外面露出小孩的腿,便大喊:“快停下来,碾着孩子了!”吴某急忙停车,但此时已经晚了,孩子被卡在车的左前轮后面,因严重颅脑损伤抢救无效,于当日下午死亡。
◎2015年5月20日,广州市从化江埔派出所停车坪内,一名独自玩耍的4岁男童被一辆黑色轿车撞倒并卷入车底。从派出所门前的监控摄像头可以看到,事发时,男童正一个人在停车坪中间玩耍。就在肇事司机开门上车的瞬间,男童刚好走到了轿车A柱盲区的位置蹲下来玩耍,而他的高度还不及轿车车头高。没有看到男童的司机开车左转,左侧车头将他撞倒在地,随即整个人都被卷入车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