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2-01-16
- 消息
- 9,686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0
中美对抗的「比胆赛局」
送交者: 886 2002年5月04日02:56:22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石齐平(台湾商业周刊)
中共「白皮书」发表之後,美国官方的关切,情溢乎辞。事实上,在「白皮书」宣布之前,美国海军智库「海军分析中心」(CNA)所推出的深度研究报告,就已显示出美国专家最近对台湾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忧虑了。
这份由CNA委托着名学者唐耐心(Nancy B
Tucker)撰写以「新世纪之初的美、中、台安全挑战」为题的报告指出,台海议题已凌驾朝鲜半岛议题而成为东亚稳定的首要危险地区了;不仅如此,未来叁年,台海紧张的升高乃至美「中」可能因为北京对台用武而爆发战争的前景也令人忧虑。「白皮书」的出现,显然将进一步强化此等忧虑。
美国将如何面对此一情势?做出何种选择?当然视乎其对自己各种可能选项成本效益的评估,与对对手(北京)可能采取的各种策略的研判而定。这在孙子兵法而言,就是所谓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就当代社会科学理论而言,则是一个「赛局(game)」模型分析的问题。
不妨就把北京、华府的互动套入一个「两人赛局」来观察,最後的结果会不会出现唐耐心忧虑的战争,可以从双方在「和」与「战」上面各自的价值评估,以及对对方可能采取策略的研判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美国一方,两岸问题处理的第一项「价值」标准是民主与人权,为此,它要批评中共,它要护卫台湾。民主、人权之外,美国也重视经济利益,这是第二项价值。如果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升高时,民主人权未尝不能作一些妥协。柯林顿在第一任总统任内的中国政策,主动让人权要求与最惠国待遇脱勾就是一例。第叁是国际战略。国际战略与经济利益之间往往存在着吊诡的关系,这也是华府时常在「积极交往」与「围堵」政策之间游移不定的原因。对北京,最後的政策如何决定,就看这叁项价值的实际评估而定。不过,我要指出,这是长久以来到目前为止的思维架构,从现在开始,美国可能不得不加上第四个考虑,而且其重要性将超乎前叁者之上,那就是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
这个世纪,美国参与过一次大战、二次大战、韩战、越战、科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南联盟战争,胜面居多,惟有时也付出不少伤亡代价。在所有的战争中,有两个特色,一是越打越科技,越打越顺手;二是从没一次战争在美国本土打过。然而,这样的战争经验在下个世纪初即将出现变化□□中共导弹可能会打到美国本土。这就让美国不能不谨慎以对。於是当「白皮书」传达出强烈的讯息:北京可能对台动武时,美国就开始面对了一种前所未曾有的选择,这种选择显然不令人愉快,因为不仅有压力,而且具有难度。最大的难度或许还不在於军事,而在於如何猜测中共的意图与决心。在赛局理论中,这种类型叫做「比胆赛局」,篇幅所限,下期再作进一步分析。
●「中」美对抗的「比胆赛局」(续) (2000.3.20)
石齐平(台湾商业周刊)
上周分析中共宣布「白皮书」之後「中」美之间的对局形势。扼要地说,美国今後研拟两岸政策时,除了考虑民主人权、经济利益与国际战略之外,已不能不考虑第四个因素即自身安全了;而对此一自身安全的评估又建立在对北京当局究竟会采取什麽行为模式的猜测之上。换言之,知己之外还要知彼。
如同任何一个国家,中共当局的国家决策也建立在几个重要的「价值」之上,其中部分也与美国相同,如经济利益、国际战略甚至是民主人权,最多是相对重要性或有差异。唯一与美国不同,却又是中共当局格外重视的是:民族主义。
上周我们回顾本世纪以来美国参与的战争,指出从未有一个在美国本土上打过(除了珍珠港被偷袭);这里也可以回顾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共参与的战争,主要者有四,韩战(一九五○)、中印战争(一九六二)、珍宝岛战争(一九六九)、中越战争(一九七九),也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无一不是为了领土与主权。从中共的行为模式看来,任何它发动或参与的战争,目的并不在於侵略占有对方的领土,而是对侵犯其领土与主权的对方施以「教训」(邓小平语)及「惩罚」,这一点,在中印、中越边境战争上尤其看得清楚。
当我们把台湾问题摆到美国与中共的行为模式之中,也许不需要太困难就可以猜测出双方在这样的「比胆赛局」中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中共而言,当台湾越来越明显地走上台独(包括形式非台独,实质走台独)方向时,被挑战的是它那最脆弱而又最重视的民族主义神经,对北京而言,为了捍卫领土主权,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包括与美国一拚。另一方面,台湾对於美国,其意义体现在叁种不同的状况之上。第一、即是过去以来到目前的状况,两岸不统一,美国两头做生意,刀切豆腐两面光,这对美国是上策。但「白皮书」之後,北京耐性的降低势将压缩华府选择上策的空间。第二、中共在叁个「如果」之下表态将对台用武,这就考验美国的胆量了,双方比胆,如果双方都够胆,硬拚一下,两败俱伤,无论中共伤势如何,美国毕竟要付出昂贵代价,这是下策,值不值得?如果不值得,那就是第叁种状况,於美国而言,或许是中策,为了避免因海峡战争的爆发而被牵入,不如软硬兼施让台湾上谈判桌,与北京当局在北京所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政治谈判,而美「中」则交换利益。这即是根据理论与现实分析,我们可以预见的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
当年香港的谈判,第一、是英国先「逼」出来的;第二、香港的权益是由伦敦与北京谈判决定的;第叁、最後是中共设下谈判时间表逼英国上桌的。台湾当然不是香港,但台湾一批愚蠢的政客却极有可能让台湾走上一条类似的道路。选民们,小心了!
送交者: 886 2002年5月04日02:56:22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石齐平(台湾商业周刊)
中共「白皮书」发表之後,美国官方的关切,情溢乎辞。事实上,在「白皮书」宣布之前,美国海军智库「海军分析中心」(CNA)所推出的深度研究报告,就已显示出美国专家最近对台湾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的忧虑了。
这份由CNA委托着名学者唐耐心(Nancy B
Tucker)撰写以「新世纪之初的美、中、台安全挑战」为题的报告指出,台海议题已凌驾朝鲜半岛议题而成为东亚稳定的首要危险地区了;不仅如此,未来叁年,台海紧张的升高乃至美「中」可能因为北京对台用武而爆发战争的前景也令人忧虑。「白皮书」的出现,显然将进一步强化此等忧虑。
美国将如何面对此一情势?做出何种选择?当然视乎其对自己各种可能选项成本效益的评估,与对对手(北京)可能采取的各种策略的研判而定。这在孙子兵法而言,就是所谓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如就当代社会科学理论而言,则是一个「赛局(game)」模型分析的问题。
不妨就把北京、华府的互动套入一个「两人赛局」来观察,最後的结果会不会出现唐耐心忧虑的战争,可以从双方在「和」与「战」上面各自的价值评估,以及对对方可能采取策略的研判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美国一方,两岸问题处理的第一项「价值」标准是民主与人权,为此,它要批评中共,它要护卫台湾。民主、人权之外,美国也重视经济利益,这是第二项价值。如果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升高时,民主人权未尝不能作一些妥协。柯林顿在第一任总统任内的中国政策,主动让人权要求与最惠国待遇脱勾就是一例。第叁是国际战略。国际战略与经济利益之间往往存在着吊诡的关系,这也是华府时常在「积极交往」与「围堵」政策之间游移不定的原因。对北京,最後的政策如何决定,就看这叁项价值的实际评估而定。不过,我要指出,这是长久以来到目前为止的思维架构,从现在开始,美国可能不得不加上第四个考虑,而且其重要性将超乎前叁者之上,那就是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
这个世纪,美国参与过一次大战、二次大战、韩战、越战、科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南联盟战争,胜面居多,惟有时也付出不少伤亡代价。在所有的战争中,有两个特色,一是越打越科技,越打越顺手;二是从没一次战争在美国本土打过。然而,这样的战争经验在下个世纪初即将出现变化□□中共导弹可能会打到美国本土。这就让美国不能不谨慎以对。於是当「白皮书」传达出强烈的讯息:北京可能对台动武时,美国就开始面对了一种前所未曾有的选择,这种选择显然不令人愉快,因为不仅有压力,而且具有难度。最大的难度或许还不在於军事,而在於如何猜测中共的意图与决心。在赛局理论中,这种类型叫做「比胆赛局」,篇幅所限,下期再作进一步分析。
●「中」美对抗的「比胆赛局」(续) (2000.3.20)
石齐平(台湾商业周刊)
上周分析中共宣布「白皮书」之後「中」美之间的对局形势。扼要地说,美国今後研拟两岸政策时,除了考虑民主人权、经济利益与国际战略之外,已不能不考虑第四个因素即自身安全了;而对此一自身安全的评估又建立在对北京当局究竟会采取什麽行为模式的猜测之上。换言之,知己之外还要知彼。
如同任何一个国家,中共当局的国家决策也建立在几个重要的「价值」之上,其中部分也与美国相同,如经济利益、国际战略甚至是民主人权,最多是相对重要性或有差异。唯一与美国不同,却又是中共当局格外重视的是:民族主义。
上周我们回顾本世纪以来美国参与的战争,指出从未有一个在美国本土上打过(除了珍珠港被偷袭);这里也可以回顾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共参与的战争,主要者有四,韩战(一九五○)、中印战争(一九六二)、珍宝岛战争(一九六九)、中越战争(一九七九),也有一个共同的特色:无一不是为了领土与主权。从中共的行为模式看来,任何它发动或参与的战争,目的并不在於侵略占有对方的领土,而是对侵犯其领土与主权的对方施以「教训」(邓小平语)及「惩罚」,这一点,在中印、中越边境战争上尤其看得清楚。
当我们把台湾问题摆到美国与中共的行为模式之中,也许不需要太困难就可以猜测出双方在这样的「比胆赛局」中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中共而言,当台湾越来越明显地走上台独(包括形式非台独,实质走台独)方向时,被挑战的是它那最脆弱而又最重视的民族主义神经,对北京而言,为了捍卫领土主权,可以不惜任何代价,包括与美国一拚。另一方面,台湾对於美国,其意义体现在叁种不同的状况之上。第一、即是过去以来到目前的状况,两岸不统一,美国两头做生意,刀切豆腐两面光,这对美国是上策。但「白皮书」之後,北京耐性的降低势将压缩华府选择上策的空间。第二、中共在叁个「如果」之下表态将对台用武,这就考验美国的胆量了,双方比胆,如果双方都够胆,硬拚一下,两败俱伤,无论中共伤势如何,美国毕竟要付出昂贵代价,这是下策,值不值得?如果不值得,那就是第叁种状况,於美国而言,或许是中策,为了避免因海峡战争的爆发而被牵入,不如软硬兼施让台湾上谈判桌,与北京当局在北京所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政治谈判,而美「中」则交换利益。这即是根据理论与现实分析,我们可以预见的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
当年香港的谈判,第一、是英国先「逼」出来的;第二、香港的权益是由伦敦与北京谈判决定的;第叁、最後是中共设下谈判时间表逼英国上桌的。台湾当然不是香港,但台湾一批愚蠢的政客却极有可能让台湾走上一条类似的道路。选民们,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