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的中国国际地位与对外战略(上)(3)

阿搜

搜公馆少爷
管理成员
注册
2002-01-16
消息
9,686
荣誉分数
5
声望点数
0
冷战后的中国国际地位与对外战略(上)(3)
2002-05-05 16:41:33  

  

   以上算是一个导论吧。引出中国的国家地位问题。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具体地讲以冷战为核心的三个范式:冷战、后冷战和后后冷战。

   大家知道,冷战的最根本的象征是柏林墙,它是东德和西德的分界线,也是东西方两个世界的分界线。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就标志着冷战的解体,但此时冷战并没有完全结束。冷战结束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解体。我认为,任何一段历史时期的结束都有一个过程,不是一下子突然发生的。冷战是在1989年到1991年这段时间内逐渐结束的。当然苏联的解体可以说是一个突发事件,美国研究苏联问题的专家和研究国际政治的主流理论都没有能预测到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以后,他们(主要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没有办法解释苏联为什么解体。

   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结束彻底改变了20世纪剩下的这段时间的历史。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国际关系理论。通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理解世界在冷战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这些理论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能举出多少,我这里可以给大家举几个。第一是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论。他认为冷战一结束,人类的历史就不用再写了。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 是黑格尔哲学中的一个术语。它不是说人类从此以后就不活了,它指的是自由主义,民主主义将成为全人类普遍接受的价值;人类以前的历史到此为止,以后的历史是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历史。第二是亨廷顿在1993年接着福山的理论提出的大家最熟悉的“文明的冲突”论。亨氏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的范式发生了变化:世界的主要矛盾既不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主义之间的对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之间的国家政治抗争,而是文明之间的对抗,是三大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儒教文明)之间的冲突,是两大文明(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之间的对抗。亨廷顿的理论大家已经很熟悉了,从1993年他在《外交》杂志上发表他的那篇文章到1996年他出版根据这篇文章完成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再造》一书,“文明之间的冲突”论也就算提出来了。第三是“民主和平”论(democracy pace theory)。这是一个根源于西方自由主义与对外政策理念的理论,认为民主国家之间不打仗,由于整个世界是在不断走向民主化,所以,世界将走向和平;但民主国家与非民主国家之间会发生战争。这个理论有针对中国的一面,在西方看来中国是非民主国家,所以西方和中国之间存在着因为民主问题而发生冲突的可能。最后提到的一种理论就是耳熟能详的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理论有各种流派,但主流是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新自由主义在冷战结束后做了很多的试验,首先是在俄罗斯,最著名的就是“休克疗法”:让俄罗斯在500天内进入市场经济。这就有点像我国50年代提出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希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从前苏联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一步进入市场经济。其结果是1998年俄罗斯继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也爆发了金融危机。新自由主义在拉丁美洲的试验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但在最近几年也出了一些问题,最近的一个例子是阿根廷,阿根廷因为经济危机也陷入政治动荡。除了阿根廷,这段时间我们关心的还有委内瑞拉。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