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斯菲尔德 文人领军堪称典范

moyuer

新手上路
注册
2002-03-12
消息
10,204
荣誉分数
0
声望点数
0
凤凰卫视9月3日消息,中国时报9月3日刊发刘屏文章《拉姆斯菲尔德 文人领军堪称典范》全文如下:


重作冯妇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正在大刀阔斧推动改革,但也同时面临纷至沓来的挑战及批判。在此同时,大洋彼岸的台湾正密切注视全盘发展,因为拉姆斯菲尔德的强力作为尽管引起若干美国军方将领私下不同评价,但改革方向对台湾国防安全「牵一发动全身」,而其做法堪为「文人领军」的典范。


伊拉克战事使拉姆斯菲尔德强调的「机动、灵活」成为新的战场信条,新闻界甚至以「拉姆斯菲尔德的战争」形容他的气势。可是接下来的占领行动不时有美军遭到暗枪,连他亲自挑选的新任中央指挥部司令阿毕萨德上将都认为情况已恶化为「游击战」。也难怪美国国内「让子弟回家」的呼吁越来越盛。


建军理念面临挑战


这不是拉姆斯菲尔德面临的唯一挑战。真正重大的挑战,来自他本人的建军理念。首先,他要求美军「更加机动以对付国际恐怖活动」。其次,要求「不增加人力,但增加战力」。第三,要求放宽「购买美国货」的限制。第四,争取其它国家合作。第五,要求减少对国会提出的各种报告。为了符合「机动、灵活」的理想,媒体报导说,拉姆斯菲尔德的目的是创造一支「十五天内即可出征的部队」,因此他考虑对部队进行大规模改组,希望在未来十年把陆军建设成轻型的、可以快速部署的部队。他主张把陆军现行的「师」级编制改为规模较小、机动力更强的「战斗群」(员额五千人左右,相当于「旅」级编制)。这种战斗单位具有空降特战、武装侦搜、先进的后勤支持等能力,不但可以快速部署及作战,并且有能力与其它军种合组新的指挥部。


理论可行现实难为


就理论言,这些要求没有错;可是就现实言,问题一大堆。以「不增加人力但增加战力」为例,他的具体主张,一是把卅万的军方职位改由文人担任,这么一来就增加了卅万部队。「只要实现六分之一,就等于陆军增加两个师的兵力」。二是强化科技以减少人力,例如海军新一代船舰员额可以减少百分之五十。三是海外基地若干勤务,例如驻德美军基地的门禁工作现已交由约三千德国人负责。


可是美国真的需要增加部队数量吗?参谋本部的研究结果是「否」。因为增加部队势必需要更多的训练设施、后勤支持、福利支出等开销,结果反倒减少了研发等经费,未必划得来。


以争取国际合作为例。他在六月访问德国时,公开赞扬罗马尼亚及阿尔巴尼亚派军参与阿富汗战争,却不提德国的贡献。又如巴黎国际航空展,拉姆斯菲尔德「惩罚」法国,不但不让美国军机参展,也设法劝阻美国的航天工业参展。当国务院正忙着修补美国与欧洲各国的关系时,拉姆斯菲尔德简直是扯后腿。


要求放宽「购买美国货」限制一事,在选民的压力下,国会很难让步。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韩特(共和党,加州)说,不但不能放宽,而且还要加强。


这些挑战,其难度不下于战争,难怪美国媒体说,对拉姆斯菲尔德而言,阿富汗及伊拉克两仗「不过是更大规模战争中的两场战役罢了」。


冲击军方现有生态


他的另一重挑战来自军方,尤其是陆军。美国媒体早以「战争」一词形容他与陆军间的角力。从陆军参谋长与陆军部长被迫辞职,到与中央指挥部司令法兰克斯暗中不合,加上驻欧美军司令向来都是陆军将领出任,拉姆斯菲尔德任命海军陆战队上将琼斯出任,特战部队的司库梅克上将出任陆军参谋长等等,虽然都是希望朝向「机动、灵活」努力。但是这些构想,就像前述的陆军部队由「师」改为「战斗群」一样,势必冲击军方现有生态。


外界也质疑,为了配合他的构想,陆军说要引进新的快速作战车辆,海军说要建立轻型、超高速的「近岸」舰队(在接近敌国海岸线区域活动)。但国会领袖立刻批评说,军方将领和包商可能趁机购买昂贵的武器,六十艘近岸战舰就要花一百五十亿美元以上。


拉姆斯菲尔德还有一项挑战,是他与其它部门间的关系。根据媒体报导,一位政府官员说,跨部门开会时,拉姆斯菲尔德往往派手下赴会,等到会议达成共识后,拉姆斯菲尔德又提出异议,弄得很多人都不高兴。国防部与国务院意见不合,并不新鲜。但是在小布什政府里,这两个单位的摩擦已经「不但是部门之争,而且是意识型态之争」。


可是拉姆斯菲尔德的地位依然稳固,不但因为两仗都打赢,也不只是改革理念正确,还有很重要的理由是副总统切尼的坚定支持。当年拉姆斯菲尔德担任福特的幕僚长时,切尼是副手。如今切尼被纽约时报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理」,力挺昔日长官。


改革成功名留青史


许多媒体都说,此次军事改革如果成功,拉姆斯菲尔德会名留青史,也会成为历来最有权势的国防部长之一,可以和六零年代的麦纳玛拉齐名。但麦氏因为越战泥淖而无法真正实现理想;拉姆斯菲尔德会不会因为伊拉克的「战后和平」问题而重演麦纳玛拉的憾事?


从台湾的角度言,关心的不但是他的改革举措,更关心他与军方将领的互动。一位华府智库人士说,与美国相比,台湾的国防改革需要更大魄力,尤其是「文人领军」一事,不但要建立制度,更要形成文化。因此一些有远见的军方领导人已要求在美国研习的军方人士积极搜集相关资料,供做参考。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