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社记者崔梅报导/中国一批网民由于对侵华日军二战后在中国所遗留的化学武器感到愤怒,而在4日向日本政府递交请愿书,要求移走有关武器。5名递交请愿书的男子声称他们代表许多网络聊天室内,就该问题进行讨论的人士。他们向日本驻北京大使馆递交了一份声明,要求日本政府移走日军在撤退时所遗留下的数以万计化学武器。
法新社引述其中一名男子周文波说,他们是在网上讨论时,决定就8月4日的“齐齐哈尔事件”递交请愿书。建筑工人8月4日在东北的齐齐哈尔市挖掘出5枚毒气弹。由于毒气泄漏,导致至少1人死亡,40多人受伤。周文波说:“我们原本以为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伤害已经结束,不料它却还在进行中。”
该组织要求日本道歉、赔偿受害人并且同中国政府合作,移走有关化学武器。日本外交人员证实他们已经收到该请愿书。日本政府已经同意资助并且组织在中国清扫化学武器的工作,不过,日本外交人员说,问题是如何寻找这些武器。
日本外交部代表星期四在同中国官员就齐齐哈尔事件进行两天讨论后,已经离开北京。双方讨论了如何处理该事件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双方同意进行进一步磋商。日本政府计划支付1亿日元给死伤者家属。
不过,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本政府并没有把这称为“赔偿”,而是以“慰问金”代之,“足以让中国人对日本解决问题的诚意产生极大的怀疑”。
据报导,重庆和南昌3日也分别挖出日军遗留的炮弹,但是都已经被安全转移。在重庆,渝中区中兴路中兴花园工程施工员挖土时,竟然挖出一枚上个世纪重庆大轰炸遗留的炸弹;南昌市昌北红角洲一工地,一装砂的民工在卸砂时,发现一枚有日文标记的迫击炮弹。
自“齐齐哈尔事件”发生后,除了民间反日情绪高涨,中国政府对日本的立场出现趋于强硬的迹象。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前日会晤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时警告说,日本安装导弹防御系统将会引发军备竞赛,还提醒他日本以往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仍是处理两国关系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华声报报道说,五个中国民间团体3日在北京举行的“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开展仪式上宣读一份联合声明,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尽快妥善处理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伤人问题,给受害者和中国人民一个满意的答案,真正取信于国际社会”。这份声明是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宗泽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日本史学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宣读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在中新社主办的《新闻周刊》上,发表文章《“对日关系新思维”辨》指出,“中日关系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日本的精英阶层能够在对华态度上采取一种新思维,比中国人对日本要有新思维更加重要”。
文章指出,历史上的两次日本对华战争(一次甲午战争,一次是二战期间的日本侵华战争),都发生在“中国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良好态势之时”,每次都“受到日本实质性的伤害而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中国律师苏向祥近日向中国外交部化学武器办公室写信,汇报齐齐哈尔市政府应对8.4事件善后处理问题令人担忧,并提出建议。信中对齐齐哈尔市政府顾问郭海洲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发表的言论和行为提出质疑。
信中说,郭海洲的言论和行为是危险的。其不懂历史、不懂法律、不懂外交、不懂政治,而发表的错误言论。势必会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一个错误信息---中国没有应对处理这类事件的人员,被世人耻笑。而限制受害人主张权利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苏向祥说,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国际社会认识到毒气的使用是极不人道、非常残忍的,作为“非人道战争手段”,在国际法中明确地列为非法。而日军不但大量生产这种非法的毒气,还加以使用。仅到目前为止查明由日军制造的毒气就有7375吨,,充填的毒气弹有211万发,据认为其中相当数量配备到了中国。日军使用化学武器杀害了众多中国人已是不争的事实。
苏向祥说,对遗弃毒气的受害者却不采取任何救济措施。外务省借口所有因战争引起的请求赔偿权利都已在日中联合声明中解决,不但不言赔偿,甚至连被害调查都不进行,对有关今后如果再发生被害如何处理也不进行讨论。对在日本国内遭受遗弃毒气事故的受害者,日本政府多少还给予补偿,而与此相比,必须追究日本政府对中国受害者采取的不负责任的双重标准的态度。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和东亚各国,荼毒生灵之惨况,在日本之外,恐难有多少人敢昧着良心否认。血迹斑斑,又岂是可以一口否定的?令人感慨万千的是,中国做为最大受害国,几十年来,却为这一“历史问题”而陷于与加害国日本纠缠不清的窘境,仿佛是握鸟在掌心,抓紧怕死,放松怕飞,搞得许多人为之心力交瘁,乃至竟然有人弄出一个“对日新思维”,一厢情愿鼓吹把“历史问题”弃如敝屣。
分析人士称,中国为何有今日之窘?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国共相争,竞相把“敌人的敌人”拉做自己的朋友。由于相争,于是国共双方领导人都没有听取孔老夫子“以直报怨”的教诲,而是既违反公平正义原则也违背亿万民众期待地“以德报怨”。结果,共同敌人成了共同好友,实在是历史的莫大讽刺。
法新社引述其中一名男子周文波说,他们是在网上讨论时,决定就8月4日的“齐齐哈尔事件”递交请愿书。建筑工人8月4日在东北的齐齐哈尔市挖掘出5枚毒气弹。由于毒气泄漏,导致至少1人死亡,40多人受伤。周文波说:“我们原本以为日本对中国的战争伤害已经结束,不料它却还在进行中。”
该组织要求日本道歉、赔偿受害人并且同中国政府合作,移走有关化学武器。日本外交人员证实他们已经收到该请愿书。日本政府已经同意资助并且组织在中国清扫化学武器的工作,不过,日本外交人员说,问题是如何寻找这些武器。
日本外交部代表星期四在同中国官员就齐齐哈尔事件进行两天讨论后,已经离开北京。双方讨论了如何处理该事件及如何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双方同意进行进一步磋商。日本政府计划支付1亿日元给死伤者家属。
不过,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本政府并没有把这称为“赔偿”,而是以“慰问金”代之,“足以让中国人对日本解决问题的诚意产生极大的怀疑”。
据报导,重庆和南昌3日也分别挖出日军遗留的炮弹,但是都已经被安全转移。在重庆,渝中区中兴路中兴花园工程施工员挖土时,竟然挖出一枚上个世纪重庆大轰炸遗留的炸弹;南昌市昌北红角洲一工地,一装砂的民工在卸砂时,发现一枚有日文标记的迫击炮弹。
自“齐齐哈尔事件”发生后,除了民间反日情绪高涨,中国政府对日本的立场出现趋于强硬的迹象。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前日会晤日本防卫厅长官石破茂时警告说,日本安装导弹防御系统将会引发军备竞赛,还提醒他日本以往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仍是处理两国关系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华声报报道说,五个中国民间团体3日在北京举行的“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开展仪式上宣读一份联合声明,强烈要求日本政府“切实承担起应负的责任,尽快妥善处理遗弃在华的化学武器伤人问题,给受害者和中国人民一个满意的答案,真正取信于国际社会”。这份声明是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宗泽代表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日本史学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宣读的。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强在中新社主办的《新闻周刊》上,发表文章《“对日关系新思维”辨》指出,“中日关系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日本的精英阶层能够在对华态度上采取一种新思维,比中国人对日本要有新思维更加重要”。
文章指出,历史上的两次日本对华战争(一次甲午战争,一次是二战期间的日本侵华战争),都发生在“中国呈现出向前发展的良好态势之时”,每次都“受到日本实质性的伤害而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中国律师苏向祥近日向中国外交部化学武器办公室写信,汇报齐齐哈尔市政府应对8.4事件善后处理问题令人担忧,并提出建议。信中对齐齐哈尔市政府顾问郭海洲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发表的言论和行为提出质疑。
信中说,郭海洲的言论和行为是危险的。其不懂历史、不懂法律、不懂外交、不懂政治,而发表的错误言论。势必会给包括日本在内的国际社会一个错误信息---中国没有应对处理这类事件的人员,被世人耻笑。而限制受害人主张权利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
苏向祥说,化学武器被大规模使用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使国际社会认识到毒气的使用是极不人道、非常残忍的,作为“非人道战争手段”,在国际法中明确地列为非法。而日军不但大量生产这种非法的毒气,还加以使用。仅到目前为止查明由日军制造的毒气就有7375吨,,充填的毒气弹有211万发,据认为其中相当数量配备到了中国。日军使用化学武器杀害了众多中国人已是不争的事实。
苏向祥说,对遗弃毒气的受害者却不采取任何救济措施。外务省借口所有因战争引起的请求赔偿权利都已在日中联合声明中解决,不但不言赔偿,甚至连被害调查都不进行,对有关今后如果再发生被害如何处理也不进行讨论。对在日本国内遭受遗弃毒气事故的受害者,日本政府多少还给予补偿,而与此相比,必须追究日本政府对中国受害者采取的不负责任的双重标准的态度。
二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和东亚各国,荼毒生灵之惨况,在日本之外,恐难有多少人敢昧着良心否认。血迹斑斑,又岂是可以一口否定的?令人感慨万千的是,中国做为最大受害国,几十年来,却为这一“历史问题”而陷于与加害国日本纠缠不清的窘境,仿佛是握鸟在掌心,抓紧怕死,放松怕飞,搞得许多人为之心力交瘁,乃至竟然有人弄出一个“对日新思维”,一厢情愿鼓吹把“历史问题”弃如敝屣。
分析人士称,中国为何有今日之窘?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国共相争,竞相把“敌人的敌人”拉做自己的朋友。由于相争,于是国共双方领导人都没有听取孔老夫子“以直报怨”的教诲,而是既违反公平正义原则也违背亿万民众期待地“以德报怨”。结果,共同敌人成了共同好友,实在是历史的莫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