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02-03-12
- 消息
- 10,204
- 荣誉分数
- 0
- 声望点数
- 0
凤凰卫视9月11日消息:
文/严震生
冷战时代结束后,一个以美国为领导中心、并具有绝对支配力量的新国际体制正式登场。克林顿总统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财政赤字,经济的复苏使得美国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其军事政治霸权,而克林顿政府也以多边主义作为其国际强权的运作模式。不过,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此世界强权却面临了新的挑战,不但美国引以为傲的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传统受到妥协,同时美国本身也逐渐走向被动的孤立主义,导致堡垒美国(Fortress America)的逐渐形成。
在公民自由方面,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让美国历经了新的国家安全之顾虑及爱国情绪。布什政府对此攻击事件的响应,虽然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的支持及同意,但也引起少数关切公民自由者的忧心,他们担心布什总统的作法会削减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自由。布什总统对伊斯兰教信徒、阿拉伯裔及来自南亚中东一带人民的情绪性谈话,间接地造成违反美国少数民族公民权利的意想不到之后果。自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各地的歧视事件或是对以上这些团体采取直接的暴力的行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为了防止类似九一一事件的悲剧再度发生,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加强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的安全措施,同时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及外国人维持较为紧密的监控。「国土安全部」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极有可能会侵犯美国人民的隐私,并且会让美国最宝贵的自由价值受到妥协。
此外,美国国会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月就通过的「美国爱国法」,也引起相当的争议。它授予总统在国内执法层面新的权力,同时也让过去能够有制衡作用、避免行政单位滥权的美国最高法院没有插手的机会。一时之间,美国似乎回到越战时代处于战争期间的情绪状况,就是国家安全为首要考量,而公民权利与公民自由则是轻易地被牺牲了。
过去两年来,一些歧视及公民自由遭到破坏的案例已进入美国的司法体系,我们即将在短期内获知司法部门对这些案件的判决,而这些判决的结果也是衡量国家安全是否优于公民权利及公民自由的最佳指针。此外,许多地方政府也对「美国爱国法」是否合宪提出质疑,更增添了此法的争议性。
布什政府不单强化国内的安全措施,也要求邻国加拿大改变其较为宽松的移民及难民政策,以防止中东裔的阿拉伯人在成为其公民后,轻易对美国进行渗透。美国对美加边境的管制,对此长期为美国忠实盟邦的加拿大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
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作法,不仅局限于国土安全的部份,它亦反映在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上。阿富汗战事于去年上半年告一段落,但美国无法确认基地组织的首脑本.拉登是否已经死亡,也不能宣称这个恐怖组织已彻底瓦解。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时,美国人民的敌慨同仇之情绪依旧高昂,但美国政府却无法让三千多名死去的美国人及国际人士得以瞑目,也不能让一般美国人民感到安全无虑,因此亟须一个新的目标,来化解这样的一个民族情绪,而此目标就是伊拉克,对其进行战争的理由则是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可能有的关系,及伊拉克可能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在许多主要大国坚持美国是否应对伊拉克用武必须取决于联合国的决议之际,布什总统枉顾国际民意,径行出兵。虽然军事行动非常顺利,但战后的重建却是满路荆棘,让布什政府进退失据。然而,即使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作法已引发了国内民主党各总统候选人的抨击,他却仍不改这样的行事风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要求过境美国前往第三国的旅客必须取得美国签证,及促使二十七个民主国家人民的护照必须拥有光电扫瞄条形码,方得进出美国的规画。这些作法无疑地将使美国虽然不主动拥抱孤立主义,却朝着闭关自守的道路迈进。
过去,政治经济学者以「壁垒欧洲」形容欧盟单一市场的农业、贸易及移民等较为封闭之共同政策。今日的美国似乎也远离了开放多元社会的历史传统,不但让公民自由的传统价值受到妥协,更让本身逐渐形成「壁垒美国」。
在九一一两周年的今日,最令人觉得耐人寻味之处,就是恐怖份子的攻击虽然曾造成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但布什政府的反应及对策,却让美国的固有价值受到侵蚀,国际外交的一意孤行,势必也会对国家利益有负面的影响,这些都值得美国人作深度的省思。
(作者为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欧所研究员)
文/严震生
冷战时代结束后,一个以美国为领导中心、并具有绝对支配力量的新国际体制正式登场。克林顿总统结束了长期以来的财政赤字,经济的复苏使得美国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其军事政治霸权,而克林顿政府也以多边主义作为其国际强权的运作模式。不过,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后,此世界强权却面临了新的挑战,不但美国引以为傲的公民自由(civil liberties)传统受到妥协,同时美国本身也逐渐走向被动的孤立主义,导致堡垒美国(Fortress America)的逐渐形成。
在公民自由方面,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让美国历经了新的国家安全之顾虑及爱国情绪。布什政府对此攻击事件的响应,虽然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的支持及同意,但也引起少数关切公民自由者的忧心,他们担心布什总统的作法会削减美国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自由。布什总统对伊斯兰教信徒、阿拉伯裔及来自南亚中东一带人民的情绪性谈话,间接地造成违反美国少数民族公民权利的意想不到之后果。自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各地的歧视事件或是对以上这些团体采取直接的暴力的行为,可以说是层出不穷。
为了防止类似九一一事件的悲剧再度发生,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加强机场及其它公共场所的安全措施,同时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及外国人维持较为紧密的监控。「国土安全部」所采取的许多措施,极有可能会侵犯美国人民的隐私,并且会让美国最宝贵的自由价值受到妥协。
此外,美国国会在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后不到两个月就通过的「美国爱国法」,也引起相当的争议。它授予总统在国内执法层面新的权力,同时也让过去能够有制衡作用、避免行政单位滥权的美国最高法院没有插手的机会。一时之间,美国似乎回到越战时代处于战争期间的情绪状况,就是国家安全为首要考量,而公民权利与公民自由则是轻易地被牺牲了。
过去两年来,一些歧视及公民自由遭到破坏的案例已进入美国的司法体系,我们即将在短期内获知司法部门对这些案件的判决,而这些判决的结果也是衡量国家安全是否优于公民权利及公民自由的最佳指针。此外,许多地方政府也对「美国爱国法」是否合宪提出质疑,更增添了此法的争议性。
布什政府不单强化国内的安全措施,也要求邻国加拿大改变其较为宽松的移民及难民政策,以防止中东裔的阿拉伯人在成为其公民后,轻易对美国进行渗透。美国对美加边境的管制,对此长期为美国忠实盟邦的加拿大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
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作法,不仅局限于国土安全的部份,它亦反映在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上。阿富汗战事于去年上半年告一段落,但美国无法确认基地组织的首脑本.拉登是否已经死亡,也不能宣称这个恐怖组织已彻底瓦解。在九一一事件周年纪念时,美国人民的敌慨同仇之情绪依旧高昂,但美国政府却无法让三千多名死去的美国人及国际人士得以瞑目,也不能让一般美国人民感到安全无虑,因此亟须一个新的目标,来化解这样的一个民族情绪,而此目标就是伊拉克,对其进行战争的理由则是萨达姆和基地组织可能有的关系,及伊拉克可能拥有大规模毁灭性武器。
在许多主要大国坚持美国是否应对伊拉克用武必须取决于联合国的决议之际,布什总统枉顾国际民意,径行出兵。虽然军事行动非常顺利,但战后的重建却是满路荆棘,让布什政府进退失据。然而,即使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作法已引发了国内民主党各总统候选人的抨击,他却仍不改这样的行事风格,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要求过境美国前往第三国的旅客必须取得美国签证,及促使二十七个民主国家人民的护照必须拥有光电扫瞄条形码,方得进出美国的规画。这些作法无疑地将使美国虽然不主动拥抱孤立主义,却朝着闭关自守的道路迈进。
过去,政治经济学者以「壁垒欧洲」形容欧盟单一市场的农业、贸易及移民等较为封闭之共同政策。今日的美国似乎也远离了开放多元社会的历史传统,不但让公民自由的传统价值受到妥协,更让本身逐渐形成「壁垒美国」。
在九一一两周年的今日,最令人觉得耐人寻味之处,就是恐怖份子的攻击虽然曾造成美国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但布什政府的反应及对策,却让美国的固有价值受到侵蚀,国际外交的一意孤行,势必也会对国家利益有负面的影响,这些都值得美国人作深度的省思。
(作者为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美欧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