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9月9日,200多名旅居日本的朝鲜侨民来到朝鲜,参加朝鲜盛大的国庆活动。近来随着朝鲜问题成为国际热点,日朝关系备受瞩目,在日朝鲜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那么,旅日朝侨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他们如何来到日本,在日本的生活如何,朝核问题对其又有什么影响呢?
被绑架到日本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如今旅居日本的朝鲜族移民共有63.24万人,居旅日外国人首位,而日本的新老华侨不过42万人,可见朝侨是一个非常大的团体。
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对外扩张造成其兵员不足和劳动力匮乏,于是以“职业介绍”为名将一些朝鲜青壮年劳力带到日本。当全面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朝鲜总督府竟然以“官办斡旋”的名义,在光天化日之下绑架朝鲜人前去日本。
从1938年到1944年,日本多次颁布法令,将绑架朝鲜人合法化。在日本各地的军事设施、工厂、矿山和河道工地,都有朝鲜人从事着最危险的工作。据日本政府统计,1939年至1945年被绑架到日本的朝鲜劳工有72.4万人。期间由于非人待遇和残酷折磨,劳工死亡人数在30万以上。此外,日本还绑架了24万朝鲜人充当“志愿兵”和“慰安妇”。
另外,一些朝鲜人由于被日本人掠夺了土地和财产,不得不飘落到日本谋生。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日本的朝鲜人总数达到了240万。
建立组织维护权益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日朝鲜人纷纷在东京、大阪、兵库等城市组织起“朝鲜人会”,以互相帮助,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战后,朝鲜半岛上分成了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在日朝鲜人组织也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与朝鲜政府关系密切的“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简称朝总联),成立于1955年;另一个是支持韩国的“在日大韩民国民团”(简称民团),成立于1946年。
朝总联被认为是朝鲜的海外公民团体组织,某些成员被选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的委员,回国参政议政。朝总联是一个较严密的组织,其中央机构包括联合会全体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常任委员会,地方组织包括遍布日本全国各地的地方本部、支部、分会。朝总联还开办了150所中小学和一所朝鲜大学,还有自己的通讯社、报社、贸易公司和研究所。1959年日朝两国红十字会签订协议,开始组织朝侨回国,朝总联全面协助了此项工作,安排了9.3万人回到朝鲜参加国家建设。韩国民团在东京、大阪和其他大城市也创办了4所中小学和一些公益团体。
朝总联、韩国民团为争取朝侨与日本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朝侨得以居住公营廉价住房,加入日本国民年金保险,并在就职、入学上免受歧视。如今,他们又在为争取侨民参政进行斡旋。
由于朝侨来日本在先,半岛分裂在后,两个朝侨团体的成员并不以出生地的南北为区分标志。也就是说,北方人可能因为支持韩国而加入民团,而南方人也可能因为政治信仰而加入朝总联。不过,两个团体之间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许多民团的朝侨将子女送进了朝总联的学校,在朝鲜粮食困难时,民团的朝侨积极伸出了援助之手。1975年以来,已有近5万名朝总联人员前去韩国访问探亲,也有大量的民团人员到朝鲜探亲访问。
勤劳奋斗奉献社会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旅日朝侨已经融入日本社会,成为与日本人和睦相处的社会群体。根据民团的一项统计,在日朝侨从事最多的职业依次是商业、服务业、管理业、企业、教育和艺术等。可见,朝侨已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树立了良好的民族形象。日本的名人中有不少是朝裔,如电脑软库公司的社长孙正义和被称为日本歌后的美空云雀。
旅日朝侨在服务日本社会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故乡、朝鲜半岛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他们开办贸易机构,为朝日、韩日的物资流通和经济合作牵线搭桥,朝总联组织技术人员回国交流指导,帮助朝鲜产业科技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颁布《合资法》,允许朝侨与国家组建合资企业,一些企业家回国开办工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些侨胞回国探亲带去了医疗设备、生活用品等人道物资。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陷入粮食困难,在日朝侨不断捐资并向国内运送粮食等生活物资。韩国民团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曾向韩国捐款100亿日元。近来也有一些日本报纸报道说,朝总联向朝鲜政府提供建设资金,成为朝鲜重要的外汇来源等。
反朝事件近来增多
在日本军国主义时代,朝侨曾遭受种种歧视。1923年9月1日关东发生大地震,东京等地区的许多木制房屋发生火灾,有些日本人造谣说是朝鲜人放了火,“朝鲜人向水井投毒药”等等,引发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憎恨。日本的“自警团”甚至在大街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殴打并用火枪射杀朝侨,造成6000多名朝侨无辜受害。
二战结束后,朝侨与日本人基本上是和睦相处的。如今,不少朝侨已经加入了日本国籍。据统计,1952年至2000年的入籍者共有24.37万人,与此同时,朝侨与日本人的通婚率也开始上升。
但近来由于朝核问题,骚扰朝总联事件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日本的朝鲜学校经常接到恐吓电话和恐吓信,新泻县朝总联的事务所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枪击。多年来正常往返于朝鲜和日本之间的万景峰号客轮由于遭到日本政府的严格盘查,春夏期间连续半年未能到日本靠岸,最近虽然恢复航行,但每次入港时都要遭到近2000名日本警察和海关人员异常严格的检查。如今的朝总联及地方本部均处于日本警方的严密监视之中。
30多年来一直享受免税待遇的朝总联总部大楼,不久前收到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纳税通知,要求其交纳固定资产税。1972年当时的东京都政府认为朝总联是准外交机关,免征相关税收。但公开反朝诬朝的石原提出朝鲜相关机构不应该享受免税待遇,因此宣布对朝总联总部及在东京的其它机构征收数千万日元的固定资产税,茨城县土浦市和水户市也提出同样的征税要求,这对日本其他地方政府很可能产生波及影响。朝总联国际局发表谈话,指出朝总联作为日朝交流的窗口,发挥了外交机构的作用,对东京都突然修改执行了30年的政策表示反对。看来,在日朝鲜人为了维护权益而对日本政府的抗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被绑架到日本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如今旅居日本的朝鲜族移民共有63.24万人,居旅日外国人首位,而日本的新老华侨不过42万人,可见朝侨是一个非常大的团体。
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对外扩张造成其兵员不足和劳动力匮乏,于是以“职业介绍”为名将一些朝鲜青壮年劳力带到日本。当全面侵华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国内劳动力严重不足,朝鲜总督府竟然以“官办斡旋”的名义,在光天化日之下绑架朝鲜人前去日本。
从1938年到1944年,日本多次颁布法令,将绑架朝鲜人合法化。在日本各地的军事设施、工厂、矿山和河道工地,都有朝鲜人从事着最危险的工作。据日本政府统计,1939年至1945年被绑架到日本的朝鲜劳工有72.4万人。期间由于非人待遇和残酷折磨,劳工死亡人数在30万以上。此外,日本还绑架了24万朝鲜人充当“志愿兵”和“慰安妇”。
另外,一些朝鲜人由于被日本人掠夺了土地和财产,不得不飘落到日本谋生。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时,在日本的朝鲜人总数达到了240万。
建立组织维护权益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在日朝鲜人纷纷在东京、大阪、兵库等城市组织起“朝鲜人会”,以互相帮助,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战后,朝鲜半岛上分成了韩国和朝鲜两个国家,在日朝鲜人组织也分成了两个派系。一个是与朝鲜政府关系密切的“在日本朝鲜人总联合会”(简称朝总联),成立于1955年;另一个是支持韩国的“在日大韩民国民团”(简称民团),成立于1946年。
朝总联被认为是朝鲜的海外公民团体组织,某些成员被选为朝鲜最高人民会议的委员,回国参政议政。朝总联是一个较严密的组织,其中央机构包括联合会全体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常任委员会,地方组织包括遍布日本全国各地的地方本部、支部、分会。朝总联还开办了150所中小学和一所朝鲜大学,还有自己的通讯社、报社、贸易公司和研究所。1959年日朝两国红十字会签订协议,开始组织朝侨回国,朝总联全面协助了此项工作,安排了9.3万人回到朝鲜参加国家建设。韩国民团在东京、大阪和其他大城市也创办了4所中小学和一些公益团体。
朝总联、韩国民团为争取朝侨与日本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他们的努力下,朝侨得以居住公营廉价住房,加入日本国民年金保险,并在就职、入学上免受歧视。如今,他们又在为争取侨民参政进行斡旋。
由于朝侨来日本在先,半岛分裂在后,两个朝侨团体的成员并不以出生地的南北为区分标志。也就是说,北方人可能因为支持韩国而加入民团,而南方人也可能因为政治信仰而加入朝总联。不过,两个团体之间保持着较为友好的关系,许多民团的朝侨将子女送进了朝总联的学校,在朝鲜粮食困难时,民团的朝侨积极伸出了援助之手。1975年以来,已有近5万名朝总联人员前去韩国访问探亲,也有大量的民团人员到朝鲜探亲访问。
勤劳奋斗奉献社会
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旅日朝侨已经融入日本社会,成为与日本人和睦相处的社会群体。根据民团的一项统计,在日朝侨从事最多的职业依次是商业、服务业、管理业、企业、教育和艺术等。可见,朝侨已依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树立了良好的民族形象。日本的名人中有不少是朝裔,如电脑软库公司的社长孙正义和被称为日本歌后的美空云雀。
旅日朝侨在服务日本社会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故乡、朝鲜半岛的繁荣发展贡献着力量。他们开办贸易机构,为朝日、韩日的物资流通和经济合作牵线搭桥,朝总联组织技术人员回国交流指导,帮助朝鲜产业科技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颁布《合资法》,允许朝侨与国家组建合资企业,一些企业家回国开办工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有些侨胞回国探亲带去了医疗设备、生活用品等人道物资。90年代中期以来,朝鲜陷入粮食困难,在日朝侨不断捐资并向国内运送粮食等生活物资。韩国民团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曾向韩国捐款100亿日元。近来也有一些日本报纸报道说,朝总联向朝鲜政府提供建设资金,成为朝鲜重要的外汇来源等。
反朝事件近来增多
在日本军国主义时代,朝侨曾遭受种种歧视。1923年9月1日关东发生大地震,东京等地区的许多木制房屋发生火灾,有些日本人造谣说是朝鲜人放了火,“朝鲜人向水井投毒药”等等,引发日本人对朝鲜人的憎恨。日本的“自警团”甚至在大街上不分青红皂白地殴打并用火枪射杀朝侨,造成6000多名朝侨无辜受害。
二战结束后,朝侨与日本人基本上是和睦相处的。如今,不少朝侨已经加入了日本国籍。据统计,1952年至2000年的入籍者共有24.37万人,与此同时,朝侨与日本人的通婚率也开始上升。
但近来由于朝核问题,骚扰朝总联事件明显增多。今年以来,日本的朝鲜学校经常接到恐吓电话和恐吓信,新泻县朝总联的事务所遭到不明身份人员的枪击。多年来正常往返于朝鲜和日本之间的万景峰号客轮由于遭到日本政府的严格盘查,春夏期间连续半年未能到日本靠岸,最近虽然恢复航行,但每次入港时都要遭到近2000名日本警察和海关人员异常严格的检查。如今的朝总联及地方本部均处于日本警方的严密监视之中。
30多年来一直享受免税待遇的朝总联总部大楼,不久前收到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的纳税通知,要求其交纳固定资产税。1972年当时的东京都政府认为朝总联是准外交机关,免征相关税收。但公开反朝诬朝的石原提出朝鲜相关机构不应该享受免税待遇,因此宣布对朝总联总部及在东京的其它机构征收数千万日元的固定资产税,茨城县土浦市和水户市也提出同样的征税要求,这对日本其他地方政府很可能产生波及影响。朝总联国际局发表谈话,指出朝总联作为日朝交流的窗口,发挥了外交机构的作用,对东京都突然修改执行了30年的政策表示反对。看来,在日朝鲜人为了维护权益而对日本政府的抗争还要持续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