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大嘴特朗普正式代表共和党出任2016总统候选人。这也就意味着:这位靠着一张大嘴招摇过市的“奇葩政客”,距离白宫仅差一步之遥!
而特朗普的崛起,也引发了滔天的争议;在许多人对他“奇葩言行”青睐有加的同时,也有很多美国公民,提起这张“大嘴”就咬牙切齿。
当然,竞选难免会选边站。但对特朗普的是非争议,已经大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选举站队。爱他的人自不必说;而那些恨他的,已经不仅仅是普通层面的“讨厌”,更合适的词汇应该是“憎恨”,甚至可以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这里面甚至包括许多共和党政客和传统支持者。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讨人厌?关于这一点,媒体已有诸多解释:种族歧视、极端、偏执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罢了。在这里,云石君就特朗普“讨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特朗普之所以讨嫌,是“撕裂美国”的选战思路决定的。
在特朗普出现以前,参加美国大选的政客,均是以争取全民支持,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当然,真的获得全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在竞选时,无论是驴象两党,还是具体到每个候选人,其竞选思路,都是迎合美国社会几乎所有族群、阶层为导向,以维护美国人民整体利益为自己为号召。只不过在受益的方式、手段,以及受益群体的侧重点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罢了。
但特朗普不一样。这家伙一上来,就放弃了全民普惠这样一个套路,甚至连遮羞布都不用,直接赤裸裸的将美国以族群、阶级为标准,划分为敌我两个阵营。对于“敌对阵营”,特朗普压根就无意讨好,甚至还蓄意歧视和打压,以剥夺这部分人利益的方式,来讨好自己的拥趸。
这就犯了大忌。这等于是将美国社会严重撕裂,必然大大加剧美国社会的分歧和对立。随着这种剥夺一部分人,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言论出炉,那些被特朗普“歧视”的群体自不必说,就是秉承全民普惠理念的传统政客(至少表面上这么鼓吹),哪怕是共和党人,也有必要跟他做切割,否则必将伤及自己基本盘。
这就是特朗普引起这么大纷争的直接原因。
可是,众所周知,美国讲究人权、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特朗普这种歧视性搞法,完全与美国的“普世道德”背道而驰,注定要被人骂死。可明知如此,为什么还非要这么做呢?
这要从全球化说起。
一直以来,美国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在全球化战略下,美国的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一直是开放型、普惠型的。直白点说,将经济产业链条扩散至全球,通过这种方式,让全球财富获得普遍性增加,将蛋糕做大。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毕竟美国也就900万公里土地,三亿人口;而通过全球化的方式,这个盘子一下扩大到了几千万平方公里,几十亿人口。基数的倍增,自然会让蛋糕的体量相应扩大。
当然,美国这么做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造福全球人民。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利用自己的强大国力和先发优势,牢牢占据了这个全球化食物链的顶端,进而收获这个庞大增量的最大部分。
而从获利群体来说,美国社会也能从全球化中普遍获利。中上阶层精英自不必说,他们的地位、知识和现有财富储备,决定了他们占据了美国资源的绝大部分,能够直接从全球化中赚取更多利益。
至于中下阶层,虽然他们没有资格直接从全球化经济链条中获利——甚至原先的本土低端工业岗位还在萎缩。但全球化巨额红利带来的溢出效应,首先可以使得他们可以从事相对轻松的服务业,承接中上阶层的消费和财富溢出;其次,美国政府在全球化巨额红利的支撑下,也能够为中下阶层提供更好的福利兜底;最后,来自中国等低端工业国的廉价商品,还能够有效降低美国中下阶层的生活成本。
工作环境变好,福利增加,消费支出降低,有这三样好处,美国中下阶层也和中上阶层一样,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可现在,形势出现了变化。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长期持续低迷;而中国的强势崛起,不断压缩了美国原有科技、金融乃至政治军事优势,夺走了许多原属于美国的全球化红利份额。
这种情况下,美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割中国的羊毛——就像当年割日本和东南亚羊毛一样。这样既能削弱竞争对手,又能给自己补血。可问题是,中国不是日本,更不是东南亚,这厮软硬不吃,美国无从下手。
这下麻烦就来了。
随着全球化红利的日趋萎缩,美国又迟迟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反映在经济上,就是美国经济持续恶化,福利保障严重缩水。
这首先影响的就是中下层。随着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就业岗位大幅萎缩,薪酬待遇也有所降低;福利保障水平也难以提升。这种情况下,以前呆在家里靠政府养的,现在必须出来做工;以前做一份工的,现在由于生活所迫,又必须做两份。
工作岗位的供应量削减,需求量却增加,僧多粥少之下,这自然就产生激烈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办法有二:
最佳选择当然是重振经济。这也是全民普惠型政客的套路。可金融海啸过了这么多年,经济依然低迷,就业环境持续在底部反复;至于所谓的再工业化等等,也一直没有明显成效。这种情况下,民众的忍耐慢慢逼近极限。在对全民普惠失望后,自然就会生出“死道友不死贫道”想法。
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工作岗位和福利资源就那么多,平摊到每个人头上都嫌不够。既然如此,剥夺一部分人,将这部分资源用于满足另一部分人,那么至少这部分人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这就是特朗普在一部分人中大受欢迎,却被另一部分人恨之入骨的原因。这家伙看穿了美国资源萎缩,全民普惠难以持续的现状;更嗅到了占人口相对多数的白人中下层对现状不满,对有色人种越来越多挤占自己生存资源的愤怒。这种情绪只要稍加引导,就足以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而特朗普,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只要自己拿住了占选民相对多数的白人中下层,自然就有了入主白宫的潜力。
当然,特朗普在通过这种方式发动白人中下层的同时,自然也就成为黑人、拉美裔低端人群的眼中仇敌。
不过,颇为奇怪的是,除了这些低阶级有色人种,中高层的白人,对特朗普同样很不喜欢。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与特朗普极端保守经济思路,以及反全球化立场有关。近年来,由于经济低迷和中国强势竞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应该终止全球化。如此,可以将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保护起来,有助于再工业化战略实施,进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消除社会危机。
这种观点当然是十分可笑的。美国的全球化红利缩减确实是不争事实,但削减并不代表着消失,也不代表着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已经不足以弥补其之损失。实际上,只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还在,全球化给美国的好处,就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只不过,虽然整体而言,全球化对美国依然是利大于弊。但是具体到阶层,则不一定;尤其是当这种好坏体现在直观认知层面时,就更成问题:
白人中下层大多不直接参与全球化经济链条,而是通过中上层财富外溢间接受益。可这种渠道由于高端群体的财富缩水,在逐渐萎缩。这种不良趋势,再加上中下层白人相对较低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宏观视野,导致他们对全球化的好感大降,而恶感却因工作岗位的缩水和薪酬待遇的停滞乃至萎缩而不断攀升。
而中上层却不一样。当然,经济的停滞和中国挑战等等,同样也使这部分全球化的直接受益群体受到冲击。但首先,美国依然是全球霸主,依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上层依然能够通过全球化,获得大量的收益——虽然这种收益相对以前来说少了些,但绝对比反全球化、闭关自守来的多。这种情况下,中上层对特朗普的极端保守、反全球化的厌恶,是可想而知的。
总而言之,眼下的美国,一方面正处于国运衰退,霸权衰落的宏观下行期;但另一方面,这种下行,又还远远未达到霸权解体,全球优势不再的地步。这种格局下,基于国运下行而生的孤立主义、保守主义,与基于霸权与全球化的开放共赢,这两股力量,会产生激烈的交锋,并在美国国内找到各自对路的拥趸群体。
特朗普最早嗅到了这股变化,跳出了全民普惠式传统政治宣传套路,借助孤立、保守、极端、歧视等以往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但却在部分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政治立场,洗出一大票拥趸。凭着他们的支持,一步步靠近总统大位。
当然,特朗普最后能否问鼎白宫尚未可知。而且真当上总统,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选战中的那些极端主张,也还不好说。
但无论特朗普成败与否,他这种靠凸出“内部撕裂”上位的做法(至少成为了共和党候选人),无疑是给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右翼势力一剂强心针。
接下来一段时期,除非全球,尤其是西方经济出现重大反转,否则的话,西方民主政治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全民政客声势渐衰,而仅代表部分人利益,以不同群体间互相倾碾为号召的势力将逐渐崛起。而这势必会加剧西方政坛乃至社会内部的冲突,进而对西方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体系,构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而特朗普旋风的冲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对美国和西方,而是全世界!甚至我们普通中国人的钱袋子,都难免受其波及。随着右翼的泛滥,西方的不稳定因素在持续增长,这反映在经济层面,就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人们的财富会在这股浪潮中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
而特朗普的崛起,也引发了滔天的争议;在许多人对他“奇葩言行”青睐有加的同时,也有很多美国公民,提起这张“大嘴”就咬牙切齿。
当然,竞选难免会选边站。但对特朗普的是非争议,已经大大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选举站队。爱他的人自不必说;而那些恨他的,已经不仅仅是普通层面的“讨厌”,更合适的词汇应该是“憎恨”,甚至可以说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而这里面甚至包括许多共和党政客和传统支持者。
为什么特朗普这么讨人厌?关于这一点,媒体已有诸多解释:种族歧视、极端、偏执等等。
但这些都只是表象罢了。在这里,云石君就特朗普“讨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首先:特朗普之所以讨嫌,是“撕裂美国”的选战思路决定的。
在特朗普出现以前,参加美国大选的政客,均是以争取全民支持,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当然,真的获得全民支持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在竞选时,无论是驴象两党,还是具体到每个候选人,其竞选思路,都是迎合美国社会几乎所有族群、阶层为导向,以维护美国人民整体利益为自己为号召。只不过在受益的方式、手段,以及受益群体的侧重点方面有一定的差异罢了。
但特朗普不一样。这家伙一上来,就放弃了全民普惠这样一个套路,甚至连遮羞布都不用,直接赤裸裸的将美国以族群、阶级为标准,划分为敌我两个阵营。对于“敌对阵营”,特朗普压根就无意讨好,甚至还蓄意歧视和打压,以剥夺这部分人利益的方式,来讨好自己的拥趸。
这就犯了大忌。这等于是将美国社会严重撕裂,必然大大加剧美国社会的分歧和对立。随着这种剥夺一部分人,来满足另一部分人的言论出炉,那些被特朗普“歧视”的群体自不必说,就是秉承全民普惠理念的传统政客(至少表面上这么鼓吹),哪怕是共和党人,也有必要跟他做切割,否则必将伤及自己基本盘。
这就是特朗普引起这么大纷争的直接原因。
可是,众所周知,美国讲究人权、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特朗普这种歧视性搞法,完全与美国的“普世道德”背道而驰,注定要被人骂死。可明知如此,为什么还非要这么做呢?
这要从全球化说起。
一直以来,美国就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在全球化战略下,美国的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思路一直是开放型、普惠型的。直白点说,将经济产业链条扩散至全球,通过这种方式,让全球财富获得普遍性增加,将蛋糕做大。
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毕竟美国也就900万公里土地,三亿人口;而通过全球化的方式,这个盘子一下扩大到了几千万平方公里,几十亿人口。基数的倍增,自然会让蛋糕的体量相应扩大。
当然,美国这么做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造福全球人民。作为全球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利用自己的强大国力和先发优势,牢牢占据了这个全球化食物链的顶端,进而收获这个庞大增量的最大部分。
而从获利群体来说,美国社会也能从全球化中普遍获利。中上阶层精英自不必说,他们的地位、知识和现有财富储备,决定了他们占据了美国资源的绝大部分,能够直接从全球化中赚取更多利益。
至于中下阶层,虽然他们没有资格直接从全球化经济链条中获利——甚至原先的本土低端工业岗位还在萎缩。但全球化巨额红利带来的溢出效应,首先可以使得他们可以从事相对轻松的服务业,承接中上阶层的消费和财富溢出;其次,美国政府在全球化巨额红利的支撑下,也能够为中下阶层提供更好的福利兜底;最后,来自中国等低端工业国的廉价商品,还能够有效降低美国中下阶层的生活成本。
工作环境变好,福利增加,消费支出降低,有这三样好处,美国中下阶层也和中上阶层一样,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
可现在,形势出现了变化。08年金融海啸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长期持续低迷;而中国的强势崛起,不断压缩了美国原有科技、金融乃至政治军事优势,夺走了许多原属于美国的全球化红利份额。
这种情况下,美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割中国的羊毛——就像当年割日本和东南亚羊毛一样。这样既能削弱竞争对手,又能给自己补血。可问题是,中国不是日本,更不是东南亚,这厮软硬不吃,美国无从下手。
这下麻烦就来了。
随着全球化红利的日趋萎缩,美国又迟迟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反映在经济上,就是美国经济持续恶化,福利保障严重缩水。
这首先影响的就是中下层。随着经济持续低迷,美国就业岗位大幅萎缩,薪酬待遇也有所降低;福利保障水平也难以提升。这种情况下,以前呆在家里靠政府养的,现在必须出来做工;以前做一份工的,现在由于生活所迫,又必须做两份。
工作岗位的供应量削减,需求量却增加,僧多粥少之下,这自然就产生激烈矛盾。
要解决这个矛盾,办法有二:
最佳选择当然是重振经济。这也是全民普惠型政客的套路。可金融海啸过了这么多年,经济依然低迷,就业环境持续在底部反复;至于所谓的再工业化等等,也一直没有明显成效。这种情况下,民众的忍耐慢慢逼近极限。在对全民普惠失望后,自然就会生出“死道友不死贫道”想法。
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贫道?工作岗位和福利资源就那么多,平摊到每个人头上都嫌不够。既然如此,剥夺一部分人,将这部分资源用于满足另一部分人,那么至少这部分人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这就是特朗普在一部分人中大受欢迎,却被另一部分人恨之入骨的原因。这家伙看穿了美国资源萎缩,全民普惠难以持续的现状;更嗅到了占人口相对多数的白人中下层对现状不满,对有色人种越来越多挤占自己生存资源的愤怒。这种情绪只要稍加引导,就足以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而特朗普,正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只要自己拿住了占选民相对多数的白人中下层,自然就有了入主白宫的潜力。
当然,特朗普在通过这种方式发动白人中下层的同时,自然也就成为黑人、拉美裔低端人群的眼中仇敌。
不过,颇为奇怪的是,除了这些低阶级有色人种,中高层的白人,对特朗普同样很不喜欢。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与特朗普极端保守经济思路,以及反全球化立场有关。近年来,由于经济低迷和中国强势竞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认为应该终止全球化。如此,可以将美国这个全球最大市场保护起来,有助于再工业化战略实施,进而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消除社会危机。
这种观点当然是十分可笑的。美国的全球化红利缩减确实是不争事实,但削减并不代表着消失,也不代表着全球化给美国带来的好处,已经不足以弥补其之损失。实际上,只要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还在,全球化给美国的好处,就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只不过,虽然整体而言,全球化对美国依然是利大于弊。但是具体到阶层,则不一定;尤其是当这种好坏体现在直观认知层面时,就更成问题:
白人中下层大多不直接参与全球化经济链条,而是通过中上层财富外溢间接受益。可这种渠道由于高端群体的财富缩水,在逐渐萎缩。这种不良趋势,再加上中下层白人相对较低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宏观视野,导致他们对全球化的好感大降,而恶感却因工作岗位的缩水和薪酬待遇的停滞乃至萎缩而不断攀升。
而中上层却不一样。当然,经济的停滞和中国挑战等等,同样也使这部分全球化的直接受益群体受到冲击。但首先,美国依然是全球霸主,依然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中上层依然能够通过全球化,获得大量的收益——虽然这种收益相对以前来说少了些,但绝对比反全球化、闭关自守来的多。这种情况下,中上层对特朗普的极端保守、反全球化的厌恶,是可想而知的。
总而言之,眼下的美国,一方面正处于国运衰退,霸权衰落的宏观下行期;但另一方面,这种下行,又还远远未达到霸权解体,全球优势不再的地步。这种格局下,基于国运下行而生的孤立主义、保守主义,与基于霸权与全球化的开放共赢,这两股力量,会产生激烈的交锋,并在美国国内找到各自对路的拥趸群体。
特朗普最早嗅到了这股变化,跳出了全民普惠式传统政治宣传套路,借助孤立、保守、极端、歧视等以往大家避之唯恐不及,但却在部分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政治立场,洗出一大票拥趸。凭着他们的支持,一步步靠近总统大位。
当然,特朗普最后能否问鼎白宫尚未可知。而且真当上总统,他能在多大程度上坚持选战中的那些极端主张,也还不好说。
但无论特朗普成败与否,他这种靠凸出“内部撕裂”上位的做法(至少成为了共和党候选人),无疑是给了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右翼势力一剂强心针。
接下来一段时期,除非全球,尤其是西方经济出现重大反转,否则的话,西方民主政治将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全民政客声势渐衰,而仅代表部分人利益,以不同群体间互相倾碾为号召的势力将逐渐崛起。而这势必会加剧西方政坛乃至社会内部的冲突,进而对西方引以为傲的民主制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体系,构成越来越大的冲击!
而特朗普旋风的冲击,所影响的不仅仅是对美国和西方,而是全世界!甚至我们普通中国人的钱袋子,都难免受其波及。随着右翼的泛滥,西方的不稳定因素在持续增长,这反映在经济层面,就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人们的财富会在这股浪潮中面临重新洗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