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about Lang Lang (more: www.langlang.com)
1. 郎朗专访:“我是划时代的”
2. 郎朗音乐会 令爱乐开幕式炫目而又疯狂
3. 情感与每个音符对话 ――欣赏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4.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郎朗专访:“我是划时代的” 李剑敏
“我是划时代的”――专访郎朗
他,被称作世界最受瞩目的新一代钢琴演奏家。3岁学琴,5岁即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13岁时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997年,15岁的他获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在父亲的陪同下赴美深造;2002年,20岁的郎朗成为第一届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得主。
如今,郎朗和姚明,常会被美国的年轻人当作他们的偶像同时提及。
不仅在美国,郎朗从普通孩子到年轻的国际钢琴大师的传奇经历,还燃起了多少中国望子成龙父母心里的梦想。郎朗是如何被塑造成现在样子的?中国会出现一个钢琴时代吗?郎朗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钢琴之路?
8月31日,郎朗成名后在国内举行的首场独奏音乐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这是郎朗全球巡演的一站,整个演出行程已经排到了2006年,总计145场。
近日,郎朗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专访。
新闻周刊: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像你、陈萨、李云迪这样的少年天才,外界甚至称之为“中国钢琴时代”。对此你怎么看?作为领军人物,你觉得这个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郎朗:国际上好的钢琴家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但是作为中国人,毕竟与古典音乐生成的环境有距离,任何成就都叫人觉得惊异。他们觉得西方的音乐家好是应该的,对中国人则觉得惊异,但是,随着中国钢琴家越来越多的获奖、成名,表现越来越出众,西方人不光是惊异,而更多的是喝彩,给我们更多的荣誉,最好的乐团和我们合作。我理解这是一个新的变化。
我是第一个和柏林爱乐和美国五大乐团合作的中国钢琴家,这或者可以称作划时代的吧。
新闻周刊:你现在一年有很多商业演出,这种四处为家的“流浪”生涯,你会感觉到疲倦吗?你怎么平衡演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郎朗:很多音乐家都在尽其毕生的力量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家都能实现这个梦想。我参加很多音乐会,在世界各地巡演,有时觉得真的很乏味,因为你总是在路上奔波,大部分时间在飞机上度过!但是,当我坐在台上全神贯注地弹奏时――就在那个时候,我觉得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你可以忘记所有的事,只是弹琴,你只记得你喜欢做的事。
新闻周刊:作为出生于东方的钢琴演奏家,你在诠释和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时,是否会受到什么影响?
郎朗:东西方的文化毕竟有差异,但是音乐可以表现生活的很多层面,也可以把你带入另一个世界,它没有国界,它是多彩的、抒情的,传达了人类可能感受得到的所有感觉。这种美妙的感觉令我感到唯有音乐才能捕捉我的全部灵魂内容。音乐已经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情感、感动和激情将它表现出来。音乐其实是站在这里自己说话。
我经常告诉自己,你要记住你的身份,你从哪里来,无论你获得了多大的成功。
新闻周刊:回顾你的艺术生涯,你觉得你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学习经历有什么不一样?哪一段经历对你的影响最大?
郎朗:在国内和在外国学习最大的差异,我觉得是当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你必须尽可能地离那种文化近一些。比如我学习西方音乐,最好不过的就是能和西方音乐大师交流学习,因为西方音乐的精髓是古典音乐,外国就为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我就学的科蒂斯音乐学院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音乐学府之一。
新闻周刊:假设你当初继续呆在中国,而不是选择出国,你觉得你会获得现在这样的成就和名气吗?
郎朗:我想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无懈可击的,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打下坚实的训练基础。这比欧洲或美国任何一所音乐学院的教育还要专业。但在西方,你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深层内涵,你可以真正认识什么是古典音乐,你还可以看到古典音乐的未来,你更有可能和欧洲和美国的大师合作,因为最主要的音乐中心都在那里,你不仅仅在学习音乐,你更是在学习那种文化。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从师于一名既有专业水准,又有舞台经验的老师,因为那是成为音乐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闻周刊:将来你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作曲?指挥?或是别的什么?
郎朗:我希望能够将古典音乐呈现给大家――每个人都在被邀请的行列。因此,我一定要做一些“交流课”,把我的个人经验告诉那些热爱钢琴的年轻人、那些不懂音乐的人和那些想知道音乐的人。我要越来越多地弹奏些中国乐曲。
我希望十年之内,当你走在大街上,你发现每个人都知道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和我们中国自己的作曲家。
新闻周刊:现在你是很多中国练琴的孩子心目中最大的偶像,他们都希望长大后能像你一样。根据你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郎朗:我每次回国的时候,都发现中国的音乐教师越来越优秀了。但是问题出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似乎重在比赛,为了比赛而学习,这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这样很难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和真正的表演艺术家。所以我想学音乐最好是到国外,当你获得了比赛大奖或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可以考虑到国外留学。
成名当然不能只靠天赋和刻苦――有太多的因素你需要去考虑。你需要有机遇,还需要有个性。对于一个演出者来说,你需要通过音乐和人们交流,也需要通过言语。你需要交朋友。你得具备开朗的个性,还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你需要理解人们,尊敬身边的人,你要听听其他人对你的建议。你要向人们学习,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需要爱你的听众。-
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9月1日
郎朗音乐会 令爱乐开幕式炫目而又疯狂
郎朗在上周六真的回来了!这是郎朗第三次回国演出,如果说前两次是“借”着费城管弦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虎威”的话,那么上周六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季开幕式上与余隆堪称典范式的合作,才称得上是他真正的归来。
在热血沸腾的疯狂喝彩之后,返场曲《一条大河》,静静地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田,听众止不住眼眶湿润。这是一个值得咀嚼回味的夜晚,这是一个属于郎朗的夜晚。
极端挑剔的《爱乐》杂志主编、乐评人刘雪枫说:“郎朗的演奏一定要现场看,他的表情就是音乐的解说。”一位爱乐“常客”说:“这是我看到的余隆指挥得最出色的一场协奏曲音乐会。而郎朗最特殊之处,仍然是一直令人着迷的‘轻奏’,《一条大河》这首改编得并不算精彩的钢琴小品,在他的指下竟然散发着如此迷人的魅力!”
郎朗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以及对音乐精神发自内心的强烈表达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弹奏得光彩炫目热血沸腾,坐在前排右边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与指挥余隆之间的眼神传递和心领神会。
郎朗绝不是那种闭着眼睛作“神交”状,因为他不停地用自己陶醉于音乐中的神情来明示乐队,还不时地在与乐队的主奏交换眼神,钢琴与乐队之间的默契绝不仅仅发生在独奏与指挥间,二乐章的“闲情和雅致”,观众可以清楚地在郎朗与大提琴、双簧管交替轮奏的眼神交流中读到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精妙和趣味。也有人说,这是郎朗对“老柴”精神的娱乐化,令听者像是跟随着一个紧张兴奋的戏剧故事般自始至终呼吸急促。
善于把握观众的脉搏,这是音乐家制胜的诀窍,在“大餐”之后,郎朗不会忘记一道清淡的香茶或甜点。去年是《浏阳河》,这次是《一条大河》,原来,发布会上为韩红伴奏《一条大河》只是一个安排巧妙的引子。而最后的炫技也一定是必须的,他选择了歌剧《蝙蝠》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可以看出水准的高难度炫技曲,郎朗就像是舞池高手,把人们熟悉的《雷电波尔卡》在三两步之间变换节奏……谢幕的掌声长度在十几分钟。记者注意到,在中场休息时不少观众跑到售票窗口买第二天郎朗的独奏会门票。
《北京青年报》2003年9月1
___________
情感与每个音符对话 ――昨晚欣赏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昨晚举行的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算得上是近期上海大剧院最让人激动的一场音乐演出。在演出中场休息和结束后,环顾四周,到处都有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到处都有人在兴奋地谈论着欣赏感受。
只有21岁的郎朗,昨晚以自己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洋溢着激情的表演,让每一位听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了他的音乐之中。其实,郎朗并非昨晚才表现出他的惊人才华。近年来,他没有靠参加比赛获奖而在国际乐坛一举成名,就是凭着他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激情的表演,凭着他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积累,一位脸上荡漾着阳光般的笑容的中国小伙,一次又一次地在欧美的舞台上用钢琴征服着听众。
郎朗静悄悄地出场。走到钢琴前对观众灿烂一笑。第一个曲目是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他的触键很轻也很优雅,音符跳跃之间,让人觉得他在用平缓而又深沉的独白诉说心灵深处的感受。郎朗曾经告诉记者:“其实,古典音乐也很‘爽’,每次演奏时,我就调动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进行对话。”在演奏约翰•斯特劳斯歌剧《蝙蝠》中的《维也纳晚会》时,郎朗把乐曲处理得格外迅疾,刚刚还十分轻柔缥缈的琴声,马上变得热情洋溢。
郎朗演奏谭盾的早期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时,如在展现一幅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画面。他像一位画家,用琴声时而勾勒宁静的村野轮廓,时而又描绘孩子们的童趣;他像一位诗人,琴声中时而传递质朴的遐思,时而又透发轻灵的向往……郎朗演奏的这首曲子,不断地打开每个人的想象空间,不停地在激发每个人的情感体验,让人在琴声中展开思绪的翅膀。
听着郎朗的演奏,想起了今年3月来沪演出的被称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这两位同龄的青年钢琴家,有着相似的学琴经历,因后来的机会不同,演奏的成就也大为不同。郎朗15岁到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就读,17岁便因临时救场出名,而后频频与国际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每年达150场以上,如今积累的曲目仅协奏曲就有40多部。李云迪18岁参加肖邦比赛获金奖,19岁到汉堡音乐学院就读,目前是3年级的学生。一位在舞台上长期积累演出经验,一位尚在读书偶尔录音演出。欣赏过两位钢琴家演出的人,都可以十分明显地感受到:李云迪的演奏中规中矩,风格细腻比较温馨抒情;郎朗的演奏音色变化丰富,富有音乐性和感染力,技巧已充分融入表演之中。
无论是郎朗还是李云迪,他们的成长都源自于中国音乐教育的环境和老师的辛勤培养。昨晚演出结束后,郎朗与谭盾、田浩江、莫华伦、黄豆豆、谭元元等,齐齐在主办者举办的“艺术家聚会”上亮相时,不能不使人为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崛起而感到自信和骄傲。
本报(文汇新民)记者杨建国
_______________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09/14/2003, 06:17:39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本刊记者/李剑敏
7月18日,郎朗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为BBC音乐节开场。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BBC音乐节导演凯尼恩说,如果没有东方人的热情支持,现状不佳的西方古典音乐将更加冷清。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国人一向谦逊内敛,郎朗却屡屡在公开场合几近肆无忌惮地谈论、表现自己的“伟大天才”。但他洋溢、张扬的个性,反而更为西方人认同,最难取悦的批评家也为其折服。
今年初,美国有名的青少年杂志《少年人》(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惟一的艺术家。几年前刮起的“郎朗旋风”非但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谁“制造”了郎朗?
李子昭是郎朗现在签约的环球唱片公司中国代表处的负责人。她说,环球至今只签了三位中国音乐家,分别是郎朗、李云迪和大提琴家王健。
老师或者说中国的钢琴教育体系是郎朗成材的保证。郎朗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三岁时,他就从师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朱雅芬学琴。1991年,郎朗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跟随赵屏国教授学习。赵屏国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钢琴家,1954年他与刘诗昆、周广仁、顾圣婴等一起,成为两位苏联教授的门生。
郎朗到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后,也幸运地遇到了格拉夫曼、指挥家马泽尔、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钢琴家巴伦博姆等好老师,深受他们的器重和赏识。他们不只提供郎朗艺术上的指引,也教导他音乐圈的生存法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恩。后者曾于1979年访华,为长期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
郎朗赴美后受到了斯特恩的大力提携,在1999年的拉维尼亚“世纪庆典”音乐节上,著名钢琴家安德列•瓦茨因病未能上台,结果郎朗在斯特恩的力荐下“救场”成功,由此一炮打响。这就是郎朗传奇式的成名经历,当时他才17岁。
“中国钢琴时代”为时尚早
中国历来不缺钢琴演奏家,上世纪50年代解放不久就出了傅聪、刘诗昆、殷承宗等人,只是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这一发展进程。但进入80年代,中国钢琴很快复苏了。用沈阳作家、曾写过《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一书的刘元举的话说:“钢琴在中国普及得就像一场人民战争”。与前辈相比,这批人的条件更好,与世界大师接触起来更便利,更适应世界钢琴文化和潮流,集大成的可能性也更大。
短短20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钢琴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现在,到了该结果收获的时候了。
郎朗、李云迪、陈萨,这是最近几年中国出现的三大钢琴天才。甚至有人惊呼,“中国钢琴时代就要到来”。
然而刘元举认为,这一代音乐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把根更深地扎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这有一个如何走向深刻的问题。前辈大师基本都是在演奏舞台上成名并确立自己的地位,而郎朗这一代更多是靠比赛出名,有的甚至就是为了比赛而精心塑造。他们的技巧或许要比前辈高超得多,但音乐和精神则要弱一些。
音乐圈的生存环境也有不同,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无孔不入的商业经纪、无商不奸的唱片公司,他们能真正进入音乐境界,而不屈从于金钱、商业的包装吗?
近年在郎朗等的带动下,中国的艺术教育热空前火爆。以中国音协举办的音乐考级为例,据说每年考生人数达到了10万人次。过高的期望、世俗的功利,使得艺术素质教育成为孩子们的沉重负担。
中国琴童的路走得很艰难。赵屏国说,现在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比考音乐学院还要难。但艺术教育不是竞技教育,功利主义也许会培养出考级和比赛的优胜者,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艺术大师的产生。
郎朗或许是例外。傅聪对他评价很高,“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独特的、只有中国艺人才具有的气质。他在弹琴时有一种忘我的境界,非常投入,但又不失控制。”
可是郎朗也还没有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时代风格,这个过程需要等待,更需要努力。
1. 郎朗专访:“我是划时代的”
2. 郎朗音乐会 令爱乐开幕式炫目而又疯狂
3. 情感与每个音符对话 ――欣赏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4.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郎朗专访:“我是划时代的” 李剑敏
“我是划时代的”――专访郎朗
他,被称作世界最受瞩目的新一代钢琴演奏家。3岁学琴,5岁即在沈阳钢琴比赛中获第一名;13岁时获第二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第一名。1997年,15岁的他获美国费城科蒂斯音乐学院奖学金,在父亲的陪同下赴美深造;2002年,20岁的郎朗成为第一届伯恩斯坦艺术成就大奖得主。
如今,郎朗和姚明,常会被美国的年轻人当作他们的偶像同时提及。
不仅在美国,郎朗从普通孩子到年轻的国际钢琴大师的传奇经历,还燃起了多少中国望子成龙父母心里的梦想。郎朗是如何被塑造成现在样子的?中国会出现一个钢琴时代吗?郎朗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钢琴之路?
8月31日,郎朗成名后在国内举行的首场独奏音乐会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这是郎朗全球巡演的一站,整个演出行程已经排到了2006年,总计145场。
近日,郎朗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的专访。
新闻周刊:最近几年,中国出现了像你、陈萨、李云迪这样的少年天才,外界甚至称之为“中国钢琴时代”。对此你怎么看?作为领军人物,你觉得这个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郎朗:国际上好的钢琴家很多,只是我们不知道。但是作为中国人,毕竟与古典音乐生成的环境有距离,任何成就都叫人觉得惊异。他们觉得西方的音乐家好是应该的,对中国人则觉得惊异,但是,随着中国钢琴家越来越多的获奖、成名,表现越来越出众,西方人不光是惊异,而更多的是喝彩,给我们更多的荣誉,最好的乐团和我们合作。我理解这是一个新的变化。
我是第一个和柏林爱乐和美国五大乐团合作的中国钢琴家,这或者可以称作划时代的吧。
新闻周刊:你现在一年有很多商业演出,这种四处为家的“流浪”生涯,你会感觉到疲倦吗?你怎么平衡演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郎朗:很多音乐家都在尽其毕生的力量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家都能实现这个梦想。我参加很多音乐会,在世界各地巡演,有时觉得真的很乏味,因为你总是在路上奔波,大部分时间在飞机上度过!但是,当我坐在台上全神贯注地弹奏时――就在那个时候,我觉得能够成为一名音乐家真的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你可以忘记所有的事,只是弹琴,你只记得你喜欢做的事。
新闻周刊:作为出生于东方的钢琴演奏家,你在诠释和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时,是否会受到什么影响?
郎朗:东西方的文化毕竟有差异,但是音乐可以表现生活的很多层面,也可以把你带入另一个世界,它没有国界,它是多彩的、抒情的,传达了人类可能感受得到的所有感觉。这种美妙的感觉令我感到唯有音乐才能捕捉我的全部灵魂内容。音乐已经存在,我们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情感、感动和激情将它表现出来。音乐其实是站在这里自己说话。
我经常告诉自己,你要记住你的身份,你从哪里来,无论你获得了多大的成功。
新闻周刊:回顾你的艺术生涯,你觉得你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学习经历有什么不一样?哪一段经历对你的影响最大?
郎朗:在国内和在外国学习最大的差异,我觉得是当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时,你必须尽可能地离那种文化近一些。比如我学习西方音乐,最好不过的就是能和西方音乐大师交流学习,因为西方音乐的精髓是古典音乐,外国就为我提供了这个条件。我就学的科蒂斯音乐学院是世界上最出名的音乐学府之一。
新闻周刊:假设你当初继续呆在中国,而不是选择出国,你觉得你会获得现在这样的成就和名气吗?
郎朗:我想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无懈可击的,因为你可以在这里打下坚实的训练基础。这比欧洲或美国任何一所音乐学院的教育还要专业。但在西方,你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深层内涵,你可以真正认识什么是古典音乐,你还可以看到古典音乐的未来,你更有可能和欧洲和美国的大师合作,因为最主要的音乐中心都在那里,你不仅仅在学习音乐,你更是在学习那种文化。对于我来说,我更希望从师于一名既有专业水准,又有舞台经验的老师,因为那是成为音乐家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闻周刊:将来你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作曲?指挥?或是别的什么?
郎朗:我希望能够将古典音乐呈现给大家――每个人都在被邀请的行列。因此,我一定要做一些“交流课”,把我的个人经验告诉那些热爱钢琴的年轻人、那些不懂音乐的人和那些想知道音乐的人。我要越来越多地弹奏些中国乐曲。
我希望十年之内,当你走在大街上,你发现每个人都知道贝多芬、肖邦、柴科夫斯基和我们中国自己的作曲家。
新闻周刊:现在你是很多中国练琴的孩子心目中最大的偶像,他们都希望长大后能像你一样。根据你自己的成长历程,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郎朗:我每次回国的时候,都发现中国的音乐教师越来越优秀了。但是问题出在:中国的音乐教育似乎重在比赛,为了比赛而学习,这是和西方不同的地方。这样很难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和真正的表演艺术家。所以我想学音乐最好是到国外,当你获得了比赛大奖或是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可以考虑到国外留学。
成名当然不能只靠天赋和刻苦――有太多的因素你需要去考虑。你需要有机遇,还需要有个性。对于一个演出者来说,你需要通过音乐和人们交流,也需要通过言语。你需要交朋友。你得具备开朗的个性,还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你需要理解人们,尊敬身边的人,你要听听其他人对你的建议。你要向人们学习,不仅仅是音乐方面的,还有生活的方方面面。你需要爱你的听众。-
中国《新闻周刊》2003年9月1日
郎朗音乐会 令爱乐开幕式炫目而又疯狂
郎朗在上周六真的回来了!这是郎朗第三次回国演出,如果说前两次是“借”着费城管弦乐团和纽约爱乐乐团“虎威”的话,那么上周六在中国爱乐乐团音乐季开幕式上与余隆堪称典范式的合作,才称得上是他真正的归来。
在热血沸腾的疯狂喝彩之后,返场曲《一条大河》,静静地流淌进每一个人的心田,听众止不住眼眶湿润。这是一个值得咀嚼回味的夜晚,这是一个属于郎朗的夜晚。
极端挑剔的《爱乐》杂志主编、乐评人刘雪枫说:“郎朗的演奏一定要现场看,他的表情就是音乐的解说。”一位爱乐“常客”说:“这是我看到的余隆指挥得最出色的一场协奏曲音乐会。而郎朗最特殊之处,仍然是一直令人着迷的‘轻奏’,《一条大河》这首改编得并不算精彩的钢琴小品,在他的指下竟然散发着如此迷人的魅力!”
郎朗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以及对音乐精神发自内心的强烈表达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被弹奏得光彩炫目热血沸腾,坐在前排右边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与指挥余隆之间的眼神传递和心领神会。
郎朗绝不是那种闭着眼睛作“神交”状,因为他不停地用自己陶醉于音乐中的神情来明示乐队,还不时地在与乐队的主奏交换眼神,钢琴与乐队之间的默契绝不仅仅发生在独奏与指挥间,二乐章的“闲情和雅致”,观众可以清楚地在郎朗与大提琴、双簧管交替轮奏的眼神交流中读到柴科夫斯基音乐的精妙和趣味。也有人说,这是郎朗对“老柴”精神的娱乐化,令听者像是跟随着一个紧张兴奋的戏剧故事般自始至终呼吸急促。
善于把握观众的脉搏,这是音乐家制胜的诀窍,在“大餐”之后,郎朗不会忘记一道清淡的香茶或甜点。去年是《浏阳河》,这次是《一条大河》,原来,发布会上为韩红伴奏《一条大河》只是一个安排巧妙的引子。而最后的炫技也一定是必须的,他选择了歌剧《蝙蝠》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可以看出水准的高难度炫技曲,郎朗就像是舞池高手,把人们熟悉的《雷电波尔卡》在三两步之间变换节奏……谢幕的掌声长度在十几分钟。记者注意到,在中场休息时不少观众跑到售票窗口买第二天郎朗的独奏会门票。
《北京青年报》2003年9月1
___________
情感与每个音符对话 ――昨晚欣赏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昨晚举行的郎朗钢琴独奏音乐会,算得上是近期上海大剧院最让人激动的一场音乐演出。在演出中场休息和结束后,环顾四周,到处都有一张张激动的脸庞,到处都有人在兴奋地谈论着欣赏感受。
只有21岁的郎朗,昨晚以自己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洋溢着激情的表演,让每一位听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到了他的音乐之中。其实,郎朗并非昨晚才表现出他的惊人才华。近年来,他没有靠参加比赛获奖而在国际乐坛一举成名,就是凭着他精湛的演奏技巧和激情的表演,凭着他一场又一场的演出积累,一位脸上荡漾着阳光般的笑容的中国小伙,一次又一次地在欧美的舞台上用钢琴征服着听众。
郎朗静悄悄地出场。走到钢琴前对观众灿烂一笑。第一个曲目是勃拉姆斯的《六首钢琴小品》,他的触键很轻也很优雅,音符跳跃之间,让人觉得他在用平缓而又深沉的独白诉说心灵深处的感受。郎朗曾经告诉记者:“其实,古典音乐也很‘爽’,每次演奏时,我就调动自己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进行对话。”在演奏约翰•斯特劳斯歌剧《蝙蝠》中的《维也纳晚会》时,郎朗把乐曲处理得格外迅疾,刚刚还十分轻柔缥缈的琴声,马上变得热情洋溢。
郎朗演奏谭盾的早期作品《八幅水彩画的回忆》时,如在展现一幅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画面。他像一位画家,用琴声时而勾勒宁静的村野轮廓,时而又描绘孩子们的童趣;他像一位诗人,琴声中时而传递质朴的遐思,时而又透发轻灵的向往……郎朗演奏的这首曲子,不断地打开每个人的想象空间,不停地在激发每个人的情感体验,让人在琴声中展开思绪的翅膀。
听着郎朗的演奏,想起了今年3月来沪演出的被称为“钢琴王子”的李云迪。这两位同龄的青年钢琴家,有着相似的学琴经历,因后来的机会不同,演奏的成就也大为不同。郎朗15岁到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就读,17岁便因临时救场出名,而后频频与国际各大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每年达150场以上,如今积累的曲目仅协奏曲就有40多部。李云迪18岁参加肖邦比赛获金奖,19岁到汉堡音乐学院就读,目前是3年级的学生。一位在舞台上长期积累演出经验,一位尚在读书偶尔录音演出。欣赏过两位钢琴家演出的人,都可以十分明显地感受到:李云迪的演奏中规中矩,风格细腻比较温馨抒情;郎朗的演奏音色变化丰富,富有音乐性和感染力,技巧已充分融入表演之中。
无论是郎朗还是李云迪,他们的成长都源自于中国音乐教育的环境和老师的辛勤培养。昨晚演出结束后,郎朗与谭盾、田浩江、莫华伦、黄豆豆、谭元元等,齐齐在主办者举办的“艺术家聚会”上亮相时,不能不使人为中国艺术家在国际艺术舞台上的崛起而感到自信和骄傲。
本报(文汇新民)记者杨建国
_______________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09/14/2003, 06:17:39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中国琴童的“大师”之路
本刊记者/李剑敏
7月18日,郎朗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为BBC音乐节开场。这是一个莫大的荣誉,BBC音乐节导演凯尼恩说,如果没有东方人的热情支持,现状不佳的西方古典音乐将更加冷清。
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中国人一向谦逊内敛,郎朗却屡屡在公开场合几近肆无忌惮地谈论、表现自己的“伟大天才”。但他洋溢、张扬的个性,反而更为西方人认同,最难取悦的批评家也为其折服。
今年初,美国有名的青少年杂志《少年人》(Teenpeople)评选的“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中,郎朗是惟一的艺术家。几年前刮起的“郎朗旋风”非但没有停歇的迹象,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
谁“制造”了郎朗?
李子昭是郎朗现在签约的环球唱片公司中国代表处的负责人。她说,环球至今只签了三位中国音乐家,分别是郎朗、李云迪和大提琴家王健。
老师或者说中国的钢琴教育体系是郎朗成材的保证。郎朗的天赋是毋庸置疑的,三岁时,他就从师沈阳音乐学院教授朱雅芬学琴。1991年,郎朗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跟随赵屏国教授学习。赵屏国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钢琴家,1954年他与刘诗昆、周广仁、顾圣婴等一起,成为两位苏联教授的门生。
郎朗到美国科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后,也幸运地遇到了格拉夫曼、指挥家马泽尔、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钢琴家巴伦博姆等好老师,深受他们的器重和赏识。他们不只提供郎朗艺术上的指引,也教导他音乐圈的生存法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斯特恩。后者曾于1979年访华,为长期封闭的中国打开了一扇通往西方音乐世界的窗户。
郎朗赴美后受到了斯特恩的大力提携,在1999年的拉维尼亚“世纪庆典”音乐节上,著名钢琴家安德列•瓦茨因病未能上台,结果郎朗在斯特恩的力荐下“救场”成功,由此一炮打响。这就是郎朗传奇式的成名经历,当时他才17岁。
“中国钢琴时代”为时尚早
中国历来不缺钢琴演奏家,上世纪50年代解放不久就出了傅聪、刘诗昆、殷承宗等人,只是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这一发展进程。但进入80年代,中国钢琴很快复苏了。用沈阳作家、曾写过《爸爸的心就这么高――钢琴天才郎朗和他的父亲》一书的刘元举的话说:“钢琴在中国普及得就像一场人民战争”。与前辈相比,这批人的条件更好,与世界大师接触起来更便利,更适应世界钢琴文化和潮流,集大成的可能性也更大。
短短20年,中国一跃成为世界钢琴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现在,到了该结果收获的时候了。
郎朗、李云迪、陈萨,这是最近几年中国出现的三大钢琴天才。甚至有人惊呼,“中国钢琴时代就要到来”。
然而刘元举认为,这一代音乐家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没有把根更深地扎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这有一个如何走向深刻的问题。前辈大师基本都是在演奏舞台上成名并确立自己的地位,而郎朗这一代更多是靠比赛出名,有的甚至就是为了比赛而精心塑造。他们的技巧或许要比前辈高超得多,但音乐和精神则要弱一些。
音乐圈的生存环境也有不同,无处不在的传播媒体、无孔不入的商业经纪、无商不奸的唱片公司,他们能真正进入音乐境界,而不屈从于金钱、商业的包装吗?
近年在郎朗等的带动下,中国的艺术教育热空前火爆。以中国音协举办的音乐考级为例,据说每年考生人数达到了10万人次。过高的期望、世俗的功利,使得艺术素质教育成为孩子们的沉重负担。
中国琴童的路走得很艰难。赵屏国说,现在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小比考音乐学院还要难。但艺术教育不是竞技教育,功利主义也许会培养出考级和比赛的优胜者,但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也不利于艺术大师的产生。
郎朗或许是例外。傅聪对他评价很高,“他的血液中流淌着独特的、只有中国艺人才具有的气质。他在弹琴时有一种忘我的境界,非常投入,但又不失控制。”
可是郎朗也还没有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时代风格,这个过程需要等待,更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