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呀
新手上路
- 注册
- 2014-09-30
- 消息
- 38
- 荣誉分数
- 5
- 声望点数
- 18
有一个问题是在时留着国外生活,还是到时候回国生活的问题。
出国已经两三年了,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似乎已经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轰炸了一定时间了。在内心我依旧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它也有众多缺点。还有我爱的家人都在那里,不能跟他们时常团聚一直是内心中的一块心病。所以我只想问问大家,无论是笃定继续留在国外的,还是在国外呆了之后发现还是国内好的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会让我更加矛盾,但是本着讨论的原则,只想看看大家的想法。
其实这一年来,我也在转变,也许最初的矛盾和困惑来自于自己生活的无目标和彷徨,当时确实对将来并不是很有规划性,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样,回国又感觉很没意思,会被束缚,但是现在,我并不敢说是百分百,但起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基本规划,我更加确定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我的人生甚至是工作规划。
现今的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其实对于海外党来说,也许稍不注意,就会发现自己落后很久了。看看周围外国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再看看国人的,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这也许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而北美白人在某些方面又不是想具有大突破的(从他们的饮食结构和休闲娱乐上面看)。我也许会担心,错过了这轮国内发展的时代,等以后想回去的时候,发现已经远远达不上了~
另一方面来说吧,其实最能够牵动我回国那根神经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海外党都知道,亲情是我们最缺失的一部分,也许你可以放弃国内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丰富多样的饮食,以及高度便捷的网络。但是最无法割舍的是自己的家人,我们习惯了在国外生活,但是父母不习惯,我见过太多小区里的中国大爷大妈,每天都很无聊的过日子。我想除非老人真的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才来养老,一般的我祖辈那样年纪的老人,也都愿意生活在自己原先的生活圈里,和一些熟识的老邻居打交道。
所以团聚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奢望(在不回国的前提下)。可是现实呢~回国之后也会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家人能否接受你所有的工作状态啦,各种杂事纠纷啦~其实
在国外可以避免这些,但回国也许就不行了~~所以现在我也算半看开状态了,哪里的生活都是有得有失~我并不能要求那么完美,总是会有遗憾的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外的热情所惊讶,上下楼遇到会主动打招呼,有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个开割草机的大叔,也主动跟我们挥手说几句话,刚来那会儿我可以说连超市推车的硬币该往那里塞都不知道,第
一次一个人去超市,对着一堆推车摆弄了几下都拿不出来,旁边一个抱孩子的妈妈主动上来帮助我。无论什么服务行业都会笑脸相迎,买东西退货无任何理由分分钟给你退掉。甚至有几次我是打开之后发现已经坏掉了,拿去要求换货,都是很顺利,不会像国内出现很多扯皮的问题。
而周围的生活也不再是聊一些你今天买了哪个包,一顿聚餐下来会为自己的嘻嘻哈哈感到劳累不止,在这里我蓬头垢面出门没人管,背再昂贵的包出门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一眼,当你发现在国内被人趋之若鹜追捧的所谓牌子到这里不过是大家按照收入水平都可以买得起的东西,在国内高高在上的专柜这里也显得那么的平庸,自己开始嘲笑以前在国内时候的我为了买一个包还找在国外的朋友邮寄回来。
在这里收入和消费也变成了正比,我不用干全职,就是平时的兼职也够自己日常的零用开销,不会像在国内一件大衣就消耗掉学生时代一个月的零花钱,甚至是工薪阶层半个月的工资,在这里新款不在那么热门,大家都在等着打折,没人在意你今天是不是穿了个橱窗款式,因为大家都在为哪里哪里又要打折而乐此不疲的谈论着。而且在异乡照样可以分享到国货,像淘宝、京东等等,只要有需要找番丽,上亚马逊就好了很方便,所以不用再为买不到中国的东西而发愁,唯一的就是对亲人的眷恋。
偶尔刷刷朋友圈,有需要在淘宝上买东西时候是唯一能把我带回国内生活的地方,过节各种晒聚餐,晒幸福。买了个不值钱的东西都要感谢老公,大家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步骤前进,而以前参与的几个微信群,也逐渐成参与者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围观者,因为看着看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各种晒自己的孩子和大房间,以及优越的生活。朋友们各种年底咬咬牙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个鞋子包包等物,一会儿精仿,一会儿谁又开了个好车,顿然觉得自己活的很土鳖哈哈。但是却又这样甘心在资本主义农村待下去,除了不能和父母团聚的遗憾。
出国已经两三年了,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似乎已经被资本主义糖衣炮弹轰炸了一定时间了。在内心我依旧热爱自己的祖国,虽然它也有众多缺点。还有我爱的家人都在那里,不能跟他们时常团聚一直是内心中的一块心病。所以我只想问问大家,无论是笃定继续留在国外的,还是在国外呆了之后发现还是国内好的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虽然这会让我更加矛盾,但是本着讨论的原则,只想看看大家的想法。
其实这一年来,我也在转变,也许最初的矛盾和困惑来自于自己生活的无目标和彷徨,当时确实对将来并不是很有规划性,也不知道自己要怎样,回国又感觉很没意思,会被束缚,但是现在,我并不敢说是百分百,但起码对自己的生活有了基本规划,我更加确定自己需要什么,什么样的环境有利于我的人生甚至是工作规划。
现今的中国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其实对于海外党来说,也许稍不注意,就会发现自己落后很久了。看看周围外国人的休闲娱乐方式,再看看国人的,就知道差距有多大了。这也许是因为发达国家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稳定阶段,而北美白人在某些方面又不是想具有大突破的(从他们的饮食结构和休闲娱乐上面看)。我也许会担心,错过了这轮国内发展的时代,等以后想回去的时候,发现已经远远达不上了~
另一方面来说吧,其实最能够牵动我回国那根神经的就是自己的家人,海外党都知道,亲情是我们最缺失的一部分,也许你可以放弃国内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丰富多样的饮食,以及高度便捷的网络。但是最无法割舍的是自己的家人,我们习惯了在国外生活,但是父母不习惯,我见过太多小区里的中国大爷大妈,每天都很无聊的过日子。我想除非老人真的已经上了年纪,腿脚不便才来养老,一般的我祖辈那样年纪的老人,也都愿意生活在自己原先的生活圈里,和一些熟识的老邻居打交道。
所以团聚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种奢望(在不回国的前提下)。可是现实呢~回国之后也会有其他的问题,比如家人能否接受你所有的工作状态啦,各种杂事纠纷啦~其实
在国外可以避免这些,但回国也许就不行了~~所以现在我也算半看开状态了,哪里的生活都是有得有失~我并不能要求那么完美,总是会有遗憾的从到这里的第一天起,就被老外的热情所惊讶,上下楼遇到会主动打招呼,有一次在路上遇见一个开割草机的大叔,也主动跟我们挥手说几句话,刚来那会儿我可以说连超市推车的硬币该往那里塞都不知道,第
一次一个人去超市,对着一堆推车摆弄了几下都拿不出来,旁边一个抱孩子的妈妈主动上来帮助我。无论什么服务行业都会笑脸相迎,买东西退货无任何理由分分钟给你退掉。甚至有几次我是打开之后发现已经坏掉了,拿去要求换货,都是很顺利,不会像国内出现很多扯皮的问题。
而周围的生活也不再是聊一些你今天买了哪个包,一顿聚餐下来会为自己的嘻嘻哈哈感到劳累不止,在这里我蓬头垢面出门没人管,背再昂贵的包出门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一眼,当你发现在国内被人趋之若鹜追捧的所谓牌子到这里不过是大家按照收入水平都可以买得起的东西,在国内高高在上的专柜这里也显得那么的平庸,自己开始嘲笑以前在国内时候的我为了买一个包还找在国外的朋友邮寄回来。
在这里收入和消费也变成了正比,我不用干全职,就是平时的兼职也够自己日常的零用开销,不会像在国内一件大衣就消耗掉学生时代一个月的零花钱,甚至是工薪阶层半个月的工资,在这里新款不在那么热门,大家都在等着打折,没人在意你今天是不是穿了个橱窗款式,因为大家都在为哪里哪里又要打折而乐此不疲的谈论着。而且在异乡照样可以分享到国货,像淘宝、京东等等,只要有需要找番丽,上亚马逊就好了很方便,所以不用再为买不到中国的东西而发愁,唯一的就是对亲人的眷恋。
偶尔刷刷朋友圈,有需要在淘宝上买东西时候是唯一能把我带回国内生活的地方,过节各种晒聚餐,晒幸福。买了个不值钱的东西都要感谢老公,大家依旧在按照自己的步骤前进,而以前参与的几个微信群,也逐渐成参与者变成了默默无闻的围观者,因为看着看着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了。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各种晒自己的孩子和大房间,以及优越的生活。朋友们各种年底咬咬牙花了一个月工资买了个鞋子包包等物,一会儿精仿,一会儿谁又开了个好车,顿然觉得自己活的很土鳖哈哈。但是却又这样甘心在资本主义农村待下去,除了不能和父母团聚的遗憾。
最后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