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出于保定,保定出于陆士。
保定军官学校
提及近现代中国的军事教育,人多言黄埔,一则由于时间距离比较近,再则国共两党知名将领多出于此。殊不知有一所军校无论资历、成就、声望,均不逊于黄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便是堪称中国近代第一所正规军事院校的保定军校,全称(中国)陆军军官学校。仅从校名我们便可以知晓,这是一所国立军事院校,一所原本寄托着富国强兵梦想的军校。
“国际”视野
和许多国外知名的军事院校,如日本之陆士、美国之西点一样,建立之初的保定军校除了环顾外国之先进军事教育,欲以为师以外,也都有其成立的迫在眉睫的内部条件。日本成立陆军士官学校是为了富国强兵,摆脱如清政府那样沦为外国殖民地的命运,成为能与欧洲并列的一等强国。美国则是为了摆脱独立战争后依旧贫弱的军事(事实上,美国的独立外部因素很大)。而相对于如上两个国家,保定军校成立前的中国更是风雨飘摇。刚经历了中、日甲午战争,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建国已经两百余年的清王朝已经垂垂老矣。所以在建校之初,环顾自己落伍的军事体制、封建时代的军官、落后的建军思想,这一切如何能图强呢?
要图强,自然不能利用已经颓废的八旗绿营兵,如此只能编练新军,然军官从何而出?只能自己培养,此时,谁最有资格呢?被誉为“中国近代最大窃国者”的袁世凯登坛亮相。提起袁世凯,在近代中国堪称“恶名昭彰”,而且到处不讨好,先是被满清政府说成是曹操,又被国民党说成革命果实的掠夺者,称帝后又被全国人民齐声称为“独夫民贼”。但细看袁世凯的一生,如此概括显然有失公允。先不说袁任总统期间发展实业、统一币值(就是那个有名的“袁大头”)、创立近代司法(中国第一支警察部队就是袁于清末编练新军时创立的)和教育制度等方面的贡献,单创办一所近代军事院校,就堪称功绩卓著了。因为这所军校对后世中国的影响实在是深远,当然,袁世凯自己恐怕也没有想到会有如此深刻的影响。
提到袁世凯办近代军校,就要先说小站练兵。1901年,当“东方的俾斯麦”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这个靠镇压义和团运动和在朝鲜外交活动而登上清政府官场的失意文人,一举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督练新军6年后,袁世凯终于有了在清末官场挥洒的舞台。上台伊始,袁世凯干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于1902年在保定开办北洋行营将弁学堂。为什么要选址保定?说起来让人气闷又好笑。按照《辛丑条约》,清政府不能在天津驻扎军队(当然,天津不是没有军队,但都是八国联军留下来的军队)。怎么办?天津当时已经没有中国军队了,但天津当初设立的目的就是拱卫北京。现在天津不设防,等于帝国主义直接可以打到北京。清政府没办法,却硬是把这个任务交给当时刚上任的直隶总督袁世凯。不愧是被人誉为“外交干才”,袁世凯从自己的北洋新军中挑选了3000人,由他的河南老乡赵秉钧率领(此人大家应该很熟悉,就是当初他奉袁世凯的命令刺杀了国民党的领袖宋教仁),经过3个月的短期警察培训驻防天津。一方面能拱卫天津,另一方面,名义是警察,帝国主义国家也无话可说。而第三点好处则是这支部队确实履行了警察的职能,如巡警、消防、户籍、营缮(就是公共设施,如庙宇、城墙、官署等的维护整修工作)、卫生等工作,而且还设有拘留所、各差所和军乐队等一套完善的机构。由于有专人维护社会秩序,使得当时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天津治安情况很快好转。由于这一制度效果良好,1905年,在光绪皇帝的诏书下,全国开始实行警察制度,赵秉钧也成了中国警察制度的创始人。
除了清政府不能在天津驻军,包括由李鸿章一手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属于军队范畴,其实在战火中也毁了)。于是,当时的教员以及天津小站练兵的教员等军职人员也撤出天津,转到保定。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当时可没有天津直辖市,天津只不过是天津府,属于直隶省的一部分。
天津办不成军校,就在保定办,反正都是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地盘。不但如此,极具眼光的袁世凯还模仿起了当时的新兴军事强国日本的军事教育模式。1903年,袁世凯奏请创立陆军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于是,各地纷纷建立各种随营学堂、武备学堂、将弁学堂、干部学堂和讲武堂等基础性学堂,从而建立了系统的军事教育体系,真的是军事教育从“娃娃”抓起。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还实行这种教育方法的大概只剩下俄罗斯了,所以日、俄被认为是最早有比较完善的士官培养体系的两个国家,不能进入军事学院的,也可以成为士官阶层。
不久又建立了北洋陆军速成武备学堂,该校其实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保定军校的前身。1906年,又分别在速成学堂的基础上成立了北洋陆军部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和陆军预备学堂等,其实就是对原来体系的完善。所以,保定军校的办学模式被全国借鉴后,可以说成了全国军校之母,后来无论是云南讲武堂还是黄埔军校等,不但多器重保定培养的人才来进行军事教育,对保定的培训模式、机构设置也多有借鉴。
到1912年时,保定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这一年是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袁世凯已经就任中华民国总统,所以其将陆军预备大学搬到了北京,改名为陆军大学。同年10月,又在保定原址开办保定军官学校,这成为了保定军校真正的开端。而且由于在全国范围内招选(保定前期创办的几所军校只有速成学堂招生范围是全国,其他都是地方招生),学员素质本身就很高,所以很快培养出了一大批的优秀军事人才。保定军校之名也由此兴盛。
学习德、日
保定军校在1912年之前虽然名称不断变化,却培养了许多军事人才,而且完全适应了袁世凯组建新军的需要。要知道在“辛丑之变”后,清政府的军队几乎不复存在,只剩下在山东加入“东南互保章程”袁世凯新军(约7000余人)。所以在和列国签订协议后,清政府急需要扩张军队来自保,袁世凯(当时任会办大臣,也就是创办新军的大臣,是完全的实权)的新军得以迅速扩充,而这正是保定军校兴办的真实原因。扩充新军则必须有合适的军官,所以保定军校在创办之初才不断扩大规模。北洋新军也得以在短短3年时间内(从1903年袁世凯扩充新军开始到1905年)一举扩大到7万人的规模,这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北洋新军六镇。其相当于6个师的规模,每镇12500人,除第一镇是满族贵族铁良统帅之外,其他的五镇的重要将领都是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时期的亲信。
http://m.xzbu.com/8/view-3406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