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法门,为《楞严经》中的耳门圆通,是佛教中一种通过内在音、内在光修禅定的特别修行方法[1]。由于这种修行方式较为深讳,一般初学者很难修证。耳门圆通,为无量法门中殊胜法门之最[2]。又因此法门为观世音菩萨所修证,故又称观音法门[3]。
- 义理
耳根圆通出自《楞严经》,观音菩萨在楞严法会上,应释迦牟尼要求,介绍了观音法门。该法门为以智慧眼观内在音、观内在光、不用到眼耳鼻舌身意的修行法,所以瞎子、耳聋皆可达到“空觉极圆”、修行成佛。无所谓生、灭,即进入至高无上、清净妙乐的寂灭境界,即“十方圆明”。最后可以向上观照智慧、解脱开悟;向下慈悲为怀,行菩萨道[4]。
修行法门
观音法门的修行的方式很多,包括静坐(禅定)、礼佛、念佛、断食等[5],由于净土宗的影响,观音法门的主要修行和念佛有密切关系,其主要又包括为《六字大悲咒》、《大悲咒》和《心经》[6]。
六字大明咒
主条目:六字大明咒
以藏文書寫的六字真言。
六字大明咒,又稱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是佛教裡最常見的真言,是觀世音菩薩願力與加持的結晶,故又稱為觀音心咒,經上說:「此六字大明陀羅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微妙本心,若有知是微妙本心,即知解脫」。六字真言在佛教中被广泛称赞,不但口诵会有神效,就是着于身,触于手,藏于家,书于门,皆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6]。
大悲咒
主条目:大悲咒
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經》中的主要部分,全称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共有八十四句,為梵語。大悲咒包含了观世音菩萨的胜号,也包含了观音菩萨和诸佛菩萨的面相、智慧、威德、功德,修持大悲咒,是一种以声音感音的法门[7]。
心经
歐陽詢書心經。
主条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修持《心经》的主要方法并非为祈求观音菩萨的庇护、照应和私利,而是首先发愿自己为观自在菩萨,体悟观自在菩萨对空性的智慧,用心经理念时时照见自我、照见五蕴皆空,达到没有二执,无所求于是无所不得、无所不为,达到真正的清静自在。
相关条目延伸阅读- 《观音菩萨与观音法门》,南懷瑾,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ISBN 9579480125
- 《聖嚴法師敎觀音法門》,聖嚴法師、梁寒衣,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2003年,ISBN 9789575982492
- 《楞严经》卷6文殊师利菩萨还叫阿难应该修观音法门才能成佛:“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今各入圆明,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证,非唯观世音。”
- 《华严经》:“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法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善男子!我住此大悲门……普现一切众生之前。或以同事摄取众生。或现种种不思议色净光明网摄取众生。或以音声,或以威仪、或为说法、或现神变、令其心悟而得成熟。或为化现同类之形,与其共居而成熟之。善男子!我修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复作是念: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除一切怖畏”。
- 观音法门,文珠法师讲述,1990年,香港九龙梁显利中心
- 《楞严经》卷6“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 觀音法門--奕睆居士
- 观音法门略释
《大悲心陀羅尼經》:“千劫聚集业障,一时诵念,悉皆灭尽。得千佛聚集善根,得背千劫流转生老病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