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

水清月现

^&$%^$&^$&
注册
2013-06-20
消息
491
荣誉分数
18
声望点数
78
学诚法师1989年被推举担任莆田广化寺方丈,1991年从中国佛学院硕士毕业。1995年担任福建佛学院院长,提出“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学修一体化,管理科学化”的佛教四化理念,并积极推动落实。

莆田广化寺被赵朴初称为“三大模范丛林”之一,赵朴初1990年写诗勉励:“律己其志刚,接物其气柔,学修不出门,声教及遐陬。如何办道场,傥于此间求。”

2004年担任法门寺住持,2007年创建法门寺佛学院。

2005年担任北京龙泉寺住持,开创有系统的灵活学修模式。

在《法音》上发表众多关于僧教育和佛教建设的理论文章,如《现代丛林修学生活的趋势》《应当切实加强出家众的素质教育》《僧格的养成与完善》《时代缘起与佛教建设》《坚决整治寺庙乱象 促进佛教健康发展》《总结历史经验 把握时代走向》等等。

学诚法师经常对僧俗佛教徒讲经说法。结集出版有《感悟人生》《苦乐人生》《认识人生》等系列视频光盘,以及《感悟人生》中英文书。并在《法音》上发表众多佛教学修方面的文章,如《深信业果 依法行持》《以佛法营造美好人生》《人生的苦与乐》《省思物欲过患 获得佛法真谛》《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烦恼的产生与对治》《生清净心 起决定解 修真实行》《善用法门 趣正法城》《道不远人 法不离心》《时空因缘与内修外弘》等等。

学诚法师特别重视戒律。1996年中佛协公布了《全国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管理办法》,学诚法师即率先在莆田广化寺举办108天的规范传戒,得到赵朴初的赞扬。他在所住持的莆田广化寺、西安法门寺、北京龙泉寺引领僧众按照佛教传统戒律进行诵戒、安居、自恣,并鼓励学僧学戒。在《法音》杂志上发表戒律理论文章,如《僧尼受戒制度古今谈》《以戒为师,进趣菩提》《从戒律精神看现代佛教字纸的处理》《略谈持好戒的几个因素》等。2012年编写了《三坛大戒受戒手册》《现代僧伽作持手册》,传印法师作序说:“本会驻会副会长学诚法师,戒珠朗彻,学海冲深,对戒律问题深入研究,并积极行持……。在驻会的数年间,高度重视传戒的工作。……煞费苦心,精研详究,依据南山等诸律典,以便于今人理解和操作的方式,编述为《现代僧伽作持手册》一书。切盼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特别是汉族地区),各级佛教协会、佛教寺院、僧伽道场,应如同护惜法身慧命,令正法久住,切实认真实行。”

学诚法师在中佛协担任领导职务多年,1989年担任中佛协副秘书长,2002年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2010年担任驻会副会长,较好地履行了佛协工作任务,推动了佛教建设。还从1998年起担任福建省佛协会长,2004年任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也较好地履行和开展了相关工作。 2007年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年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2015年当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
 
北京龙泉寺
2005年4月11日,经北京市宗教局批准,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学诚法师担任住持。学诚法师说,1984年来到北京时,看到很多居士要去外地找道场,就希望在北京为大家提供学佛修行的场所,21年后,因缘终于成熟。

新型僧团建设
当时龙泉寺条件艰苦,只有几间木架构建筑,水、电、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都不完善,食宿条件也很简单。寺院用水来自山地地表径流,进入冬季后,输水管冻结,僧众只能到其他地方抬水、挑水。从寺院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到僧团建设,都是从零开始。

学诚法师非常重视培养人才,一直思索如何营造培育僧才的良好环境。他认为,现代的科技、资讯都很发达,出家人的寺院与外界已经融为一体,在这种环境下,出家人既要巩固道心,保证出家人闻思修不间断的传统,同时又要勤修戒定慧,要寂静、安乐。另一方面,又要普度众生、承担如来的家业,关心社会、服务众生、走进人群。这些都是很大的挑战,只有建立一个清净和合的僧团,只有把寺庙的各种防范措施做得比较到位,只有寺庙里面的各种功能比较具足,才能应对这些挑战。

龙泉寺开始建设新型僧团的尝试。进入寺院的僧众都经过严格挑选,在信心、道心、文化程度、组织观念、集体观念等各方面都比较优秀。学诚法师说:“‘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第一位。这就必须建立清净、和合、增上的正法僧团,要有很浓厚的学修氛围,并且还要有一定的规模。僧团要以持戒为根本,并且要有一套完整的学制,形成一个学修体系。僧团的学修体系中,要配合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证僧团的正常运作,这是僧众能够长期持续在佛法上用功的有力保证。不仅是让现在的人,而且让以后的人都能够在这个道场里一直往上走,这样佛法才能够代代相传,经久不衰。”

从2005年开始,寺院每年均举行结夏安居。

在僧众管理方面,参照戒律羯磨制度以及现代丛林管理的经验,确立了僧团伦理规范:僧团成员遵循戒别和行政两种伦理。

依戒别高低的伦理以受戒的程度和先后来区分,受戒程度从高到低分为比丘、沙弥和净人三个层次,同一个层次里依戒腊,即受戒的先后排序。上殿、过堂、诵经、布萨等宗教活动的位次都要依着戒别伦理。以净人、沙弥、比丘之序,下座对上座要恭敬、学习;上座对下座要关心、引导。行政伦理即依行政职务的高低,在做事时就要依着行政系统,下位服从上位,清众服从执事。下位成员虚心向上位成员学习,接受教导和劝诫,上位成员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照顾帮助下位成员的成长和提升;执事对清众要以身教为先,不可有当官的心态。两种伦理各有适用的场合,不能混淆,也不能执此废彼。

对年纪轻的出家众,特别安排学习背诵《弟子规》《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庄子》《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四十二章经》《佛遗教经》《八大人觉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以提高道德素养,促进人格、僧格的完善。

在不断的总结摸索下,龙泉寺僧团既继承了传统丛林的精华,又汲取了现代佛学院教育的特点,形成了高素质的僧团。

僧团规定:清众不拥有手机,平时不准对外联系,需要联系时,申报执事法师批准方可;不看电视、报纸、杂志,不收听广播;寮房内不存食物,斋堂外不吃零食;不发单资,儭钱入公,僧团保证个人一切合理开销,解决僧众的一切后顾之忧,保证在学修时身心安定……合理的制度保证了僧众的清净修行。

僧众上殿、上课、过堂、出坡、安居、学戒、羯磨、半月诵戒等各项活动,如法如律进行。僧众经常自我检查和纠正平日言谈举止中不合威仪、不如法的地方。在课堂上,法师常带领大家一起读诵、研究经论,如《华严经》《大智度论》《菩提道次第广论》《四分律比丘戒本讲义》等。法师还带头出坡劳动,2006年6月,为了解决用水紧张的问题,带领僧俗弟子,上山到山涧的源头水坝处,清挖淤泥积沙。

学诚法师认为,僧团清净和合,在于知见、戒律、如法行持;行持在于个人修行用功、定课及发心承担、利他。个人无定课,谈利他不太可能。僧众彼此之间,为同道、同参、同学,亦师亦友亦学人。

居士接引与教育
学诚法师提出,虽然僧团的提升是最必要的第一步,但也不可能等到学好了再去弘传,要边做边学、教学相长。四众弟子的教育是僧团弘法利生的主要工作。

2005年,龙泉寺开始对外举办各种法会,广泛接引信众。

同年农历四月初八,龙泉寺首次举办“浴佛法会”,约有300人参加。法师为信众传授了三皈依,并开示说:“皈依不仅仅是念一遍仪轨把皈依证拿回去就可以了。我们是佛门弟子,要按照佛法去身体力行。”

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寺院首次举行结夏安居,于此三月之中所有僧众禁足摄心,学习戒律,并自此以后,每半月如法羯磨,依律诵戒。农历七月十五,僧团三月结夏安居圆满并举办“盂兰盆法会”。

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龙泉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法华法会”。法师为求受皈依的信众传授了三皈依,法师表示:“龙泉寺将对在这里皈依的信众负责,以后还将会继续举办法会,并且为信众提供学习佛法的课程以及修习的机会。”

2006年正月初一至十四,寺院举办了“迎春祈福华严法会”,上千人在寺院共度春节。初五,在寒冷的露天会场为200多位信众传授了皈依和八关斋戒。

以“华严法会”为起点,2006年全年,寺院又举办了“法华法会”“盂兰盆法会”“中元普度法会”等法务活动。每次法会,都为信众传授皈依、八关斋戒,接引众生进入佛门。特别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举办佛教文化系列活动,向社会大众展示了佛教积极入世、普度众生的精神面貌。

2007年以后,寺院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诵《华严经》法会;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举办诵《法华经》法会;清明节,举办诵《地藏经》法会;“五一”,举办诵《楞严经》法会;农历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举办“浴佛法会”;农历六月十九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举办诵《法华经》法会;农历七月十五,僧团结夏安居竟,举办“盂兰盆法会”;“十一”黄金周,举办诵《楞严经》法会;农历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举办诵《法华经》法会。从2009年“十一”黄金周起,对法会的类型作了新的调整,将结缘型法会转变为教育型法会。

学诚法师曾说,“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语言文字,我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效法佛陀,让众生随类各得解,推动佛教在世界的弘扬。”从2011年元旦起,法师倡导在龙泉寺的主要法会中举办涵盖英、法、德、俄、日、韩、西班牙、意大利、越南、梵、巴利、藏等语种在内的多语种法会。

多语种法会初创时期,基于结缘型的定位,开展了早晚课、诵经、法师讲座、田间劳作、拜忏、静坐、行堂体验、网络直播互动、多元文化交流、佛教歌曲学唱、佛教影片赏析等活动,尝试以活泼多样的方式接引有缘信众。法师曾提出,佛教只有全球化才能真正社会化。而面向多语种爱好者及外国人的多语种法会,即是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法师教导僧众:“建立正法靠的是清净和合增上的僧团,否则正法难以住世,佛法难以发扬光大。你们发心出家,又很用功,我很高兴。应知道自己出家的目的为何,知道自己的使命、责任,不仅仅是为个人,要为整个佛教,为众生法身慧命,为正法的弘扬。对自己所选择的路有笃定的信心,才能克服困难。我们不能走宗派的路子,世界宗教正在走向对话,在一些场合下,我们一说话代表的就是佛教。你们以后是整个佛教的接班人!我们培养人才,不是培养一般的住持,或会说法、会做事的人,要培养有大愿力、大慈悲、大智慧、大行为的高僧大德。”

“我现在最大的使命就是培养人才和弘法。今后,你们要发广大心,勇敢承担。我是为你们铺路搭桥的,我会用自己的一切帮助大家、成就大家。我与你们也有宿世的缘分,很愿意同诸位一起走下去,直至永远。诸位的条件都比我好,未来的成就是不可思议的。你们要相信自己的未来,从而更加努力、和合、辗转增上。”

龙泉寺整体发展迅速,僧团已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常住居士也由最初的1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皈依信众也越来越多。已有的建筑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僧俗二众日常运转的需要。法师带领僧俗先后完成了龙泉水库、德尘居、居士楼、老大殿维修、多功能弘法楼——见行堂及东配楼、北配楼、教学楼等工程。

2009年9月30日,法师在新启用的见行堂,开示龙泉道场有序化管理的长期方针: (1)僧俗有序:①戒别行政,不二而二;②理上平等,事相差别。 (2)学修有序:①信解行证,次第分明;②发菩提心,广集资粮。 (3)工作有序:①语默动静,如法如理;②待人接物,诚心诚意。 (4)生活有序:①衣食住行,清净庄严;②规范三业,身安道隆。

对于僧俗有序,法师说:“僧俗二众不可分离,出家众住持佛法,在家众护持佛法,出家人与居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分工配合,各司其职,并且要形成一个和合增上的团队,形成僧俗配合传持佛法的模式。出家人修行、用功,在法上提升,并引导在家居士护持僧团。然后僧俗配合弘扬佛法,这个体系的形成非常关键。有了这个体系,才能够真正凝聚起强大的共业,将佛法事业做得深入、广大。”

2009年10月8日,为具体落实法师提出的龙泉道场有序化管理的构想,寺院成立了五个部门,分别是: (1)工程部。负责寺院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2)文化部。主要负责寺院各类图书、音像制品的编辑、设计、制作和出版。 (3)慈善部。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其宗旨是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推动扶贫救助。其目标是搭建启发善心、人人可参与的善行实践平台。其理念是“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 (4)弘宣部。负责龙泉之声传统文化网和学诚法师的博客。网站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宗旨,内容涉及释道儒等多方面,关注现代人生、社会的方方面面。中、英、日三种语言版本的网站拥有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读者。 (5)教化部。下设三个处:

①法会处。主要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在接引大众、宣扬佛法普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对居士的初步教育。
②学修处。主要通过学佛小组学员的招募、小组组建和维护,为居士学修提供服务和保障。
③研修处。主要通过对讲师的带动和引导,培养新时代的佛教传教士。
另有北京复兴大国学文化基金会和北京龙泉寺翻译中心。文化基金会主要向公众无偿赠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并开展海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等。翻译中心主要负责多语种微博的翻译及发布、寺院各类图书和音像制品的翻译和出版,并为寺院相关接待工作提供翻译服务。

自此形成了僧团内部按执事制度运作,弘法事业按组织架构运作的新格局。

从2009年10月起,龙泉寺推展了“龙泉讲堂”系列讲座。讲演者为来自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内容涉及宗教、历史、慈善、文化等多个方面。

2011年8月14日(农历七月十五),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在龙泉寺设立基地。

2012年,提出龙泉寺精英化、国际化的理念。同年5月23日,龙泉寺正式成为中国翻译协会会员,也成为中国译协成立30年以来第一个来自宗教界的会员。

2012年6月21日至7月5日,龙泉寺翻译中心参访团一行14人前往美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参访、交流,这是龙泉寺弘法事业真正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在美期间,参访团参访了美国万佛圣城、西来寺等10座佛教主要道场以及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10所著名高校,在进行佛教翻译交流、了解美国社会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对外传播着中国佛教文化的声音。

2013年5月31日至6月26日,翻译中心再次组成一行21人的赴欧参访团,远赴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瑞士、荷兰、德国、意大利等7个国家,途经19个城市,参访了9座佛教道场、16所高校以及16个天主教教堂、修道院和2个基督教堂,举办了13次讲座、22次座谈,进行了多宗教、多文化交流。

随后,法师又多次派弟子远赴美国、欧洲、非洲等地进行多宗教,多文化交流。
 
师兄您好,感恩您分享学诚法师的信息。末学正在北京龙泉寺北美学佛小组学修。师兄有兴趣交流的话,欢迎您与末学联系。阿弥陀佛。祝您学修精进,法喜充满!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