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小苹果。是小苹果之前的老男孩。
现在的炒作营销,一个好的概念,好的触发点,就等同一个大IP,抓住了,变成流量,就是眼球经济的成功。《老男孩》的成功就是这种经济模式的反映。
小苹果只是锦上添花、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好事成双的第二春。在谁都想一夜成名的年代,筷子兄弟的流行算得上体面了,因为他们还用《老男孩》抓住了一些泪点,集青春、怀旧、理想、现实、励志、淡泊、眼前苟且、诗和远方为一体的屌丝仇富、文青自恋、大咖矫情、小三心酸的大合唱。
才气,还是有一些的。聪明也是一个方面。现在的创作者,要是能用一小片儿编一大筐,把全社会的人都装进去跟你一起哭一起笑,你就成了。不过这样说有些刻薄,这哥俩的老男孩至少有一半是有生活、讲情怀的,那时候,他们刚出道,《老男孩》还算热忱而单纯。还不光是小聪明。如果青春是用来祭奠的,那生命就是用来浪费的。说起来,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