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客
至尊VIP
- 注册
- 2003-06-07
- 消息
- 5,902
- 荣誉分数
- 6
- 声望点数
- 0
稿件来源:《中国企业家》六名中国企业领袖向《中国企业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日本企业。他们分别来自汽车、软件、电子、网络、饲料、电池制造六大行业
苗圩:日本企业现在的对华战略比较明智
尽管一些媒体和某些人认为日本的制造业在衰退,但是,如果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一结论并不成立,至少是日本汽车工业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出现衰退迹象。以日本汽车工业的主流企业―丰田、本田和日产等而论,仍然具有世界一流的实力和水平,在世界汽车工业许多领域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不可否认,在整个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所下降,其间损失了约8个百分点,但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汽车企业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就地设厂和开办事业,到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期,多数日本汽车企业基本上都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其中,尤以日本汽车工业的主流企业―丰田和本田(这两家企业都没有外资参入其中)的状况最好,根据1999年对欧、美、日各大汽车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分析比较可知,丰田和本田在总资产周转次数、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辆汽车盈利、销售成本率等方面都优于世界大汽车企业的平均值。按照2002年我们对世界16家最大的汽车公司实力综合评价结果,丰田得15分,列世界诸强榜首,本田的得分与通用相当。日产汽车公司经过与雷诺进行资本重组和改革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就连原来情况比较严峻的三菱汽车公司,现今也已扭亏为盈。
日本汽车企业在管理、研发、质量上均有独特之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不过,在我看来,日本汽车企业更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则是其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善于学习、勇于改革甚至否定自我的精神。实际上,无论是丰田首创的精益生产方式,还是日本汽车企业顺应全球化潮流的海外发展战略,都是在这些精神和思想支配下创造出来的,这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更重要,胜过任何一种物质宝藏。像日产公司,在被雷诺控股后,由戈恩总裁主导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改革。公司上下,并没有背上过去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包袱和对从法方派来的经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欣然接受变革。
正是这种否定自我的勇气才使日产很快从困境中走出,由被动变主动。
现今,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与其自身20年前的做法和那时日本家电企业的行为方式都大为不同。80年代,日本企业进入中国仅仅是以产品占领市场而不想转让技术,更不用说与中方伙伴共同发展了。这种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许多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的事业发展,丢失了不少机遇,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自己让欧美厂家在中国先行了一步。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态势与20年前大相径庭,晚来者只有以新思维制定新战略才有可能进入,这就是寻找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使其事业本地化,在与中方伙伴追求“双赢”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目前,本田、丰田和日产等企业均采取这种做法。这是比较明智的。
苗圩:日本企业现在的对华战略比较明智
尽管一些媒体和某些人认为日本的制造业在衰退,但是,如果从全球化的角度看,这一结论并不成立,至少是日本汽车工业就总体而言并没有出现衰退迹象。以日本汽车工业的主流企业―丰田、本田和日产等而论,仍然具有世界一流的实力和水平,在世界汽车工业许多领域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不可否认,在整个90年代,日本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有所下降,其间损失了约8个百分点,但是90年代中后期以来,日本汽车企业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在北美、欧洲及其他地区就地设厂和开办事业,到90年代末及21世纪初期,多数日本汽车企业基本上都重新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其中,尤以日本汽车工业的主流企业―丰田和本田(这两家企业都没有外资参入其中)的状况最好,根据1999年对欧、美、日各大汽车公司的主要经营指标分析比较可知,丰田和本田在总资产周转次数、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辆汽车盈利、销售成本率等方面都优于世界大汽车企业的平均值。按照2002年我们对世界16家最大的汽车公司实力综合评价结果,丰田得15分,列世界诸强榜首,本田的得分与通用相当。日产汽车公司经过与雷诺进行资本重组和改革后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就连原来情况比较严峻的三菱汽车公司,现今也已扭亏为盈。
日本汽车企业在管理、研发、质量上均有独特之处,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不过,在我看来,日本汽车企业更值得中国企业学习的则是其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能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善于学习、勇于改革甚至否定自我的精神。实际上,无论是丰田首创的精益生产方式,还是日本汽车企业顺应全球化潮流的海外发展战略,都是在这些精神和思想支配下创造出来的,这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和国家更重要,胜过任何一种物质宝藏。像日产公司,在被雷诺控股后,由戈恩总裁主导进行一系列彻底的改革。公司上下,并没有背上过去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包袱和对从法方派来的经理人员产生抵触情绪,欣然接受变革。
正是这种否定自我的勇气才使日产很快从困境中走出,由被动变主动。
现今,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战略和策略与其自身20年前的做法和那时日本家电企业的行为方式都大为不同。80年代,日本企业进入中国仅仅是以产品占领市场而不想转让技术,更不用说与中方伙伴共同发展了。这种方针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许多日本汽车企业在中国的事业发展,丢失了不少机遇,甚至可以说,是他们自己让欧美厂家在中国先行了一步。当前中国汽车市场态势与20年前大相径庭,晚来者只有以新思维制定新战略才有可能进入,这就是寻找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使其事业本地化,在与中方伙伴追求“双赢”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目前,本田、丰田和日产等企业均采取这种做法。这是比较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