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七要》讲记(五)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7月10日

guojingli100

初级会员
注册
2014-12-01
消息
1,215
荣誉分数
110
声望点数
73
《修心七要》讲记(五)
  达真堪布仁波切宣讲于2017年7月10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继续讲解《修心七要》,《修心七要》的主要内容是宣讲菩提心,属于菩提心的前行部分。基础之法已经讲过了,菩提心有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入座修的是胜义菩提心,出座修的是世俗菩提心。今天讲解如何在对境中修行。

  罪满器情时,恶缘成觉道。

  我们学佛修行的状态是不正确的,我们是以有求的心追求无求的真理,这是背道而驰的。很多初学者、初皈依者,祈求的是健康、聪明、平安、升官、发财等世间的福报。

  比较好一点的,有一点点正知正念的人,求解脱、求佛果。这同样是有所求,是为自己的:“我要解脱,我要获得究竟佛果。我解脱了、成佛了,再也不烦恼了,再也不痛苦了,再也不会遭遇灾难了。成佛后有广大的神通,有很多特异功能,可以掌握很多人的命运,可以做人上之人,甚至可以超越他们。”这种心态是不正确的,不是真正学佛人的心态。

  学佛修行是无所求的,最究竟的真谛是不生不灭的。不生不灭,一无所得,没有所得之法,照见一切——五蕴皆空。

  如上是以不正确的心态,不健康的动机学佛修行。现在有人稍微遇到了一些对境,不太如意,感觉不太好;遇到了一些恶劣的人,说了一些刺耳的语言;遇到了一些恶劣的环境等,就动摇了。知道这边天天下雨,有山体滑波等,就心生恐惧了。原定参加法会,火车票、飞机票都定好了,现在却找借口:“家里有事了,单位有事了”……就是怕死。这种人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佛法还重要。

  大家先不要学修高深之法,先看看《释迦牟尼佛传记》。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在因地的时候,是以何种心态求法的?学佛的经历是怎样的?我们根本不了解释迦牟尼佛,根本不了解本师是怎样走过了修行之路。我们皈依时不是要下决心走他的修行之路吗?那就先看《释迦牟尼佛传记》,再修行也不迟。

  遇到一点对境就退失道心了,遇到一点对境就动摇信心了,这种人原本就没有什么信心,他所谓的信心其实是一种新鲜感,就是一种迷信。跟着别人瞎起哄,人云亦云,不求甚解。学佛修行要以智慧研究、观察。明白道理之后,在你的相续中,自然而然就会生起信心。这种信心轻易不会动摇,也不会失去的。

  有时候心里想,末法时期有这么多人信佛、学佛,很殊胜,也很高兴。但有时候一想到这些学佛人,包括我自己,没有真正的正知正念,一遇到事情就退失道心,就动摇信念,就觉得还不如不学佛、不修行!

  有对境是好事!这才是成就的机会!我们都知道要积累资粮,净除罪障。所谓的坎坷、不如意之事,才是真正的积资净障的机会。而舒舒服服,高高兴兴的,未必能积资净障。

  能做不愿意做的,能克服自己的习气,才会有改变,才会有成就。而我们都是凡夫,愿意做的才做,不愿意做的就不做。外境有一点点不符合自己的所求,不符合自己的习惯,不符合自己的生活状态,让自己的身体不适应,不必说上师,连佛都不算什么了。这时习气显现了,凡事自以为是。稍微有一点点不适应,稍微有一点点累了,即使还能站起来,还能跪起来,也在那偷懒。闻法机会也错过了,清净传承也断掉了……这是多大的罪过啊!想过吗?

  有些人在山下的时候决心很大:我要参加法会!我要参加百日共修!看似很有福报,我们也很赞叹。然而到山上一看,条件也太差了!即不能洗澡!院子里、房间里不能洗澡,没有卫生间。山脚下,几百米外就能洗澡;几十米外的地方,就有洗手间。但对于他来说,这就是条件不好,因此而动摇了决心。

  向对境屈服、在对境中投降之人,不会有什么成就。即使下山离开这个道场也无所谓,因为根性差,条件不具备。佛度有缘人么!有善根,信念坚定,佛才能度化。并不是佛能够度化所有的人,不然,在世上出现过那么多的佛陀,众生早就全部得度了。

  修行靠毅力,靠坚定不移的信心。心里怯懦,总是飘忽不定,这种人不是法器,他无法接受佛法的甘露。所以有对境好!为了求法,为了修行,即便失去一切,甚至生命,也是值得的!学佛修行必须要有这样的毅力,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啊!

  能不能学佛,能不能成就,取决于你的心态。我们所说的“观察上师,观察弟子”,就是观察他的心态。他的心是善还是恶?心量是大还是小?有的人心量特别小,如针眼一样。再观察他的意志,在对境面前获胜之人,就是具有决心和毅力之人,才可以学佛修行。

  有对境是好事,然而,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不明真相。灾难、不如意之事在他人身上发生时,就生起了恐惧。这是不明真相,因为不懂因果,没有深信因果。个人吃饭个人饱,连这个道理也不懂吗?如果有这种因缘,很难躲得过,若是没有,就会安然无恙。

  十几年前出现的非典,是一种传染病。它出现时,同一个地区,同一个家庭,有的被传染而亡,有的平安无事。而非同一个家庭,同一个地区的人全都死掉。若是同一个地区被传染,谁都躲不过,那现在北京就不存在了。虽然科学有其解释,但我认为这种解释不究竟。

  我们再看前几年的汶川地震。我们只说国内发生的事情,国际上发生的事情就不说了。汶川离我们很近,只有几百公里的距离。虽然汶川地震了,但也只是部分人遇难,大部分人完好无损。同一个家庭里也是如此,大家都在一起吃饭,有些人不幸走了,有的人却平安无事。这都是有原因的,一切源于因果,躲是躲不过的。

  该发生的一定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一定不会发生;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我们要学会从因地上入手,多种善根,多结善缘,这是没有错的。想改变果,就先改变因;因改变了,果就改变了。不改变因,就无法改变果,躲是躲不掉的。

  前几年大家疯传会出现世界末日,很多人不敢在城市里居住,就躲到庙里去了。若是真的发生灾难,不管躲到哪里,跑到庙里,甚至藏在阿弥陀佛的座下,也无济于事。这是一种愚蠢的做法。

  我们都会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道理很深,要落实很难!“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指分辨善恶,取舍善恶。

  我学佛这么多年,尤其到汉地弘法的十年中,基本上宣讲的都是大圆满前行这些基础的佛理。我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取舍善恶难,分辨善恶更难!世间不学佛之人,失败在不知道取舍善恶,不知道止恶行善的道理;我们这些学佛人,都知道要取舍善恶,但我们不取舍善恶,失败在无法分辨善恶上。

  很多人都怨天尤人:“我学佛这么多年,也念经了;心地善良,做了很多上供下施等善事,怎么还有如此的遭遇?”这些话看似说给道友听,实际上是说给佛听;看似说给道友听,实际上是说给上师听。意思是上师说的比唱的好听。可能心里对佛、对上师有很多的不满。但这是自己的问题,因为根本不知道善恶标准,根本不会分辨善恶。

  分辨善恶很重要。你认为的善未必是善,你认为的恶未必是恶,因为善恶的标准在佛法里。迄今为止,我已经给大家讲过很多次大乘、小乘、显宗、密宗共同及不共同的善恶标准,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善恶标准。

  比如,人修行有上中下三层境界。下层境界之善,到了上层境界就变成了恶。也就是说,不同修行境界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没有绝对的善恶,只有相对的善恶。其实,我们学佛,天天闻法、思维道理,要掌握的就是这些啊!大家对照一下自己,学佛修行这么多年了,到现在有没有掌握善恶的标准?我觉得很多人没有,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

  只有掌握了善恶标准,才会分辨善恶,才有取舍善恶的能力。伟大的佛陀初次为众弟子讲法,讲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都会说要止恶行善,但做起来很难。你有止恶行善的能力吗?你能止恶行善吗?我们即使有止恶行善的能力,还要经历三大阿僧祇劫,才可以彻底断除恶。到那时我们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可以变成善——纯善!

  哪有那么简单!仅仅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不只是一辈子的功夫。我不太清楚你们,但我知道释迦牟尼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除非你比佛还厉害。

  我看到现在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感到很惭愧,也觉得很可怜。惭愧的是自己,可怜的是众生。我独自一人时经常流泪,那是惭愧的泪。我七岁出家到现在,学佛这么多年,用佛法衡量自己的时候,感觉自己仍然一无是处,就象厕所里的虫子一样,又愚痴又肮脏。虽然今生今世我遇到了如佛陀般的上师,但却没有珍惜(师哽咽),白白浪费了自己的生命。

  我在上师座下聆听教法十多年,到现在还是一介凡夫,所以心里很惭愧。尽管如此,还是不精进,就是无始劫来的习气和烦恼在作怪。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在我的相续中,习气和烦恼非常顽固了,尽管想要降伏习气,去除烦恼,真正精进起来,能够最终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虽然明白这些道理,但很难做到。

  同时也可怜众生,尤其可怜这些学佛人。因为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认为已经掌握了很多佛理,基本上跟佛差不多了。很多人迷茫地追求一些东西,自认为所作的一切都是很正确的,根本就没有以佛法来衡量,而是以分别念去判断、去行持的,非常可怜。

  学佛人也没有依法修行,没有以佛法衡量自己,却以佛法造业,就更可怜了!我今天跟大家讲的都是心里话,都在拿佛法来造业!若是这样,还不如不学佛法,不走这些形式,不应该装模作样。

  如果有了善恶标准,才会分辨善恶,才有取舍善恶的能力,这都是有过程的,要持之以恒,要下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有时候会想,末法时期的修行人,能持之以恒地学修吗?能坚持到底吗?能克服一切的坎坷和磨难吗?能成就吗?不能。

  都明白了吧?取舍善恶难,分辨善恶更难。首先要掌握善恶的标准,不同层次,不同境界有不同的善恶标准。正是因为我们不懂善恶因果,没有深信善恶因果,所以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

  若真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就要如理如法的取舍善恶。把行一切善,断一切恶作为目标,穷尽一生努力实践,这样你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为你行善了,断恶了,内心自然就快乐了,就不会遭受痛苦了。

  要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比如悲惨的遭遇、不如意之事,都是因为自己的业,因为曾经种过这种恶因,今生才会有这些恶果:今天有人来骂你,是因为你曾经骂过他;今天有人来伤害你,是因为你曾经伤害过他。如是因如是果,谁造谁受,不造不受,不会有丝毫的错乱。

  发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人骂你,讨厌你,受委屈了,受伤害了,是你曾经造的业,跟此人结了恶缘,今生今世才有这样的恶果。要怨就怨自己,要恨就恨自己,不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他人身上,不要怨天尤人。

  这些对境是大成就者们成就的助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快乐的来源。若是有人来害他,他内心会很快乐。《入行论》里讲,修行人每听到乞讨的声音,心里就会生起欢喜,比阿罗汉入定时所产生的喜悦还要强烈。而我们听到有人乞讨,会想尽一切办法躲起来,躲不过去,就生讨厌之心。

  对于凡夫来说,他人讨要东西或讨要点钱没有关系,但如果索要的是你的眼珠、手脚,那你肯定会愤怒:“我的眼睛给你,我怎么办?”而佛在因地的时候,对于过份的要求,不但不厌烦,甚至舍掉自己的眼珠或手脚来满足他人的需求。

  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是一种快乐,也是成就的助缘。有人来乞讨是好事,因为他们知道,这是珍贵难得的布施机会和供养机会,所以心里很欢喜,也会快乐地去做。

  有的修行人在听到他人骂自己,或伤害自己的时候,会很开心,很快乐,因为修安忍的机会来了。成就最大的助因,是修安忍波罗蜜;若身边全是善缘,怎么修安忍波罗蜜?而修行人可以通过这种对境来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我们的心是需要锻炼的,我们的心态是需要训练的,没有对境,怎么锻炼、训练?毕竟这种机会很难得。

  很多学佛修行人,有时想逃避,想自己一个人跑到山洞或森林里修行,谁也不见,不要任何人干扰。这样一来,没有了对境,怎么锻炼自己的心态,怎么修行啊?

  所以,在十年前,我虽然不太会说汉语,但那时我就跟大家讲过:“没有对境修一百年,不如在对境当中修一刹那。”那么,在对境中怎样修行?保持正知正念,要转变心态,改变对事物的原有态度,改变对事物的原有看法。若我们能看清事物的真相和真理,就是觉悟;若是我们在对境中能战胜自己,就是超越。

  很多时候山下的在家人,会对山上的修行环境产生一种无限的向往,想像那里肯定是人间净土,是佛菩萨的道场,全是清净的、圆满的,全是美好的、快乐的。然而,一旦来到山上,看到这些人跟自己一样,甚至比自己还差:某人学佛好多年了,怎么还这样呢?某个出家人出家好多年了,怎么还是这副德性呢?就觉得这里不是什么清净的道场和清净的净土,还是去寻找另外一个净土吧。

  其实,这种人到哪里都一样,即使阿弥陀佛对你格外慈悲,亲自把你接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睁开眼睛一看,还是那个学佛很多年,不怎么样的居士;依然是那个出家很多年,却还是那副德行的出家人。其实这都是你自己心的显现,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样。这种人到哪里都不会有清净的刹土。

  心净则土净,当你心清净的时候,当下就是净土;当你心不清净,有染污的时候,到哪里都是尘土。不清净的地方,跟你差不多,都是与你相同——经常和别人计较的人,都是跟你一样喜欢在背后说别人是非的人。而见不到观音菩萨,见不到大势至菩萨。你面前的显现与你的心相应,所以应反观自心,有问题都是自己心里的问题,不清净、不圆满的都是自己的心。

  没有对境无法修行,没有众生无法成就。有人似乎觉得,远离众生就能成就。没有众生如何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波罗蜜多,哪一个离开众生都无法修行。离开众生怎么布施?离开众生怎么持戒?离开众生怎么安忍?何时才能得到禅定?若你的心态训练好了,怎样都行了才可以。

  前几天举办了初级班禅修营,只讲了一些身口意的要点,以后还会有很多内容,我们会按次第传授给大家。这里有有想禅和无想禅,所依或对境,有清净和不清净的,都是要修炼的,一旦修到位了怎么都行。

  顺境中能做到如如不动,逆境中也能做到如如不动。无论是快乐的时候,还是痛苦的时候,都能做到心如如不动,这叫禅定。而我们现在在顺境中能够把握,在逆境中却无法把握。有的人在顺境中也无法把握,稍微有一点点的顺畅,就得意的不得了,这叫得意忘形。

  我在十年前讲过这样一句话:“在逆境中转变心态不难,在顺境中转变心态很难。”真的很难啊!

  比如,突然看到盼望已久,很想见的一个人,心就动了,很难控制自己,便与这个人异常亲近,得意忘形,对治力就丧失了,正知正念就消失了。又如,盼望发财,想得到更高的利润,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有一天突然发财了,看到帐号上有很多钱,就高兴地约上很多朋友,去吃喝玩乐,尽情享受。很多人都这样,包括学佛人也是如此。

  学佛人中也有很多盼望发财的,连做梦都想发财,但很少有真正发财的。我觉得不发财很好。若是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发财就是陷阱,陷入其中很难自拔!

  现在的有钱有势之人,没有真正死心踏地修行的,都是走形式,求福报。所以我不希望你们这样,不希望你们都变成钱财的奴才,不发财更好。

  有的人发了一点点财——生意好了一点,赚了一点钱;有的人算不上发财,不过是多发了几千块钱工资,至多甚至是发了几万块钱奖金,就高兴的手舞足蹈。给这个朋友打电话,给那个朋友打电话;给这个亲戚打电话,给那个亲戚打电话。发财、有钱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聚集人大吃大喝一顿,这就是凡夫的心理。

  还有的人说:“我要是发财就好了,上师加持我,让我中奖吧!如果中了一千万,我捐五百万。”中了一千万捐五百万,也不多啊!不过真能捐五百万也很了不起了。但这是不可能的,到那时也许你连一百万也拿不出来。那时就你会想:“一千万可以办个公司,或办个企业,若是捐五百万给寺院,剩下五百万就不够用了。”世人就是这样。

  所以我跟这些人讲,不要总想发财。有的人说什么“我是为上师三宝赚钱。”我说过,不必为上师三宝赚钱,上师三宝不会缺钱的。上师三宝的事业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事业,是一切众生福德的显现。如果众生有这个福德,上师三宝的事业会很好;如果众生没有福德,即使再努力也很难达成心愿。所以上师三宝不指望你赚钱,也不依靠你发财。

  有些人就是找借口说说而已。当他真正发财了,很难兑现承诺。人在顺境中很难转变心态,很难把握自己原本的状态,那时往往会犯错误。我们要做到,无论处在顺境逆境中,无论快乐痛苦时都能把握自己,这才算是具有禅定。这样,心才能在觉悟的状态中做到如如不动,心不动摇是真正的禅定。智慧也是如此,真具有了智慧之后,才不再需要众生。

  为什么这样说?看清了一切事物的真相、真理就是智慧。能从众生错综复杂的善缘、恶缘等各种因缘中看清善恶因果规律,看清人与人之间的因缘,叫智慧,叫妙观察智。有了智慧就不再迷茫了。若是离开了众生,怎样圆满智慧啊?所以修行成就不能离开众生。

  积累资粮、净除罪障,同样不能离开对境。否则怎么积资净障啊?业力现前了,有了对境,才可以转变业力;有这些对境,有这些众生,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才可以积累资粮,才可以磨炼自己。所以,离开了众生我们一无是处,离开对境我们无法成就。

  若是没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不明众生的因缘,不明事物的真相,修成的只是傻子、呆子。所以有对境好,做为修行人,在对境中要与众生结善缘,要去帮助众生。

  我们要积累资粮,得到利益,“暂时利他乃窍诀”。利益众生,帮助他人是圆满自己的一种方法。在这方面我自身做得很差,很多居士和出家人都比我强,我是个自私与贪婪之人,你们比我有爱心,比我付出更多。

  大家都忙里忙外的为寺院工作,真的很好。学佛的人应该具有这种精神,这也是佛的事业,也是利益众生的一种方法。

  弘法才能利生,因为只有佛法才能解除众生的心理问题,只有佛法才能破除众生的无明烦恼。一切烦恼的根是无明,要破除众生的无明,弘法很重要。想利益众生就要弘法,弘扬正法才能利益众生。

  社会上有很多人做慈善事业,给他人吃的、穿的、住的、用的,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即使有很大的本事,给每个人发一套别墅,虽然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但是心灵上的问题更多了。物质条件好了,不但没有解决烦恼,心里的痛苦反而更大了。所以佛发愿成佛,成佛后传法度众生。

  众生唯缺智慧,所谓的解决问题就是解决心的问题。心有问题时看哪个都是问题;心无问题时,看哪个都不是问题。

  有位居士不懂太多的佛理,学佛时间不长,跟我汇报时说,他不学佛,没有遇到正法时,什么都不行——工作不行,生活不行,孩子不行。同事看不起他,领导看不惯他;同事不喜欢他,领导也骂他。可以说是单位的眼中钉。在家里也不如意,家人也轻视他,孩子不听话,学习也不好。他学佛之后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一切都随之改变了,——工作好了,领导好了,都很支持他,关系融洽了。生活条件也好了,家人对他的态度也变了,孩子听话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他为此而很高兴。

  我跟他说,改变心态就能改变命运,当你心态改变了,一切的一切都会改变。因为这都是自己心的显现,都是因业力所现,因业力所感。当你的心态转变了,业力消除了,一切自然会变好。

  心改变了,一切都会改变。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