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话剧《记忆中的红气球》– 回顾之二 作者:石静

人生如华

朱丽颖 健身教练
注册
2015-07-07
消息
52
荣誉分数
4
声望点数
18
所在地
渥太华
幕后的人和事 ..

短剧在舞台上不足十分钟,演员们在舞台上的表现都是看得见的。短剧如果成功,还有大量的看不见的 - 幕后工作以及工作人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一些

孩子上课,家长的作用重要!通过 “红气球” 的课程,我深深体会到,无论孩子学习什么,家长对课程的认真态度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孩子,潜移默化,重要极了。我要求家长尽可能参与每一次课程,两个孩子每堂课在教室里不停地排练,所取得的成绩,与家长课后付出的努力有极大的关系。特别是在此次的排练中,5,6岁的孩子要在舞台上表演话剧,一气呵成不能重来,挑战非常之大。两位家长孙维和晔煜不仅与孩子一同听课,还要不时约束孩子们的淘气,保持孩子的专注。还不仅仅如此,家长也需要熟悉角色,剧情,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课后的作业包括与孩子一起演练剧情,扮演另一位角色和孩子对台词,并帮助孩子背熟台词。孩子的每一分成功里都有家长的努力合作配合。她们是小演员名副其实的 “贴身助理”!

服装!没想到借警服会是一件困难的事。我请求老公帮助网上寻找;我自己更是猛打电话,到处求助。结果得知,不只是警服不让出借,没有警察证的任何人都不允许穿制服。还是不甘心!最后通过朋友介绍,取到了一位华裔警官的手机电话号码,如获至宝。打了电话后,只是再次被确认告知同样的事实:哪怕舞台上,也只有真正的警察才能穿制服。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得知扮演芮芮的爸爸,董源,他就在警察部门工作。怎奈转了一大圈,又转回来到剧组里来了!

董源热心的替我们咨询后告诉我们,仪式性的警服(即,红色的)可以通过他全套借用 – 从头到脚,帽子,警服,皮带,皮靴。那天他带来让饰演李警官的Kevin试穿,好一个高大帅的李警官!可惜,红色的仪式警服不适用这个短剧。绝望后的失望更不是滋味。这个时候,Kevin带来鬼节期间娱乐用的 “警服” ,虽然警服假的极其简单,却救了整个短剧。演出那天,李警官身穿这件 “无价之宝” ,凑上演员自己的黑裤子,芮芮的爸爸工作之处借来的皮带和皮靴,加上演员对李警官的角色把握之准确到位,观众信服了,根本无人介意李警官的警服的真假!

音响效果是短剧“红气球”重要的一环!音:音乐;响:剧中各种声音效果,如警车声,电话声,人声,等等。短剧对音乐效果的要求很高,何况时间又相当短促。刚好,2个月前多伦多来渥太华上演的曹禺的话剧《日出》预热未散,乘此之际,我们联系了《日出》的音效大师,King,并邀请他负责“红气球”的音效制作。我们 “分居” 两地,距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把所有通讯的工具全用上了:微信,Email, 电话 进行艺术上的沟通交流。进入连排时,King,无法从多伦多参加连排,我们邀请了渥太华的Man Tran来为我们的连排掌控音效。 King在演出前一天,12月2日,不得不在公司请了一天公假驱车开往渥太华,为赶上晚上的剧组连排/彩排。由于我们的音效以及视屏控制工作量之大,演出那天做了合理的分工,King 负责音效配合,Man Tran 负责视屏的配合。

画外音的录制需要录音设备!北国歌舞团团长,渥太华有名的歌手,楚红秋女士向我们伸出的援助的双手,抽出时间让我去了她家里的录音室录制画外音,录完后红秋还帮助做好文件发给我们的音效师。

视屏画面是短剧“红气球”另一个重要的一环!制作演出视屏,首先需要有材料。为此我们邀请了朱丽颖的儿子,Aimen,帮助画写儿童的彩笔画,就是Jerry 系在气球上“寄”给妈妈的信;(他完成的非常出色)。有了彩色画/信,又买好了5个红色氢气球,约上了芮芮妈妈,晔煜,带着芮芮,来到了Duke-Duke’s Photograph ,由渥京的摄影师但汉鸿拍摄内外景。

先是在摄影间拍摄孩子画画写信的场面,随后到室外,我们把信件悬挂在红气球上。醒目的红色气球的载着Jerry 的信,飞向 “天堂” 的妈妈 - Jerry对妈妈的爱和思念随着红气球在空中飞翔着,上升 .. 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刻发生了,小演员芮芮,目不转睛地望着远去的红气球,大声地对我说,“老师,我也要一个气球,也要画一封信给我奶奶送去。”我转过脸去疑惑地望着芮芮的妈妈,还没等我发问,芮芮妈妈告诉我说,芮芮的奶奶过世不久。我恍然大悟,感动。我知道,孩子有他自己的方式理解故事,他开始进入角色了。他可以讲好 “记忆中的红气球” 这个感人故事!

视屏画面的制作!准备齐了视屏材料后,还必须制作成演出用的视屏,图片和字幕。我们向黄沛然伸出了请求帮助的双手,沛然二话没说承担起了制作视屏和字幕的工作,花了两个多晚上,帮我们完成了制作任务。

道具必须到位!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在剧组各位演职员的帮助下,李警官的办公桌椅子,桌上的电脑等小道具;Jerry的小桌小椅和无线电话;氢气球;彩色气球;等一连串的小道具从“天”而降!

义工!! 距离演出日越来越近,第5,6课,剧组进入了合成阶段时,灯光,服装,道具,音效,视屏,等的全面配合,全剧连排。这个时候就需要义工承担换景道具撤换工作。短剧的排演紧凑,不能在换景方面脱节,合上节奏的拍子非常重要。我们不是神,做不到完美;但是艺术是永远追求完美的,是必须精益求精的。认真的配合操练至熟练,有可能让我们个个成为“神”,来保证短剧的节奏。除了两位妈妈承担义工负责2个孩子的上下场,我们请来了Kira(高中学生),与渥太华的好友周虹冰。人手还不够,扮演Jerry

爸爸的马文晓还得兼职舞台总管,安放气球等,而芮芮的爸爸,董源,在连排时也义务当上了灯光开/关的义工。

小小的短剧不过9分来钟,可以说是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啊!

演出之前的惊险

话剧表演艺术是综合舞台艺术:灯服道效化,即,灯光,服装,道具,音乐效果,化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该短剧的时空转换全靠灯光来实现,没有灯光配合,故事将无法表达。而社区的演出由于资金的缺乏,无法有足够的走台时间。为了到了剧场节约紧缩时间,我们邀请了舞台监督来排练场观看一次连排。另外,我们还约见了负责灯光的Jimmy,仔细解说了短剧表演的经过,以及一一过目对灯光的具体要求文字明显加注的地方。非常感谢钟至鹏和Jimmy的理解,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走台之前与我们沟通了解舞台所需。这无疑为演出日下午的走台能够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话剧靠说,声音最关键。5,6岁的孩子声音中气,无法与成人相比,耳麦的作用尤为重要。另一个重要的器材是耳麦。为此,我们一开始就注明:需要耳麦。为了让孩子从小小的排练教室到大大的舞台有个适应,12月2日晚上,演出前一天,我们租用了加华文化中心的剧场,除了灯光和化妆,进行服装,音效,视屏,道剧,配合彩排。我们的特意让阿明,想法借到2个耳麦让演员有个机会实践适应过度。虽然忙的不亦乐乎,一切都按着计划顺利进行着。

12月3日演出日的下午,主办方为所有的节目制定了非常细致的走台时间表。我们准时到剧场走台。

我们确定道具的位置,好让灯管师们开始部光。“演员需要尽快带上耳麦试音。耳麦在那儿?” 剧场很大,我大声询问着,好让舞台总监和管理麦克的剧场人员听到。我们被告知没有耳麦,由于其它麦克的需求设置,也不可能再有耳麦的可能了。演出的当天下午,只有几个小时演出就要开始,演员没有耳麦!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就像要爆炸了似的,好像世界末日来临。我的声音 - 用横膈膜控制的气息下发出的projected voice,在整个剧场炸开了。我都记不得自己当时说了些什么,只记得有人提议让演员拿着手提话筒演出短剧,我的声音也许更拔高几度!(为我的 “发火” 真诚的道歉)。经过来回沟通解释,剧场技术人员建议在舞台的左右演区前方各放置一个低位话筒,应该可以帮到一点小演员。走台时我站在灯光音效处,倾听演员的台词艰难。距离演出只有2个多小时。怎么办?!

剧组来到后台化妆休息室召开了紧急会议,在沟通中讲述应急的方法,即在符合规定情景中角色的动作线的基础上 – 声音放大 – 尽力而为。不难察觉,我们的芮芮和润润都知道发生了不好的事情,他俩都超常的乖巧安静地听讲,特别是饰演Jerry的演员芮芮,没有耳麦,在不同程度上增添了他的紧张度。也许他幼小的心灵不太清楚事情有多严重,但是,今晚“要大声的说话”已经深深埋入了他的心头。

上演之前,妈妈晔煜带着芮芮,躲开嘈杂的人声,在后台一角默念台词,帮助孩子静心定神,进入故事情景。Kevin,饰演 “李警官” 的演员,也走开找到一个角落独自在一边揣摩着逐渐进入角色。正式出演前极度的严肃安静,是常态。

没有耳麦,观众的听力是否打折扣?多少折扣?会否音响艺术整体效果?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同时默默的祈祷:God Bless!

演出进行时 ..

舞台暗;音乐声先出来,紧接着画外音引出。表演开始了。我站在灯光音效控制台上。整个演出过程中,演员在舞台上超常发挥的表演。我震惊。我感动。饰演李警官的Kevin 自始自终沉着平静自如,哪里是第一次上演话剧啊!功夫不负有心人。Kevin的努力得到回报,舞台上的 “李警官”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有惊无险的是饰演Jerry的小芮芮了,突然的没有随身耳麦,声音效果一定大打折扣,他曾有一刻说,不上台演出了,因为紧张。不知芮芮的妈妈用了什么 “灵丹妙药” ,把孩子稳住了。演出开始,我提着心眼观看着演出,小芮芮的响亮的嗓音打掉了我们所有的顾虑,。他的真实的感情认真的诠释,弥补了声音低弱的缺憾。当剧情中演到他对李警官抱怨说,他很听话的用气球给妈妈发了这么多信件,妈妈为啥还是没有回来,他只想让妈妈再抱抱他 … 这个时候,我很清楚的看到了芮芮大声的,用心的,几乎用尽全身力量的说着这些华语的神态时,呈现出的那种小小的绝望,我的眼睛湿润了。剧情在这时达到了高潮,后来得知现场一些观众也流了泪 ....... 芮芮非但没有怯场,而且淡定认真。他通过了短剧表演的临场考试,经受住了舞台意外事故的考验!

其他演职员及义工也都顺利完成了任务,饰演Jerry的爸爸,马文晓,带着由润润饰演的Jerry的哥哥,负责安放道具;转换布景的义工,负责音效师制作和操作的King, 负责视屏播放的Man Tran, 以及当天负责灯光的Jimmy和舞台总监,钟至鹏等,紧密认真的合作 – 彻头彻尾的Team Work 团队同心齐力,终于让该剧画上一个大大的句点。尽管有些观众反映说,演员的话听起来还有点吃力,但是我心里明白,在没有耳麦的情况下,演员以及全体演职员已经是超常完成了演出任务。

演出之后 ..

演出之后的第二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声音听上去有些年龄了。经聊话得知,他是位退休多年的老人,名叫刘福琪。12月3日,他与老伴一起去阿岗坤大学剧场观赏了“童心童梦-少儿专场”。他告诉我说他有幸去剧场看了演出,很喜欢。整场短剧9分多钟,他掉泪将近8分钟。并问,他是否可以有一份短剧的剧本,因为他想把短剧改编成散文,把故事背后的真实的故事发去国内的一个组织,以表达他对北美警察先生们的敬意,同时提醒转赠给中国的警察同志们。因为在中国的警察同志,屡屡出现过、时时出现着、并将继续源源不断地出现的,也有许许多多值得剧作家改编为短剧或长剧的真实故事,也可以让观众观

看一分钟,掉泪一分钟。老人家的美好愿望怎能容我拒绝!深受感动!我把剧本发给了他。

演出之后的剧组内部微信群中出现不少感言,也有机会征得了部分观众的观后感言,与朋友们分享。

饰演李警官的Kevin说:

这次出演微话剧,扮演李警官,对我是一个挑战。剧中的警察充满爱心,用善意的谎言,让失去母亲的男孩有了生活的希望。短剧虽短,意味深长。 悲中有喜,喜中有悲。在石导的启发下,我努力揣摩这个人物,如何从台词、神态、动作上,在舞台上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演出尽管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但我仍觉得有进步的空间。

有一个建议,排练时,同一角色设立A角和B 角,便于相互借鉴学习。由衷感谢全体参与人员。

饰演Jerry 芮芮的妈妈:蔡晔煜,爸爸:董源

感谢所有台前幕后的团队合作给两个孩子这么宝贵的学习,体验和回忆。芮芮很享受学习表演的全过程,特别是演出那一天在舞台上的表演。他说,“上台表演是 the best part of the whole thing”. 我问他,“what’s the worst part?” 他又说,“他怕演砸了(意为:他紧张的心情)。不过下次润润演Jerry,我演哥哥,就不紧张啦!” 演出之后,更让我感动的是成功之后,大家还在思考如何改进。这种追求完美的执着工匠精神是对小朋友参与其中最好的身教。石老师,建议搞个经验总结会,总结所有一点一滴的细节.

饰演Jerry’s brother,学习饰演Jerry,润润的妈妈:孙维

我想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当天演出时所碰到的趣事儿。演出那天,我一个朋友的孩子也来表演独唱,他的独唱节目正好紧接着我们微话剧“红气球”节目的后面。她看见我就跟我打着招呼,问道,干嘛来了?我答道,孩子参加了个话剧!来跑个龙套!朋友好奇的又问,“演话剧?润润演话剧?你儿子这么小(这不,才5岁半)中国话还没有说利索呢!演什么话剧?说的我好不尴尬的。但是,她看完“红气球”的演出之后,也被感动了!我们是非常close-friend 朋友,还是一个劲儿的认为润润太小了,不可能演话剧!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敢用这么小的孩子在舞台上,大家的努力已经获得成功了!

饰演Jerry的爸爸:马文晓

他特意为自己参与“红气球”的经历写了一篇文章“记忆中的红气球”在微信朋友圈发放。孙维读了老马的这篇说,老马这篇感言,给“红气球”打了氧气!她觉得他们那座小小的鹿氏中医馆(“红气球”表演培训班假借鹿氏中医馆内的教室作为排练教室)也突然有了灵气。仿佛看到了,“日照医馆升紫烟”!

视屏制作: Man Tran 说:

很高兴看到你们的努力。这么短的短剧可以如此感动人们的心,也亲眼目睹的看到了短剧的合成很不容易。非常不同于其他表演項目。

义工之一:周虹冰

那天,手欠(Tongue)!在石静的moment上点了个赞,不幸被她(石静) “惦记” 了(Sob)。刚开始只是说让我打杂跑腿儿,演出前一天 “顶坑” 搬道具。懵里懵懂地去了石静特意安排的演出前晚的排练。4个小时的近距离接触,我被感动了。

《记忆中的红气球》故事简单儿走“心”,演员认真而投入,导演石静的敬业和执着让我震动。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的参加彩排,刚开始还“腹诽”呢(Tongue),觉得石静的一丝不苟近乎苛刻(sweat)。但通过观察发现话剧演出太不易了。尤其是条件有限,演员都是业余演员,特别是6岁左右的小演员,对编导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画外音,道具,布景,追光 … 短短的2天让我获益匪浅。演出那天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在后台碰到一个刚认识的朋友,她问我来帮什么忙?我告诉她,我挪道具。没想到她听后笑弯了腰。她原以为我会演个路人甲,或路人乙什么的。这让我很无语(Blush)。我知道她是开玩笑,但我缺不以为然。虽说我连跑龙套的都不算,但我仍然感谢石静让我有机会接触这么多追梦人,感受文化传承的魅力(Joyful)。

(注:我与虹冰是好朋友。平时由于忙不多联系。话剧制作合成阶段,连排,换景,等,需要义工数名帮忙;有个学生义工由于家里突发事情不能继续了。那天正好在朋友圈发放演出消息, 帮助主办方推售票务,朋友,周虹冰点赞上来。我正愁着不知找谁来顶上这个义工的空缺呢,看到虹冰的出现,一乐就她了。缘分!)

义工之二:Kira

我是留学生。正在渥太华读高中的最后一年。非常高兴参与了“记忆中的红气球”这部舞台剧的后台准备。座位一个异国游子,这部舞台剧时时触摸着我的心底,那么轻盈,又那么伤感。第一次在看演员们排练时,已是排练进入了灯光,音乐,效果的合成阶段。排练场上,石导喊着“灯光暗下”,“音乐轻起”,随之,小小的Jerry 呼唤着,寻找着已经飞往天堂的妈妈。那一声声呼唤,一句句哽咽,瞬间湿润了我的双眼,不是我太过脆弱,只是,他

对满满的思念勾起了我对亲人的想念。

两年前,我独自一人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与亲人远隔大洋之外,两年内没有回过国。由于课业繁忙,对亲人的思念早已被压在心的最底层。但这份情感,如今却像泉水一般从心底涌出。我怕有一天,我会和小Jerry一样,失去我生活中最美好最重要的那些人。

这部舞台剧结束后,许多人都被警官的热心所打动,并对小Jerry 充满怜悯与祝福。而我呢,悄悄的给妈妈发了一条短信,信息上写着:“妈妈,您和爸爸最近都好吗?”!

音效制作:King Chung(多伦多)

我在渥太华的一天零一夜。“红气球”的真实故事,多年前已听闻过。故事简单而动人。虽然简单,但毕竟舞台不同电影,要用少于十分钟时间去表达已是不易,更何谈动人。石静老师所遇到的,如布景,道具,服装,人手等等问题,每次在社区制作中都会遇上。虽然帮不上忙,但心知其困。

演出前的一晚从多伦多驱车来到了渥太华,参与了演员们的连排和彩排。这是我与团队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的彩排。惊讶大小演员的表现,举手投足和说话间的自然。在次日晚上的正式演出中,我深深被这短剧感动。由音乐和话外音开始,小Jerry绝望地诉说只想妈妈再抱抱我。李警官放下电话后双手按桌沉思,至红气球升起,每一分钟都牵動着情感。不难感觉出,石静老师在对此剧的编排和演员的培训中,也时刻牵动着她对故事和演员们的情感,可敬。初上舞台的演员和角色混为一体,可赞。团队的合作精神,可佩。参与过不小舞台制作,难忘的不多。这一夜零一天是其中的一个。
709230
 

附件

  • image1 (1).jpeg
    image1 (1).jpeg
    80.9 KB · 查看: 460
这个要赞一个。这么敬业的老师剧组。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