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安书院门龙凤阁张正勇老先生亲手制作毛笔大中小一套出售,RMB600元 或 加元110元。
联系电话:8193180596(Ottawa)或 微信:weixin630102896(捆绑电话:15309289955)。
张正勇祖传制作毛笔,今年快70了,人称书院门怪老头。有一篇报道如下:
书院门卖毛笔的怪老头
每次去书院门学书法,都是一场穿越历史之旅。从现代化的地铁站一出来,就看到了西安城墙最雄伟壮观的永宁门城楼,穿过护城河,走入高大的有上千年历史的城门洞,古意就扑面而来。唐代的宝庆寺塔旁边,就是古色古香的书院门了。这条街道因关中书院而得名,通往西安碑林博物馆,长不过五百多米,却寸土寸金,青石板街道两侧的仿古商铺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甚至街道中间都摆了一排商铺,出售着各种精美的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如仿铜车马、兵马俑、埙、扇子等。
商铺临近碑林,自然卖的最多的就是笔墨纸砚和书画作品了。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一排从大到小的毛笔,煞是壮观。我学书法是随性而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笔墨纸砚以及各家字帖倒是配备齐全,仅毛笔先后在书院门就买了不下十个。我书法练得不勤,进步也不大,却还老挑剔是用的毛笔不行,教书法的老师说最好去自己做笔的店家去买,可我也分不清哪家是自己做的毛笔,也不会挑笔,每次都交钱拿笔,店家也不叮嘱什么。有一次买了笔,又发现一家店面里有位老人在修毛笔,于是就问他是不是自己做笔卖,他看了看我手中的袋子,用听不太懂的方言嘟囔着说他不做笔也不卖笔,让我到别家去看,我感到不悦,觉得这老头莫名其妙,难道我买了其他家的笔就不能再问问吗?对他的印象于是很不好。
今夏高温炙烤多日,我几周都没来练字,昨天又去书院门,又经过那家店面,看到里面是一位老婆婆,于是就走进去看笔,挑了一款,准备付款带走,老婆婆却说让等一等,他们卖的每支毛笔,他家老头子都要仔细修理一番,满意了才售出呢。在等待中闲聊得知,她家人几代以制作出售毛笔为生,除了老头子,她和孩子也都做笔,但她本人不识字,孩子也不写书法,只有老头子爱写。
说话间,那个老头进来了,接过毛笔,啥也不说,在工作台就开始修笔,蘸点水,一丝丝一缕缕地用手反复轻捋,刮掉一些笔毛,然后继续刚才的步骤,不断反复,感觉都捋掉很多毛了,仍然没完,一丝不苟,细致而耐心。一会儿拿到阳光下看笔锋,又蘸点水开始写笔画,试笔锋如何,那样子如在打造一件精美而小巧的艺术品。总共竟花了半个多小时,中间给我反复讲怎样保护好笔锋,回去应该先从小字写起,再慢慢放大,最大不能超过米字格;告诉我写小字每次蘸多少墨,写完后不能立刻就洗笔,要
放起来第二天用之前再洗,洗的时候也不能用水龙头冲洗,不能反复揉搓笔根(我就是那样做的),那样会伤笔锋,笔锋完了,笔的寿命也就完了。要轻柔地对待笔,怎样怎样洗(感觉很复杂)。他突然变得健谈起来,像是把女儿嫁给我一般交代个没完。我开始有点着急,因为早过了和老师约好的时间,但渐渐的我对这个老头的话语起了兴趣,也就不再着急了,望着他修笔的侧影,心中竟有了一丝好奇,一丝敬意。
我问他是哪里人,因为他的方言听得人很吃力,他说是江西湖州附近的人,难怪,湖州笔是全中国最有名的。他祖孙四代都以做笔卖笔为生,今年六十岁左右,在书院门也半辈子了。三十年如一日,每卖出一支笔,无论大小贵贱,五六十元的还是一二百元的,他都一视同仁,精耕细作,弯腰修笔那么长时间,难怪他的背驮的比较厉害。修笔时,他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似乎别人都不能打断。期间有三四个人进来看笔问价,他都不高兴地说,买笔不是看笔,吴三大也看不出笔的好坏来,笔要试才能买。而价格每个上都标着呢,概不还价。有个人抽烟,他坚决制止,说曾经因此失过火,还说有看似文雅的女人偷过一把毛笔。每当有人摸毛笔,他就不高兴,说你到底懂不懂笔,你要的是写字的,可看的却是作画的,要摸要看到别家去。有些人跟我之前一样感到不悦,直接就走了。有的甚至还要回敬几句,我就赶紧打个圆场,这个怪老头,三十多年在这里卖毛笔,竟然说不好陕西话,对每个来看笔的人都是这种态度,确实够倔强的。不过,他视制笔修笔为事业,为生命,这种脾气还能立足竞争激烈的书院门三十年,说明口碑肯定不错,经得起考验。
终于修好了笔,他心满意足,如诗人写完了一首好诗,茶艺师冲出了一杯好茶。他让我站好,拿着毛笔站在门口的阳光下,让我看金黄的笔锋,然后又是一番听不太懂的术语,最后用报纸包好笔,粘好胶带,郑重交给了我。我付过钱,拿着轻轻的一管毛笔,感觉这里面包含着老人一家特别是老人的多少汗水和精力啊。他哪里有一丝的商人气,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家,执着地固守着传统的制笔业,真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怪老头。
在国外,凡是经人工打造或缝制的商品都是标价很高的,因为买家尊重人的价值,认为包含了更多的心思与汗水的付出,所以,手工缝制的衣服价格远高于流水线生产的,瑞士传统的名表为什么价格那么高,除了材料,更是因为那是工匠(或曰大师)们把一个一个的细微零件安装组合而成的,远贵于电子表或高档手机。即便是餐厅的服务生,付其小费也是对其提供服务的一种尊重。而这种尊重,在我们这里是很稀缺的。
习字回来后,我郑重打开包装,铺上洁白的宣纸,坐在桌前,笔尖蘸了少许墨汁,按老人所说的开始临摹小楷,用大笔写小字,试验其笔锋,果然很好用,第一次写小楷也不觉得难。不禁想念起书院门这个倔强的怪老头了,突然很想看看他写的毛笔字,想必应是笔力遒劲却有一丝孤傲在其中吧?不知下次去还能不能与他再攀谈几句呢?
联系电话:8193180596(Ottawa)或 微信:weixin630102896(捆绑电话:15309289955)。
张正勇祖传制作毛笔,今年快70了,人称书院门怪老头。有一篇报道如下:
书院门卖毛笔的怪老头
每次去书院门学书法,都是一场穿越历史之旅。从现代化的地铁站一出来,就看到了西安城墙最雄伟壮观的永宁门城楼,穿过护城河,走入高大的有上千年历史的城门洞,古意就扑面而来。唐代的宝庆寺塔旁边,就是古色古香的书院门了。这条街道因关中书院而得名,通往西安碑林博物馆,长不过五百多米,却寸土寸金,青石板街道两侧的仿古商铺鳞次栉比,密密麻麻,甚至街道中间都摆了一排商铺,出售着各种精美的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如仿铜车马、兵马俑、埙、扇子等。
商铺临近碑林,自然卖的最多的就是笔墨纸砚和书画作品了。几乎每家门前都挂着一排从大到小的毛笔,煞是壮观。我学书法是随性而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笔墨纸砚以及各家字帖倒是配备齐全,仅毛笔先后在书院门就买了不下十个。我书法练得不勤,进步也不大,却还老挑剔是用的毛笔不行,教书法的老师说最好去自己做笔的店家去买,可我也分不清哪家是自己做的毛笔,也不会挑笔,每次都交钱拿笔,店家也不叮嘱什么。有一次买了笔,又发现一家店面里有位老人在修毛笔,于是就问他是不是自己做笔卖,他看了看我手中的袋子,用听不太懂的方言嘟囔着说他不做笔也不卖笔,让我到别家去看,我感到不悦,觉得这老头莫名其妙,难道我买了其他家的笔就不能再问问吗?对他的印象于是很不好。
今夏高温炙烤多日,我几周都没来练字,昨天又去书院门,又经过那家店面,看到里面是一位老婆婆,于是就走进去看笔,挑了一款,准备付款带走,老婆婆却说让等一等,他们卖的每支毛笔,他家老头子都要仔细修理一番,满意了才售出呢。在等待中闲聊得知,她家人几代以制作出售毛笔为生,除了老头子,她和孩子也都做笔,但她本人不识字,孩子也不写书法,只有老头子爱写。
说话间,那个老头进来了,接过毛笔,啥也不说,在工作台就开始修笔,蘸点水,一丝丝一缕缕地用手反复轻捋,刮掉一些笔毛,然后继续刚才的步骤,不断反复,感觉都捋掉很多毛了,仍然没完,一丝不苟,细致而耐心。一会儿拿到阳光下看笔锋,又蘸点水开始写笔画,试笔锋如何,那样子如在打造一件精美而小巧的艺术品。总共竟花了半个多小时,中间给我反复讲怎样保护好笔锋,回去应该先从小字写起,再慢慢放大,最大不能超过米字格;告诉我写小字每次蘸多少墨,写完后不能立刻就洗笔,要
放起来第二天用之前再洗,洗的时候也不能用水龙头冲洗,不能反复揉搓笔根(我就是那样做的),那样会伤笔锋,笔锋完了,笔的寿命也就完了。要轻柔地对待笔,怎样怎样洗(感觉很复杂)。他突然变得健谈起来,像是把女儿嫁给我一般交代个没完。我开始有点着急,因为早过了和老师约好的时间,但渐渐的我对这个老头的话语起了兴趣,也就不再着急了,望着他修笔的侧影,心中竟有了一丝好奇,一丝敬意。
我问他是哪里人,因为他的方言听得人很吃力,他说是江西湖州附近的人,难怪,湖州笔是全中国最有名的。他祖孙四代都以做笔卖笔为生,今年六十岁左右,在书院门也半辈子了。三十年如一日,每卖出一支笔,无论大小贵贱,五六十元的还是一二百元的,他都一视同仁,精耕细作,弯腰修笔那么长时间,难怪他的背驮的比较厉害。修笔时,他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似乎别人都不能打断。期间有三四个人进来看笔问价,他都不高兴地说,买笔不是看笔,吴三大也看不出笔的好坏来,笔要试才能买。而价格每个上都标着呢,概不还价。有个人抽烟,他坚决制止,说曾经因此失过火,还说有看似文雅的女人偷过一把毛笔。每当有人摸毛笔,他就不高兴,说你到底懂不懂笔,你要的是写字的,可看的却是作画的,要摸要看到别家去。有些人跟我之前一样感到不悦,直接就走了。有的甚至还要回敬几句,我就赶紧打个圆场,这个怪老头,三十多年在这里卖毛笔,竟然说不好陕西话,对每个来看笔的人都是这种态度,确实够倔强的。不过,他视制笔修笔为事业,为生命,这种脾气还能立足竞争激烈的书院门三十年,说明口碑肯定不错,经得起考验。
终于修好了笔,他心满意足,如诗人写完了一首好诗,茶艺师冲出了一杯好茶。他让我站好,拿着毛笔站在门口的阳光下,让我看金黄的笔锋,然后又是一番听不太懂的术语,最后用报纸包好笔,粘好胶带,郑重交给了我。我付过钱,拿着轻轻的一管毛笔,感觉这里面包含着老人一家特别是老人的多少汗水和精力啊。他哪里有一丝的商人气,简直就是一个艺术家,执着地固守着传统的制笔业,真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怪老头。
在国外,凡是经人工打造或缝制的商品都是标价很高的,因为买家尊重人的价值,认为包含了更多的心思与汗水的付出,所以,手工缝制的衣服价格远高于流水线生产的,瑞士传统的名表为什么价格那么高,除了材料,更是因为那是工匠(或曰大师)们把一个一个的细微零件安装组合而成的,远贵于电子表或高档手机。即便是餐厅的服务生,付其小费也是对其提供服务的一种尊重。而这种尊重,在我们这里是很稀缺的。
习字回来后,我郑重打开包装,铺上洁白的宣纸,坐在桌前,笔尖蘸了少许墨汁,按老人所说的开始临摹小楷,用大笔写小字,试验其笔锋,果然很好用,第一次写小楷也不觉得难。不禁想念起书院门这个倔强的怪老头了,突然很想看看他写的毛笔字,想必应是笔力遒劲却有一丝孤傲在其中吧?不知下次去还能不能与他再攀谈几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