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有令: 不让随便打开链接 。 你让我很难做
帮你一下,洋人看中国,雾里看花。
世界报《中国,强国崛起》长篇报道到底写了什么?
2017-10-15 13:51
《世界报》的这篇长篇报道用了要闻版头版的汉字黑体大字标题,和正文8个版的篇幅,以较为罕见的大容量,集中报道了在该报看来十分令人瞩目、十分重要的“中国10年之巨变”,即从08年奥运举办至今。
从一开始的北京出租车司机学英语起,这篇长篇报道试图通过不同侧面的描写,来勾勒一幅他们心目中“丰满、全面、不吹不黑”的当代中国形象: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红和网络经济的出现与网络控制加强的并存,新一代领导核心权威的增强,“之江新语”和“习大大”,“国进民退”和私营经济的继续繁荣,《环球时报》在大众中的流行和纽约“不同政见者”的活跃,等等。在部分中国人看来,这些针对中国的文字可能不具体、不客观、不准确,在以欧洲主流媒体的水准而言,素来以“多文少图”著称的《世界报》,的确已经“足够努力”了。
这组报道在微信朋友圈和微博被某些人(包括某些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公号)的亢奋地当作“厉害了你的国”的又一个经典范例热传,这些人显然看不懂法语,而只看见了那头版6个大黑体字,将文章当成吹捧中国的“准软文”。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基调是以“中立偏批评”的色彩行文的,这是《世界报》百年来长篇深度报道的一贯基调,也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主流媒体对华长篇报道的常态,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有很多不足,但的确在发展中;中国有人真心拥戴当今政府,喜欢民族主义情绪,但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作为读者和中国人,我们可以质疑这种“中立”是否真的不偏不倚,这种“批评”是否全都切中肯綮或基于客观,但至少其想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其秉承的就是这样一种立场和态度,这并不是一组“赞美当代中国”的文章。
同样,另一些段子将这篇文章作为“敌视中国”的“黑文”传播也并不客观。
尽管文中一些内容和措辞的确会给某些读者以“黑”的感觉,但熟悉《世界报》和欧美主流媒体涉华报道习惯的朋友不难感觉到,这些所谓的“黑”在这些媒体、或干脆说这种语境中早就是常态,这样写不奇怪、不这样写倒奇怪了。简言之,这一组文章是不是忠实还原了当代中国的客观面貌是一回事,但编者和作者显然的确以为他们确实这样做而且做到了——或者至少努力做到最好了。
用如此重要的版面、如此大的篇幅来报道中国,是和即将召开的十九大有关的,在系列文章中有介绍中国政治体制和十九大的说明文,这在客观上表明,中国对于欧美国家及其媒体而言重要性在增加,以至于他们觉得有必要专门拿出这样多的资源,集中、密集、大篇幅、多角度地介绍和报道这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仅以此角度论,说“中国富强吸引更多外国关注”是说得通的,但报道本身则既不是一篇以吹捧中国为目的的溢美之词,也不是一篇以抹黑中国为目的的“负面文字”,而是一片对西方、对中国读者而言暂时都不一定很适应的“涉中长篇深度报道”——尽管对于专业读者而言可能远不够“深度”。
顺便说,对于那些只看了个标题或部分片面译文就匆匆议论、褒贬、转发的“正反两面”的“汉语系”围观群众,我的意见是“先把人家的原文读懂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