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3-11-24
- 消息
- 36,383
- 荣誉分数
- 9,576
- 声望点数
- 373
美国和加拿大将于1月15日至17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主办“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就朝鲜问题举行部长会谈。中国的缺席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美国和加拿大1月15日将在加拿大共同举办一个有关朝鲜问题的16国外长峰会。参加峰会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菲律宾、泰国、法国、埃塞俄比亚、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韩国、南非、荷兰、卢森堡、以及美国。但中国的缺席被媒体广泛关注。 加拿大《环球邮报》1月15日报道称,没有中国的参与,温哥华峰会想让朝鲜实现无核化的目标恐怕更难实现了。
中国外交部警告此次与会国家的选择具有“冷战思维”,因为这其中的很多国家在朝鲜战争中都选择与美国并肩作战,支持韩国。
还有观察者担心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即将出席的外长欢迎晚宴,正值朝鲜半岛附近海军存在感增强,这几乎肯定会激怒中国。
研究朝鲜武器计划的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资深副研究员博格(Andrea Berger)认为,美国官员想暗示他们想对朝鲜船只的态度更为强硬。 北京则认为这是颇具挑衅性的行为,尤其是当很多国家似乎都在联合起来回避联合国安理会的时候。
悉尼大学研究朝鲜贸易的黑斯廷斯(Justin Hastings)认为,中国对朝鲜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也影响了中朝贸易。
虽然中国不希望朝鲜崩溃,但中国想惩罚朝鲜。中国也为此作出了牺牲,比如中国吉林省延边的珲春市一些进口朝鲜海鲜的商家几乎都倒闭了。
平壤也逐渐受到了国际制裁的影响,对韩国的态度变软并派出代表团参加平昌冬奥会。
路透社1月15日评论称,中国作为朝核问题的关键作用者却缺席会议。一位资深外交官认为,中国的缺席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因此会议能取得的效果也将是有限的。
***************************************************************************************
由美国、加拿大共同召集举办的“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于当地时间星期一开始在温哥华举行。美加邀请的参会国划线范围有些奇怪,它们很多不是今天半岛局势的主要攸关方,而是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在“联合国军”旗帜下跟随美国向半岛出兵的那些国家。那是个早被遗忘的国家圈子,华盛顿却突然又表现出想要让它复活的样子。
因为会议冠上了“半岛安全稳定”的名头,人们不好在外交层面向它迎头浇冷水,不过由于中俄朝三国未被邀请与会,国际舆论中几乎没有看好本次会议将会取得有效成果的声音,各种分析大多在猜测,美国搞这么一个会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加两国是在去年12月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加拿大时突然宣布将召开这次会议的。华盛顿在半岛局势高度紧张的时候绕开就朝核问题经常打交道的“内圈国家”,把已经忘了自己六十几年前曾陪美国出兵半岛的“外围国家”聚到一起,显然不是为了一起反思那场战争的教训,而是“想了更多”。
首先,华盛顿想向平壤施压,传递“我真的在准备动武”的信号。这些国家当年曾出兵半岛为美国军队壮威,别管派出的军队是多是少,它们都算参与了朝鲜战争。今天重新坐到一起,那些国家很可能没那个意思,但华盛顿可以对平壤说:它们随时准备跟随美军重回半岛。
美国一直受到中俄促其与朝鲜开启谈判的压力,它要证明自己对朝鲜开展极限施压“是正确的”,也需要在安理会之外拉一个朋友圈,让其他国家为它的半岛政策站台。受邀开会的国家有些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有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对朝鲜半岛问题举哪只手应该都不在乎的不相关国家。这是个美国容易把控的外围圈子。
安理会对美国来说太难调控了,华盛顿试图通过这次温哥华会议突出自己解决朝核问题的“领导作用”,削弱中俄的影响力。这次开会的也有二十来个国家,华盛顿可以宣称这些国家“代表了国际社会”,从而增加自己对朝极端强硬路线的合法性。
其实美国下力气攒这个会议,最后的效果很可能“假大空”。有关半岛问题的国际决定只有在联合国框架下达成的,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美对朝极限施压,没人能拦得住它。但如果最终搞出战争,甚至使用了核武器,那么无论做什么样的解释,以及之前得到过什么声援,华盛顿都脱不了责。
美国召集这个会要给谁看呢?给平壤看,它现在软硬不吃。给中俄看,中俄更加重视安理会和联合国。给联合国看,联合国根本就没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还是想把这个会开给美国国内看。华盛顿目前的半岛政策是近几届政府中最强硬的,美朝尖锐对立达到高潮。这孕育了大量风险,13日夏威夷误发导弹来袭警报引起严重虚惊。华盛顿现在需要日韩以外的更多国家公开为它的对朝政策点赞。
朝韩借冬奥会契机戏剧性缓和关系,多少有点放了美加召集会议所需紧张环境的鸽子,带来了某种尴尬。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的名分、目标都恍恍惚惚的,它的参加者名单、会议议程很长时间里缺少权威版本。这样的会议一般会“跟着感觉走”,召集者多说话,其他参会者打起精神来多鼓鼓掌就够了。
美国和加拿大1月15日将在加拿大共同举办一个有关朝鲜问题的16国外长峰会。参加峰会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菲律宾、泰国、法国、埃塞俄比亚、希腊、哥伦比亚、比利时、韩国、南非、荷兰、卢森堡、以及美国。但中国的缺席被媒体广泛关注。 加拿大《环球邮报》1月15日报道称,没有中国的参与,温哥华峰会想让朝鲜实现无核化的目标恐怕更难实现了。
中国外交部警告此次与会国家的选择具有“冷战思维”,因为这其中的很多国家在朝鲜战争中都选择与美国并肩作战,支持韩国。
还有观察者担心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即将出席的外长欢迎晚宴,正值朝鲜半岛附近海军存在感增强,这几乎肯定会激怒中国。
研究朝鲜武器计划的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资深副研究员博格(Andrea Berger)认为,美国官员想暗示他们想对朝鲜船只的态度更为强硬。 北京则认为这是颇具挑衅性的行为,尤其是当很多国家似乎都在联合起来回避联合国安理会的时候。
悉尼大学研究朝鲜贸易的黑斯廷斯(Justin Hastings)认为,中国对朝鲜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这也影响了中朝贸易。
虽然中国不希望朝鲜崩溃,但中国想惩罚朝鲜。中国也为此作出了牺牲,比如中国吉林省延边的珲春市一些进口朝鲜海鲜的商家几乎都倒闭了。
平壤也逐渐受到了国际制裁的影响,对韩国的态度变软并派出代表团参加平昌冬奥会。
路透社1月15日评论称,中国作为朝核问题的关键作用者却缺席会议。一位资深外交官认为,中国的缺席将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因此会议能取得的效果也将是有限的。
***************************************************************************************
由美国、加拿大共同召集举办的“朝鲜半岛安全稳定外长会议”于当地时间星期一开始在温哥华举行。美加邀请的参会国划线范围有些奇怪,它们很多不是今天半岛局势的主要攸关方,而是上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期间在“联合国军”旗帜下跟随美国向半岛出兵的那些国家。那是个早被遗忘的国家圈子,华盛顿却突然又表现出想要让它复活的样子。
因为会议冠上了“半岛安全稳定”的名头,人们不好在外交层面向它迎头浇冷水,不过由于中俄朝三国未被邀请与会,国际舆论中几乎没有看好本次会议将会取得有效成果的声音,各种分析大多在猜测,美国搞这么一个会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美加两国是在去年12月19日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问加拿大时突然宣布将召开这次会议的。华盛顿在半岛局势高度紧张的时候绕开就朝核问题经常打交道的“内圈国家”,把已经忘了自己六十几年前曾陪美国出兵半岛的“外围国家”聚到一起,显然不是为了一起反思那场战争的教训,而是“想了更多”。
首先,华盛顿想向平壤施压,传递“我真的在准备动武”的信号。这些国家当年曾出兵半岛为美国军队壮威,别管派出的军队是多是少,它们都算参与了朝鲜战争。今天重新坐到一起,那些国家很可能没那个意思,但华盛顿可以对平壤说:它们随时准备跟随美军重回半岛。
美国一直受到中俄促其与朝鲜开启谈判的压力,它要证明自己对朝鲜开展极限施压“是正确的”,也需要在安理会之外拉一个朋友圈,让其他国家为它的半岛政策站台。受邀开会的国家有些是美国的传统盟友,如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也有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等对朝鲜半岛问题举哪只手应该都不在乎的不相关国家。这是个美国容易把控的外围圈子。
安理会对美国来说太难调控了,华盛顿试图通过这次温哥华会议突出自己解决朝核问题的“领导作用”,削弱中俄的影响力。这次开会的也有二十来个国家,华盛顿可以宣称这些国家“代表了国际社会”,从而增加自己对朝极端强硬路线的合法性。
其实美国下力气攒这个会议,最后的效果很可能“假大空”。有关半岛问题的国际决定只有在联合国框架下达成的,才是合法且有效的。美对朝极限施压,没人能拦得住它。但如果最终搞出战争,甚至使用了核武器,那么无论做什么样的解释,以及之前得到过什么声援,华盛顿都脱不了责。
美国召集这个会要给谁看呢?给平壤看,它现在软硬不吃。给中俄看,中俄更加重视安理会和联合国。给联合国看,联合国根本就没派代表参加这次会议。
特朗普政府最有可能还是想把这个会开给美国国内看。华盛顿目前的半岛政策是近几届政府中最强硬的,美朝尖锐对立达到高潮。这孕育了大量风险,13日夏威夷误发导弹来袭警报引起严重虚惊。华盛顿现在需要日韩以外的更多国家公开为它的对朝政策点赞。
朝韩借冬奥会契机戏剧性缓和关系,多少有点放了美加召集会议所需紧张环境的鸽子,带来了某种尴尬。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议的名分、目标都恍恍惚惚的,它的参加者名单、会议议程很长时间里缺少权威版本。这样的会议一般会“跟着感觉走”,召集者多说话,其他参会者打起精神来多鼓鼓掌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