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渥太华佛光山法宝节腊八粥与大众结缘

BLIA.Ottawa

知名会员
注册
2014-04-15
消息
143
荣誉分数
15
声望点数
128
下星期三1月24日就是十二月初八,是中国吃腊八粥的日子。大家一定会联想到各地佛教寺院分发腊八粥的热闹景象。腊八粥的来历确实是与佛教有关,这是释迦摩尼佛在喝了牧羊女呈献的乳糜(粥),恢复体力后,端坐菩提树下进入甚深禅定,终于悟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宇宙真理。后人就将十二月初八尊称为佛陀的"成道日",也称“法宝节”,并效仿牧羊女煮粥奉献给有佛性的大众。民间因此将此粥称为"智慧粥"、 "聪明粥",并以佛教寺院的为最佳。今年的十二月初八适逢星期三,渥太华佛光山和国际佛光会渥太华协会准备送腊八粥与大众结缘。

另:本周日1月21日共修法会,10~11:30am,恭诵《金刚经》。为庆祝法宝节,共修法会结束后,午斋(12:30pm)以「臘八粥」与大众结缘,欢迎大家一起来享用,同沾佛陀成道法喜!

FD239CAD-4EFD-4E51-B075-4989F9D753C1-23560-00002012F72C1D1C_tmp.jpg

IMG_9696.jpg
 
一碗慈心粥,胜饮人参汤;
一杯清和茶,胜喝琼玉浆;
一口菜根香,胜嚼酒肉饭;
一念思无邪,胜办满汉席。 (星云大师)
 
星雲大師臘八粥小故事

過去的善士常在商旅客途中,設置一座施茶亭,供人解渴;也有人施燈照明,給夜歸人方便行路。而如今社會進 步,處處便利,施茶和施燈已成往日美事,不復再現了。
一般說來,到親友家裡做客,主人奉上一杯熱茶、冰水、咖啡,以表敬意。無論是茶也好,咖啡也好,都只能解渴,不能除飢。
在過去的叢林里,每逢農歷十二月初八,即佛成道日時,寺方便會準備臘八粥,分送給信徒食用。記得童年時,我常常拿著碗到寺院要臘八粥,因為聽大人說,吃臘八粥能夠消災增福,在我幼小的心靈里,並不懂得消災增福的道理,只覺得熱熱的一碗粥,吃得齒頰留香,心頭暖洋洋的,很舒服。社會上,也有很多詩人雅士,舉辦「粥會」,即以粥聚會。
因此我向徒眾表示,一杯茶還不足以溫暖信徒的心,應該「以粥代茶」,在佛光山台北道場里便備有「八寶粥」,也就是佛教的臘八粥,以提供往來的信徒,解渴除飢。早上信徒來到寺院,我們端上一碗粥,粥的水份多,不但能夠解渴,也可以當飽。下午信徒來到寺院,吃一碗粥,可以暫時填飢;有時誤餐了,要找個地方解飢很難,就可以到寺院裡,吃一碗粥,填肚飽腹。

一年來,台北道場有二十萬人吃過「八寶粥」,與佛結下一份好因好緣。佛經說:「得上法味,獲大滿足。」「八寶粥」的發起,不僅是令人充飢止渴,更希望人人到此,親嘗法味,受用到佛法的滿足和快樂。
童年的一碗臘八粥,像埋在泥土的種子,如今在台北道場春滿華枝,像藏在山中的細水,匯合成壯麗的川河,奔向炙熱的人間。「八寶粥」也許不是什麼珠玉美饌,但卻埋藏一個人子回饋世間的深情濃意。
溫暖的八寶粥,希望如星星火苗,燒融此方他方的隔絕,遍布朵朵心蓮燈光。於車水馬龍的城市中,結廬一處桃花源,予人飽足無惱。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