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个准星的文章:中国发动最后的反攻

不戒

Moderator
注册
2002-04-10
消息
30,130
荣誉分数
32
声望点数
228
上次转的那个是准星‘闯馆事件’系列报道的一篇。准星,人在日本。
------------------------------------

中国发动最后的反攻,再次将小泉内阁置于两难境地
准星报道

昨日中国发动最后的反攻,钱其琛做为政府高级官员首次表态,为这次事件作总结发言。全国各媒体打破沉默同时头版报道事件真相,与此呼应的是韩国各大报刊铺天盖地,义愤填膺的评论,连日本媒体也绝望了。日本内阁尽管还在有气无力,虚张声势地狡辨,但它已被本国的舆论甚至反华的右派议员们彻底抛弃了,国会正在上演一台墙倒众人推的好戏。事态的发展完全在中国的精心策划之中,

接着,中国又下一手妙棋,孔泉宣布中国将独自解决难民的去向问题。彻底拆了日本下台的梯子,再次将小泉内阁置于两难境地,就此休战?等于认输,继续纠缠?对方已不和你玩了。可以看出中共完全承袭了毛泽东时代的独特战法,类似于中印,中苏,中越之战,包括六四,开始低调忍让,一旦横下心来就大打出手,务求全胜,在对手丢盔卸甲,节节败退之际突然鸣金,绝尘而去。让他站在那里独自品尝失败的苦涩和尴尬。

这起本微不足道的纠纷最后演变成了举世瞩目的两国外交决战,双方终于将多年来的恩恩怨怨作了一个了断,它是中日关系历史性的转折点,其结果将对今后世界,特别是亚洲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这次事件是必然中的偶然,象小平评价六四一样∶这一天早晚要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一山难容二虎,二十年来中日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国要成为亚洲的盟主,崛起于世界就一定要先过日本这一关。很显然中国对此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一直小心翼翼,千方百计地避免过早摊牌,可是这一天毕竟提前到来了。

尽管一开始中国极力想低调处理,但形势比人强。中国的棋高一招在于及时敏锐地预见到这次再也躲不过去了,媒体的炒作与右派的鼓噪终于把中国逼上梁山,于是中国从国际战略的高度出发,丢下一切包袱和顾虑,轻装上阵,从容应战,既然撕破了脸就索性就拿出毛泽东当年打印度的气慨∶不打则已,要打就打出三十年的和平。反观日本,鼠目寸光,斤斤计较的岛国劣根性使它根本不具备高瞻远瞩,总揽全局的素质和胆识,低估了中国运筹帷幄的能力和背水一战的决心,终于为它的狂妄和自负付出了代价。可怜的是小泉内阁至今还沉溺于事件本身的是是非非之中,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次失败对它意味着什么,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这场决战使日本政府在国际,国内的声誉,地位一落千丈,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梦可以休矣。小泉内阁将再不复一年前高票当选时的风光,他的体制改革也将寿终正寝,日本的经济复苏从此遥遥无期。特别是在南北韩两头失分,使它多年为插足朝鲜半岛储心积虑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这场决战将是中国彻底取代日本成为亚洲轴心的开始,现在日本正是焦头烂额,狼狈不堪,当它过后冷静下来茫然四顾时就会恍然大悟,短短数周已换了人间。

这场交锋来得确实有些早了。虽然中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然而杀敌一万,自损三千,阿南是外务省中亲中派的首领,官宦世家出身使他在日本朝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这次忍痛割爱是个不小的损失。同时中国几乎肯定失去了每年数目不菲的无息贷款,日本将更加死心塌地地把自己绑在美国遏制中国的战车上,毫无疑问,解决台湾问题将更加艰难,由此也可看出中国在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之后破釜沉舟,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

中国在这次交锋中以“中国流”的外交教日本及周围大大小小的看客们今后该如何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打交道,让他们认识认识“马王爷三只眼”。是外交部变聪明了吗?非也,中国上下五千年那朝那代不是英雄辈出?归根到底是中国强大了,日本已没有能要挟我们的筹码了,福田宣布支持台湾参加WHO就是对它黔驴技穷的最好说明,而中国至今未作任何评论,足见对其不屑一顾的蔑视。

作为中国人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扬眉吐气,过去所谓丧权辱国,委曲求全还不是因为实力不济?不信现在把李鸿章叫来当外交部长,能把日本玩得更惨可也说不定。
 
还是摆正态度,没有弄清事实就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心平气和,不要先入为主心存偏见,不要看到武警拉人就要哭哭涕涕。 不觉得是在中国的精心策划之中,君子坦荡荡不搞小动作。也不是实力不实力,做事要讲事实讲道理,有实力要讲没实力也要讲,对就要坚持错就要认。
 
这个准星好像很糊涂。这个事件的实质其实根本不是中日外交纠纷,而是日本的反华右翼势力向内阁中的亲华势力发起的挑战。阿南这个人别看他出身如何,其实还是亲华的,至少他制定的“不接受朝鲜难民”的政策对中国更有利。

现如今日本内阁的亲华人士都被一个个整倒了,比如田中真纪子什么的,现在很可能又轮到阿南了。倒不是说这些亲华的日本人就是什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日本政客永远是为日本利益服务的,只不过方式不同罢了。不过,有更多的主张和中国合作与交流的日本政客在台上,肯定比右翼势力控制日本政治舞台强多了。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利用这件事大做文章,利用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攻击外务省的亲华官员,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情。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