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湖图
知名会员
- 注册
- 2010-01-07
- 消息
- 163
- 荣誉分数
- 13
- 声望点数
- 128
我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武侠小说。读过的第一部是梁羽生的《萍踪侠影》。当时的课外活动可没有现在孩子那么丰富多彩,没有网络、没有电子游戏,武侠小说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看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对武侠的喜爱从此埋下了种子。然而,真正强化了这种喜好的是在北大的本科四年。
当时我们的宿舍在41楼,紧靠小西南门,跨过一条马路就是长征食堂,沿老虎洞走到海淀大街十分方便。一次去新华书店,见一个门脸不起眼的租书店,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好奇心驱使进去探了下头,看到居然大部分是武侠小说,还有《萍踪侠影》的前传《还剑奇情录》 。这一下发现了新大陆,从此校园生活中,租书读武侠成了少不了的一块。
租书店的老板很有商业眼光,对武侠小说的人气排行榜了然于胸。三言两语,对租客的喜好就把握得八九不离十。而租客中,北大同学占了不少。一次,一位客人打听古龙的《七种武器》, 老板立刻问是七种武器中的那一种: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 这时另一位插话说,你说的是七种兵器, 古龙写的实际是七种武器:是笑、信心、勇气 … 老板左右看看,最后建议开一个武侠小说研讨班。
80年代,多数家庭都不太富裕。我们班大部分同学都领助学金,我拿的是第三等,每月14块。不可能买武侠小说的。租书倒是不错的选择。说来有趣,不知是相互传染还是臭味相投,鼎盛时期,同班男生宿舍竟然有好几部武侠小说同时在流转。
见租书店生意兴隆,北大同学中有生意头脑的,也就筹措一笔钱,进一批书,把租书业务开到了校园宿舍,还不止一家,据说都发了点小财。这类租书处我只关顾过一两次,因为他们的书我大都看过了。
传统意义上,武侠小说是不入流的。宫白羽、还珠楼主等作者都认为自己的作品难登大雅之堂。新派武侠小说出现以后,仍然很有争议。王朔在90年代曾挑起论战。他的《我看金庸》,历数武侠小说的荒诞怪异,牵强附会及歪曲中国人本来的面目;称金庸小说、成龙电影为当时四大俗之二(另两大俗是四大天王和琼瑶电视剧)。于丹在接受鲁豫的采访中说:“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爱过武侠,就像没有爱过诗歌一样遗憾,没有爱过诗歌,那就像没有谈过恋爱一样遗憾。”而鲁豫则直言:没有爱过武侠。2005年前后,武侠作品入选中学语文读本,再次引起广泛争议。
我一直在反思,把那么多宝贵的时光都奉献给了武侠是不是浪费生命?想当年有多少个周末、节假日、甚至义务献血特许休息日都贡献给了武侠。当时学校开有为数不多的几间通宵教室:文史楼旁边的地学楼、五四操场边上的新三教一层等。由于时常光顾,夜间清扫教室的阿姨都认识我了。痴迷武侠的劲头,与现在少年痴迷电子游戏一模一样。有时也会憎恨自己毅力不够,拿起书来就放不下。然作为开脱,我一直在寻找阅读武侠的积极意义。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要读经典》中说,他“认识一位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一个极其广博的人,在他读过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欢《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期间,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断,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这是伟大作品的力量。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忽然意识到,武侠小说已经深入我心。其中的打斗情节,大部分已经淡忘;然而,上升为哲学内涵的东西,却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进步缓慢的时候,我会想到郭靖如何由一个不开窍的少年,一步一步成长为一代大侠;在固执己见的时候,我会提醒自己慕容复如何意志坚定,却最终成为悲剧性的复国偏执狂;在贪念膨胀的时候,脑海中会浮现出李寻欢只专注飞刀,终成绝响的榜样 … 看来,武侠小说中确实有很多积极因素的哟。
对武侠持正面评价的逐渐多了起来。北大图书馆开始收藏武侠小说。我小时候看的《萍踪侠影》是残本,暑假期间,当我把图书馆借来的全本带回老家,两位好友甚至为传看优先顺序争执起来;金庸被聘为北大名誉教授;严家炎、孔庆东还在中文系开设了金庸小说研究课;不少硕士论文专以武侠小说为研究内容。
武侠小说读者众多,香港文评家林以亮说:凡是有华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这是一种现象,自然有其存在的理由,应该发掘其内在的因素。多少年过去了,我对武侠的喜爱仍然不改如初。但细细反省,也觉得只读武侠是不够的,至少是属于营养不良的偏食;跳出武侠看武侠,也许更有助于理解武侠。“扫地僧”曾劝诫偷学少林秘籍的高手,佛法修为跟不上,武功是上不了台阶的。这对我是一种启示。现在看到孩子痴迷于电子游戏,废寝忘食毫无节制,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对此多了一份理解;也就会参照自己的经历,琢磨如何引导他从游戏中学习有益的东西,并帮他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今天我们纪念北大成立120周年, 到底是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特别纪念?除了母校情怀以外,很多人说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北大精神。对此,私下窃喜地认为:对众说纷纭的武侠能发掘自身的体会,能反思其积极的成分,不是可归因于受过北大熏陶,并乐于发扬北大精神的吗?不刻意标新立异,不在乎惊世骇俗,只要是真理,就当以“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追求之”云云。然而,另一个观念老在头脑里争辩:你是在为自己的固执辩护吧?细想想,也许是!但蔡元培不是说过: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亦听他们自由发展吧。我驳不倒对武侠的正面看法,姑且任之。这应该不是一件坏事。
孟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如果把北大比为君子,为使其恩泽百世不斩,需要我们每一位受过其恩泽的人都做出努力。